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5649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

B.用石墨制金刚石

C.食醋除水垢

D.用明矾净水

2.【最新】4月22日第49个世界地球8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描述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为了粮食增产,尽可能大量施用高效化肥、农药

B.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C.禁止使用新型材料,防止污染环境

D.努力实施“绿色化学”,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3.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4.紫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锌、铁、钙、硒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铁、钙、硒都属于常量元素

B.紫薯中富含油脂

C.紫薯中主要供能物质是淀粉

D.维生素主要通过人体合成

5.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B.该物质含有三种非金属

C.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

4:

1

D.该物质能被皮肤少量吸收

6.如图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

其中错误的是()

A.

称量NaCl固体

B.

倾倒水

C.

读取读数

D.

溶解NaCl固体

7.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

B.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前后可以不分

C.该反应涉及两种元素,且这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该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9.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归納正确的是()

A.

PH和溶液的酸碱性

B.

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D.

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

二、填空题

11.下图为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实物图,根据问题回答: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填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金属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

(2)盛放不同气体的钢瓶表面涂色和字体颜色各不相同。

液化石油气钢瓶是灰色写红字。

除此外涂油漆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

(3)据悉一些不法分子在液化石油气中加入二甲醚以降低燃料成本。

推测二甲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二甲醚对橡胶密封圈具有溶胀作用,使其尺寸变小,从而造成二甲醚泄露引起爆炸,请你从分子观点解释二甲醚的泄露________________。

(4)某小吃店失火,消防人员第一时间将液化石油气罐搬离火灾现场。

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时用装置E替代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若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G装置中加入_____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口进入(填“a”或“b”)

(3)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可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____来制备。

根据氨气的性质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填“F”、“G”或“H”)

四、流程题

13.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另含有少量铁、铝、铜、镍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同时制取MnO2(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煤尾气中的SO2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浓硫酸稀释可以得到稀硫酸,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过滤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回收的二氧化锰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即可)

(5)写出另一回收产物的K2SO4一点用途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4.实验小组以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在水中能溶解出微量的Ca2+,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为牙齿的替代物,模拟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

(查阅资料)①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

含氟牙膏中的NaF能与牙齿表面溶解的微量Ca2+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

②常温下,酚酞溶液遇pH<8.2的碱性溶液不变色。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一:

如图连接仪器,进行实验。

实验组

对照组

锥形瓶中的物质

0.5g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

0.5g未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

注射器中的物质

20mL3.5%的盐酸

m

试管中的物质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试管中溶液褪色时间(s)

t1

t2

实验二:

如图连接仪器,锥形瓶和注射器中的物质均与实验一相同。

进行实验,测量压强随时间的变化

如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1)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用止水夹夹住右侧橡皮管,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中:

①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m处应填写的是______。

(3)实验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其理由是______。

由此推断出实验一中,t1______t2(填“>”、“<”或“=”)。

(反思与评价)

(4)根据本实验模拟的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推测下列摩擦剂一定不能用于制作含氟牙膏的是______(填序号)。

ACaCO3BSiO2(二氧化硅)CAl(OH)3

15.实验课上,某小组的同学用块状生石灰进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实验时发现:

向块状生石灰样品中加入适量水后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

为确定其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验证一。

[提出问题]生石灰是否变质?

其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溶解过程中无明显温度变化,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认为块状生石灰样品已变质,并对其成分作出了如下4种猜想。

猜想1:

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猜想2:

氧化钙和碳酸钙:

猜想3:

______________;

猜想4:

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少量样品研碎后,按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1)在溶解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样品中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3不成立。

(2)滤渣B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过程中生成该物质的反应_____________。

[结论]①块状生石灰表面发生变质:

②猜想1不成立。

(3)为验证滤液C的成分,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滤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钙

②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

(4)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注意:

答对15题以下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不超过60分]

实验验证二:

为了进一步确定块状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及质量,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氢氧化钙加热至580°C、碳酸钙加热至825°C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5)①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控温电加热器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0g.求原块状生石灰固体样品中各成分为______________,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16.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一些不法商贩利用此反应罐充氢气球牟取不法利益。

(1)若通过此方法制取0.3Kg氢气,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Kg?

(2)国家有关部门规定:

严禁罐充、施放氢气球及其升空物,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制订这项规定?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乳化剂,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能将油污乳化为小油滴随水冲走,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用石墨制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食醋除水垢,是因为食醋中的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氢氧化铝,对水中的悬浮物有吸附作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应适量使用,不符合题意;

B、霾是由于空气污染导致的,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不符合题意;

C、新型材料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再者新型材料的使用不一定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D、实施“绿色化学”,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使用,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解析】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一”,一般省略不写,不是g。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

故此项错误。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117。

故此项正确。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核外电子数为117。

故此项正确。

D判断元素种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可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判断。

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

故此项正确。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含义

点评:

本题中给出的元素名称陌生,可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解题。

4.C

【详解】

A、钙属于常量元素,铁、锌、硒属于微量元素,不符合题意;

B、由题干信息可知,紫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紫薯不含油脂,不符合题意;

C、淀粉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维生素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常亮元素:

CHONPKSKCaNaClMg

微量元素:

FeCuZnMnFISe

5.D

【详解】

A、对苯二胺由对苯二胺分子构成,每个对苯二胺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组成,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含有碳、氢、氮三种非金属元素,不是非金属,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8:

(14×2)=18:

2:

7,不符合题意;

D、由“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可推测出该物质能被皮肤少量吸收,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6.D

【详解】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解析】

试题分析:

A.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是正确的叙述;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是错误的叙述,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硫等气体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D.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溶液;故选择A

考点:

化学原理

8.D

【详解】

A、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了新的分子,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涉及两种元素,且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故这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该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A、pH从0到7,酸性逐渐减弱,pH从14到7,也是碱性逐渐减弱,不符合题意;

B、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该结构示意图是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符合题意;

C、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光泽等,但是银白色不是金属的物理通性,有些金属不是银白色,如铜是红色,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0.C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曲线陡,说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只有20g可以溶解,因此可形成70g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1.塑料(或橡胶)Fe(或Cu)防止钢瓶生锈可燃性分子不停地运动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详解】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和橡胶;

金属有钢(钢由铁和碳组成)、黄铜(铜锌合金),故金属元素符号为:

Fe、Cu、Zn;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接触,故涂油漆可以防止钢瓶生锈;

(3)由题干信息可知,二甲醚具有的性质是:

可燃性;

从分子观点解释二甲醚的泄露:

分子在不断运动,二甲醚分子运动到钢瓶外,导致泄漏;

(4)将液化石油气罐搬离火灾现场。

其灭火原理是:

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点睛】

灭火的原理:

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2.酒精灯C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浓硫酸bAH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

制取二氧化碳时用装置E替代装置B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向上推注射器,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向下拉注射器,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若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G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洗气应“长进短出”,故气体应从b口进入;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

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故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H。

13.酸雨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引流

化肥(合理即可)

【详解】

(1)燃煤尾气中的SO2容易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从而导致酸雨;

(2)浓硫酸稀释: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3)过滤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4)过氧化氢可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酸钾也可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硫酸钾含钾元素,可做化肥。

14.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至一段距离,松开,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CaCO3+2HCl=CaCl2+CO2↑+H2O20mL3.5%的盐酸实验组产生气体的速率比对照组慢>A

【详解】

(1)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用止水夹夹住右侧橡皮管,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至一段距离,松开,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①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②本实验采取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唯一改变的因素是鸡蛋壳是否被含氟牙膏处理,其他量相同,从而形成对照试验,故本实验盐酸的用量应保持一致,故m处应填写的是20mL3.5%的盐酸。

(3)实验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其理由是实验组产生气体的速率比对照组慢,说明对照组比实验组反应强烈。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因为对照组二氧化碳产生速率快,与氢氧化钠反应更快,故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褪色的时间更短,故t1>t2。

反思与评价:

(4)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

含氟牙膏中的NaF能与牙齿表面溶解的微量Ca2+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

若含氟牙膏中有碳酸钙,氟化钠会优先和牙膏中的碳酸钠反应,碳酸钙被反应掉,不适宜当牙膏中的摩擦剂。

故选A。

15.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氧化钙碳酸钙

取适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滤液变浑浊因为样品中有氧化钙,加水后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无法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D,影响实验结果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74.0g、50.0g、28.0g

【详解】

猜想与假设: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结合其它猜想,可知,猜想3:

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进行实验:

(1)在溶解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样品中应该含有CaO,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2)滤渣B加稀盐酸,能产生无色气体,则滤渣B一定含有碳酸钙,因为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论为:

滤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钙,故实验操作为:

取适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实验现象是:

滤液变浑浊;

反思与评价:

(4)因为样品中含有氧化钙,加水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无法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二:

(5)①装置E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D,影响实验结果;

②氢氧化钙加热至580°C、碳酸钙加热至825°C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氢氧化钙分解为氧化钙和水,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装置C中增加的质量为氢氧化钙分解产生水的质量,装置D中增加质量为碳酸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设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y

x=74.0gy=56.0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m,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n

m=50.0gn=28.0g

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0g,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固体为氧化钙,加入足量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钙的质量为a

a=112g

原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为:

112g-56.0g-28.0g=28.0g

故原固体中含碳酸钙50.0g,氢氧化钙74.0g,氧化钙28.0g。

16.

(1)40kg;

(2)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详解】

(1)解:

设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x

x=40kg

答:

通过此方法制取0.3kg氢气,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kg;

(2)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