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5182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2

专题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知识整合】

一、《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阶级条件: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时间集中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标志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理论条件:

吸收了19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实践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2、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二、巴黎公社的成立

1、成立:

3月18日革命成功,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2、革命措施: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②、民主选举和监督;

③、最高年薪的规定。

3、性质:

无产阶级政权。

4、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5、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同时,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些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三、俄国十月革命:

1、过程:

⑴、二月革命:

①、目的:

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②、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作用:

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⑵、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⑶、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意义:

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⑷、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①、经过:

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②、作用:

成立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十月革命的意义;(——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1)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

2)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政治上: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经济上:

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3)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对帝国主义来说: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②、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来说:

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对民族解放运动来说: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四)、中共“一大”和“二大”

⑴、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条件: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②、思想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组织条件: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④、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中共成立的过程:

1)、中共一大:

——标志诞生

①、时间:

1921年7月23日;地点:

上海;

②、主要内容:

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

2)、中共“二大”: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①、时间:

中共二大(1922年7月);条件:

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

②、主要内容:

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

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⑶、中共成立的意义:

①、性质:

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②、影响: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

⑴、合作条件:

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孙中山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

⑵、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方式:

党内合作,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⑶、意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2、北伐战争

⑴、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⑵、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⑶、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勇敢,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⑷、意义:

将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运动发展迅速,提高广大群众的觉悟。

扩大中共影响,党的力量有所增强。

【国民革命的教训:

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3、南昌起义

⑴、时间:

1927年8月1日;

⑵、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⑶、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⑴、建立: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

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⑵、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下,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

⑶、意义:

标志着毛泽东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思维拓展】:

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启示:

第一:

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

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一切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

当时共产国际在中国推行俄国的经验,王明等人照搬苏俄的经验,却使中国革命遭到挫折。

第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5、红军的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

①直接: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②根本:

“左”倾错误

(2)、过程:

①、开始:

1934年10月

②、结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标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胜利结束。

(3)、影响:

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④、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思维拓展】:

“长征精神”的内涵:

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6、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⑴、内容: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事实上形成了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

⑵、意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方法准备——将马克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7、挺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秋开始-1949年春结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⑴、背景: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⑵、召开:

1949年春、河北西柏坡展开(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

⑶、内容:

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⑷、意义:

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

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⑴、国内: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⑵、国际: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世界意义。

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⑶、思想: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思维拓展】:

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思考:

①、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

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②、两党分裂和内战完全是国民党反动分子反共反人民的结果,给人民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有机可乘;

③、事实说明,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之不幸;

④、希望在历史新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背景:

(1)、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政治)

(2)、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军事)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

2、时间:

1949年10月1日。

地点:

北京。

3、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③、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

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

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

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②、发展到新阶段: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意义: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①、背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

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④、五大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3、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二)、教训:

A、“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B、“文革”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三、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⑵、平反冤假错案。

⑶、1982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对建国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成为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⑷、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2、意义:

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

(1)、含义: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确立:

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实践)

(1)、香港:

中英会谈(1983年)——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

联合声明(1987年年)——胜利回归(1999年2月20日)

(3)、意义:

①、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5)、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200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反国家分裂法》,为制止国家分裂提供法律依据。

【拓展】:

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

1、有利因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两岸交流频繁,联系日益紧密;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等等。

2、不利因素:

台湾岛内的分裂倾向和国外的反华势力的干涉

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成就:

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意义:

对于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⑶、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⑷、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万隆精神”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⑴、第一次提出:

1953年周恩来

⑵、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⑶、意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④、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重大成就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

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影响:

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1、原因:

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

2、过程: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3、意义:

(1)、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三)、中日关系的改善

1、直接原因:

中美关系的改善。

2、过程: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

3、意义:

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

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

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对国际:

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外交活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1、事件:

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2、内容: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

(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意义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过程:

①、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

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②、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一一“上海合作组织”(新增:

乌兹别克斯坦)。

(2)、意义:

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开创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1)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2)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加入WTO)

3)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4)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表现:

1)、反对霸权主义

2)、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3)、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4)、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专题八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知识整合】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原因:

①、战时的共同敌人消失;

②、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根本原因);

③、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2、雅尔塔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3、过程:

①、“冷战”的公开信号: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

“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②、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这篇咨文的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内容:

声称希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4亿美元的助。

影响: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特点:

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

③、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目的:

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实质:

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④、苏联的反击措施: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⑤、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4、影响:

⑴、德国分裂:

(美苏“冷战”的产物,欧洲分裂的象征。

)德国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