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286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A卷

卷面书写: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

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一、积累运用

1.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一项()

A.弗如(fú)入朝(cháo)高万仞(rèn)溯洄从之(shù)

B.纳谏(jiàn)昳丽(yǐ)朝服衣冠(chāo)惩山北之塞(sè)

C.窥镜(kuī)期年(jī)肉食者鄙(bǐ)时时而间进(jiàn)

D.蒹葭(jiān)旦日(dàn)牺牲玉帛(bó)窈窕淑女(yāo)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一战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大众网记者从临沂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好,”他对我说:

“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

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7.默写。

(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诗经•蒹葭》

(2)《曹刿论战》中交代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的句子是

(3)夏完淳的《别云间》一诗中表达出诗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的诗句是。

(4)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示获罪之快、人生变化无常的诗句是。

8.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

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

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

请简述理由。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示例:

《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0.《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

1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本文记叙的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我国历史上类似战例还有。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牺牲玉帛()②肉食者鄙()

③公将鼓之()④望其旗靡()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挑拨离间

B.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①望其旗靡②所向披靡

D.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1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

 

(2)军事方面: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7.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服(    )    

(2)面(    )

1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0.邹忌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槐花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

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

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

【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

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

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

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

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

【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

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

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⑪“真好看呀!

简直神奇极了!

  ⑫“什么神奇?

  ⑬“这木棉花。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

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

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

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

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

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

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

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⑰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

【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

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

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

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

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

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氤氲(yīnyūn):

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21.文章第三段至第十五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22.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3.第十六段划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

 

  2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25.“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三、写作表达

26.题目:

留在心中的那份。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考生本人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