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1795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6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docx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四节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用实验让学生体验色光的混合和颜料混合是不同的。

  2.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使学生对探索自然充满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

   

(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使学生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

   2.难点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科学探究法。

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

水槽、平面镜、光碟、两个相同的三棱镜、投影仪、铁架台、光屏。

学生实验:

三只聚光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光屏、放大镜、颜料盒、调色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

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什么灯光照明最合适?

生甲:

用柔合的灯光最合适。

生乙:

用柔合的白色灯光最合适。

师:

对,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

你知道吗?

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爱,可是当它受到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

所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柔和的白光最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白光的色散现象。

二、新课教学

导入

课前要求你们做课本P60图4—30实验,实验观察:

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产生的现象,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

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彩色的了。

师:

做这个实验,最好在阳光下进行。

纸板离盛水脸盆近了,光斑展不开,现象不够明显,远了,光斑亮度不够,现象也不明显,所以实验时要进行调整,获得较好效果、

  师:

将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还是白光吗?

有几种颜色,分别叫什么?

七色光从第二个三棱镜射出后,是什么颜色的光?

生甲:

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不是白光,是七种颜色的光,分别叫红、橙、黄、绿、蓝、靛、紫。

生乙:

七色光从第二个三棱镜射出后又变成一束白光。

师:

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七种颜色的光汇合后变成一条白色光带,叫色光的复合。

板书:

第四节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师:

你在生活中是否看到过自然界中的彩虹?

如果看到过,请你回忆一下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到彩虹的?

生:

夏天雨后的天空中看到过彩虹。

演示实验:

取一只小型的废白炽灯泡或小电珠,去掉灯脚与灯丝等,在里面装满清水。

再取一个不透光的硬纸板,在板上开一个与灯泡直径相仿的孔,用较强的光通过板上的孔照射到灯泡上。

在板上灯泡一面可以看到孔的周围有一圈彩色的光环,从内圈到外依次是紫、靛……等色,最外圈是红色。

如图4.4—24所示。

也可利用浇花或美发用的小喷雾器产生喷雾的效果,调整喷水雾方向,使观察者能够在背对太阳的方位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

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彩虹?

人造彩虹中有几种颜色的光?

如何排列?

2.色光的混合。

学生探究实验:

4个人一组在聚光灯前蒙一块有颜色(红色、黄色或蓝色)的透明胶片,再将其发出的光投射出白色屏幕上,形成有部分光交汇。

如课本P6l图4—35。

让学生观察。

师:

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甲:

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光的颜色相同。

生乙:

不同颜色的光能混合成另一种颜色的光。

生丙: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

生:

看到了彩色扇面。

  师:

可能有的同学课前没有做以上两个实验,请课后留下来补做。

演示实验:

取两个三棱镜,一个带狭缝的挡光板和一个白色光屏,按图4—32,4—33所示操作。

在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时,理想的光源是太阳光,可以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实验室内,通过有窄缝的挡光板后入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注意入射光线要从底边方向斜向上射入三棱镜,将光屏放在棱镜的另一侧面,使三棱镜绕自身的轴线微微转动,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彩色的光谱带。

光屏与棱镜的距离调节在0.5m左右为宜,这样得到的彩色光谱带清晰。

做七色光的混合实验时,两块棱镜的相对的边要平行。

光屏距棱镜的距离约1m,这样才能观察到混合后的白光。

实验光源也可以是日光灯、功率较大的白炽灯等。

也可利用投影仪来做以上实验。

如图4.4—2所示,用一块开有窄缝的硬纸板放在投影仪面板上,调节投影仪的镜头,从平面镜中反射的光束与水平面夹角约60度左右为宜,在竖直屏幕上得到一条清晰的狭窄的白光带。

把三棱镜固定在铁架台上,使三棱镜可绕轴转动。

  实验时,开启投影仪,调节三棱镜高度并转动三棱镜,可观察到屏幕上白色光带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现象。

  

将另一个三棱镜也安装到铁架台上,位置如图4.4—3所示,适当调节后,可观察到七色光带又汇合成一条狭窄的白色光带。

师:

实验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都可以通过红、绿、蓝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和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红、绿、蓝:

三色光合成的。

板书:

2.光的三基色

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4个人分一组在调色板上试试,能否用红、黄调出橙色?

用红、蓝调出紫色?

用黄蓝调出绿色?

用调出的颜色再混合,并改变不同颜色混合时的比例,还能调出哪些颜色?

生:

探究、交流。

师:

各种颜色的颜料的混合能否调出红、黄、蓝?

生:

调不出。

师:

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板书:

3.颜料三原色

师:

你们将这三种颜色调在一起,试试会调出什么颜色?

生:

黑色。

师:

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白光,颜料的三原色调在一起会变成黑色。

自然界的色彩种类繁多,不同的色彩搭配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

看到黄、橙、红的暖色,你会联想到什么?

看到绿、蓝、紫等冷色,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生:

看到暖色我会联想到太阳、火等,看到冷色我会联想到草地、水等。

师:

冷暖色的对比与协调,能产生美妙、生动的色感。

三、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

讨论、交流后得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叫光的色散。

自然界中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又会变为白色,这叫光的复合,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师:

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教师简要地对本节课全班同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63,作业l、2。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太阳光(白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光的三基点:

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

红、黄、蓝

  六、课后反思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第一课时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一)

(透镜)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讨论、交流法、阅读法。

教具准备

   老花镜、近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

   生甲:

穿衣镜、汽车后视镜、交通镜、哈哈镜。

   生乙:

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平光镜、放大镜、三棱镜、太阳镜。

   师:

请同学们对你们见过的这些镜子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根据。

生甲:

根据镜面的形状来分,镜面是平的有:

穿衣镜、三棱镜、近视眼镜,平光镜;镜面是弯曲的有:

哈哈镜、老花眼镜、近视眼镜、放大镜、交通镜、汽车后视镜。

生乙:

根据能反射光和能透光来分,能反射光的有:

穿衣镜、凸面镜、凹面镜,能透光的有:

老花眼镜、近视眼睛、平光镜、三棱镜、放大镜。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能让光透过的这一类镜即透镜。

板书: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一)

(透镜)

二、新课内容

1.提出问题。

师:

对于生活中的透镜,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

透镜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吗?

生乙:

透镜有多少种?

生丙:

近视眼镜度数与什么有关?

生丁:

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有什么区别?

生戊:

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怎么对远视眼睛和近视眼睛进行矫正的?

生己:

《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中的旅行家们为什么能用冰透镜取火?

  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陆续探究,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其中的两个问题:

透镜有多少种?

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有什么区别。

下面请问学们阅读课本P63—64三段内容以及课本P66信息窗内容,并完成投影幕上的问题:

  

(1)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有和。

  

(2)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叫,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3)中间薄、边沿厚的透镜叫,例如。

  (4)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所以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5)右图中的F点叫透镜的,F点与O点的距离叫透镜的。

师:

请同学们鉴别桌面上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生:

用手摸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师:

请同学们鉴别桌面上的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

生:

用手摸镜片是凸透镜的就是老花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的就是近视眼镜。

师:

冰透镜为什么能生火?

是哪一种透镜?

2.作出假设或猜想。

生:

应该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设计实验。

师:

下面我们就来用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仪器?

生甲:

需要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太阳光或手电简发出的光)

生乙:

还需要纸板、笔、尺子。

师:

怎样进行实验?

生: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纸板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板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用尺子测出这个点到光心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将凹透镜也正对太阳光,纸板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看看在纸板上是否能观察到最小、最亮的光斑。

4.进行实验。

师:

请同学们带齐仪器(凸透镜、凹透镜、老花镜、纸板、笔、尺子)到室外有阳光的地方完成实验,并测出凸透镜和老花镜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启发、指导。

5.分析论证。

师生回到教室。

师: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生: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师:

请你们将所观察到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现象用简洁的图形表示出来,画在纸上,再与课P64图4—41Lk较。

同样厕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再与课本P66图4—46进行对比。

师:

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生: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板书、作图

师:

什么叫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生:

平行光经凹透镜发射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板书、作图

6.实验评估。

师:

刚才的实验结论可信吗?

是否还有什么因素没有考虑?

生:

刚才我们用的透镜都是玻璃做的,如果用冰、水做的,材料不同,会影响结论吗?

师:

请同学们用桌上的灯泡和水来探究水透镜对光的作用。

生:

将水倒入废灯泡中,拿到太阳光下一试,它仍然能将太阳光会聚。

师:

冰透镜对光的作用,同学们可以回家去做。

目前我们能想到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实验结果是可靠、可信的。

7.交流与合作。

师: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交流所测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一样?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凸透镜的焦距?

生:

讨论,交流后得出:

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小。

师: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生甲:

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生乙:

我最感兴趣的是探究水透镜对光线作用。

生丙:

我最感兴趣的是到教室外,到大自然中做实验,感觉很轻松、愉快。

三、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

通过本节课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生:

讨论、交流后得出:

我们知道了透镜有凸透镜、凹透镜两种。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我们还学会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师:

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这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下课后交给组长,并进行登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67作业l、2。

2.选用课时作业没汁。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第一课时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一)

  (透镜)

  1、透镜

  2、焦点F,焦距f,主光轴、光心O。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二)

(凸透镜)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的探究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2.难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灯泡、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透镜有几种?

分别叫什么?

它们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2.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

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师:

大家先进行分组实验:

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壁之间移动,你们可观察到什么?

学生动手实验:

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之间移动。

生甲:

可在墙上得到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灯丝的像,也可能在墙上看不见像。

生乙:

可在墙上得到正立或倒立的像。

师:

对于凸透镜成像,你想知道什么?

(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

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

生乙:

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否就是影响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主要因素?

2.假设或猜想。

师:

你们的猜想是什么?

生甲: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生乙:

与焦距有关。

生丙:

与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有关。

生丁:

与像距有关。

3.设计实验。

师:

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

实验

师:

很好,大家都想到了实验,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方案来证实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生:

观察光源和凸透镜不同距离时成像的情况,以研究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

演示实验:

教师出示两个焦距相差较大的凸透镜做一次简单的演示,让蜡烛与两个凸透镜距离相同,所成的像不同。

师: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

蜡烛到两个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所成像不同。

师: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了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不仅与物体到凸透镜距离有关,还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师: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个专用的光学实验器材—一光具座。

光具座上可以固定凸透镜、光屏、放置蜡烛,还可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并有刻度尺,可直接读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用方便。

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并指出实验时仅供选用。

师:

实验时需哪些器材?

生:

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具座、白板

师:

还需要知道什么数据?

生:

凸透镜的焦距。

师:

你想通过什么办法得知凸透镜的焦距?

生甲:

用实验测得。

生乙:

查阅说明书。

生丙:

问老师。

师:

你们想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不同组的桌面上的凸透镜焦距不同,由于时间有限请你们查阅桌面上的说明书,弄清凸透镜的焦距。

学生查阅并交流凸透镜的焦距。

  师:

实验时你们准备的蜡烛、凸透镜、光具座和白板,它们起什么作用?

生:

凸透镜用来成像,蜡烛作为物体,白板作为光屏,光具座起到支架作用,还可直接读出物距u和像距V。

师: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66,注意观察表格中的各个项目做到对实验中要测量数据,观察的现象心中有数。

由表格可知,有8行空格,说明我们要取8次以上数据。

另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几点,现在请问学们看投影。

教师调节实物投影,演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边演示边讲解。

师:

同学们面向光具座上的刻度尺,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因为我们观察的是烛焰的像,这样才能在光屏亡得到完整的像。

第一次实验先把蜡烛移到离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使它们底座上的红线对准整数刻度,如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30cm,定好物距后,只能移动光屏找烛焰的像。

这时观察光屏,轮廓模糊的不是真正的像,当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及物距、像距,填人表格第一空行,第二次缩短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如到25cm,再移动光屏找烛焰的像,记录数据,总共改变物距8次,最后一定要让蜡烛离凸透镜较近,在光屏上找不到像为止。

请同学们将光屏拿掉,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将观察到的像情况填入表格。

现在同学们对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步骤清楚了吗?

生:

清楚了。

师: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出实验步骤,并写在纸上准备全班交流。

生:

讨沦、制定实验步骤。

师:

请第5小组的向全班同学交流你们的实验步骤。

我们小组制定的实验步骤是:

生:

(1)用查资料法获得凸透镜的焦距。

(2)认识光具座,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顺序放置,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25cm、15cm、12cm、lOcm、8cm、3cm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亮,最清晰,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读出物距,像距并记入表格。

如果蜡烛离凸透镜较近,移动光屏.承接不到像,可拿掉光屏,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记下物距。

(4)将以上实验重复一遍。

以上实验步骤,是在教师补充、完善的基础上用字幕打出。

4.进行实验。

师:

好,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最快、最好,注意分工合作。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检查,答题,指导。

表扬做得快,做得好的学生,同时也鼓励做得慢和做错的学生,对不会做的个别学生当场指导。

5.分析论证。

师:

现在同学们完成了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前面的猜想,你们得到什么结论?

分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投影一组较标准数据,让学生讨论。

生甲:

我们组得到的结论是:

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关,因为我们每次实验前都先改变物距,再找烛焰的像,物距不同,像也不同,像距也不同。

师:

说得很好。

证实我们的第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同时可推翻第三个猜想,因为像距也是由物距决定的。

生乙:

我们组认为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

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师:

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说明同学们不仅认真做实验,还动脑筋思考了,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法,如果养成习惯,相信同学们会越学越好。

如果我们知道的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请同学再仔细观察投影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具体还有哪些规律?

再讨论一下。

提示:

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用凸透镜的焦距来表示。

师:

请第6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处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教师应给予启发,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并将该结论投影在屏幕上。

括号内留着待全面补充是实像还是虚像。

板书:

凸透镜成像规律

6.评估。

教师投影两组不太理想的数据,让学生评估。

师:

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数据,哪个数据有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生甲:

第4组的物距大于焦距,成的像是缩小的,可能读数错误。

生乙:

可能蜡烛烧短了,在光屏上没得到完整的像。

  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实验中当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为什么在光屏上找不到像?

而看到的是一块模糊的光斑。

生:

因为光线没有在光屏上会聚。

师:

回答得很好,平面镜成像,像是怎么形成的?

是实像还是虚像?

生:

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

师:

对。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当蜡烛离凸透镜很近时,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不能会聚,其反向延长线在物体同侧会聚而成,所以是虚像。

我们只能透过凸透镜,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才能观察到,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的是虚像,能用光屏承接的是实像。

板书:

2.实像和虚像

并补充以上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内的内容,得到完整的结论。

三、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

通过这节课科学探究,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生甲:

我学到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生乙:

我知道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生丙:

我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学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67,作业1、2。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二)

(凸透镜)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实像和虚像。

  六、课后反思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3.培养学生跟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4.使学生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如何保护和矫正视力。

   

(2)知道用实验解决问题。

   2.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视力的矫正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课件、气球、眼球挂图:

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一组眼睛模型、眼保健操乐曲磁带、三用机。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

大家都知道,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如果眼睛瞎了,你们想象一下你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甲:

我们将看不见任何东西,整天在黑暗中摸索,很痛苦。

生乙:

我们无法看书、写字,只能用手触摸盲文,用针刺出盲文代替书写。

生丙:

我们将看不见蓝天、白云,过马路也不方便,将看不见同学的笑容。

   ……

师:

眼睛瞎了,是很痛苦的。

有的人先天就是瞎子,有的人因事故或疾病眼睛瞎了,我们健康人在生活中应该关心、爱护盲人,特别是过马路时要主动为盲人带路。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辈子就只有一双眼镜,平时大家要注意用眼卫生,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每年的6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