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9743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

《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docx

第九讲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第九讲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资本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资本家阶级居于统治地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核心,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工人阶级居于统治地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基本目的,以社会化生产和协作劳动为特征的社会制度。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这两方面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种制度的关系是基础,两类国家的关系是表现;两种制度的关系趋向于一国内部的政策措施,两类国家的关系趋向于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措施。

一、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统一

1、和任何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有对抗、排斥、斗争的一面,又有共处、合作、借鉴的一面,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本质特征。

对立主要表现为: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革命就是以无产阶级政治统治取代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而资本主义出于其阶级本能的反映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必然对抗、排斥社会主义,从而造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尖锐的对立、斗争。

统一主要表现为:

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先哲圣人主观臆造的,而恰恰是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基础上产生的。

就世界整体而言,没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基础和其它文明成果,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在吸取资本主义好的方面,扬弃资本主义坏的方面的基础上建立的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

但是,社会主义不可能在全世界同时胜利。

在相当长一段的历史时期中,必然出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处的局面。

在这一时期里,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资本主义也会学习、吸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交流合作。

2、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既要坚决否定、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更要大胆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惟有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阶梯,才能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

资本主义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了经济建设的奇迹,积累了一整套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而且在政治民主、政治文明方面也具有重大的历史贡献。

资本主义对政治民主的历史贡献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创造了以选举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二是建立了分权和权力制衡制度;三是开创了政党政治;四是树立了依法治国的法制权威;五是发明了舆论监督。

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上述文明成果本身并不带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色彩,而是那个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社会主义只有在充分吸收前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在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架好的阶梯上继续前进,才能更好地展现社会主义文明成就的异彩。

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是这样,而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更应该是这样。

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共处

人类社会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种制度的对立统一,在现实中表现为两类国家的对立统一。

当今世界,从整体上看,就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矛盾统一体。

在这对矛盾统一体中,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在这两个方面中,有的时候,对立居主导地位,起主要作用;有的时候,统一居主导地位,起主要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不同特点。

1.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历史

第一阶段,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试图用武力绞杀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暂时结盟,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阶段。

第三阶段,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69年尼克松主义出笼,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冷战发生和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从1969年尼克松主义出笼至1991年底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从冷战对抗走向缓和交流的阶段。

第五阶段,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处竞争阶段。

两类国家关系的趋势是从“并存对抗”向“共处竞争”的发展。

所谓“共处竞争”,即和平共处,竞争发展;所谓“并存对抗”,即并行存在,互相对抗。

“共处竞争”与“并存对抗”的区别主要在于:

(1)不是相互封闭、封锁、平行存在和发展,而是相互开放、交流、交叉存在和发展;

(2)不是通过军事、政治对抗来铲除对方,而主要是通过经济竞争和竞赛来显示和比较各自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3)不是单纯强调两种制度的对立性,而是同时注意到二者的相互联系以及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的兼容和借鉴的可能性。

当然,两种关系的区别也是相对的。

2.从“并存对抗”向“共处竞争”发展的主客观原因

从客观上讲,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间相互依存性的加强和经济因素作用的增强是决定性因素。

从主观上讲,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不同信仰的人士接受了两种制度国家相互借鉴、和平共处的观念,这是关键的因素。

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有了更为实际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必须学习、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历史的经验中认识到,用“热战”来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从来没有得逞过;用“冷战”也并非“灵丹妙药”,且已不合时宜。

社会主义国家是消灭不了的。

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互相借鉴、长期共存,“一球两制、竞争共处”将是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可能要经历若干个世纪。

因此,处理好两类国家的关系将是长期的任务,既要认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斗争关系,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借鉴合作关系,二者不可偏废。

既要坚信“两个必然”,即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又不要忽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做一个坚定而清醒的共产主义者。

三、冷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新特点

基本特征——共处竞争。

具体表现:

1.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和平演变

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转为“共处竞争”以后,双方都认识到了“一球两制”的长期性,对立、对抗成为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协调、合作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与此相适应,双方的矛盾斗争也主要采取了和平演变的形式,即在接触、交往、借鉴、合作中,以和平的方式来达到渗透、演变的目的。

注意两点:

(1)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和平演变,并不否定“热战”或“冷战”形式的存在,在总体格局是和平演变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局部地区或个别问题上的“热战”或“冷战”。

(2)和平演变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资本主义试图利用目前的优势影响、演变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努力通过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用自己成功的实例证明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以推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复兴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

2.矛盾斗争的基本态势——西强东弱

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较长,技术、经济基础较雄厚,社会主义国家在短期内很难赶上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在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均占优势。

在经济联系、交往中,虽然世界各国是互有需求,互相依存,但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更有求于资本主义国家。

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都是如此。

二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和挫折,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的伤害。

社会主义的力量削弱了,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缩小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力降低了。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于暂时低潮时期。

在西强东弱的态势下,目前世界上新干涉主义盛行,侵犯别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达到明目张胆的地步。

3.矛盾斗争的焦点问题——民主人权

当前,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人权的范围问题,即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关系问题。

第二,关于人权的内容问题。

第三,关于人权和主权的关系问题。

第四,关于人权的国际保护问题。

4.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综合国力竞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谁胜谁负主要表现为两种制度的发展能力和影响能力的比较和竞赛上,这里的关键是它们适应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解决各种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能力和前景等方面的比较和竞赛。

社会主义要想在这种比较和竞赛中最终获胜,关键在于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给人民群众带来更丰富多彩的、质量更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乃是社会主义生命力和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所以,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斗争胜负的关键。

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胜负的关键,那么为什么要表述为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是关键呢?

我认为这两种提法不矛盾,但后一种提法更全面。

理由有二:

其一,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强调以科技为先导是必要的。

其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该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才能最终决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胜负。

综合国力,除了经济实力外,还包括政府的组织能力、国家的凝聚力、国防能力等,如果没有这些能力的提高,就很难处理好国家所遇到的重大社会问题,那么,也就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综上所述,冷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共处竞争。

共处竞争意味着两类国家的总体关系从原来的相互封锁、对抗转为相互开放、交流;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由原来的热战或冷战,通过军事政治手段根本铲除对方转为现在的竞争或竞赛,通过科技经济手段和平演变对方。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将日益突出,同时穿插着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斗争的内容将更为复杂,斗争的形式将更为多样,但是决定性的因素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将通过科技、经济的竞争来显示和比较各自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显示和说明谁优谁劣,谁将取代谁。

面对这种新形势、新特点,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新的政策调整,既坚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胆融入加速发展的国际社会,积极发展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抵制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侵蚀。

社会主义国家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以社会主义成功的实践说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