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6628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docx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一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19四川遂宁实验中学月考)“精灵烟囱”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

数亿年前火山喷吐而出的火山灰和熔岩堆积分别形成凝灰岩和玄武岩,后经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头带玄武岩“帽子”的圆锥形尖塔,被当地人称为“精灵烟囱”。

当地人在岩面上开凿窑洞作为客栈。

读“精灵烟囱”景观图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精灵烟囱”的地质作用有(  )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⑤D.①③⑤

2.将“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客栈,其有利条件是(  )

A.玄武岩面多气孔,利于通风透气

B.凝灰岩质地疏松,易于开凿

C.塔形外表坡度大,利于排水

D.岩体层理清晰,结构稳定

(2019山东济南高三5月三模)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神奇。

下图为其形成初期岩层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交替呈现的原因是(  )

A.流水在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B.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

C.冷热干湿的气候频繁交替出现,堆积色彩交互的地层

D.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入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

4.图示地貌地区,垂直节理发育后,地表岩石最易风化破碎的地点是(  )

A.甲B.乙

C.丙D.丁

5.结合材料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外力沉积

B.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

C.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弯曲—外力沉积

D.外力侵蚀—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

(2018海南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

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6~7题。

6.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

7.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

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河谷横剖面示意图(此时地方时为12时)。

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数字表示河漫滩的是(  )

A.1B.2C.3D.4

9.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区最适合农耕的是(  )

A.aB.bC.cD.d

10.下列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c处位于河流的凹岸

B.图中所示河流北岸为侵蚀岸

C.该河流剖面一定位于河流的上游

D.据图可判断此处河流自西向东流

火山活动在时间上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之分。

火山喷发会喷出大量玄武岩质的火山砾(渣)、火山砂、火山灰以及熔浆,颜色呈灰黑色。

比较粗的部分在火山口附近降落或者停止运动,细小的火山碎屑等可以随风飘至远处降落。

下图示意山西省最大盆地——大同盆地(远古时期为大同湖)局部区域地质剖面情况。

据此完成11~13题。

注:

湖相即在湖泊地区出现的沉积相。

11.该地地质历史上火山的活跃期有(  )

A.1次B.2次C.3次D.4次

12.促使火山碎屑层形成的直接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海水堆积

C.火山喷发D.湖泊堆积

13.该地不存在的地质作用是(  )

A.火山活动B.断层活动

C.流水沉积D.风力沉积

(2019浙江温州模拟)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

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

据此完成14~15题。

14.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

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

15.甲山地森林植被恢复后,能够推断出的结论是(  )

A.乙河流平均水位下降B.丙河流流量明显增加

C.海陆间水循环加快D.两河流径流总量减小

(2019安徽马鞍山质检)下图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断层①②与岩层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

17.图中(  )

A.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B.乙处物质直接来源于地表

C.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D.丁处岩石由岩浆冷却形成

(2019河南豫南名校联考)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挟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在出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

冲积扇在平面上呈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下面左图为干旱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右图为湿润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18~20题。

18.干旱地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  )

A.干旱地区人类活动少、开发少

B.干旱地区流水作用弱

C.湿润地区河流落差小

D.湿润地区冲积扇面积小

19.干旱地区绿洲易出现在(  )

A.冲积扇扇缘B.冲积扇扇中

C.冲积扇扇顶D.山谷中

20.横断山区冲积扇易发生(  )

A.渍涝B.台风灾害

C.旱灾D.泥石流灾害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7分)地貌影响城市布局,制约其空间拓展方向。

读杭州湾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杭州湾(澉浦以东)为喇叭状的三角湾,长期以来,北岸受到冲刷侵蚀,南岸不断淤涨……

(1)描述杭州湾北岸、南岸岸线的凹凸形状特征。

(4分)

 

(2)分析杭州湾北岸容易遭受侵蚀的主要原因。

(4分)

 

(3)比较杭州湾北岸和南岸的城镇、公路距岸线的远近差异,并阐述杭州湾北、南两岸城镇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9分)

 

22.(12分)(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上有许多谷地,从形态上看,有“U”型谷,如挪威峡湾;有“V”型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有“

”型谷,如东非大裂谷。

谷地对气候、生物、水文等影响很大,河谷往往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

材料二 图甲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

材料三 图乙为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单位:

米)分布图,该河谷植被茂密,被称为温带“雨林”,是美国大陆“最潮湿”的地方。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甲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

(4分)

 

(2)河谷地区有大量河底沉积物,请你指出河底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

(4分)

 

(3)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河谷地带对古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4分)

 

2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12月13日,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

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

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

下图为我国汉水中游地区示意图。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6分)

 

(3)你认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4分)

 

24.(17分)(2019广东揭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乌蒙山主峰之一的大山包(图1),海拔3100米左右,这里夏季芳草遍野,草原一望无际,冬季则山舞银蛇,雪雾弥漫。

大山包山上分布着众多的海眼(出露地表的泉眼),即使在冬季也不干涸(图2)。

黑颈鹤主要以植物的根茎叶、水藻和小鱼为食,主要繁殖在青藏高原,每年9月黑颈鹤便会成群结队地南迁到大山包越冬。

大山包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每年黑颈鹤降临高原就会带来瑞雪。

图1

图2 海眼形成示意图

(1)根据“海眼形成示意图”,描述海眼形成的过程。

(8分)

 

(2)分析黑颈鹤降临高原就会带来瑞雪及海眼冬季不干涸的原因。

(5分)

 

(3)分析黑颈鹤迁徙至大山包越冬的主要原因。

(4分)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 地表形态的变化

1~2.1.A 2.B 第1题,由右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戊经由②变成沉积物,则②代表风化、侵蚀、搬运作用,沉积物经由①变为甲,则①代表沉积作用,甲为沉积岩,丙隆起后经由②变为沉积物,则丙为在岩层内部冷凝形成的岩浆岩,丙由丁变成,则丁为岩浆,戊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喷出冷凝,⑤代表熔融作用。

由文字材料知,“精灵烟囱”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岩浆喷发冷凝、火山灰堆积、风化侵蚀,故选择①②④,A项正确。

第2题,将“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客栈,主要是因为凝灰岩质地疏松,有利于窑洞的开凿,B项正确。

3~5.3.C 4.D 5.B 第3题,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

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再加上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阳光照射下,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白垩纪早期,该区域处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通过沉积作用,堆积了红色岩层,表现为山麓堆积。

白垩纪中期,该区域处于干燥、湿热相互交替的环境中,使堆积条件转变为湖泊堆积,堆积了红、紫红、黄绿、灰绿、灰黑等杂色砂质泥岩。

这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

第4题,图中岩层发生弯曲形变,其中岩层向下弯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风化破碎;岩层向上弯曲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在张力作用下,岩层易风化破碎。

甲、丁处背斜,其中丁处岩层有明显断裂,岩层更易风化破碎,故D项正确。

第5题,丹霞地貌属侵蚀地貌。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三类岩石属于堆积岩,由外力堆积形成。

沉积岩形成后,随着地壳的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并被抬升,后经外力侵蚀形成现在的丹霞地貌。

故B项正确。

6~7.6.D 7.C 第6题,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项正确,A、C两项错误。

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项错误。

第7题,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项正确。

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地壳运动应相似或相同,故A、B、D三项错误。

8~10.8.B 9.D 10.B 第8题,河漫滩是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滩地。

读图分析可知c地符合河漫滩形成的位置,故选B项。

第9题,农耕区适合分布在地形平坦,接近水源,而且地势较高,且不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地方,结合图示,选D项。

第10题,读图分析可知,c处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应该位于河流的凸岸,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正午时分太阳位于正南,因此判断南侧的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则北岸为侵蚀岸,B项正确;该河流的河床以沉积作用为主,应该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C项错误;无法确定河流的曲折,因此无法判断河流的流向,D项错误。

11~13.11.D 12.D 13.B 第11题,图示火山碎屑层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则可以判断有4次火山活跃期。

第12题,火山碎屑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结合文字材料“随风飘至远处降落”可以判断,火山碎屑随风飘至远处,在湖泊堆积形成火山碎屑层。

第13题,由火山熔岩可以判断该地经历了火山活动;由湖相层和上题可知,该地有流水堆积;由黄土层可以判断,该地有风力堆积;该地地质剖面并没有明显的位移,故没有断层活动。

14~15.14.C 15.D 第14题,甲处两侧岩层发生断裂,为两个同性质断层之间的上升断块,因此为地垒,C项正确。

第15题,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恢复后地表水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因此两河流径总量下降,D项正确。

植被恢复后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拔在丙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丙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中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丙河流径流量减小,乙河径流量增加,平均水位上升,A、B两项错误。

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等影响较小,因此对海陆间水循环影响不大,C项错误。

16~17.16.A 17.B 第16题,后形成的岩层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图中断层①上部右侧没有花岗岩,说明是断层形成后,右侧才有沉积岩层③形成。

③岩层处发生明显错动,说明形成后岩层③被断层②切断。

再有岩层④堆积。

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①③②④,A项正确。

第17题,图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图中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A项错误。

乙处物质是沉积岩层,直接来源于地表,B项正确。

丙处位于向斜构造的顶部,C项错误。

根据图例,丁处岩石是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D项错误。

18~20.18.B 19.A 20.D 第18题,在冲积扇形成后,干旱地区流水挟带作用弱,沉积物主要留在出山口处,故冲积扇形态更显著。

第19题,主要从冲积扇的土壤结构和地下水状况考虑。

根据沉积分选作用可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冲积扇扇缘土壤颗粒小;冲积扇地形是出山口(扇顶)地势高,地下水会向扇缘部分流动,导致扇缘地下水较充足,因此,在干旱地区,土壤条件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冲积扇扇缘有利于形成绿洲。

故选A项。

第20题,横断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不易发生旱灾),且地势落差较大(不易发生渍涝),冲积扇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该地远离台风源地,不易发生台风。

故选D项。

21.答案:

(1)北岸岸线向陆地凹(2分),南岸岸线向海湾凸(2分)。

(2)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海浪向北偏折,使北岸易于遭受侵蚀(2分);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北岸成为迎风岸,也易遭受海浪的冲刷(2分)。

(3)距离远近差异:

杭州湾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很近,甚至紧贴岸线(2分);而杭州湾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相对较远(2分)。

北岸建设需注意问题:

由于杭州湾北岸易于遭受海浪冲刷,岸线向后退缩,城镇与公路建设应该向背离岸线的方向拓展,采取措施防治海岸崩塌、后退(3分)。

南岸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南岸快速淤涨,滩涂面积较大,城镇建设中可以适当利用滩涂荒地;注意保护滩涂湿地生态环境。

(答出1点得2分)

解析:

(1)

(2)题,杭州湾的形成主要与海浪侵蚀有关,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侧侵蚀力强,再结合夏季东南季风的推波助澜,导致北岸侵蚀严重,再根据图示可知答案。

第(3)题,距离远近的差异根据图示可见。

结合

(1)

(2)题,可推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2.答案:

(1)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2分);后来冰川消退,谷地中的河流的下蚀作用明显,形成“V”型河谷(2分)。

(2)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来越好,颗粒越来越细(2分);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2分)。

(3)河谷海拔较低,热量充足(1分);谷坡有森林、草地,提供木材、牧场和狩猎(1分);谷地中的河流,提供饮用、灌溉水源,便于捕鱼和运输(1分);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谷底,提供肥沃土壤,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提供粮食(1分)。

解析:

(1)题,读图,根据图甲河谷形态分析,该河谷先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

后来,冰川后退,谷地中河流的下切侵蚀,形成“V”型河谷。

(2)题,河床沉积物特点是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好,越细。

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

下面的沉积物颗粒较大,上面的沉积物颗粒较小。

第(3)题,河谷地带的资源环境特点,可以结合食物来源分析。

河谷地区的海拔低,热量充足。

谷坡有森林和草地,提供木材、牧场和狩猎。

谷底中的河流,可提供饮用、灌溉水源、捕鱼和运输。

河流带来泥沙堆积谷底,提供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种植业,提供粮食。

23.答案:

(1)地形类型:

盆地(1分)。

理由:

从等高线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米,多山地地形(1分);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米,多盆地地形(1分);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1分)。

(2)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2分);河流径流丰富,泥沙向不断下游河段搬运(2分);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2分)。

(3)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1分);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1分);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1分);禁止陡坡开荒,防止水土流失(1分)。

解析:

(1)题,判断地形的依据主要有河流水系特征、等高线分布及海拔等。

从等高线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米,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米,为盆地地形;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

(2)题,观察Q地地形,判断当地地形较为平坦,河道弯曲,流速减慢,流水作用以堆积为主。

沙洲是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泥沙来源于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

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河流径流丰富,泥沙不断向下游河段搬运;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

第(3)题,图中南河流域以山地地形为主,因此对其综合开发治理要依据其实际既保护生态也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

具体如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禁止陡坡开荒,防止水土流失等。

24.答案:

(1)大山包的岩层由两层不同性质的岩石组成(2分);上层玄武岩孔隙多,能够储存地下水(2分);下层花岗岩紧致坚固,能够阻隔水分流失(2分);地下水受重力作用下降,并通过岩石裂隙出露地表,形成海眼(2分)。

(2)冬季,北半球的西风气流在南移的过程中遇到了青藏高原的阻隔(1分);其中的南支西风气流沿着青藏高原的南缘向东移动,沿途携带大量水汽(1分);在云贵高原遇到南下的冷空气,容易产生降雪(1分);每年冬季黑颈鹤正是借助这支西南风从青藏高原一路乘风而来,伴随着暖湿气流抵达大山包(1分);正是因为这里冬季的降水比较丰沛,为地下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补给,海眼冬季也不干涸(1分)。

(3)大山包冬季气温较高(1分);草场宽阔,草甸沼泽星罗棋布,水草丰盛,有充足的食物(1分);海眼为其提供充足且优质的水源(1分);国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小(1分)。

解析:

(1)题,从“海眼形成示意图”中可看出,大山包的上层岩石为玄武岩,玄武岩为喷出型岩浆岩,特点是有气孔,能储存地下水;大山包的下层岩石为花岗岩,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质地细密紧致,是不透水层;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不断下渗,受花岗岩的阻隔,在岩石裂隙处出露地表,形成海眼。

(2)题,冬季北半球的西风气流在南移的过程中遇到了青藏高原的阻隔,其中的南支西风气流沿着青藏高原的南缘向东移动,沿途挟带大量水汽,在云贵高原遇到南下的冷空气,容易产生降雪;由材料“黑颈鹤主要繁殖在青藏高原,每年9月黑颈鹤便会成群结队地南迁到大山包越冬”可知,每年冬季黑颈鹤正是借助这支西南风从青藏高原一路乘风而来,伴随着暖湿气流抵达大山包,因此人们把黑颈鹤视为带来瑞雪的神鸟;由材料“冬季则山舞银蛇,雪雾弥漫”可知,该地冬季的降水多,地下水补给多,因此海眼冬季不干涸。

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大山包纬度较青藏高原低,海拔也较青藏高原低,因此冬季气温较高;由材料可知大山包草场宽阔,有充足的食物;海眼冬季不枯,为其提供充足且优质的水源;且大山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