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8662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湘教版地理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该流域内林草地覆盖面积的变化对该河水文影响较大的是(  )

A.2月B.7月C.9月D.12月

(2019广东佛山二调)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

下图为我国新疆干旱地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7~9题。

7.与地表水库相比,建设地下水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  )

A.技术要求低B.移民搬迁多

C.资金投入多D.生态破坏小

8.图中四地中,最适合修建地下水库的地下拦水坝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9.在自然状态下,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  )

A.3月B.7月C.9月D.12月

(2019山东潍坊一模)奥里诺科河上游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众多支流,流量很大。

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地势低平,河面展宽。

图1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图2示意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月份,乙水文站测得阿普雷河水流速度最慢的是(  )

A.3月B.4月

C.7月D.8月

11.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  )

A.1—3月B.5—7月

C.7—9月D.9—11月

 月牙泉及其周围地区示意图

(2019河北石家庄第二中学一模)月牙泉是我国甘肃省敦煌市著名旅游景点,1960年前,最大水深9米,泉水清澈见底。

但是之后水位持续下降,1985年平均水深仅0.7~0.8米。

为了抢救这一千古奇迹,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从附近的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的措施,因某种原因该措施被终止;

然后又采取渗灌补水的办法,将党河的水引入附近的土地渗入地下补给,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结合图完成12~14题。

12.月牙泉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区域降水较少

B.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强

C.过度用水,地下水位下降

D.地势较高,地表径流明显

13.从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措施终止的原因可能是(  )

A.中途损耗量过大B.不能自流输水

C.党河含沙量过大D.党河水质较差

14.渗灌补水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径流不易调控B.地表起伏不平

C.渗灌区域距离过长D.土壤致密载重

(2019安徽六安质检)下图示意某年6月琼东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图甲)和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图乙)。

据此完成15~17题。

15.A处水温低的原因是(  )

A.冷海水上泛B.距陆地近

C.太阳辐射弱D.阴雨天气多

16.推测此时(图示)琼东沿海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17.与图甲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是(  )

A.澳大利亚西部沿海B.索马里东部沿海

C.秘鲁西部沿海D.美国东部沿海

(2019山东枣庄模拟)鱼汛是指水生经济动物高度集中于某水域,适于大量捕捞的时期。

图中甲、乙两渔场鱼汛季节差异显著,海雾多发。

读图,完成18~20题。

18.甲渔场的多雾期一般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9.甲、乙两渔场鱼汛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的影响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河水的汇入D.人类活动

20.甲渔场鱼汛提前到达、滞后结束的年份,印度半岛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B.洪涝C.旱灾D.海啸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6分)(2019山东青岛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属于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流域面积为38平方千米,长约14千米,年降水量575.9毫米,年均水面蒸发量1732.9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使得土壤水分成为限制该流域植被生长的重要条件。

该流域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平稳期、波动期、积累期和消退期4个时段,其中7—8月为土壤水分积累期。

该流域植被主要为刺槐、油松、侧柏等乔木,以及丁香、连翘、胡枝子等灌木。

考察中发现,丁香林地9月份0~130厘米土壤平均含水量整体较刺槐和油松林地大。

下图示意蔡家川流域位置与范围。

下表示意刺槐、油松和丁香林地的基本概况。

林地

类型

平均胸

平均

树高/m

郁闭度

坡向

刺槐

26

10.17

9.45

70

2500

20

阳坡

1180

油松

8.21

8.56

2200

19

1090

丁香

3.13

2.15

95

1700

16

1100

(1)简述该流域的地貌特征。

(4分)

 

(2)分析该流域7—8月为土壤水分积累期的气候原因。

(3)与刺槐和油松林地相比,分析丁香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整体较高的原因。

(8分)

22.(16分)(2019福建厦门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查干诺尔湖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封闭型内流湖,由咸淡分明的东、西两湖组成。

雨季时,其中一湖的湖水会越过两湖间的天然土坝向另一湖泄水。

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引用东湖水源,在土坝上修筑水闸,阻断了两湖间的水体交换。

受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湖不断萎缩,至2002年几乎干涸,湖区盐碱尘暴多发。

2003年起,随着大面积推广碱蓬(植株高可达1米,能吸收土壤盐分)种植,湖区生态得以改善。

下图分别示意1987年和2007年的查干诺尔湖。

(1)指出雨季时东、西两湖中水位较高的一湖,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

(2)推测1987—2002年期间查干诺尔湖湖区年实际蒸发总量和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推测理由。

(5分)

(3)分析西湖干涸后当地盐碱尘暴多发的原因。

(4)简述碱蓬种植对查干诺尔湖区产生的生态效益。

23.(14分)(2019广东江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平原水库是指在平原地区,利用局部低洼地圈筑围堤形成库容,并从近地或远地引水充灌形成的蓄水调节水库。

20世纪50年代起,新疆干旱的平原地带先后修建了500多座大小水库,但建成后,库区下游地区的许多耕地被迫废弃。

近年来,新疆加快了山区水库的兴建工作,山区水库兴建后平原水库的作用降低。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中段,出山口处建有肯斯瓦特水库,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水库群。

(1)分析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修建水库群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水库群的主要功能,并说明理由。

(6分)

(3)肯斯瓦特水库建成后,分析夹河子水库可能被废弃的原因。

(2分)

(4)评析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水库群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24.(14分)(2019贵州黔东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由15个大岛、42个小岛和26个岩礁组成。

该群岛距离南极大陆约1000千米,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

由于加拉帕戈斯群岛远离南极大陆,这里的动物以自己固有的特色进化,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

虽然该群岛距离赤道近,但并非终年高温多雨,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在其沿海地区。

下图示意加拉帕戈斯群岛地理位置。

(1)说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形成过程。

(2)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和附近海域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的原因。

(3)简述加拉帕戈斯群岛干旱、凉爽气候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1~3.1.D 2.B 3.A 第1题,由材料可知,ET是地表植被蒸腾、土壤与水体蒸发的水汽总和。

黄河源区夏季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植被蒸腾及水分蒸发强烈,且降水较多,所以ET数数值较大,而太阳活动与ET数值大小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项。

第2题,冬季气温低,源区植被干枯,蒸腾作用小,A项错。

地温相对较高,浅层水分蒸发,产生ET,B项对。

冬季气温低,水面水分不会产生升华,C项错。

人类活动水分排放不属于ET,D项错。

第3题,读图可知,黄河源区ET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A项对。

与降水量及气温均呈正相关,B项错。

由于坐标系的单位存在差异,图中所示ET值无论哪个季节均小于降水量,C项错。

气温与ET值不具可比性,D项错。

故选A项。

4~6.4.D 5.A 6.C 第4题,读图可知,该河流域所在地区的降水峰值发生在7月份,地下径流的峰值发生在9月份,所以该河流域地下径流的峰值发生在降水峰值的2个月后,D项正确。

第5题,流域内生态恢复,林草地面积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增大,在20年来实测情景、耕地扩张情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景和生态恢复情景四情景中,生态恢复情景的地下径流量最大。

A项正确。

第6题,20年来实测情景、耕地扩张情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景和生态恢复情景这四个情景中,耕地扩张情景和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景使得该流域林草面积减小,地表水的下渗量减小,地下径流量减小,所以情景c、d分别为此两种情景的一种。

流域内生态恢复,林草地面积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增大,所以情景a为生态恢复情景。

情景c、d使得流域内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减小。

情景a使得流域内地表径流量减小,地下径流量增大。

读图可知,这种作用在9月份最为明显。

C项正确。

7~9.7.D 8.C 9.C 第7题,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

故与地表水库相比,技术要求高,移民搬迁少,资金投入少,对地表破坏小,生态破坏小,D项正确。

第8题,由图可知,甲处海拔较高,地下水位与基岩的高差小,地下水量小,甲处不合适。

乙处有断层,易渗漏,不适合修建地下水库。

丙处地下水储量大,利于水库建设。

丁处以黏性土壤为主,且水源较少,不适合修建地下水库。

第9题,我国新疆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与气温关系密切。

9月份以后气温开始降低,冰雪融水逐渐减少,故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C项正确。

10~11.10.B 11.D 第10题,读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图可知,图中甲、乙水文站4月和11月水位差为0。

乙水文站位于阿普雷河与奥里诺科河交汇处附近,甲、乙水文站的水位差直接影响阿普雷河河水的流向与流速,水位差越小,则流速越慢。

据以上分析可知4月和11月水位差最小,故乙水文站测得的阿普雷河的流速最慢的时间为4月和11月,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

第11题,河流的含沙量与河流流量、流速密切相关,河流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搬运能力就越强,河流的含沙量就越大,反之越小。

读图可知,9—11月两个水文站之间的河流水位差逐渐变小,流速则逐渐变慢。

加之奥里诺科河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雨季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故9—11月干流流量在变小,因此,河流的搬运能力在逐渐变弱,泥沙不断沉积于河道,故甲水文站含沙量在逐渐变小,选D项。

12~14.12.C 13.D 14.A 第12题,月牙泉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主要考虑人为原因,人类过度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故选C项。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对月牙泉水位的下降也有影响,但是根本原因是人类过度用水。

月牙泉水位的下降与海拔较高、距离海洋的远近无相关联系。

第13题,利用管道进行补水的措施最终被终止是因为月牙泉与河流二者的水质不同,月牙泉为地下水,水质优;

河流水为地表水,水质差。

引河流水补充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质变差,因此选D项。

用管道进行输水会减少损耗。

党河地势高于月牙泉,可以实现自流输水。

内流河含沙量较小。

第14题,采用渗灌补水的方法将党河的水引入土地周围进行地下水的回补,水流在地下的流向难以调控,不一定流入月牙泉周围的地下,因此该种效果不明显,选A项。

跟地表的起伏以及土壤质地无关。

由图中可以看出渗灌的距离较短。

15~17.15.A 16.C 17.B 第15题,从该事物分布来看,越靠近海岸越多。

由于该季节琼东沿海盛行西南风,沿海地区盛行上升补偿流,加之沿海地区水温高,浮游生物繁盛,是由于冷海水上泛导致的,A项正确。

第16题,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6月为夏季,夏季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南风,C项正确。

第17题,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和秘鲁西部沿海地区及美国东部沿海地区都位于信风带内,洋流在信风带离岸风影响形成的补偿流,而索马里沿海地区与海南岛东部沿海地区均为季风导致的上升补偿流,二者最为相似,B项正确。

18~20.18.C 19.B 20.B 第18题,图中甲渔场夏季吹西南季风,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泛形成寒流,受寒流影响多雾,所以甲渔场多雾期一般出现在7月,C项正确。

第19题,甲渔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鱼汛;

乙渔场夏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形成鱼汛;

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故两渔场鱼汛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项正确。

第20题,甲渔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鱼汛,鱼汛提前到达、滞后结束也就是西南季风提前到达、滞后结束,说明该地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较长,雨季较长,易出现洪涝,B项正确。

21.答案:

(1)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2分);

地形崎岖,支离破碎,以残塬沟壑为主(2分)。

(2)该地区7—8月锋面雨带到达(或进入雨季),降雨量大(2分);

虽然该时期气温高,蒸发旺盛,但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土壤水分以补给为主(2分)。

(3)丁香林属于灌木林,耗水少(2分);

丁香林植被覆盖度高,雨水容易被截留,有利于水分的下渗(2分);

丁香林种植密度小,耗水少(2分);

丁香林地形坡度小,降雨更多地渗入土壤(2分)。

解析:

(1)题,分析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可以从地形类型、地形的分布、地势的高低以及特殊地貌等方面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是黄土高原,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地势整体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特殊地貌为黄土地貌,垂直节理发育。

(2)题,气候的两要素是气温和降水,该流域7—8月份为土壤水分积累期。

说明7—8月份水分较多,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7—8月份夏季锋面雨带到达,降水较多,虽然气温高,但是降水量仍然大于蒸发量,因此夏季(7—8月份)是主要的土壤水分积累期。

第(3)题,从图中和表格信息中可以看出丁香主要种植区靠近河流下游,地势比较低,有利于地下水的汇集;

同时,坡度是16°

地形坡度比较小,可以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增加下渗,有利于增加土壤的含水量。

丁香的地径为3.13厘米,平均树高为2.15米,都远小于刺槐和油松。

丁香属于灌木植被,吸水能力远小于乔木,因此,贮存在土壤当中的水分多。

表格中可以看出,灌木覆盖度为95%,比较大,容易截留水分,减缓地表径流汇集,增加下渗,从而增加土壤的含水量。

22.答案:

(1)东湖(1分)。

依据:

水闸修建后,西湖面积明显萎缩,而东湖变化不大,说明水闸修建前东湖水流向西湖(2分)。

(2)湖区年实际蒸发总量减小(1分):

流域年降水量减小(1分)。

理由:

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

西湖面积萎缩,可蒸发面积减小(湖区蒸发量减小)(1分);

(西湖干涸)说明汇入的地表径流锐减(流域降水量减小)(1分)。

(3)当地冬、春季多大风(2分);

西湖盐度高,湖泊萎缩后裸露的湖盆上积聚大量干燥盐碱粉尘(2分)。

(4)碱蓬促进沙土堆积(1分);

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1分);

改善土壤结构(1分);

调节局地气候,减少盐碱尘暴发生(1分)。

(1)题,根据湖水由高处流向低处,在图中没有给出当地等高线的情况下,通常会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高低,进而推测出水位的高低。

本题相关材料中显然连河流也没有,但是在推测时可以结合水由高往低流这个特点去分析判断,所以水位高的湖水最终会流入水位低的湖中。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雨季时两湖水相连,但两湖间修了水闸后,两湖水交换受阻,西湖水逐渐萎缩,而人们引用的是东湖水源,可以得知修水闸后东湖水流入西湖水少了,应该是东湖水位高。

(2)题,从材料可知湖区西湖面积在1987—2002年期间,湖面面积萎缩,几近干涸,说明水量减小,可供蒸发的水量减小,从而导致湖区实际蒸发总量减小;

当地盐碱尘暴多发,又因湖为内流湖,人们使用的是东湖水,且地处内蒙古中部,从而可推测是因当地降水较少,导致湖泊补给减少从而导致湖泊几近干涸。

当地在内蒙古中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结合水量平衡原理(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储水量),在较大的蒸发量状况下,如果降水量增加的话,湖面不会萎缩,但西湖几近干涸,储水量减小,湖面实际蒸发量有所减小,此时的湖面萎缩可以表明入湖径流减少,进而可以推测出是降水量小。

第(3)题,查干诺尔湖流域地处内蒙古中部,降水少,气候干旱,地势相对平坦,距冬季风源头近,风较大,这是盐碱尘暴多发的动力因素;

物质因素要从盐碱较多去分析,该湖为内流湖,根据材料“两湖咸淡分明”,可推测东湖水流入西湖,所以西湖应是咸水,盐度较大,湖干涸后,盐分积聚在地表形成盐碱,而由于干旱,气温差大,所以湖盆裸露后风化严重,易形成较细的粉尘粒。

第(4)题,碱蓬是植物,可以结合植物在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效益去描述。

比如可以防风固沙,进而减少盐碱尘暴;

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

又由于碱蓬可以吸收土壤盐分,可有利于减少当地土壤中的盐碱含量,进而改善土壤结构;

随着植被的增多,可以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等。

23.答案:

(1)地势较低,工程量小(1分);

多地下水渗出,水库水量来源充足(1分);

集水范围广(1分)。

(2)灌溉(1分)。

地处干旱气候区,降水少,农业生产缺水严重(2分)。

防洪(1分)。

夏季,冰川融水或降水量大,多山洪暴发(2分)。

(3)夹河子水库位于冲积扇边缘,海拔低,库区水面蒸发量大且渗漏多(1分);

肯斯瓦特水库位于夹河子水库上游,大量截流夹河子水库水量的来源(1分)。

(4)改善了绿洲周边的气候条件(1分);

维持库区周边的湿地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分)。

库区下游地区因大水灌溉农田,导致土地盐碱化,许多耕地被迫废弃(1分)。

(1)题,有利自然条件包括地势、水量和集水面积。

(2)题,西北地区因为干旱缺水,水库的主要功能是灌溉;

该水库位于天山山麓,水量大,兼具防洪功能。

第(3)题,主要分析肯斯瓦特水库相对的优势,及其相对地理位置。

第(4)题,主要从湿地对生态环境的有利角度,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气候、提供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然后再分析不利的方面,如流域内土地盐碱化。

24.答案:

(1)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沿张裂地带喷出冷却凝固后逐渐堆高(2分);

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最终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2分)。

(2)远离南美洲大陆,自然环境独特单一,受其他生物干扰少(2分);

位于赤道附近,有热带海洋生物出没(2分);

高纬度海域的海洋生物顺洋流到达该海域附近,使不同生活习性的海洋生物在该海域附近聚集(2分)。

(3)岛屿面积小,对水汽的抬升作用小(2分);

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2分)。

(1)题,由材料可知该岛的类型,主要为火山岛。

火山岛的成因是处于板块交界处,海底火山喷发,熔岩凝结,形成火山,出露水面,形成火山岛。

(2)题,该地区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说明动物相对较原始,因为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远离大陆或者是天敌较少,同时又被称为“海洋生物的大熔炉”,说明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

由材料可知,该区域经过洋流较多,容易使海洋生物富集。

第(3)题,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但是又比较凉爽。

由材料可知,群岛附近有寒流流经,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同时也会受地形的影响,地形对水汽的抬升作用较小,因此降水少,气候干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