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3437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docx

完整版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

1、古诗词阅读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___。

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关于_________的心得体会。

2、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主旨的理解,做好此题,要认真读诗词,理解内容并通过关键词语去理解。

2、文言文阅读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

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

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③抚节悲歌:

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

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简要谈谈薛谭身上的可取之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

(1)记叙文阅读

一码稻草

那一码稻草被人们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

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一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者喂牛

,灶里的湿柴燃不着时,也会抽一把塞进灶去,然后哄的一声蹿出火苗。

但是这一码稻草却被人们遗忘在田地里了。

或者是一板车拖不下,那板车的稻草已装得像一座

山,

预备

过几日再来挑回去,但是那板田已耕好,油菜已种上,人们该忙的已经忙完,那一码稻草已被人们忘记了。

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也抹在这一码稻草上,于是那枯黄的稻草透出一层明黄,像已经熟透了的季节。

来放牧的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这一码稻草就会兴奋地在微风中颤动她的枯黄,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

然而那耕牛的嘴一路啃来,对着战栗的稻草望也不望,因为堤旁地上的黄草比她有汁浆。

田里的油菜栽上了,又一天一天的生长,枯瘦的油菜叶渐渐丰腴而肥硕,田里的草也长了出来。

终于盼到人们到田里为油菜除草——说不定人们会发现这一堆被遗忘的稻草。

人们歇息时,会从稻草堆上抽一把垫地堤上,坐下来抽一根烟,或者吃着送到田里的午饭,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

“噢,还有一堆稻草!

”这时稻草便会因为人们记起她而高兴,垫在堤上的稻草会咔咔作响,让人们垫坐得更舒服一些。

然而人们留下了一些烟灰,撒下几粒米饭,散着一团稻草,走了就不见踪影。

那一码稻草已被人们遗忘。

只有一只铁黑色的鸟常常落在上面,望着这深秋的大地一动不动。

着一码稻草成了时光的看台,风吹,雨淋,金黄色的稻草变得灰白,突然而至的夜降的霜,那一码稻草仿佛一夜间白了须眉。

无遮无拦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烂。

高高地

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成了坍颓的一团乱草,一场大雪,欲将大地履为平地。

然而那一堆尚没被磨尽的稻草,却能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如阡陌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冰雪消融,堤上长出了如针的新草。

春天到了,田野还是一片淡青色,但在那堆草的地方,腐草中伸出一朵油菜花,像一只金色的喇叭,高高地昂向天空,报晓这春天的到来。

(选自《行走在人间》)

8、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本文另外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9、找出“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

‘噢,还有一堆稻草!

’”相照应的一句话。

10、说出下列语句的含义。

(1)来放牧的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这一码稻草就会兴奋地在微风中颤动她的枯黄,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

(2)然而那一堆尚没被磨尽的稻草,却能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如阡陌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11、请你从第六自然段中找出一个能表现被遗忘的稻草“盼望”的句子

12、读了本文,你想对文中的那码稻草说些什么?

13、结合短文,从对生命认识的角度谈谈你的启示。

(2)说明文阅读

细菌和病毒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

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

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

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

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

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

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

而正

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

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

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

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

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

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

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

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

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的免疫力。

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种变种后的新病毒。

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4、病毒有哪些主要特征?

①②③

15、“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6、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①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

②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1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全球因埃博拉病毒死亡人数已超过4500人,累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可能超过9000例。

其中,西非三国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受影响最为严重,当地众多社区成为废墟、数千孩童沦为孤儿、百万民众食不果腹。

更加令人恐惧的是,埃博拉病毒已经越过大洋,从非洲扩散至欧洲和美国。

结合下列材料和选文,简要说明不必恐惧埃博拉病毒的原因。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一百天100

1、古诗词阅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回乐峰:

指城东的烽火台。

②受降城:

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

1.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一句所表现的景象。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文言文阅读

苏秦之楚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谈卒①,辞而行。

楚王曰: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对曰:

“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揭者②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王曰:

“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矣。

注:

①卒:

完毕。

②揭者:

接待宾客的近侍。

③就舍:

回到宾馆。

4.用“/”划分朗读停顿(断2处)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苏秦和楚王这两个人物形象?

苏秦:

楚王:

7.文中苏秦揭示楚国现状的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

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

的句子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文中内容进行理解。

3、现代文阅读

(1)记叙文阅读

“三好生”

陈庆苞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

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

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

他那时很自卑。

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

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吸烟,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坐在下面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

“要发奖了!

”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到主席台上。

被喊到的大都是军官子女,他很羡慕他们。

当然仅仅是羡慕,即使夜里做一百零八个梦也不会梦见自己当“三好生”,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

直到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

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

”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的头上。

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激动得不知所措。

“快去呀!

”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就这样,在小学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他第一次被评上了“三好生”。

领奖的时候,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

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

“你来干什么?

”校长的神色奇奇怪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我来……领奖呀。

”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

他有些委屈。

“领什么奖?

”校长一下子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

他一下子懵了,“不是你喊我来领奖的吗?

“我叫你来领奖?

”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

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

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笑声。

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

“哎,他信了!

他信了!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

“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

“这次‘三好生’有他。

怎么能没有呢?

我明明记得有嘛。

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

他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

“哎呀,你看我!

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校长脸一沉,“胡闹!

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

现在怎么收场?

全场静得出奇。

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

“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

”班主任平时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

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那个寒假,他过得既充实又兴奋。

他拥有了第一支钢笔,最主要的是,这支笔代表着一种荣誉,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奖品。

他的自卑感一下子就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埋怨他一时的疏忽

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了丑。

要是领奖那天没有那令人难堪的一幕该有多好!

他常这样想,并遗憾万分。

从此以后,无论在校内校外,他见了班主任总觉得不自在,尽量躲着走。

班主任一笑置之,待他如故。

 

二十年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

天,他向妻谈起了往事,提到他当年的班主任,那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

“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

”他感慨道。

妻子笑吟吟地反问道:

“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

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

半晌无语。

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那令人难堪的一幕”所指的内容。

9.文中画横线处的场面

描写,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10.“你说,他那

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

他感慨道。

”请你揣摩“他”说此话时的心理。

11.如何理解妻子所说话的深意?

12.文章结尾“我”“两眼含泪”的原因?

13.我读了本文,相信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小学班主任的,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2)议论文阅读

“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

周慧虹

①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食材、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悄然走红。

②这些“舌尖体”文字,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这些文字表

述得形象生动、蕴涵着一定哲理,有的因充满戏谑而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因饱含深情而催人眼圈发热,有的则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无以名状的美好。

③读着这些精美的“舌尖体”文字,不免使人感叹,网络这口大锅,终究还是能够熬制出一些语言、思想上的美味。

虽说,与经典名著相比,它们不过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这些只言片语,也能令人读出感觉与感动,带给人一些深邃的东西。

④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

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凡此种种,虽不缺调侃戏谑,可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

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其实,食客们大啖过后,付出的都可能会是自己语言

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的代价。

⑤自从网络走入我们生活,有太多的人对

之既爱且恨。

人们满怀欣喜地热爱它,因为它展现了无限可能;人们又无可奈何地指责它,因为它身上还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浅薄、粗俗与

戾气,直接影响到网络

表达的纯净,影响到网民思想的提升,影响到网络交往生态的健康和谐。

⑥置身网络时代,我们无法拒绝网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他人携手,让与己相关的网络表达多一分熨帖,就像“舌尖体”所描述的家常美食,“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

(选自《工人日报》2014年O5月26日,有删改)

14.简要概括文章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15.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有何作用?

16.结合文章内容,“舌尖体”文字能悄然走红的原因。

17.如何理解“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一句的含义。

18.网络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体”,让你对网络语言有哪些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