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8523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x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师德的重要性(理解)

第一,教师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必须遵守其规范。

第二,教育活动归根到底是一项伦理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个根本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有特殊的道德标准和要求。

第三,教师职业具有伦理性和道德性,这是由教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2.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理解)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道德、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用以调节教师职业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

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教师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情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性的道德品质。

3.师德的一般特征(理解)

(1)调整对象和范围:

专业性或特定性

(2)道德内容和结构:

继承性和稳定性

(3)规范形式和方法:

灵活性和多样性

4.师德的专业特性(记忆)

(1)教育性

行为示范;人格榜样;心理影响

(2)自觉性

教师必须要有道德自觉性,缺乏师德自觉性的教师在人际关系中永远处于被动、低效或无效的境地。

(3)整体性

作为一个整体去影响学生;影响学生集体;集体去影响学生。

5.师德的功能(记忆)

(1)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个体和集体都具有引导功能。

引导个体的信念和理想、价值和意义,促进教师道德意识、行为和品质的发展;引导良好教师集体的的形成,对教师集体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促进功能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重构。

6.师德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理解)

良好的师德需要处理好教师与自己(自我、家庭)、教师与学生(班级、教学、管理)、教师与同侪(教师团队、学校)、教师与社会(学生家庭、社区、社会与国家)等关系。

第一,处理好“我”与“我自己”的良好关系,是一切关系开展的根本性前提。

师德发展,首先应立足于教师自我发展,谋求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

第二,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这是师德表现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

第三,处理好教师与同侪、上下级以及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坚持与人为善的宗旨。

第四,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社会之间的关系。

明确发展良好家校关系对于改善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重大意义,理解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的家长观和家校关系观。

合理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教师的权责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条内容(掌握)

2.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掌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师享有的权利(理解)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教师拥有的法律权益和承担的法律责任(理解)

教师要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教师的法律权益和责任

  第三十五条 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

(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教师的良心

1.良心和教师良心的含义(理解)

本质上,良心是人之于善的先天知识、情感和能力。

人人都有,只是有显隐、大小之别。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教师良心是通过教师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深刻理解了教书育人;爱护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勤奋学习,精通业务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内心准则,对自己行为的善恶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的过程。

教师良心体现了教师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蕴含了教师教书育人,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2.良心的结构(记忆)

良心的结构包括三个成分:

认知、情感和意向。

3.良心的特质(记忆)

(1)内隐性

深藏于人之内心,在灵魂的深处,先天,往往被遮蔽

(2)神圣性

人性之“伟大”的体验与感受,内心之神,理想人格和信念

(3)基本性

最基本和最起码的义务或责任的观照与反映

4.教师职业良心的四个方面内涵(理解)

(1)恪尽职守(教师与社会)

遵守工作纪律,尽职尽责;不能误人子弟,用尽全力

(2)自觉工作(教师与自我)

教育作为个人的工作要求自觉;教育无界要求自觉

(3)爱护学生(教师与学生)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深刻的教育之爱

(4)团结执教(教师与同事)

教育有成效是教师集体共同努力与合作的结果

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所以教师的良心与教育事业有必然的联系。

5.教师良心的特点(理解)

(1)层次性高

是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的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

(2)教育性强

是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

6.教师如何提高道德良心(掌握)

教师需要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修养,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良心。

知: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使命等意识。

情:

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的涵养,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应恨。

意:

不断增强道德意志力,以应对各种道德挑战。

信:

不断提升职业理想和职业信仰,做一名有道德信仰的教师。

行:

不断基于道德良心开展教育工作,在行为中践履和磨炼自身的良心和意志。

教师的公正

1.公正的含义(理解)

公正或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的道德法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价值生活目标。

公正一方面是一个社会性、历史性的范畴,在阶级社会中还有阶级性。

但是公正本身又有它统一的规定性。

公正原则说到底是一种处理利益关系的原则。

2.公正的两条基本原则和三个特性(理解)

两个原则:

(1)报偿原则(权利原则):

主体的贡献等于或不小于(≥)应得的权益

(2)承诺原则(义务原则):

权益应当小于或等于(≤)主体所承诺的义务

三个特性:

(1)对等性

一视同仁,没有偏颇

贡献、权益、义务之间的对等关系

(2)可互换性

人我同一,没有偏私

贡献、权益、义务之间的交换性

(3)最终价值判定的依赖性(价值合理性)

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于个体幸福

最终依据:

是否真正有利于主体幸福的实现

3.教师公正的内容(掌握)

(1)教师对自己公正(自我性公正)

自我公正的维护;教师对其自尊、荣誉以及合理的经济利益等等合法权益的要求和维护;教师对教育工作评价合理性的合理反馈与要求。

(2)对同事公正(同侪性公正)

在自尊、荣誉以及其他利益的处理上,教师的同侪关系也必须保持适当的“度”,这是一种同侪公正;

与领导关系方面,人格上是完全对等的,应避免恭敬有余、唯上主义,或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应服从分工,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彼此尊重;

与其他教师关系方面,要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的使命。

(3)对学生公正(对象性公正)(教师公正的核心)

教师公正的核心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作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

对学生公正要作到:

①平等地对待学生; ②爱无差等,一视同仁;③ 实事求是,赏罚分明;④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⑤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4)此外,还有对家长公正、对社会公正

4.教师公正的特性(记忆)

(1)教师公正的教育性

教师公正将会产生影响力、改造力

(2)教师公正的实质性

实质的公正而非形式的公正,讲究灵活性

(3)教师公正主体的自觉性

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与努力

5.教师公正的意义(理解)

第一,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

第三,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第四,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第五,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6.如何做一名公正的教师(掌握)

第一,自觉进行人生修养

自身首先要能正,无私、胸怀、勇气、境界、大气、正义感

第二,提高教育素养

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智慧,提高自己解决塑造公正的环境氛围的能力

第三,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基本的公正常常体现在奖励与惩罚之中,不公正的奖罚会引起较大的消极影响。

教师要尤其注意惩罚的公正性与坚决性。

第四,做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

公正如地。

仁慈如天。

有天地方能承载、化育万物。

教师的幸福

1.幸福的含义(理解)

所谓幸福就是“人们在一定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或者意识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

”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

人生的目的性实现是幸福的本质性规定。

2.教师幸福的含义(记忆理解)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

3.教师幸福的特征(记忆)

教师幸福具有四个特征:

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4.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掌握)

第一,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意义,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人生境界。

第二,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第三,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

第四,具有审美的素养。

需要付出多方面的努力;要有美好的教育理想和良好的教育态度;要学习,要研究,要写作,要创造,提升自身的能力,展现自己的生命力;消除烦恼、倦怠、消极等生命中的杂质;要学会感受和创造教育实践中点点滴滴的真善美。

教学伦理

1.教学伦理的内涵(理解)

教学伦理,是指“教学的伦理”,指的是教学活动本身所具备的“以善致善”的本质规定性,是由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天然的教育性规定(教学活动自身内在的价值规定性及伦理道德精神)及其外在表征(教师的教学行为所反映出的外显的伦理规范)所构成的综合体。

三个基本特性:

内隐性;双向性;规约性

2.教学伦理的基本原则(记忆理解)

(1)真善美相统一

真、善、美、(慧)是教学活动追求的基本价值。

(2)公正与关怀相统一

教学公正和教学关怀是教学伦理的一体两面。

公正地关怀是平等关怀所有学生,关怀地公正是真正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3)效率与幸福相统一

效率与幸福并重,追求教学的效率(结果),更追求教学的幸福(过程)。

2.教学伦理的主要内容(掌握)

(1)对教学行为的专业认同与承诺

教学伦理的首要内容是强调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教育教学行为作专业性的理解、认同与承诺,强调教师从专业伦理的角度去理解教学行为和教师职业。

(2)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教师对待学生的伦理要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关系的基础。

教师对待学生需要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既是师德修养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伦理的核心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四个层面的伦理要求:

①尊重学生。

②关爱学生。

③严格要求学生。

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第二,教师对待教师集体及学校领导的伦理要求

①处理好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

②处理好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

③处理好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④处理好先进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

⑤处理好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

(3)教学态度与行为

①教学方法中的伦理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相应的伦理要求

②教学内容中的伦理

教学内容当中总是包含着伦理道德的教育价值

③教学管理中的伦理

教学管理中尤其需要注意伦理的问题,例如惩罚要具有教育性,对于“差生”转化应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寻找“闪光点”等。

(4)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①教学过程中的“四心”“一力”

“四心”:

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一力”:

亲和力。

②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平和心态

体察、适当表达、合理疏解自我的情绪

③教学形象中的伦理

着装规范、仪容规范、举止规范

④教学语言伦理

口头语言规范、肢体语言规范

3.教学伦理的实现策略(掌握)

(1)凝练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

(2)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

(3)提升教师的道德敏感力

(4)涵养教师的幸福能力

科研伦理

1.教育科研伦理的内涵(记忆)

教育科研伦理,是教师在解决具体而生动的教育教学困境、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其伦理精神。

2.教育科研伦理的基本特征(理解)

(1)复杂性:

人的复杂性和教育研究的复杂性

(2)教育性:

“研”是为了“教”

(3)创新性:

方法、技术、模式、思维、理论的创新

3.教育科研伦理的基本原则(记忆理解)

(1)公正性原则

(2)关怀性原则

(3)务实性原则

4.教育科研伦理的主要内容(掌握)

(1)研究课题的选择:

“既顾其大,又顾其小”

(2)研究方法的规范:

资料要客观;数据要真实;调研要合宜;注释要精准

(3)研究成果的呈现:

注意一些不合伦理的行为:

虚假署名、隐瞒不利结果、学术抄袭、一稿多投、泄露信息、浮夸吹嘘等。

5.教育科研伦理的实现策略(掌握)

第一,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

第二,增强教师的自我公正意识

第三,加强对学术腐败的惩戒力度

第四,完善全方位的科研评价体系

6.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反思(理解)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自身职业认同感低,工作状态低迷

(2)不尊重和配合其他老师工作,不关心学校发展

(3)不公正对待学生,漠视学生人格尊严

(4)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5)奉献中掺杂了功利主义色彩

解决策略:

(1)加强教师的职前师德培养

(2)加强对在职教师进行师德规范教育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教师行为约束机制

(4)创设良好的师德文化氛围,发挥环境对教师的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作用

题型

简答4道,每道题10分;

论述2道,每道题15分;

案例分析1道,共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