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4482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docx

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议书

世界银行贷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项目建议书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09年6月

一、项目背景

(一)基本情况

某某市地处吉林省中部,西距长春市49公里,东距吉林市76公里,是长吉两大中心城市交通走廊地带和长吉一体化经济区东移西靠的重要“支撑点”和“接力站”。

全市地形呈西南东北狭长状,地貌复杂,东南和东北部为低山丘陵,中西部为漫岗台地,沿江河两岸为河谷平原,构成了“一水、三山、六分田”的格局。

某某市共有2个民族乡,13个建制镇,3个办事处,310个村,2771个社。

1988年撤县设市。

总人口83.13万人。

除汉族外,有满、回、朝等13个少数民族,共有17个民族村,97个民族社,少数民族人口7.8万人。

?

2006年,全市农业产值28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3亿元;牧业产值为14亿元;林业产值为0.5亿元;渔业产值为0.5亿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3,165元。

某某市属中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集中,光照充足。

年平均日照2,615.5小时,日照百分率59.7%,太阳能年辐射总量496.58千焦/平方厘米,平均气温4.7℃,≥10℃活动积温2,881℃,无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73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份。

有利的温、光、水条件,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全市境内有松花江、饮马河、雾开河、沐石河四条主要河流及大小支流30余条,还有水库、塘坝、泡塘等,水面面积2.28万公顷。

林地覆盖面积6.40万公顷。

某某市幅员面积3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万公顷。

全市种植业内部以普通玉米、水稻为主。

全市粮食总产量为93.59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6,595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1,125公斤。

蔬菜(含瓜果)播种面积1.01万公顷,产量19.40万吨。

年出栏生猪105万头,肉牛12万头,渔业养殖5895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某某市食品加工业龙头企业有:

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以深加工粘玉米为主;金锣集团某某肉类联合加工厂,以生产加工肉类产品为主;大禾米业、精优水稻基地等公司企业,以深加工优质水稻为主;全市有水稻加工点百余家,基本为粗加工。

肉类除市场销售外,主要销往金锣集团(某某)、德大集团(德惠)、皓月集团(长春)。

建有杂粮、杂豆、野山菜(珍禽)加工企业12家。

立足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实施品牌战略,扩展订单农业,创建名优产品,打生态牌一直是某某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某某市十分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全程监管,从源头抓食品质量安全”的方针,在执行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推进标准体系建设,通过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食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

某某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农业、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卫生等部门实行分段管理。

?

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农业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日常卫生监管由质检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工商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由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进出口食品和农产品监管由质检部门负责。

根据国家相关部署和吉林省统一安排,连续开展了无公害食品计划、食品安全放心工程、食品专项整治等活动,加大了食品监管力度。

某某市积极开展食品及农产品安全建设,初步建立健全了管理体系,在检测手段、监管能力、基准化实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亟待加强。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某某市在种植业方面,名、优、新、特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发展优势农产品是农业发展的趋势;增加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规模,是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水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商业化的趋势发展,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这些问题的出现,必须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市场流通各环节对水产品生产进行监控,促进水产业健康发展。

某某市是农业(特产、畜牧等)大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的不断增加,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势在必行。

近年来,由食品安全引发的问题时有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日趋改变,以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日渐增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显得越发突出。

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并保证切实有效运行,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增加优势农产品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影响某某市食品及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产地环境方面

某某市食品及农产品产地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自然及外界因素方面:

城市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如松花江上游吉林市工业区)向农村转移,某某市区人民生活产生的垃圾、污水向农村排放,一些小型的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缺少排污设施等。

二是农业发展自身因素方面:

农田灌溉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并造成土地污染,缓冲能力下降;乱砍乱伐,植被遭到破坏,至使灾害时有发生;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处理不当,利用不充分,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等。

三是能力建设方面:

农民科技水平低,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意识,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不畅通。

(二)农产品生产过程方面

某某市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投入品的方法大多数不科学。

多数生产者对药物、添加剂的性能和使用的有关规定缺乏了解,对药物残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由于施用过量、喷洒方法不当、喷洒器具落后等原因,造成了残留。

也有的生产者为盲目追求利润,不严格按规定使用国家批准的兽药和添加剂,随意在饲料中添加某些药物,出栏前又不注意休药期,导致药物残留严重超标。

监督、检测体制不完善,致使投入品的使用缺少必要的标准和监督、监控。

在投入品使用过程中,缺少专业人员指导,使用过程少有监控,以致造成超标现象严重,品质下降。

另外,种植(养殖)人员缺少培训,种植(养殖)防病、防疫知识缺乏,标准化种植(养殖)意识淡薄,随意性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农产品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药残留、畜禽(水)产品药物残留、硝酸盐超标、重金属超标等。

农药残留。

农药施入田间后,对作物进行保护的数量仅占施用量的10%—30%,20%—30%进入大气和水体,50%-60%残留于土壤。

据检测,某某市粮食类食品、蔬菜类食品、水果类食品、鲜肉类食品中农药残留量都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畜禽(水)产品药物残留。

养殖户多购浓缩料,加入添加剂等进行饲养。

养殖户常有过量使用或违规使用添加剂、兽药的现象。

造成肉(渔)类品质不合格或药物等超标。

硝酸盐超标。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主要表现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特别是一些叶菜类蔬菜。

过度使用无机化肥是造成蔬菜体内硝酸盐积累过量的主要原因。

重金属超标。

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在蔬菜、水果、肉类中均有检出。

主要来自产地环境和投入品。

(三)市场流通方面

某某市现有一个市级中心市场,25个乡镇集贸市场。

有5个特色市场,其它多数为自由集贸市场。

主要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有:

卡伦镇蔬菜批发市场,龙嘉镇的瓜果、农副产品市场,上河湾镇的杂粮、杂豆、瓜菜、农副产品、水果市场,胡家回族乡牲畜交易市场等。

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流通渠道多、分布散、规模小,流通路线有长有短,参加流通的人员复杂及流动性强,对外地生产的蔬菜没有有效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调控措施,在冬季外地菜大量上市时,超标率较高。

食品流通环节涉及面广,食品经营企业众多,监管难度大。

由于监测手段落后、监管不严,尤其是对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市场没有实行认证标志制度,没有追溯制度,信息不对称,优质不能实现优价,致使“假、冒、伪、劣”的现象时有发生。

销售市场条件差别较大,其中很多不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条件,设施陈旧落后,合乎规范标准的仓贮、运输车辆、冷藏等设施少,容易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

经营者为追求利润,降低成本,行为随意性大,使用污水清洗,包装不严格按照规定要求。

贮存、加工中违规使用或过量使用化学试剂进行保鲜保质,造成农产品化学试剂污染。

市场流通环节最突出的问题是农药残留,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市场。

运输、贮存、市场交易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突出的是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在运输、贮存、市场交易过程中使用化学试剂进行保鲜保质,违规使用或使用过量的现象也很严重。

(四)加工环节方面

某某市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多。

这些企业生产加工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产加工水平普遍不高,卫生条件差,食品生产加工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家庭作坊式的小型食品企业分布广、数量多,经营分散,监管难度大。

大多数屠宰点缺乏必备检测能力,胴体存在二次污染,检疫不严。

小型食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在原料采购、设备选型、加工工艺的采用、销售环节的卫生难以保障。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作坊和加工点产品合格率低,原料、添加剂使用不当,食品工业应用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二次污染问题等。

(五)餐饮业方面

在餐饮方面,某某市城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规范的监管体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乡镇餐饮业监管不利、卫生状况差、安全隐患大等。

(六)社会公众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某某市的食品安全公众意识,还有待加强。

在初级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农民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不懂得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如施肥、喷洒农药、选择良种等。

不懂得自己种植、养殖的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生产标准。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工人的卫生标准意识差,不懂得食品安全相关工艺流程技术,不了解卫生标准。

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意识差,不注重科学贮藏,安全运输等相关知识。

社会公众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普遍淡薄。

整个消费群体中,大多数市民处于担心食品安全状态,绝大多数市民又不知道或很少知道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标准、检测、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某某市标准化普及范围不广,生产随意性大;监管检测人员素质、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监管手段建设滞后,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1、农业标准化

(1)标准体系建立

主要依据和使用国家及省制定的标准体系。

(2)标准实施推广、示范区建设

标准实施推广工作刚刚开始,已经列入全市经济发展的规划。

在标准推广、示范区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某某市农产品示范区建设已经初步成型,但是标准化推广率底,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化推广示范区。

由于农户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标准化意识不强,随意性大,往往凭以往经验耕作、施肥、喷药、管护等,致使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偏差。

更严重的还使农户容易受到假冒伪劣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的损害;标准推广环节工作薄弱。

标准化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工作相当薄弱,普及面不宽;标准化推广队伍单一,除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外,从事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市场服务的民营科技企业很少;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等民营科技组织发展缓慢;优质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滞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分户的农业生产,标准和技术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经营模式发育缓慢。

(3)农产品认证及品牌创建

某某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2个,面积2.67万公顷,其中,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达到4个,面积0.8万公顷。

目前在我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企业有4家(石头口门大米、饮马河大米、方禾大米、天景冷冻食品),绿色食品品种有17种。

有机食品1家,是“石头口门”牌大米。

其中方禾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方便米饭)、天景冷冻食品(天景牌速冻粘玉米)为吉林省名牌产品。

天景系列食品和田野泉大豆酱是国家名牌产品。

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为1086公顷,产量5428吨,主要销往北京市、长春市。

其中:

龙嘉镇镇无公害生产面积145.64公顷,已经通过国家认证,包括:

袁家村无公害香瓜种植面积48公顷、双阳村无公害西葫芦种植面积达20.1公顷、草城子村无公害豆角种植面积68.72公顷、草城子村温室大棚种植面积80.76公顷、草城子村公害韭菜种植面积31.31公顷、双阳村无公害韭菜种植5.0亩、四家子村红姑娘种植面积达20公顷;卡伦无公害蔬菜面积440公顷,包括:

和气屯170公顷、东风屯150公顷、镇郊120公顷;九郊无公害蔬菜基地300公顷;苇子沟无公害蔬菜基地达200公顷。

某某市已经初步建成九大特色产业优质农产品生产基,主要有:

苗木花卉产业基地。

苗木花卉产业是我市一大优势产业,目前基地面积已达1万多公顷;芸豆杂豆产业基地。

我市的芸豆、绿豆、红小豆已打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市场,目前基地面积达到1.1万公顷;绿色大米产业基地。

我市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和饮马河流域,水质无污染,土壤肥沃,生产绿色大米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军星”、“方禾”、“饮马河”等品牌在全国已有较大的知名度。

目前基地面积已达1.5万公顷;中草药材产业基地。

我市目前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以上,有医药企业12家。

我市有9个半山区乡镇,种植中草药条件得天独厚;果品产业基地。

目前全市有果园4500个,主要分布在上河湾、沐石河、兴隆等乡镇,基地面积达5500公顷;特用玉米产业基地。

依托省食品冷冻集团、大成公司等玉米加工企业及可达鹿业等饲养企业,大力发展特用玉米生产基地,目前全市特用玉米生产基地面积已达6000公顷;酱菜产业基地。

我市现有绿宝、龙华、蓝奇、田野等6个酱菜加工企业,产品已打入国内外市场。

目前全市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1.2万公顷,其中为酱菜企业生产特供蔬菜5000公顷;珍禽产业基地。

我市与左家特产研究所比邻,并且在发展珍禽养殖上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经济动物产业基地。

近年来,我市经济动物饲养有了一定的规模,主要品种有兰狐、银狐、东北梅花鹿等,目前全市经济动物饲养达8万只以上。

2、监管体系

某某市食品及农产品监管体系,卫生、工商、质检部门比较完全,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畜牧部门,都成立了监管组织,由于成立时间短,监管工作刚刚起步。

3、质检体系

某某市人民政府专门设有食品及农产品安全管理组织,隶属政府办公室,负责安排、指导、协调全市的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七个门设有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分别为:

农业部门(某某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畜牧部门(某某市畜产产品质量安检站)、水利部门(某某市水产品质量检验站)、药监局、质监局、卫生防疾站、工商局。

各部门分工:

按检测机构从事的领域划分,农业部门可开展农产品(粮食、蔬菜、水果、食用菌)品质及有害物质检测,特种植物(中药材)及其制品检测;畜牧、水利部门负责畜禽渔饲料及其添加剂检测、特种动物及其产品、疾病检测;工商部门负责市场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卫生部门负责餐桌(餐饮业)食品安全的检测。

某某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某某市水产品质量质量安全检验站,开展产地环境(土壤、水体、大气等)检测、投入品(种子、肥料、农药、兽药、添加剂、饲料)检测等,检测项目共8类12种产品28个参数。

共有检测仪器及相关设备12台套。

上述检测机构共有人员22名,其中检测人员18人。

检测人员中高级职称4人,占检测人员22.22%,中级职称12人,占检测人员66.67%。

4、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网络建设不全,主要挂靠某某市农网和某某市水利网。

(三)经营模式

某某市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村实行承包制,土地按平均分配而导致细碎分割,农民有经营自主权,在品种、生产资料投入、管护和采收等环节也不尽相同,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实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环境难以控制,行为难以监督;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分布散、标准不统一、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育缓慢,不均衡,数量少,实力弱,资金不足,结构松散,体制不健全,还不能有效组织农户统一从事生产经营,更难形成经济实体;由于一些生产经营者法律地位不明确,使签约、贷款、投资等经营行为受到很大限制,难以发挥最大作用。

三、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

某某市的食品及农产品生产,从源头到产品,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建设,以保障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

影响某某市的食品安全有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是主要因素。

由于部分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采用科学的生产方式,或者生产经营者为单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故意违规操作,加之在监管方面还存在漏洞,很容易使不安全的食品进入市场。

所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严格监管,有效地控制不安全产品进入市场,扶持和引导生产经营者,提高优质安全农产品的供应水平,尤为重要。

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生产、加工、流通、餐饮业的标准化是贯穿从产地到最终消费全过程的主线。

围绕这条主线,需要建立和完善严格高效的监管体系、准确适时检验检测体系以及信息体系、认证与品牌创建、产地环境的评估控制、宣传和人才培训等。

以农产品全程质量监管为目标,按照省里的要求,统一规划、超前设计、资源整合、源头控制、示范引导、全程监管。

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经全程标准化示范推广、全程质量监管、产品质量检测、质量追溯、宣传培训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研究等进行项目规划设计。

某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设,主要包括:

认证机构能力建设,购置电脑、数码相机6台部;监管能力建设,购置车辆3辆,车辆冷藏设备、快速检测仪及配套设备9台套,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11台部;监测信息体系建设,购置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传真机49台套,防火墙、交换机、系统加密设备等14台套;各类培训建设等。

四、项目建设内容

(一)认证机构能力建设

1、项目建设主体

某某市农业局、某某市畜牧局

2、建设目标

通过机构能力建设,能够配合省级认证部门,完成认证工作,扩大认证范围,提高认证工作效率。

3、建设原则

以世行贷款投入为主。

4、建设内容

(1)农业:

电脑2台,数码相机1部;

(2)畜牧:

电脑2台,数码相机1部。

(二)监管能力建设

1、项目建设主体

某某市农业局。

2、建设目标

通过监管能力建设,提高全市农产品监管能力,重点加强流动性检测能力和水平,标准化取送样品。

3、建设原则

以世行贷款投入为主。

4、建设内容

(1)农业:

车辆1辆、车辆冷藏设备1套、车载快速检测仪1套、车载电源1台、桌面电脑2台、打印机1台、数码相机1部;

(2)畜牧:

桌面电脑2台、打印机1台、数码相机1部、防护服3套、红外扫描仪3台;

(3)水产:

桌面电脑1台、打印机1台、数码相机1部。

(三)监测信息体系建设

1、项目建设主体

某某市农业局、某某市畜牧局、某某市水利局。

2、建设目标

通过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体系,为全市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3、建设原则

以世行贷款投入为主。

4、建设内容

(1)农业:

防火墙1台套、交换机1台套、电脑2台套、数码摄像机1台套、数码相机1台套、传真机1台套、机柜1台套;

(2)畜牧:

电脑2台套、数码摄像机1台套、数码相机1台套;

(3)水产:

电脑2台套、数码摄像机1台套、数码相机1台套。

(4)乡镇级追溯系统:

系统加密设备12台、电脑12台、数码相机12台、传真机12台。

(四)培训

1、项目建设主体

某某市农业局、某某市畜牧局、某某市水利局。

2、建设目标

一是农产品检测、监察人员的培训。

计划培训农产品检验员,能够达到独立工作的能力,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培训农产品监察人员,能够熟悉掌握并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处理解决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有一定的业务经验。

二是主要生产厂家管理人员的培训。

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定人定岗培训制度。

让生产加工者掌握农产品生产安全基本要求,结合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增加某某市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和水准。

三是对广大农民的培训。

增加广大农民的农产品安全意识,从节约投入,增加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入手,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全市划分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培养典型农户,以典型带动全面的形式,广泛开展优质农产品生产。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培养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推广技术人才,为标准化技术推广做好人才贮存。

通过信息人员培训,及时沟通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通过监管人员培训,加强农产品监管能力和水平。

通过认证人员培训,扩大农产品认证规模和范围。

通过乡镇干部、信息人员及农民培训,扩大农产品社会知名度,加强农产品生产者安全意识和相关知识了解,从根本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3、建设原则

以配套资金为主,世行贷款投入为辅。

4、建设内容

(1)标准化技术推广培训:

省级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培训6人次,分三年进行,每年2人次、省级畜牧标准化技术推广培训5人次、省级水产标准化技术培训3人次;县级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培训50人次、县级畜牧标准化技术推广培训50人次、县级水产标准化技术培训30人次。

(2)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

省级实验室管理人员2人次。

(3)检测技术人员培训:

省级检测技术人员5人次。

(4)信息系统人员培训:

省级农产品信息系统人员培训8人次,分二年进行、省级畜产品信息系统人员培训6人次,分二年进行、省级水产品信息人员培训4人次,分二年进行。

(5)监管人员培训:

省级农产品监管人员培训12人次,分四年进行、省级畜产品监管人员8人次,分四年进行、省级水产品监管人员培训4人次,分二年进行、县级农产品监管人员培训80人次,分二年进行、县级畜产品监管人员60人次,分二年进行、县级水产品监管人员培训30人次,分二年进行。

(6)认证人员培训:

省级农产品认证人员培训2人次、省级水产品认证培训2人次、省级畜产品认证培训2人次。

(7)乡镇级人员培训:

县级村干部培训160人次、省级信息系统人员培训12人次、乡镇农民培训4832人次,分四年进行,每年1208人次。

(五)公共宣传

1、项目建设主体

某某市农业局。

2、建设目标

通过公共宣传,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面,引进社会各界广泛重视。

3、建设原则

以世行贷款投入为主。

4、建设内容

(1)广播和电视节目:

节目设计60期,分五年进行,每年12期,基本上达到每月一期;针对少数民族宣传设计5期,分五年进行,每年1期;制作60期,分五年进行,每年12期,基本上达到每月一期;购买节目时间60期,分五年进行,每年12期,基本上达到每月一期。

(2)公共食品安全科普宣传:

五年举办15场,每年举办3场。

(3)宣传资料:

五年印刷资料150千份,每年30千份。

(六)项目建设管理

1、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管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2、建设原则

以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为主。

3、建设内容

(1)办公设备:

购买台式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数码相机、摄像机各1台。

(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20人次,五年分别为4人次。

五、项目承担单位

某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涉及到农业部门、畜牧部门和水利部门三个部门。

项目承担单位分别为:

某某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某某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某某市水产渔政站。

某某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与某某市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办公室、某某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某某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合署属办公,负责某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工作。

某某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隶属某某市农牧局,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现有职工35人,其中具有中级、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推广人员16名,科技力量雄厚。

先后完成了“某某市生态农业示范建设”、“某某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优势农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