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4439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感受现代生活 第4课 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整理.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感受现代生活第4课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人民版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感受现代生活第4课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人民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感受现代生活第4课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人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感受现代生活第4课伟大的成就教学设计人民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课伟大的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感受身边以及国家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

2、了解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成就,并能积极探索这些变化的原因。

3、知道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访问、查询等方式深刻了解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并能初步思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

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变化所隐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电视机的变迁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缩影,时代不同,人们在购物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也不同。

教学设想 

1、通过问卷调查,展示家庭电视机的变迁史,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进行生活变化搜索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进入新课

 2、我们的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生,他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缺乏了解,再加之不断开放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少学生对西方发达国家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对自己祖国现在的国情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在教学中,力图引导学生感受身边各种可以触摸的变化,在比较中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3、本课内容的编写具有极大的弹性,其实文中的几个例子仅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化的缩影,在教学中,我想劲力跳出教材的束缚,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实例,注重教材资源的再挖掘,进一步扩展教材,根据我们当地情况进行调整 . 补充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以达到教学目的. 

4、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变化,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经历少,对改革开放的过程缺乏感性的认识,本想让学生在课前做调查问卷,在课堂上观察反映变化的图片,借助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和资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学生实际,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身边生活的变化,不搞成填鸭式,灌输式课堂。

 

5、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力求把引导学生的行为贯穿于课堂的全程,引导学生文化,在感受生活变化的同时明白我们初中学生该怎么面对时尚、时髦等前卫行为。

 

6、在缺乏感性材料的前提下,只好让学生通过他们已经了解的事实进行教学,力求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尽可能的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为下节课探讨变化的原因奠定基础。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生活变化大搜索

教学目标

1、明白电视机的变迁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缩影。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发生着新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人们的思想也不解放,不通过服饰来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的服饰逐渐大胆追求个性和美丽和谐。

3、时代不同,人们在购物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也不同.

教学重点

以电视机的变化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根据本地实际变化的情况进行感悟。

教学难点:

为什么电视机的变迁是改革开放的缩影,人们购物的经历和感受为什么不同。

教学设计意图

课前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从感性材料上感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堂上以教材内外的材料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感悟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家的变化,民族的富强,借以说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教具准备

问卷调查表上世纪服饰的图片,人们衣食住行的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回忆自己当年读书的情景与今天中学生的学习条件相比,让学生对比,回答:

今天的学习环境与老师相比怎样?

引出新课。

板书课题:

电视机的变迁

学生根据实际讨论发言(发言内容略)

你家电视机的变化是怎样的?

我们的生活仅仅是电视机发生了变化吗?

(讨论发言内容略)

引导学生阅读“阅读角”,填充问卷调查表以及教材上的表格.

电视机在换,我们的生活也在变,现在的我们去看看近20年来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导学“服饰变化”

进行对比讨论,改革开放前后服饰的衣料.款式。

颜色.功能有何不同,说说现在人们服饰有何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上世纪60.70年代服饰和现在服饰主要特点

(二)导学“购物的变化”

从上世纪60。

70年代到现在,电视机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服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呢?

板书:

购物变化

观察图片,对比上个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与现在购物的方式的区别.以前(上个世纪60、70年代)人们购物离不开什么?

购物的内容变化了吗?

付款的方式呢?

还有其他的不一样吗?

从“不一样”中你有什么感受?

粮票,布票.油票,棉票……

观察图画,对比两个不同年代购物内容的不同。

衣食住行

教育和休闲娱乐

付款方式的变化。

老掉牙的收款方式

刷卡

废旧收购也发生了变化。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小结全文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看到了祖国在富强,腾飞,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更加努力学习!

板书设计

电视机变迁:

由小到大、由黑到彩、由少(单一频道)到多(多频道)

服饰的变迁:

颜色、款、衣料、功能

购物的变迁:

方式、内容、付款、场所、观念、速度、……

变迁的结论:

人民生活提高,祖国在富强腾飞。

第二课时国家的变化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情感: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行为:

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教学难点: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实物:

火柴、钉子并问:

请大家看这是什么?

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吗?

(洋火、洋钉)

2.问:

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

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

3.师:

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4.学生通过讲解、播放录音、展示图片、照片等方式,介绍家里老人小时候的苦难生活。

5.小结:

在解放以前,人民生活凄苦,旧中国十分贫穷落后.

板书:

解放前贫穷落后

二、启发明理

过渡: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1。

从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受祖国的变化。

(1)学生列举自己家乡、自己家庭或生活周围的实例,说说我国人民在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感想。

(2)小结:

新中国不断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正向小康水平迈进。

2.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了解祖国的变化。

过渡: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祖国的经济发展是直接相关的,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工农业的发展。

板书:

今天

(1)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板书:

农业

教师、学生共同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教师小结:

我国农业机械化和耕作技术水平提高了,粮食产量也猛增,我们看到金色田野里收割机正收获着农村改革开放后的硕果。

(2)展示工业的发展变化

过渡:

农业的变化这么大,工业生产更是日新月异。

大家一起看看我国钢铁、煤炭、石油、发电量的变化。

板书:

工业

出示一组数据:

(具体数据见扩展资料)

算一算:

1949年,我国钢产量不到16万吨,1996年达到1亿吨,约是1949年的几倍?

问:

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大幅度提高和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小结:

工业生产飞速发展

3.从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体会祖国的发展变化.

(1)过渡:

我国工农业有了巨大变化,体育运动也有很大发展.

板书:

体育

(2)问:

你知道在旧中国,中国人被诬蔑为什么吗?

你又知道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体育健儿打破多少项世界纪录?

获得多少世界冠军吗?

(3)读一读:

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一段.

(4)问:

每当你在电视转播中看到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升起时,特别是当大家得知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时,你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

(5)小结:

我国在近年来,体育事业上取得巨大成绩,使外国人不敢小看中国。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是强者.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体育事业将会大步前进。

4.从科技的进步,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和变化。

(1)过渡:

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使祖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令世人对我国刮目相看。

板书:

科技

(2)学生阅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二段。

(3)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我国科技方面的成绩。

5.畅谈祖国变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面对祖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你们想对祖国说什么?

(2)为什么旧中国我们连火柴、铁钉都造不了,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中,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

(3)小结: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当家作主,辛勤劳动,创造出伟大成就,使祖国腾飞。

三、展望未来

1.师:

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那时,人民生活和国家会怎样?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

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板书:

明天繁荣富强

4.师:

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腾飞吧,祖国!

腾飞吧,东方巨龙!

第三课时变化的奥秘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身边的种种变化并探索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祖国和共产党在这些变化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从而自然地达到爱家乡和爱祖国的目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祖国和共产党在这些变化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从而自然地达到爱家乡和爱祖国的目的。

教学难点:

了解身边的种种变化并探索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我们搜索身边的变化,感受着祖国的日新月异,享受着变化带来的喜悦,畅想着未来更美好的生活。

但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些变化的起源是什么?

这些变化的奥秘又在哪里呢?

一、小岗村的手印

从七十年代末,中国农村开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使农民走向了富裕.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曾使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甚至有饭都是大伙一块儿吃。

“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

到了七十年代末,安徽省部分农民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偷偷摸摸地把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

凤阳县小岗村便是这项改革的发源地,这就是当年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立下的大包干秘密协议,协议上写着:

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它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坐牢杀头的情况最终没有发生,而包产到户的结果却是加快了生产进度、抓住了季节,这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当时著名的75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由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使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因此受到中国各地农民的广泛欢迎.到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广。

此后,中国政府继续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问:

是什么力量让小岗村的18户农民冒“坐牢杀头"的危险签订秘密契约?

这个契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开放的前沿:

深圳特区

如果说,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1978年的土地承包制,那么中国的城市改革和开放则始于1980年经济特区的创办。

经济特区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城市改革开放的序幕.

深圳特区的创办过程

1

2

3

4

5

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6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种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