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5367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9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

《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docx

1.压铸生产的质量控制

 1.压铸生产的质量控制

 1.1环境

   铸造生产中涉及的主要工作场地、空间和厂房凡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均属环境控制范围。

不同工艺方法或不同铸件材料之间凡不能交叉生产的工作场地应分开或隔离。

如压力铸造和熔模铸造、砂型铸造、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铝合金和镁合金、真空和非真空熔化浇铸之间的工作场地等。

铸造厂房和工作场地的温度,一般不低于10℃。

新设计的铸造厂房应符合TJ16的TJ36规定。

工作间或厂房内的光照度应不低于75LX。

工作间或厂房内的噪声应符合GBJ87规定。

熔化和浇铸场地,地面不允许有积水。

厂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有污染的操作区,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压铸生产中释放的有害物质见表9—1其有害物质的毒理特性及极聚允许浓度见表9—2。

  1.2设备、仪表和工装

   铸造过程中直接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设备、仪表和工装应进行质量控制。

应控设备、仪表和工装的目录由技术部门会同使用部门提出,并规定检定项目和周期。

其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的质量控制,工厂应规定通用量具、衡器具的使用管理控制,工厂应有计量管理规范。

设备、仪表和工装应有检定合格证,合格证应注明检定日期、有效期和责任者。

不合格者应停用或作待修等标记。

生产现场不准使用未经检定合格或超过检定有效周期的器具、设备、仪表和工装。

精密、关键和贵重的仪表、设备和模具,应建立使用登记和履历本。

铸造机械设备每年应进行一次技术指标检查,技术指标应不低于工艺要求。

熔炼浇注设备每年应进行一次技术指标检查,如设备的熔化功率和熔化速度。

铸造用加热炉的类别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铸件热处理加热炉,按铸件材料相应的热处理技术标准规定控制。

用于重要的测温与控温的仪表最好配有温度显示自动记录装置。

安全自动报警装置。

   应定期检测铸件尺寸,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不合格者及时进行修复。

长期停产后再投产前,应进行尺寸考核。

浇勺和坩埚等与金属液直接接触的工具,应按炉次检查表面裂纹、锈蚀和剥落等缺陷。

   1.3主要材料

   生产的主要材料应符合国标、行业标准或企标的规定。

其标准的选定和对特殊要求的补充,由主管技术部门确定。

主要材料生产厂最好对其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考核认证后,实行相对稳定的供应。

主要材料应有质量保证单,有条件时入厂后最好按炉(批)次复验。

表9-1在压铸生产中释放的有害物质

 原材料

 有害物质

 硫

亚硫酐悬浮微粒

压铸模和润滑剂

矿物油悬浮微粒

碳氢化合物蒸汽

 铝合金

 铝悬浮微粒

氧化铝悬浮微粒

铍悬浮微粒

 镁合金

 铝的镁化物

 锌合金

 氧化锌悬浮微粒

 铜合金

 铜悬浮微粒

9-2有害物质的极限允许浓度及毒理特性

 物质名称

 极限允许浓度

mg/m3

 对人体器官的作用

 铝悬浮微粒

 2

 刺激眼睛、鼻子、嘴的精液膜,损害皮肤

 氧化铝悬浮微粒

2

 损害肺部

 亚硫酐悬浮微粒

 1

 严重刺激呼吸道

 铍悬浮微粒

 0.001

急剧损害呼吸器官和皮肤

 铝的镁化物悬浮微粒

 6

 引起上呼吸道粘液膜结膜炎,头痛、发冷、发烧(金属发热)

 矿物油悬浮微粒

 5

 刺激眼睛粘液膜,头晕

 铜悬浮微粒

 0.5

 刺激眼睛粘液膜,流泪、头痛、无力、金属发热

 碳氢化合物蒸汽

300

 引起头痛、贪睡、头晕刺激粘液膜

 氧化锌悬浮微粒

 6

 引起上呼吸道传染性结膜炎类疾病(铸造,金属发热)

    复验报告应存档备查,材料发往生产车间时,应附有质量证明及复验报告。

使用单位对主要材应分类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混批混料、锈蚀和污染。

浇冒口和废铸件等回炉料应及时处理,分类存放,放置标志,严防混料。

生产现场不准堆放暂不使用的回炉料。

1.4工艺

1.4.1铸造生产过程中全部工序的主要参数均属控制范,其中包括各种涂料、熔剂、添加剂和炉衬等准备工序中的工艺参数。

铸件应根据相关的铸件技术标准所规定的类别等级进行质量控制。

1.42熔化与浇注

(包括自制合金锭和中间合金)各种熔剂应按批次控制其质量。

控制熔化工具(与液体金属直接接触的)用涂料的成分及密度。

并检查合金锭模的表面质量。

应控制金属液温度、模具温度、压射压力、压射速度、保压时间和留模时间等。

   1.4.3铸件清理

   铸件的清理包括切割浇口、吹砂、清除毛刺、校正、抛光、打磨和喷丸等。

   铸件吹砂和喷丸应控制砂粒和喷丸的粒度、压力和喷吹时间。

铸件清理和精整的质量要求应在有关工艺文件中明确规定。

铸件浸渗处理应控制渗液成分、浸渗温度、时间、压力、真空度和固化温度与时间。

   铸件热处理、修补和防锈处理按有关工艺质量控制规范规定执行。

铸件试制定型后方可投入大量生产。

   1.5人员

   各类生产、技术和质控的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或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铸造生产各工序的操作试验人员最少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专业培训,按专业技术要求的应知应会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独立操作。

检验人员应有实践经验,并经检验专业技术培训和资格考核,达标发给贤格证书和检验印章,持证上岗。

 1.6文件和资料   

   工厂应编制生产技术文件,文件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保证正确、完整、协调、统一。

   技术文件包括产品图、铸件图、工装图、工具清单、工艺规程、工艺说明书、试制工艺卡和铸件技术条件等。

文件均应晒蓝或复印,不应随便涂改。

生产现场使用的技术文件应文实相符。

技术文件的管理工厂应有一定的制度,关键工序均应建立原始记录。

操作人员应签名盖章,质控人员监督。

技术文件、原始记录和检测试验报告等应分类存档,保存时间一般不少于10年,并有可靠的追溯性

2.压铸件检验项目

   2.1压铸件尺寸

   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

   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6414—1999的规定执行,见表2—8、表2—9,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可按国家标准GB/T15114—94附录A压铸形状和位置公差(参考件),见表2—14一表2—16;其标注方法按GB1182的规定。

   2.2压铸件的合金

   对进厂的金属锭、合金锭或其它原材料应进行成分分析,合格后方可入库。

   生产时,合金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应按规定进行分析和检验。

   2.3压铸件表面质量

   2.3.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的规定。

   2.3.2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2.3.3铸件不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但其缺陷的程度和数量应该与供需双方同意的标准相一致。

   2.3.4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2.3.5若图样无特别规定。

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否则图样上应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2.3.6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2.4  压铸件内部质量

    2.4.1 压铸件若能满足其使用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的依据。

   2.4.2 对压铸件的气压密封性、液压密封性、热处理、高温涂覆、内部缺陷(气孔、疏孔、冷隔、夹杂),可由供需方同意,供方可以对压铸件进行浸渗和修补处理。

3.压铸件检验方法     压铸件的检验,可根据压铸件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

3.1目视检验

    通过目视检验,可以发现压铸件各种表面缺陷,如裂纹、凹陷、冷隔、气泡、疏松、欠铸等。

    目视检验在普通日光或灯光下,用肉眼检查而不必放大,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用放大镜放大五倍以上进行检验。

    目视检验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检验方法,但由于几乎完全靠人为的判断能以致判断意见有差异,可以采取经供需双方认可的标准样作为目视检验的依据。

3.2破坏性检验

    当不具备无损探伤的条件时,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验内部缺陷的方法,但需损坏铸件。

    一般是抽样的剖割铸件或机械加工去掉某些表面,以便露出可能发生缺陷发的表面,用目视检验或其它方法来查看无缺陷。

3.3荧光检验

     荧光检验是检查铸件表面缺陷常用的方法。

它是一种用于发现微小的不连续性缺陷(如裂纹、冷隔等)的灵敏的非破坏性方法。

     荧光检验是利用水银石英灯所发出的紫外线来激发发光材料,使其发出可见光以便进行观察。

     荧光检验的步骤为:

   

(1)铸件在检验前,应清除油垢和油迹,任何外来物(不论在缺陷里,还是附在它的上面)都会造成不可靠的缺陷显示。

   

(2)将铸件投入已搅拌好并加热至50℃的荧光液槽中,保持一定时间(取决于铸件缺陷的类型、大小),使荧光液充分渗透到铸件表面的缺陷内,然后,将铸件从槽中取出,滤于荧光液。

   (3)去除表面的荧光液,如果没有除净,则在显像之后会出现一个荧光的底,而干扰缺陷的辩别。

   (4)干燥铸件。

   (5)铸件表面涂显像粉。

将已干燥好的铸件放入已配制好的显像粉槽中,并不断轻轻晃动,以使显像粉能良好地附着在铸件上。

   (6)在水银石英灯下,观察铸件。

如铸件有缺陷时,由于荧光液及显像粉的作用,便在缺陷处出现强烈的荧光,根据发光程度,可判定缺陷的大小,需记录时,还可进行照相。

   为了较好的区分缺陷,应阻止可见光射到被检表面。

因此,通常在水银石英灯下安置一片镍玻璃。

将可见光吸收掉,以利于在暗室内观察缺陷。

   荧光液的配方:

   配方一:

   成份:

①二丁脂28.5%②PEB(增白剂)1.6克/100毫升③拜耳荧光黄2.5克/100毫升④二甲苯66.5%⑤石油醚5%。

   配制:

将①②③三种成分加热至60~70℃拌和搅匀后,按④⑤次序加入搅匀。

   配方二:

   ’

   ①苯甲酸苄脂50一60%②拜耳荧光黄O.5—0.6%③PEB(增白剂)O.05—0.06%④航空煤油40。

50%。

   将荧光黄熔于苯甲酸苄脂,并达到饱和熔液,加入PEB搅匀后,再加煤油搅拌。

   常用显像剂配方:

   配方一:

   ①火棉胶55%②丙酸16%③无水乙醇14%④苯6%⑤二甲苯6%⑥锌白6克;/100毫升。

   配方二:

   ①工业乙醇100毫升②氧化镁(CP级以上)6—7克。

   3.4着色检验

   着色检验除了在渗透过程中是以可见光代替荧光着色以外,在材料和方法上与荧光检验基本相同。

其优点是在一般白光下,就可发现缺陷。

   这种方法是将着色渗透剂渗入铸件表面缺陷中,然后除掉多余的渗透剂,将显像剂涂于铸件上,由于毛细管作用,把着色剂从表面吸上来,使显像剂着色。

因此,从颜色改变的图像来判定缺陷的位置和大概形状。

    这种检验方法对比度好,图像清晰、灵敏度高、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着色渗透剂配方:

 配方一:

 ①苏旦4号0.9—1/克100毫升②硝基苯10%③苯20%④煤油70%

 配方二:

 ①乳百灵(乳化剂)15%②OLJ一3(乳化剂)5%③二甲苯(或间二甲苯)35%④170-180℃燃油45%⑤蜡红20克/每升熔液

 配方三:

 ①丙酮700毫升②苏旦Ⅲ(Ⅳ)号 10克/100毫升③甲苯100毫升④煤油200毫升

 常用的显像剂配方:

 配方一:

 ①氯化镁   7克/100毫升②甲醇15%③丙酮20%④导丙醇65%

 配方二:

   ①氧化锌10克②醋酸纤维6~8克③丙酮100毫克。

   3.5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