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8977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docx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

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

意义:

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解析:

送检标本的类型与检验项目标本类型要求不相同,例如检验项目要求标本类型为血清,但送检标本为抗凝全血,检测时误采用血浆。

尤其是一管多用时,分装后不易识别。

标本总数要求汇总该期间所有标本(血液、尿液、胸腹水等)的总数。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

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

意义:

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送检标本的容器与要求标本送检容器类型不相同。

尤见于门诊患者,如24h尿液、晨尿等,从家里采集标本送检,未用无菌容器。

再如护士采血时使用EDTA抗凝管采集全血用于凝血检查,血培养采集两瓶都为需氧或均为厌氧。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

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

意义:

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解析:

送检标本的量过多或过少,不能满足要求标本量。

过少:

如凝血功能检测,标本量过少会影响结果;胸腹水形态学检测,影响细胞计数、重要细胞的检出率。

过多:

对于抗凝标本,标本量过多导致抗凝剂与标本量的比例不当,影响抗凝效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

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血培养污染率=

×100%

意义:

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血培养污染标准:

参考各单位规定的标准。

如:

与临床确认患者是否有发烧、是否有导管,报阳时间、CRP结果等,综合考虑后判断。

注意计数的是瓶数,与患者数无关。

如:

一个患者申请2瓶,则计数2瓶,而不是1瓶。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

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

意义:

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

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n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2+Xn/2+1)/2,n为偶数

注:

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意义:

反映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前提。

解析:

最好用LIS记录各个标本的检验前周转时间。

目前无明确的检验前周转时间要求。

临床实验室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相关文献同临床医生商讨共同制定检验前TAT规定时间。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定义:

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

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同期检验项目总数:

汇总该年度你室开展的检验项目总数,如生化专业开展钾、钠、氯、血糖、尿素,则计数5项;开展尿常规11项,则计数11项。

开展室内质控项目总数:

汇总该年度你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已开展室内质控的项目总数。

八、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

定义:

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

反映实验室检验结果精密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要求汇总室内质控CV高于规定要求的项目总数。

各项目CV值:

取该年度室内质控CV值最高月份的CV值。

CV规定要求,已有行业标准规定的项目参考行业标准,无行业标准的项目可参考1/3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总误差)、基于生物学变异的适当/最低/最佳质量规范,或根据实验室自己建立的质量要求。

参阅“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允许不精密度”。

九、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定义:

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特定机构(国家、省级等)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

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进行外部质量监测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参加室间质评项目总数包括卫生部和本省临检中心开展的室间质评计划。

一个项目同时参加卫生部和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只能计数1个项目。

参阅“卫生部临检中心及湖南省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计划项目”。

十、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

定义:

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

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的合格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如同时参加卫生部和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在其中任何一个机构评价为合格的,均算该项目合格。

十一、实验室间比对率(用于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

定义:

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

反映无室间质评计划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实验室间比对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实验室间比对: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活动。

例如与已获认可的实验室、使用相同检测方法的实验室、使用配套系统的实验室进行比对。

十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送报告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n为奇数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2+Xn/2+1)/2,n为偶数

注:

n为检验标本数,X为实验室内周转时间。

意义:

反映实验室工作效率,是实验室可控的检验中和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

定义:

检验报告不正确是指实验室已发出的报告,其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包括结果不正确、患者信息不正确、标本信息不正确等。

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是指实验室发出的不正确检验报告数占同期检验报告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

反映实验室检验报告正确性,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检验报告不正确,包括检验结果、患者相关信息、标本相关信息等所有检验报告包含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内部因素:

如实验室因失控分析,发现前期检验报告结果存在偏倚等而召回。

外部因素:

临床医生、患者投诉与抱怨。

十四、危急值通报率

定义:

危急值是指除外检查仪器或试剂等技术原因出现的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必须立刻进行记录并第一时间报告给该患者主管医师的检验结果。

危急值通报率是指已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

反映危急值通报情况,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临床实验室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与临床医生共同制定危急值清单和相应的危急值界限,并定期审核和修订。

应制定危急值通报操作规范,并将危急值通报记录文件化。

危急值通知方式可包括:

电话通知,短信通知,LIS系统自动通知等。

十五、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定义:

危急值通报时间(从结果确认到与临床医生交流的时间)符合规定时间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危急值通报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

反映危急值通报是否及时,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解析:

目前无明确的危急值通报时间标准,实验室应与临床协商制定各个检测项目危急值通知约定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