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1950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

《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docx

1518个文言虚词意义及翻译

文言虚词释例

15.【与】

(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2.给,替。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和徐公比较谁相貌好?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他的实际数目要多到百倍。

(二)连词。

1.连词。

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勾践灭吴》)

——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于是(有人)送给他一只生猪腿。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结盟之国,是不智。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秦王嬴政却不帮助五国啊。

3.对付。

①庞暖易与耳。

(《燕召公世家》)——庞暖容易对付。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

(《骞叔哭师》)——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论语》)——我赞同点(点,人名)的主张。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汉书·翟方进传》)——早上犯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

(四)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

【注】古代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

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

“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对他的妻子说:

“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

②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刘邦说:

“他你年龄,谁大谁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

④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比较,谁美?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

“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起来拯救自己。

1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

(《童区寄传》)——与其杀了这个小孩,还不如卖了他。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

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

①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项王说:

“壮士!

赐给他一杯酒。

”于是(有人)给了他一大杯酒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接近磨刀石上就能变得锋利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

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3.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②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

学而》)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的方面获得边邑,大的方面获得城池。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可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

这真是糊涂啊!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却像在远方

5.表示选择关系。

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

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肴之战》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

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四)动词。

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周文王姬昌“遵循后稷、刘公的事业,实行古公周太王和季历的法制

(五)通假。

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

“不吾知也!

”平日里说:

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百)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十七.【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

“……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说赵太后》

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一定吐他一脸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朝自从缪公这个皇帝下来,一共有20多个皇帝,没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这多种的不利,都是兵法中的大忌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为什么呢?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忧伤。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可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感到它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一会儿,浓烟和火焰布满整个天空,人和马被烧死和溺死的很多。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

(《赤壁之战》)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在古代是以天下为主人,君主为客人,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赤壁之战》)

但曹操能够打败袁绍,由弱变强,不仅是因为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好的啊!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

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谁替大王设了这个计谋

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

我)(《廉颇蔺相如列传》)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之:

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本是街市中一个拿刀的屠夫,而公子多次亲自慰问我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之:

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即使轻视(我)赵胜,抛弃(我),使(我)归服秦国,难道不怜惜你的姐姐吗?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

你)(《与妻书》)可是告诉你,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这么做呢。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

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权衡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臣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没什么作为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人赞美我,是以为有事情想请求我帮忙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践灭吴》)

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大王不要责怪百姓以为您吝啬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却不向老师学习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

③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诗经》说:

‘别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测出。

’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一会儿,浓烟和火焰布满整个天空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奚以...为:

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之:

到...去南:

南行,往南去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

”(《齐桓晋文之事》)

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大王(您)看见这个人,问道:

“牛(牵)到哪里去?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那齐人最后走往东城外的墓地,又走向祭扫坟墓的人,讨些残菜剩饭;不够,又东张西望地跑到别处乞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