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1053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x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技术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额哈铁路项目部

挖井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1作业准备

1.1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1.2制定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1.3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1.4做好现场准备,各种开挖机械进场及人员配置,做好挖井开工前期所需要的复核地质资料和测量工作。

1.5组织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进场、检验,取得各种原材料及其抽检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以及有关资料。

2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客运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J460-2005

《铁路混凝土耐久性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铁五院所设计额哈铁路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相关设计图纸

3.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新建额济纳至哈密铁路EHSG-2标段,工程正线里程为DK170+000-DK292+900,长度122.856km。

我标段管段内有特大桥3座/2059.8延米,大桥13座/4243.06延米,中桥18座/1214.47延米,小桥12座/330.14延米,框架中桥3座,框架小桥3座;

桥梁中有挖井基础的分列如下

砾石滩特大桥1-44#墩;

石头井2号大桥1-3#墩、10-14#墩;

黑鹰山2号大桥1-6#墩;

黑鹰山5号大桥1-5#、10#、11#墩;

白梁2号大桥4-9#墩;

红泉大桥1-6#墩;

黑鹰山1号中桥1-2#墩;

红柳峡1号中桥1-2#墩。

本标段共计挖井基础81个。

(2)地质水文

沿线无常年流水的河流,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承压水、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

分述如下:

①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额济纳河冲积、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类型也较复杂,根据水力性质,自上而下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承压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承压水及自流水属同一补给来源,主要为季节性地表水的渗漏和上游地下水迳流补给,此外,还有山区的洪水流入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靠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

②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岩石的风化裂隙、节理裂隙中。

一般水量贫乏。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垂直渗入补给,以蒸发、泉流和补给其它含水层为其排泄途径。

由于本区位于我国内陆高原干旱地区,年降雨量较少,基岩分布地段河流水系不发育,基岩裂隙水补给来源较贫乏。

因此,沿线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

③构造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断层破碎带与褶皱核部,富水性一般比较好,呈断续分布。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以泉水形式排泄或沿地下迳流排于第四系孔隙水中。

(3)气象条件

本段线路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

其气候特征是: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日照长;降水量少且集中,蒸发量大;干燥、多风、沙暴频繁。

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为寒冷地区。

特征具体见表额济纳旗及马鬃山主要气象参数一览表。

额济纳旗及马鬃山气象参数一览表

(4)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06-001)和沿线地形地貌、工程设置情况划分地震动参数分区,全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4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方法

挖井采用竖直开挖,钢筋混凝土护壁分节支护地表,松软地层深4m以内软石地层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人工手持风镐清边到设计位置;超过4m深基坑采用松动爆破,长臂挖掘机清土,人工手持风镐清边,或吊车吊放小型挖掘机到坑底,使用破碎锤清边到位。

4.2施工程序

每个施工单元(具体桥墩挖井基础)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施工工序为:

施工准备→锁口施工→开挖及支护→井内排水→地基检查及处理→基础钢筋及预埋墩身钢筋采用现场直接绑扎成型→混凝土施工。

4.3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点

5.1施工准备:

施工前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安全施工要求、提高开挖速度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护壁采用现浇砼。

其它施工准备如下:

平整场地,铲除松软的土层并夯实;定出挖井基础准确位置,设置护桩并经常检查校核;井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安装提升设备(上部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出渣);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井壁压力、影响施工。

5.2锁口:

锁口的宽度为0.5m,高度为0.3m,锁口坡度2%。

锁口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5.3护壁钢筋布置:

护壁采用Φ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为20cm×20cm,每1.2m设一环圈梁。

如下图所示:

 

5.4墩身预埋钢筋:

墩身钢筋预埋深度不小于2m,墩身钢筋布置参照《单线圆端形实体桥墩》(图号:

通桥(2012)4103-Ⅰ)执行,外露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焊缝长度满足相关规定。

钢筋接头必须分散布置,且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得大于截面总面积的25%。

钢筋接头避免设在基顶以上3m范围内。

5.5土质基础挖井应采用分节开挖,每节高度控制在1米,挖一节支护一节。

当遇不良土质、滑动面及流砂时,缩短每循环的开挖深度,增加护壁配筋率,情况严重时采用钢套筒法处理。

如遇开挖至硬岩,整体稳定性好的地层时,采用爆破方式进行开挖,开挖后修整基坑侧壁,保证不超挖、不欠挖,可不进行护臂模板支护。

挖井内石方开挖采用楔形掏槽,孔深1.2m的松动爆破,周边眼采用控制爆破。

为减轻爆破震动的影响,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雷管微差起爆系统,井内延期起爆方法。

无水时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有水时用防水乳化炸药,井内采用非电毫秒微差延期雷管,井外采用瞬发雷管连接起爆系统。

炮眼直径35~38mm,装药采用不偶合连续装药结构,掏槽眼及主爆区井底部采用φ32mm或φ35mm的药卷。

炮眼间簇联,整个开挖断面的炮眼间并联,击发装置采用电容式起爆器起爆瞬发电雷管。

钻孔机具用气腿式风动凿岩机。

每循环开挖进尺为1.0m,钻眼深度为1.2m,周边眼炮眼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其它炮眼的堵塞长度不小于1/2炮孔深。

掏槽眼眼底间距离不小于20cm,各类炮眼的眼底必须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装药:

在装药以前首先把炮眼内及炮眼口周围的石粉、泥浆除净。

然后按爆破设计装入起爆药卷,注意区分雷管段位。

堵塞炮孔:

堵塞时,用一分粘土和三分粗砂混合而成。

混合料含水不应过湿,过干也不好。

在捣实中注意不捣坏导爆管。

起爆网络联结:

非电起爆系统微差起爆方法采用孔内延期方式。

同一段位的非电雷管簇联,整个爆破断面并联。

击发装置采用电容式起爆器起爆瞬发电雷管。

发生瞎炮按以下方法处理:

①如导爆管经检查未被击发传爆,可重新起爆。

②距瞎炮0.6m打一平行炮眼进行诱爆;但需注意岩层节理情况,在钻孔地点避免有连通瞎炮之裂纹。

③若能用木或竹制工具安全妥善地掏出堵塞物时,可重装起爆药包。

④采用水冲或风吹法处理盲炮。

开挖时,用挖掘机挖去中心的土石,靠近基坑四周的软岩(或土)采用风镐(或铁锹)开挖。

挖到硬岩石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手风钻造孔,孔内延时、非电毫秒微差起爆网络爆破方法施工。

护壁根据设计要求及地质情况采用C20钢筋砼,厚度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分别为30cm、25cm、20cm、15cm。

开挖施工应尽量安排在旱季,护壁及时跟进。

岩质基础井挖时一般采用破碎锤开挖及光面爆破的的施工方法,光面爆破时,应注意光爆孔的密度以及造孔的精度,装药量具体根据实地的岩质作爆破试验得出,爆破设计应考虑采用爆破孔密,装药量小的方案进行施暴。

开挖时应连续下挖,减少中途停顿的时间。

下挖过程中应掌握土层情况,做好下挖记录,选用最有利的下挖方法

挖井井内除土应先从中间开始,对称、均匀地逐步向四角处挖土。

在水中下挖时,应检查河床因冲、淤引起的土面高差,必要时应对河床面采取防护措施或利用出土调整。

5.6井内排水:

井内排水采用潜水泵抽水,井外排水通过临时水沟排水。

当水量大时,应及时报告主管工程师采取措施处理。

电源加设漏电保护器。

5.7地基检查及处理:

挖井基础达到设计标高后,应进行井底处理。

必须做到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

嵌入岩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了解地质情况,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地质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处理。

5.8基础钢筋及部分墩身预埋钢筋采用现场直接绑扎成型,钢筋加工场加工钢筋合格后运输至现场,搭设施工脚手架进行现场绑扎,需要焊接的钢筋采用双面搭接焊接,焊缝长度及质量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5.9混凝土施工:

如果基坑地下水丰富,先进行抽排水,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常规浇筑分两次浇筑,采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下料口距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1m。

5.10挖井基础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到墩身预埋钢筋的底部,开始绑扎墩身预埋钢筋,钢筋绑扎完成以后接浇混凝土到基础顶部标高位置。

如混凝土已凝固,采用打孔预埋钢筋,每两根墩身钢筋打一孔,打孔深度30cm,外露30cm,采用16mm的螺纹钢筋。

6劳动组织

以每一个挖井基础为一个单位,具体劳动力资源如下:

劳动力资源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机械工

2

2

普工

10

3

爆破工

1

4

司机

3

5

电工

1

6

技术及管理人员

4

合计

21

7材料要求

每座桥梁下构材料规格、用量、使用时间及相关技术要求,见具体各工点施工材料计划表。

8设备机具配置

以一个挖井基础开挖为一个单位配置下列主要机具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1

2

空压机

1

3

风镐

6

4

混凝土运输车

3

5

手风钻

3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的要点与具体要求

其主要质量标准:

(1)基础平面尺寸,各边距中心线为正负50mm,基底高程差正负50mm;

(2)直度≤1%;

(3)井底应平整、无松渣、淤泥、沉淀或扰动过的软层;

(4)钢筋加工时,钢筋弯钩、弯起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钢筋长度±100mm,主筋钢筋间±5mm,钢筋骨架直径±20mm,箍筋间距±10mm,钢筋骨架垂直度2%。

钢筋安装时,纵向筋连接方式和接头质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排距±5mm,同排中受力筋间距±20mm,箍筋间距±10mm,弯起点±30mm。

砼原材料:

水泥必须出厂合格证,并检验合格,砂石料必须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监理批准的配合比施工。

10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参建的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井下人员工作时,井上必须有人看护,并且井上人员主动与井下人员应保持联系。

井下施工人员、检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

(3)施工用的机械设备进工地前,提前检修,操作前进行试运转,不带病作业。

自制提升设备必须设置双重制动,每班交接班时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及时进行修整或更换。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严格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布设。

桩内照明要采用低压照明。

(5)井下施工人员下井时应系牢安全带,井口配合人员要缓慢放绳。

井下人员随时观察护壁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并采取措施。

(6)孔内要设置应急软爬梯。

(7)运渣设备提升时,井下人员应紧贴井壁,不得进行挖桩作业。

且运碴设备不得运装过满,防止提升过程中碴样掉落伤人。

(7)挖井处无人时应在井口上覆盖坚固井盖,防止杂物或人员掉入。

11应急准备与响应

(1)安质部根据施工中所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点)进行辨识并编制清单,清单注明危险点品的来源、性质、数量等内容,并将清单提供给主管生产的副队长、应急救援组。

(2)物资设备材料员及安全员不定期地对配备的应急救援设备及报警通讯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及日常检查,确保设备完好、随时可用。

(3)当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或可能产生下列任何事故时,在场人员应及时向生产副队长汇报。

4.1应急救援程序

应急救援组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以下行动:

(1)撤离、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将事故区域内的危险品、易燃物品及设备等转移至安全区域。

(2)清理路障,并保持场内外的道路畅通,并在路口为救护车或消防车指示最近的路线;若在夜间应在现场的设置足够的临时照明。

(3)协助、配合医护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上救护车;为消防队员指出最近的消防水源。

(4)协助消防队员灭火,阻止事故蔓延扩大。

(5)加固有倒塌危险的设施及建筑物,用警戒旗、绳封闭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并竖起“此处危险、禁止入内”的警告标志,夜间应使用声光报警设备发出信号;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此区域。

(6)根据需要,为在此进行救治、处理事故等人员提供安全防护设备或工具。

(7)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救援组对事故区域进行必要的整理,消除事故遗留的材料对人员或环境造成的伤害可能性。

4.2确定程序和报警系统

(1)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施工现场值班人员及在场人员立即报告作业队主要负责人。

(2)为便于应急指挥,与当地政府、警务等部门建立通讯联络方式。

(3)紧急情况下直接拨打当地报警电话:

110、119、120。

4.3应急预案的维护

由安质部负责对应急预案的更新和维护。

通过每年的演习对应急能力进行一个综合检验,由安保部、工程管理部和相关人员对预案演习结束进行评价,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4.4应急物资设备

物资设备部储存相应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如铁锹、编织袋、绳索、灭火器等各项应急救援物资。

救援物资已满足救援需求为原则。

严禁将救援物资挪作他用。

12安全及环保要求

(1)挖方弃土运至指定地点,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周边砌筑防护及截排水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在弃土、弃渣顶面进行植草防护,防止污染环境。

(2)靠近水源的工地用沟壕隔开,避免污染水源。

对井施工中排放的泥浆,清洗拌合设备及机具的水泥浆,在排放前采取过滤沉淀妥善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做到不污染环境和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

(3)对生活和施工污水、废油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入河流,不得超标排放,造成河流和水源污染。

(4)施工道路和施工现场经常进行洒水,以防粉尘土对沿途植被和居民区污染。

(5)运料过程中,对易飞扬的物料用篷布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