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文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0182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家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的家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的家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的家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的家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家文化.docx

《中国的家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家文化.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家文化.docx

中国的家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家文化

(1)、家文化形成的渊源

中华家文化的形成与我们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南面、东面是大海(南海、黄海、东海);西南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面是蒙古高原;西面到处是戈壁滩;中华大地内陆沃土辽阔,水源丰净,空气清新,动物繁多,植物茂盛。

这样的自然地理位置决定着,我们这个民族一定是一个靠农耕为主的勤劳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就形成了我们自己所独有的农耕文化,其特点就是自足自给。

故此,造就了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本分、勤奋、和善、团结、自强自立的民族。

农耕文化的内涵就是:

耕、种、收、藏,这就决定着其思想内核必然是群体意识,而最小的群体集合就是一个家庭,家庭就有家长、副家长、子孙、兄弟姐妹,接着就有了人伦关系,自然就产生了秩序、顺序、排序,最后就促成了家文化的形成。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就出现了小家叫家庭;中家叫国家;大家叫家天下。

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氏族;由氏族而民族;由民族而国家。

所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的基石。

我们的老祖先很聪慧,为了使这种文化得到万岁、传承和延续,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传下来,也就形成了宝贵的家文化思想、家文化理念和家文化体系。

由此可知,中华民族的延续是靠家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实就是家文化;家文化其实就是仁孝文化。

(2)、家文化的内涵

家庭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是无私奉献的地方,不是斤斤计较的地方;家庭是遵循“位置法则”的地方,而不是处处平等的地方;家庭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地方,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的地方。

 

家文化包括:

仁爱文化、孝悌文化、忠信文化、理管文化。

身心和谐,始于仁爱;家庭和谐,始于孝悌;社会和谐,始于忠信。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从家庭到家族、氏族、部族、民族;进而形成了从家庭到家国、家天下的家文化体系。

仁爱产生孝悌,孝悌形成忠信。

仁爱、孝悌、忠信三者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文化体系。

家文化其实就是在家庭内部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仁爱文化:

纵向是父慈子孝、横向是兄友弟恭、核心是夫敬妻柔。

这种仁爱向外辐射和扩散,就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整体局面,整个中华民族都弥漫着爱,整个社会都充满着和谐,这就是仁孝的力量、仁孝的光辉、仁孝的伟大。

孝道就是悌道,孝道就是忠道,孝道就是仁道,孝道就是爱道。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天下至善,莫大于孝。

忠即大孝。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国以家为本,家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

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质和根本就是孝文化。

《论语.学而》篇:

有子曰: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曾国藩:

“读尽天下书,无外乎一个“孝”字。

《孝经》: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什么是孝?

“孝”就是对生命之源的感恩,是人世间最无私、最可靠的一种情感的回报。

即:

孝道=感恩+回报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家文化的根基。

所以中华文化也经常被称为孝文化。

中国人的道德建设也是从孝开始,所以百善孝为先。

孝=老+子

中国的文字就是文明密码,上面是老子头,下面是个子,表示的是老和子是一体的,老依托着子,子承扶着老,是一种传承、继承,是一种敬爱、慈爱、孝爱、仁爱,老与子构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关系,所以,西方有代沟,而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是没有代沟这个概念的。

孝是一种自然之道,是人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不需要学习的,也不会做作,孝的基因在人的血液里面一代一代的传承,没有终始,就像春华秋实、潮落潮涨、日出日落一样,孔夫子把孝称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子曰: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就是仁,仁就是孝,所以叫仁孝。

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是一种哲学思想,那么,仁要实实在在表现在行为上,那就是慈(父)、孝(子)、谦(兄)、恭(弟)、敬(夫)、爱(妻)。

但是,传统文化随着近百年的冰封,学校里不教孝道;家庭里不传孝行;社会是不敬孝义;生活中没有孝心;工作中没有孝德;孩子们得不到传承和润育,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所以,当今我们要呼唤家文化的出现,唤醒人们那颗被埋没很久的孝心。

中华传统文化其实就是家文化,家庭的核心是妈妈,所以家文化也就是妈妈文化,妈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没有妈妈,哪里还有家。

例如相声:

孩子回家找妈妈,爸爸回家也找妈妈,(妈妈如不在家,你妈去哪了?

)。

妈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妈妈就是家、妈妈就是归宿、妈妈就是港湾,与其说回家的感觉真好,不如说妈妈的感觉真好,尽管是天下的妈妈各有千秋,但妈妈的味道都是一样的,这种感觉真好。

母爱:

伟大、坚实、自然、可靠。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让子女能够独立完整。

这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

所以,母子关系在中国一定是最为密切的情感关系(严父慈母)。

例如:

母亲、母校、祖国啊,妈妈;一个姑娘出了嫁,她原先的家被称为“娘家”,新家则称为“婆家”。

为什么不叫“爹家”和“公家”呢?

因为中国的家庭实质上是靠母亲来操持维系的,母亲才是中国家庭的标志。

问:

天底下管你最严、骂你最凶、甚至打你最疼的人是谁?

曰:

爸爸妈妈。

再问:

天底下爱你最亲、疼你最真,没有丝毫水份、关键时甚至能用他(她)全部生命来护佑你的人是谁?

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

还是爸爸妈妈。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因为这是天道、人道、自然之道;因为天下父母心。

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恨。

因为天下父母亲都认为:

每一个子女都是他们自己生命的延续。

所以我们要高呼:

爸爸妈妈万岁

但是,父母亲能不能万岁?

首先,取决于父母亲的精神、慧命是否能在他的子女身上得到延续;其次,子女对待父母能不能尽到责任和义务、尊敬和感恩,做到孝身、孝心、孝性的传承,这就是孝道!

所以,我们在敬重威严父亲的同时,更要倍加珍惜、感恩、孝顺我们伟大的母亲!

孝圣曾子认为“孝”为诸德之源,百行之本。

曾子曰: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曾子几乎将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所有内容都纳入“孝”的范畴,从而使“孝”道的思想体系得到全面的泛化和定位。

2、家谱的内涵

家谱:

是记载一姓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

家谱又称宗谱、家乘、族谱、谱牒等等,各地叫法不同,但皆是记载本家族世系传承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书籍。

家谱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按辈份排列的血缘宗族的人际关系,是中华先民血缘相亲、守望相助的实录,是记载以父系为主体的家族源流和繁衍生息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以血缘亲情为脉络,以姓氏作标记,编著的特殊史笈资料,是家族姓氏的生命史。

它记录着本家族起源、发展、繁衍、变迁的过程,是家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家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3、编纂【zuan】家谱的重要意义

我辈今日不修谱,三代之后谁知你!

古人云:

“礼莫大于尊祖敬宗,典莫大于修续家谱”。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曾说:

“百事不泯,有益于史乘者,谱也。

”并进一步指出:

“族人无谱,则昭穆混淆,人不知祖,则姓紊乱,与禽兽何异焉!

宋代理学家张载指出:

“没有家谱,人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清末一代大儒曾国藩说:

“家谱三十年不修,为不孝也”。

而今,家谱已经不再单单是家谱,而是对祖先的一种孝顺、尊敬和怀念,是对家族延续的一种责任。

如果没有家谱,那又如何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如何让先辈的光辉事迹为后辈所敬仰。

人们常常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而对自己的先祖、前辈一无所知,对自己家族的起源、历史、文化、道德传承全然不晓,浑浑噩噩,怎么能走好自己的路,又怎么去教化培育后代,更不要谈继古开今了。

我们作为黄帝子孙,对于修编家谱这件事,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奔走相告,召集家族成员,让每一个家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渗润家文化的雨露,共同谱续家族的荣耀,因为我们是血脉融通的一家人。

(1)、尊祖

古人云:

“谱谍,身之本也。

”意思是家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人们常说: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但通过修家谱,你就会清楚你从哪里来。

家谱,引领着同姓宗亲寻根问祖,是同宗子孙的根系所在。

如果没有家谱,寻根问祖犹缘木求鱼;如果没有家谱,追根溯源若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乎!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短短几十年,最后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古人云: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名”是什么?

就是人之本,人过世后,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这个世上,若干年之后,连自己的子孙都不知道你是谁,岂不枉活一生,白来一世矣!

中国几千年来,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这都足以说明修谱的意义之重大:

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可以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及其后裔一同记载下来,代代相传,名垂传承。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

万里江水,源起何处?

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

(2)、传承

古人云:

“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

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我们的父母和先祖。

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祖宗的灵魂,血液里都流淌着先祖的DNA。

而家谱就是家族文化DNA的传承,更是中华文明的传播。

(3)、育后

《三字经》: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近年来,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现代很多家族没有家谱,很多人没有家族观念和人伦规范,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孝,有子不教,吃喝嫖赌,享乐无度。

用什么教育他们?

谱书是最好的教材,父母是最早的老师。

家训族规中有现成的训戒和规范;父母亲的言传身教是对其子女最好的示范和引领。

谱书中收录的历代经典,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1、家庭教育要修谱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生最大的失败莫过于一代不如一代,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子女教育的缺失。

天下父母心,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身心康爽、德才兼备,究竟如何才能如愿呢?

很多父母心中没谱。

中国有很多学校,可就是没有教育男孩子成为君子、女孩子成为淑女的学校,也没有教育如何做好父母的学校。

才,需要良好的学校教育;德,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

才若帆,德如船,帆船和谐才能远航,帆大船小,就容易翻船。

由此就能看到德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弟子规》: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

也就是说,良好的家庭教育须首先教育子女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然后教育子女正念善行有爱心,广交良师益友;把这些都做好的基础上,再学习知识,学习文化。

古人教育后代始终是把德商教育放在前面,才能教育放在后面,所以叫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

父母拿什么教育子女呢?

中国人没有统一的信仰,唯一信奉的是自己的祖宗。

祖宗的训示、祖宗的规矩、家族的风气、祖宗的故事。

有谱家庭,才能实现教育子女做人靠谱、做事靠谱、说话靠谱、生活靠谱、事业靠谱、婚姻靠谱、人生靠谱……

2、家庭幸福要修谱

众所周知,百善孝为先,修谱即是行孝。

古人总结:

“30年不修谱,视为不孝;60年不修谱,视为大不孝;90年不修谱,视为家族中严重缺乏孝文化教育。

”孝文化是保障家庭幸福的根本。

先人总结:

人生有五大灾难:

“天灾、人祸、盗贼、官符、不孝子孙。

”由此可见,家族出现不孝子孙是何等的不幸,因为不孝则不和,不和则贫穷,贫穷则无知,无知则疾病,疾病导致家庭衰落乃至灭亡。

因此,如果要实现家庭幸福,就必须修家谱。

3、家兴业旺要修谱

古语: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现代,很多家庭往往是富不过三十年,甚至富不过三年。

为什么?

因为财富是人才创造的,只有优秀人才辈出才能实现富过三代。

而只有有谱的家庭,才能传承道德延续,才能实现人才辈出。

现代人就是缺乏道德教育的传承,甚至于连传承的载体——家谱,也缺失了,真是可叹可悲啊!

维护国家秩序的三大力量是:

法律、道德、文化;延续家业兴旺的三大法宝为:

家训、家规、家风。

家训、家规、家风是教育子女成龙成凤的核心关键。

家谱是承载家训、家规、家风的工具。

(4)、睦族

俗话说:

“亲不亲,故乡人”。

在现今社会中,由于求学、打工、工作、婚姻等原因,人员流动性大,特别是现代交通、通讯和信息的高度发达,使国际一体化、“地球村”也变成了现实,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

走出家门,走出国门,漂洋过海更是家常便饭。

这些分布在五湖四海的本族子孙,只有通过“续谱联宗”,才能加强血脉同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深入了解。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在外地定居已经成为潮流和方向,“老家”将要成为“故乡”的代名词。

现在,还有老人们健在,逢年过节还有团聚的机缘,如果再过一两代人,即便是一个村庄的同族宗亲,相逢都不相识,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但是,这种想象将要成为现实,想起来就有点可怕和滑稽。

可是,有了家谱,完全是两片天地,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有族人在,天下处处有亲人,因为血总归是浓于水的。

(5)、人道

修订家谱是遵天道、行人道的规范和善举,是做人的责任和担当。

编纂家谱一是表示对先人的追念,二是提醒对今人的积淀,三是显现对后人的祈盼。

我们的先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千辛万苦、开荒拓土、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为家族、为后人创造了丰功伟绩。

所有这些,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弃。

只有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光辉业绩和精神财富,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神圣而不可推卸的光荣历史使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中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古人总结:

有家谱的家庭,属于耕读循矩之家;

有收藏家谱的家庭,属于名门望族之家;

有家谱、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

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帝王将相之家。

孔氏家族、荣氏家族、钱氏家族、曾氏家族等之所以家兴业旺、人才辈出,是源自于这些家族均遵循着延续家族兴旺的伟大秘诀:

修家谱、遵家训、守家规、倡家风、铸家魂。

家,对每个中国人都意义非凡。

家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湾,是个人情感的依托。

在崇尚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的中国文化中,家作为饮食起居的场所、亲情血缘的纽带,具有极高的地位。

而产生于家庭关系基础之上的伦理规范,更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人治理国家的“典范”。

可以说,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

读懂了家文化,也就读懂了中国人。

家的“烟火味”

中国文化是世俗取向的。

世俗取向有两个要义:

其一、对个人欲望的肯定与满足;其二、将安宁、幸福生活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

在世俗取向的中国文化中,家庭作为饮食起居、繁衍生息的场所,具有极高的地位。

自古以来,温饱有余、安宁和睦的家庭生活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的追求目标。

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对“小康社会”的憧憬就是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图像:

一家八口人,五亩大的房屋院落,围绕院落栽满桑树,一百亩田地,五十岁能穿上帛,七十岁能吃上肉,全家温饱有余,劳作有时。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在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

与孟子设想的“小康社会”相比,今天的“小康社会”标准已经提高了很多,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的追求始终没有变化。

中国人不热衷来世、永生、天堂这些超越世俗的目标,而是追求在平淡的居家生活中“享福”。

在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居家过日子就是生活的全部内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都体现在过日子、过光景之中。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一个大大的福字,意味着福气盈门。

林语堂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中国人对幸福、平淡家庭生活的追求由此可见。

古代妇女居家做女红

家庭生活是实实在在的,过日子每天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

当家庭在中国人的世界中被赋予极高地位,家庭生活中的“烟火味”也便渗入了社会中的每个毛孔。

有一个小故事,行者问老和尚:

“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说:

“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

“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

“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

“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回答说:

“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砍柴、担水、做饭这些貌似平常的家务蕴含着大道,不食人间烟火的宗教也深受中国家文化“烟火味”的熏陶。

说到中国家文化的“烟火味”,就不得不提中国的饮食文化。

饮食在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中地位尤其高,所谓民以食为天。

在《红楼梦》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描述饮食,各种家宴、夜宴、节令宴串接了《红楼梦》的起承转合。

饮食之所以成为文化,在于饮食将美味与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色香味的浸润将家庭的滋味内化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头。

套用一句“舌尖体”来说就是:

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活、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

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

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

家与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敏感、柔软的位置有着最紧密的联系,承载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修身与齐家

身与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修身、齐家则是中国人独特的磨砺与生活方式。

《大学》中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身是中国人特有的自我完善、修行方式。

中国文化中的修身不像《忏悔录》中那般沉重,而是像中国山水画一样,充满了自省、宁静和恬淡。

用现代学科的眼光来看,修身既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培养情商、逆商的过程。

《大学》用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八个字来概括修身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一个人在内心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内化于一言一行,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朱子治家格言》

修身是齐家的前提。

一个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够让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见贤思齐。

如果自己没有履行应有的伦理规范,则其他家庭成员也不会遵守:

父亲做不到慈爱,儿子也就做不到孝顺;兄长做不到友爱,弟弟也就不见得对哥哥恭敬;丈夫做不到义,妻子也就不会顺从。

所谓“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我们常说的“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修身就是要让一个人在家庭中扮演好各个角色,这样才能让家庭和睦、团结。

修身是齐家的前提还在于:

修身也是一个情绪管理,克服自身乃至人性弱点的过程。

家庭,尤其是中国人的家庭是讲究情而非讲究理的。

如果处理不好个人喜好与情感,就很难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古人很注重家庭关系中的情绪管理。

《论语》中说,子女如果发现父母的过错,要温和地劝导,他们若不听从,仍当恭敬,不可冒犯。

父母发现子女有错,也要分场合批评,《呻吟语》中提出了“七不责”:

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在古人看来,无论是子女劝导父母还是父母批评子女,都要照顾好对方的情绪,使之心平气和。

《中庸》中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也就是说:

管好情绪,就达到了“中和”的状态。

修身、齐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传家之道

在家文化中,家庭和家族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

个人的成就与价值,都要通过对家庭和家族的贡献来衡量和体现。

每个成员都承担着发展和延续家族的责任,这种责任最基本的就是要传宗接代。

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家庭、家族的生命通过繁衍生息是可以延续的。

正所谓: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在家文化的价值谱系中,繁衍生命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对家庭和家族的责任。

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是普通民众最大的追求和愿望。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指标:

权力、金钱、声望。

而在中国,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指标除了权力、金钱和声望,还要包括子孙后代。

如果一个人功成名就,但是后继无人,在中国文化中也算不得十分成功,所谓“家道兴,看后生”。

对比中西方衡量个人成就的差异,我们看到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价值观巨大的影响力。

古代妇女居家做女红

对于家庭和家族延续来说,传宗接代只是最基本的,品德与良好家风的传承才是真正意义的“薪火相传”。

古人云: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也就是说,从家庭和家族的延续来看,道德能够传承十代以上,其次是耕读和诗书,而富贵传承不过三代而已。

正是出于后世福泽和家族传承的考虑,传统社会的人们更注重对后代的道德教化。

无论是《颜氏家训》《朱熹家训》,还是《曾国藩家书》,都注重对子孙后代品德的培养和砥砺。

《朱熹家训》说: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曾国藩家书》说: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此君子也。

”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从家庭和家族的长远发展和传承来看,古人重品德、轻财富的观念也就可以理解了。

注重家庭和家族延续的观念对于中国人的伦理和信仰影响深远。

在中国家文化的影响下,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不如积累福泽的观念深入人心。

《周易》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意思就是说,行善积德,会福泽子孙,丧尽天良,会祸及子孙。

这种素朴的道德观念,对于普通民众有着莫大的约束力,很多民众多做善事、不做坏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为子孙后代累积福泽考虑。

古代的劝善书如《了凡四训》等,记载了许多福善祸淫、福泽后代的故事。

就连明太祖朱元璋也撰写《世德碑》,称朱氏政权的获得是先祖父“积功累善,天地之报,茂于厥后”,并告诫子孙后代要体谅先祖之心,循德存仁。

家国之间

家庭不仅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地位重要,在中国人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理念中也举足轻重——家是中国人判断亲疏远近、采取不同措施的基点。

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来比拟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

所谓差序格局指的是:

社会中的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根据血缘、亲缘、地缘等亲疏远近关系,结成社会网络。

这就好比在水里面抛入一颗石子,以石子为中心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

这颗石子代表着自己,而远近不同的波纹则代表着亲疏关系。

在差序格局里,每个人会根据亲疏关系来运用道德与法律,而家是差序格局的核心。

《论语》中,叶公问孔子:

“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

”孔子说:

“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

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

直率坦白就在这里面了。

”所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用在差序格局里是再恰当不过了。

但是,西方社会并非如此。

在西方,个人主义占主导,每个人处于不同的团体之中,每个团体都有相应的道德、规范,条理清晰。

因此,亚里士多德说: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的话用在西方社会合适,但放在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从《韩熙载夜宴图》可见差序格局

家,既是判断亲疏远近的基点,也是孕育伦理规范的“温床”。

传统社会中有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这五种关系统称为“五伦”。

在“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都属于家庭关系,而君臣和朋友可以分别看做是父子、兄弟关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