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9154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X、Y、Z、W、R均是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X、Y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为呼吸面具中X2的来源 ②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HmX>HmR>WHn ③Z、W、R分别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④化合物YmX和YmR中,阳离子半径均大于阴离子半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

A.过氧化钠B.氢氧化钠C.氯化钡D.甲烷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

K与

CaB.T2O与H2OC.

K与

KD.金刚石与石墨

4.关于氩

Ar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8B.中子数为40C.质量数为58D.核外电子数为22

5.易与

X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YB.

ZC.

LD.

9M

6.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  )

①x+2 ②x+4 ③x+8 ④x+18 ⑤x+32

A.①⑤B.②C.③D.④

7.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粒子的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r(Na+)∶r(Na)B.r(Mg)∶r(Na)

C.r(Si)∶r(C)D.r(P)∶r(Si)

9.某位同学为1~18号元素设计了一种扇形图(如下图),其实就是目前仍在使用的扇形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小扇区就是长式周期表的一个族

B.此扇形周期表中只显示了三个周期

C.扇形周期表拆下扇子顶螺丝可以转换为现行的长式周期表

D.扇形周期表考虑镧系和锕系应有九个周期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B.氧原子的内层电子数为2

C.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等于其核外电子数

D.原子核外电子一定按K、L、M、N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布

11.关于碱金属单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活泼金属B.都具有强还原性

C.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都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12.金属元素铁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卡片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A.铁是一种金属元素

B.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

C.铁位于第四周期ⅡA族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13.下列各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一组是(  )

A.H、Li、NaB.Na、Mg、Ca

C.Al、P、SD.N、O、Cl

1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横行元素性质基本相同

B.同一横行元素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C.同一纵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同一纵行元素电子层数自上而下依次递增

15.科研人员最近发现放射性同位素钬

67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

下列关于

67H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66B.质量数是67

C.中子数是99D.电子数是99

二、填空题

16.氰[(CN)2]和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

它们的阴离子还原性强弱为Cl-

试写出:

(1)(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氰酸(化学式为HSCN)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目前游离酸中的这两种互变异构体尚无法分离,硫氰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强酸性。

已知:

硫氰酸中的碳、氮、硫原子在一条直线上,H、S、C、N的化合价分别为+1、-2、+4、-3,则硫氰酸的可能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氰酸可由硫氰酸钾与硫酸氢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制得,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碱金属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钫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

(1)画出下列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锂____________;②钠__________;③钾__________;④铷__________。

(2)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①它们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们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为探究同主族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装置内可生成Cl2。

(1)甲同学的部分实验记录如下:

B处棉花变成蓝色;C处棉花变成橙红色。

甲同学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①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的结论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应将甲同学实验中B、C两处的棉花调换位置,用氯气先置换出溴,然后溴再与KI接触,以判断Br2与KI能否发生反应。

该设想是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甲同学的实验结束后,取出C处的棉花,将其与另一个沾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E)接触,发现E慢慢出现蓝色,结合甲的实验现象,他认为可以确定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你同意此种观点吗?

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综合分析了前面几位同学的实验,认为若将沾有Na2S溶液的棉花置于玻璃管中适当的位置,此实验还可以同时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他提出此观点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现象与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比较硅、磷、硫、氯四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1)写出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并说明酸性的强弱顺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它们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并说明稳定性的强弱顺序)____________。

(3)请总结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0.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C的氢化物与B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比较A、C的原子半径A________C,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实验室制取氯气,将多余的氯气用100mL1.7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对吸收后的溶液进行分析化验,测知c(OH-)=0.1mol·L-1(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ClO-和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

(1)吸收氯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被氧化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被还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若采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氯气,制备尾气中的氯气所消耗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短周期元素为碳元素或硅元素,由图示可知W为硅,则X为氧、R为硫、Y为钠、Z为铝;铝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在Na2S、Na2O中,r(Na+)

2.【答案】D

【解析】有机物甲烷是非金属元素(碳与氢)通过共价键而形成;氯化钡(盐)是活泼金属元素(钡)与活泼非金属元素(氯)通过离子键而形成;过氧化钠(活泼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强碱)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都含有离子键,但其阴离子中的原子都是以共价键结合。

3.【答案】C

【解析】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如

K与

K);同素异形体是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

T2O与H2O都是化合物,它们不是同位素;

K与

Ca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不同,它们不是同位素。

4.【答案】A

【解析】

Ar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由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其中子数=40-18=22。

5.【答案】D

【解析】X为活泼的金属元素钾,M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6.【答案】B

【解析】各周期元素的数目为2、8、8、18、18、32,其差值不会有4。

7.【答案】C

【解析】选项A中溴化钠的电子式不正确(钠离子和溴离子未标电荷数、溴离子电子式应加中括号);选项B中两个氟离子应分别写在镁离子的左右两侧;选项D中不能用“===”,应用“―→”。

8.【答案】C

【解析】对同一种元素来说,其阳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因此r(Na+)

9.【答案】D

【解析】扇形周期表实际上是现行周期表的呈现形式,其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仍位于第六、七周期。

10.【答案】B

【解析】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内层为K层,K层上有2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8个电子;当它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18个电子,电子不一定排满M层才排N层,如钙元素。

11.【答案】C

【解析】碱金属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最外层上的一个电子,其单质都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都易被氧化,都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强碱和氢气。

1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铁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为26,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Fe,其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由“3d64s2”可知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Ⅷ族。

13.【答案】C

【解析】第一周期有氢和氦两种元素;第二周期的元素有锂、铍、硼、碳、氮、氧、氟、氖;第三周期的元素有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钙元素属于第四周期。

14.【答案】A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自上而下依次递增。

15.【答案】C

【解析】

67Ho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7,由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其中子数=166-67=99。

16.【答案】

(1)(CN)2+2KOH===KCNO+KCN+H2O

(2)2SCN-+(CN)2===(SCN)2+2CN-

(3)H—S—C≡N S===C===N—H

(4)硫氰酸是一种低沸点酸

【解析】依据题供信息,迁移卤素的有关知识,不难解答

(1)

(2)两问。

运用价键法可写出硫氰酸的可能结构式。

硫氰酸的制取原理与HCl的相似,说明硫氰酸与HCl相似,也是一种低沸点酸。

17.【答案】

(1)①

 ②

 ③

 ④

(2)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 ②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

(3)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析】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或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它们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

18.【答案】

(1)Cl2+2KI===I2+2KCl 不正确 该实验没有验证Br2能否与KI反应,无法确定溴与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2)不合理 氯气不可能被NaBr消耗完,它会与溴一起到达C处

(3)同意 甲、丙的实验分别证明了氯的非金属性比溴、碘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4)氯、硫同周期 棉花变成黄色,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 S2-+Cl2===2Cl-+S↓

【解析】

(1)由B、C处产生的现象可知B处有单质碘生成,C处有单质溴生成,结合由强生弱的反应规律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比溴、碘强,但因没有比较出来溴单质与碘单质氧化性的强弱,也就无法得出溴、碘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因此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

(2)乙同学的设计不合理,因为氯气与NaBr溶液反应时氯气无法反应完,即仍有Cl2与KI溶液接触而发生反应。

(3)丙同学证明了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结合甲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氯、溴、碘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4)氧元素与硫元素位于同周期,氯气有氧化性而Na2S有还原性,氯能置换出硫,使棉花变成黄色。

19.【答案】

(1)HClO4>H2SO4>H3PO4>H2SiO3

(2)HCl>H2S>PH3>SiH4

(3)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 同周期元素(如硅、磷、硫、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能力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解析】硅、磷、硫、氯等非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0.【答案】

(1)氮 硫 氟 

(2)第2周期ⅦA族 (3)

 HF H2S (4)> NH3+HNO3===NH4NO3

【解析】由图可知:

A、C位于第二周期,B位于第三周期,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A为x-9,C为x-7,据题意有x-9+x-7=x,则x=16,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B的中子数为16,B为硫,则A为氮,C为氟。

21.【答案】

(1)0.16mol 

(2)0.03mol 0.05mol (3)6.96g

【解析】

(1)反应前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L×1.7mol·L-1=0.17mol,

反应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L×0.1mol·L-1=0.01mol,

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7mol-0.01mol=0.16mol。

(2)由8Cl2+16NaOH===5NaClO+NaClO3+10NaCl+8H2O可知,

反应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0.16mol÷16×8=0.08mol,

被氧化氯气的物质的量=0.08mol÷8×6÷2=0.03mol,

被还原氯气的物质的量=0.08mol-0.03mol=0.05mol。

(3)由

(2)可知,尾气中的氯气为0.08mol,

由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可知,

反应消耗二氧化锰的质量=0.08mol×87g·mol-1=6.9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