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6875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

《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docx

三语下第八单元备课

第八单元

一、知识基础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都是寓言说理性课文,分别是《揠苗助长》《鹬蚌相争》《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一个练习;一篇习作《编童话》.在形式设计上注重故事短小生动,有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培养良好习惯;内容简单有趣,思想渗透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单元26个一类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6个二类字要求认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其中包含的哲理。

三、重点难点

 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四、单元教学措施

 1认读识记生字新词

 2课前搜集有关学习资料,为学习课文垫定基础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准备 

录音、挂图、小黑板词卡等。

六、课时安排

24寓言两则      2课时

25争论的故事2教时

22剪枝的学问     2课时

习作8         3课时

练习8         3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共十三课时)

 

24、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尝试边读边想,做简单批注的学习方法。

4、了解寓言,从寓言中体会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这两则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看图猜成语。

(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三长两短、小题大做、一举两得、百发百中、揠苗助长。

)汉语成语丰富多彩,有两万余条,常用的也有四五千条。

成语背后有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有的出于名人说的话,还有的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神话寓言故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揠苗助长》就是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揠”三框两笔。

听过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感知:

1、认读生字生词:

寓 揠  焦  喘  费  截

寓言 揠苗 巴望  焦急 喘气 白费 筋疲力尽 一大截

2、指导书写:

费 焦

3、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掉字,不添字,注意标点停顿。

4、接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三、再读感悟:

1、展示读悟第一自然段:

A、谁想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把读的最好的句子展示给大家?

B、读的真好,为什么这么读?

读出种田人的着急心情。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标画出词语句子,练读。

(巴望、天天看、焦急、转来转去)

C、从“焦”的字形理解含义:

本意火上烤小鸟,引申火烧眉毛,十分心急。

D、指导读句子,体会不同:

 禾苗好象一点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

      

E、情境体验:

你有过焦急的时候吗?

指名表演“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

(种田人看到禾苗好象没长高,心里十分着急。

板书:

简笔画和“着急”)

F、带着自己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2、展示读悟第二、三自然段:

A、种田人想了什么办法?

他是怎么做的?

指读第二、三自然段。

标出种田人办法的句子。

哪个词看出想出这个办法很不容易?

B、哪些句子说明他十分卖力?

“一棵一棵”“筋疲力尽”。

C、创设情景,理解“筋疲力尽”:

弄的筋疲力尽就是弄的怎样?

(大汗淋漓,没有一点力气,腰酸背疼腿抽筋)你有过筋疲力尽的时候吗?

预设:

体育课时、做值日、打球、跳健美操、拉二胡时等等。

这些都是锻炼身体爱劳动是值得的。

……可是这个人是拔自己的禾苗累的筋疲力尽的,就不值了。

D、想象:

如果邻居看见了,会怎么劝他?

他会怎么说。

2、农夫站在田边,望着一大片长了一大截的禾苗,擦着满头的汗,怎么说?

心情怎样?

E、练读,“一边喘气一边说……”体会农夫的高兴心情。

(种田人看到自己的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心里十分高兴。

板书:

简笔画和“高兴”)

F、想象父子对话。

邻居劝没听,儿子劝听了。

农夫心情怎样?

  G、拓展想象:

农夫第二年种庄稼会怎么做?

(浇水、施肥、松土、间苗、锄草、灭虫……)

  H、带着自己的感受读2、3自然段。

指读、齐读。

     

  3、禾苗枯死了,种田人很失望。

读最后自然段,板书简笔画和“失望。

四、齐读明理:

1、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适当点拨:

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违背了规律,急于求成,就会把事情弄糟。

欲速则不达。

种田人愿望是好的,但它违背了植物的生长规律。

植物生长要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养料,慢慢生长。

还要人去辛勤的管理,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

这样才能长的旺,才有好收成。

2、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吗?

师生共同说说身边的事。

预设:

奶奶着急见到白花花的棉花而剥棉桃,自己嫌金鱼长的慢喂致死,妈妈减肥减出毛病……老师也吃过苦头,因布置作业多导致师生病倒的例子,都是在揠苗助长。

五、认识“寓言”:

1、简单说,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通过浅显易懂荒唐可笑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严文井说过一句话:

“寓言是个大怪物,当它朝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个故事,生动活泼;可当它一转身,又分明是个哲理,严肃深刻。

2、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六、作业自助餐:

1、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找些读一读:

如南辕北辙、五十步笑百步……

2、将这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师讲述故事: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

秦、楚、韩、魏、赵、燕、齐。

(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

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

但他心里明白:

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

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

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

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

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作文往往是在某种情境中有感而发。

能够点燃作者创作热情的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出示“鹬”图片)认识鹬。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

(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

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

(1)鹬生气了,说: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

”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毫不示弱,说:

“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

”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

板书:

互不相让

3、想一想:

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估计:

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4、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

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

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举例)

四、创编故事

师:

“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

(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鹬       蚌

                    ↘   ↙

                       相争

                  (互不相让)

                      ↓↓

                    渔夫得利

教学后记:

争论的故事

同学们,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好吗?

2、师讲《争论的故事》(课文2-3自然段)。

3、故事讲到这儿,同学们一定特别想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吧?

4、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到到课文《25.争论的故事》中找答案吧!

幻灯揭题:

25、争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师:

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

1、读准字音。

2、画出自己觉得读起来有困难的词句,再认真读一读。

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第一步:

注意文中的生字词,努力读准字音;

第二步:

将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努力将它们读准确,读通顺。

3、检查反馈:

(1)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师:

同学们都读好了吧,谁先来展示一下子学的成果?

幻灯出示生字词:

烤鸭   争辩   皮香肉嫩   评理   剖开

真笨   关键   聚精会神   赞许

煮了吃         烟熏火燎

其他小朋友注意听,看看这位小朋友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议

(2)好,我们来读一读课文。

学生评议,教师相机板书学生朗读中读错的词,指出读破的句,引导学生复读。

(二)理清脉络:

(1)其实啊,陈老师讲的故事就是课文中的盛老师讲给他的学生们听的,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盛老师讲的故事?

其余的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2)交流

1~5盛老师讲争论的故事

6~12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师:

今天我们既然学习的是争论的故事,我们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

争论起来。

现在你们就是文中的兄弟俩,你们分配一下角色,尝试进行一下争论。

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直接写了兄弟俩争论的过程的呢?

师:

好,现在你们就分好角色,开始朗读,读出争论的语气,表现出争论的样子。

学生自由组合,练习争论,创设争论的氛围。

师:

那个组合愿意先尝试一下?

指名同桌读。

评一评,再分角色读读。

读评结合,师生互动。

师:

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不以为然、大声争辩的语气读出来了吗?

很不服气读得还不够味?

你来试试!

读评结合,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几处地方,体会人物争论时的心情,从而更好地把握朗读

时的语气、表情等:

(1)看插图,启发想象当时的情景;

师:

好,让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插图,感受一下争论现场的氛围:

你从图中看出了什么?

师:

这张图画出了激烈争论的氛围,当时兄弟俩一定是面红耳赤、怒目圆睁、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好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2)理解“不以为然”的意思。

师:

什么叫不以为然啊?

然是什么意思啊?

幻灯显示:

字义竞猜1。

看看书上的图画,请你用不以为然的语气替哥哥跟弟弟争辩一下!

(3)   突出几个反问句。

师:

文中兄弟俩在互相反驳,出现了好几个反问句,我们先来读一读

幻灯出示:

“再好吃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鸭子不是可以*了吃吗?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

现在我们把哥俩的话重现一下,哪个组合愿意再来争论一回?

幻灯出示:

哥哥:

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

再好吃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

你这话不对,大眼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弟弟:

鸭子不是可以*了吃吗?

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2、师:

两个人合作能读出争论时的不同语气,那么,谁有更大的本领,一个人也能把人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试一试。

   3、师:

兄弟俩的争论分出了胜负吗?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争论不休”的含义。

选择“休”的意思。

幻灯出示:

字义竞猜2(休:

a.停止b.休息c.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第4、5自然段。

(1)师:

两个人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好一场难解难分的争辩,让我们一起再来看课文:

引读——这时有个——兄弟俩就找他评理,老人——建议说-------(生读:

“你们把……两全其美了吗”)理解:

什么叫“两全其美”?

 

   

(2)他俩以为两全其美的办法终于找到了,可当他俩都很满意,想去射大雁时,结果却是------(生读:

“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理解:

无影无踪通过读来体现齐读句子。

师:

对于他俩来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啊?

看看课文2自然段、3自然段的开头部分——以打猎为生——兄弟俩很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分别说明了什么?

那么,大雁飞得无影无踪的结果是怎样造成的?

师:

多么令人沮丧的事啊,带着沮丧的心情读一读——

   多么令人懊恼的事啊,带着懊恼的心情读一读——

(3)师:

学到这里,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兄弟俩发现大雁不见踪影后,会说些什么呢?

   5、师:

学到这里,你想讲讲这个故事吗?

别担心,老师给你准备了些提示的词儿,谁来试试——

幻灯出示:

充 饥    不以为然    大声争辩    很不服气

争论不休  两全其美    无影无踪

(二)学习课文6~11自然段

1、听了这样一个“争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课文中的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出示句子,自由读一读。

幻灯出示: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

你更欣赏哪一种想法呢?

能说说具体理由吗?

可以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说。

师:

同学们都很有想法,有的人甚至有了自己的思想,下面老师想在咱班发现谁更有思想:

怎样把他们的想法综合一下,说出更全面的观点。

幻灯出示:

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3、难怪盛老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呢!

现在你知道“赞许”是什么意思了吗?

盛老师赞赏的是什么?

(善于思考,拥有真智慧)

4、让我们将6——12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再次体会一下同学们的感悟。

四、总结

1、师:

同学们,学到这里,从中你又悟到了一些什么?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现在,你能说说“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兄弟俩、同学们都是在争论吗?

从比较中领悟“争论”的意思:

必须是各执己见,见解不一致才构成争论。

   3、作业:

(1)写字教学:

辩嫩聚

(2)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

讲清事情的起因、经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

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 远近 闻名 疯长 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 远近 闻名 挥舞 养分 吸收 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

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

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

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

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

为什么剪掉它?

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

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

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

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

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

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

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

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

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

“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剪枝的学问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

2、能仿照例文,依照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用时]

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介绍自己了解的童话故事)

2、指名说说:

“童话故事”的特点。

(师归纳板书:

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1、学生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问题。

2、学生再读例文,想想:

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童话故事会改正吗?

三、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四、大胆想象,编写童话。

五、交流评议,动笔写作。

1、4人一组交流自己编好的故事,在小组内说一说。

2、各小组推荐在全班交流所编的童话故事。

3、学生动笔将自己的童话故事写下来。

练习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练习口头与书面表达。

2、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顺词语,并反复诵读,以求熟记。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学用字词句。

1、看图说说意思,并思考喜欢谁。

教材提供了两组图,一组图是“三个小伙伴”一起来种树。

春天来了,小象、小猪和袋鼠一起找着树苗来到野外空地上,你挖坑,我种树,他浇水,树苗就这样栽下去了。

另一组图是“三个和尚”的故事。

2、让学生说说两组图的意思后,再让他们各自发表意见,是喜欢“三个小伙伴”还是喜欢“三个和尚”,并说说理由。

3、在全班再进行一次讨论:

“三个小和尚”该怎样做,才能让庙里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二、写好钢笔字。

1、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的特点。

2、让学生在描的过程中体会总结,把字写好。

第二教时

一、读读背背。

1、八个成语都取自古代寓言,每个成语都有一则有趣的故事。

其中“狐假虎威”“揠苗助长”学生已经学过,比较熟悉。

2、先请学生说说已学过的寓言故事。

3、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顺词语,并反复诵读,以求熟记。

二、读背《明日歌》

《明日歌》为清代钱鹤滩所作,意思是说学习,做事总是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时间白白地过去了,不知不觉年纪大了,却一事无成。

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间,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1、学生自由读。

2、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

第三教时

一、想想做做。

1、这是一项既动手又动脑的综合性练习。

要求从“生活科技“”艺术明星“”足球之窗“”植物园“等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小报。

2、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计、自选材料、自己编辑文化。

二、学写毛笔字。

本次练习掌握“竖折撇”和“竖折折钩”的运笔方法。

这两个笔画较难写,关键是转笔处的提和顿。

1、提醒学生注意笔画。

2、指导学生书写。

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

一、在括号里填上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1、我们告别了()的老居,搬进了()的新居。

2、()对白天正如()对夜晚。

3、()对冬天正如()对夏天。

4、遇到危急的情况要(),不要()。

二、比一比,再组词。

钓()援()豪()抢()

钩()暖()毫()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