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376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比例的意义

主备人

本课题第几课时

1

本学期第几课时

教学

目标

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学习目标

知意义(比例的意义)

会判断(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能区别(比和比例)

学习

任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比例与比的区别和联系。

检测

工具

1.做一做40页

2.课本43页第1题

3.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集体研讨备课

自主研改

 

一、激情导课

 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并且它与我们的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国旗中的数学知识:

比例(板书课题:

比例)

  从课题中我们不难看出,比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知识有一定的关系(比)你们还记得比的意义吗?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何求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好,下面我们就先来用比的知识解决几道国旗中的数学问题。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探索比例的意义,以及进行判断。

1、发作业纸(上面有四幅不同大小的国旗)

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

然后观察结果,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哪个小组研究的是操场上的国旗与教室里的国旗各自长和宽的比?

  (请一组学生板演汇报,教师小结板书:

两个比相等)

  这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将这两个比连接起来。

(板书:

2.4∶1.6=60∶40)

  指着这组相等的比说: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把定义补充完整)。

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

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

  (教师再强调:

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2、寻找国旗中的其他比例

  师:

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学生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

教师点击课件)

  3、介绍比例的第二种表示方法

  师:

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

怎么写?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

  4、强调比例的计算单位要统一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学生判断。

小结:

在比例的计算中,单位要统一。

任务二:

说说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师:

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

(小组交流:

你觉得比和比例有哪些区别?

  形式不同:

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意义不同: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三、检测导结

目标检测

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1)6:

10和9:

15

(2)20:

5和1:

4

(3):

和6:

4(4)0.6:

0.2和和

2.用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见课本40页图)

3.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反馈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呢?

教具

学具

板书

设计

 

 

课题名称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主备人

本课题第几课时

2

本学期第几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探索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并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对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应用。

学习

任务

1.通过自学课本41页,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观察,计算,比较,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检测

工具

1.完成课本41页的做一做

2.课本43页的第2题

3.根据“2×9=3×6”写出比例,你能写出多少个呢?

 

4.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内项是2,另一个内项是(   )。

 

(2)成年人的头长与身长比是1:

7,小华在画画时,画的头长为3厘米,要想保持比例,身长应画(   )厘米

 

集体研讨备课

自主研改

 

一、激情导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不知道大家要不要听(声音洪亮点)这个消息就是: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你们最熟悉的朋友,想看看吗?

 6:

4  认识吗?

叫什么?

(板书比)你能求出它的比值吗?

像这样比值是1.5的比你能再写一些吗?

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的发现很了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

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应是3:

2,也就是说比值必须是1.5。

制作大小不同的国旗时,应依比例放大或缩小,国旗的样式不得随意改变,这是有法律规定的。

把这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连起来,还是比吗?

对加一个字。

比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1、自学课本41页,说说你都知道了比例的哪些名称。

2、写出一个比例,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自主学习:

先独立学习。

小组交流:

比中只有两个数叫前项后项,在比例中,有四个数,如:

组成比的四个数“6、4、3、2”叫做这个比例的项。

两边两项“6和2”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两项“4和3”叫做比例的内项。

3、猜数:

老师这里有一个比例,4:

□=□:

6,内项看不清了。

想一想:

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

这样的式子写得完吗?

任务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想:

这么多的比例,每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之间存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么?

2.验证: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规律呢?

有什么办法?

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

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例;自己验证是否符合刚才的规律。

3.通过举例,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先独立学习,然后小组交流。

小结并板书:

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追问: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

a:

b=c:

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

(2)老师这里有一个比例,0:

0=0:

0,可以吗?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怎么验证这一性质?

三、检测导结

1.完成课本41页的做一做

2.课本43页的第2题

3.根据“2×9=3×6”写出比例,你能写出多少个呢?

 

4.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内项是2,另一个内项是(   )。

 

(2)成年人的头长与身长比是1:

7,小华在画画时,画的头长为3厘米,要想保持比例,身长应画(   )厘米

反思小结

这节课,你又什么收获?

 

教具

学具

板书

设计

 

 

课题名称

解比例

主备人

本课题第几课时

3

本学期第几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够应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生活性,感受获取成功的乐趣。

学习目标

1.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2.应用

学习

任务

1.会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2.解比例的应用练习

检测

工具

1.做一做课本42页

2.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乘积是最小的质数,已知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多少

集体研讨备课

自主研改

一、激情导课

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说说它的具体内容吗?

   

    2.请你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且说明理由。

 

5:

7和8:

13               1/2:

1/3和1/4:

1/6    

 3、 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几:

 

14:

(   )=35:

5      (    ):

5=4:

10  

3.我们知道比例中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会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任务呈现:

1.出示例题2,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上述问题中数量间有怎样的关系?

如果设这座模型高X 米,你能列出怎样一个式子?

 

3.怎样才能求出x 

自主学习:

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展示交流:

汇报解答情况。

 

解:

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

     

X:

320=1:

10                   

    10X=320×1     (问:

根据什么?

) 

        X=32                         

或:

 

      

 小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任务二:

解比例练习

出示例3,自己独立完成。

自主学习:

(1)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展示交流:

汇报解题过程:

解:

2.4x=1.5*6

=

三、检测导结

1.做一做课本42页

2.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乘积是最小的质数,已知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多少

 

教具

学具

板书

设计

 

 

课题名称

正比例

主备人

本课题第几课时

4

本学期第几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正比例的关系量,认识正比例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2.认识正比例图像

学习

任务

任务一:

初步感受正比例的意义,

任务二:

在比较中强化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任务三:

识别认识正比例图像,

检测

工具

1、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把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年龄/岁

6

7

8

9

10

11

爸爸的年龄/岁

32

33

 

 

 

 

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

你怎么想的?

2、在《数青蛙》儿歌中找找成正比例的量。

3、找一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例子。

集体研讨备课

自主研改

一、激情导课

在学生熟悉的儿歌中引入正比例的量:

播放《数青蛙》儿歌。

学生接着往下唱。

问:

你在唱得时候有什么规律吗?

像二歌中腿和嘴这样有关系的两个量,我们在数学中叫做正比例关系。

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正比例》。

看着课题,你都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初步感受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

出示材料:

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米)

1

2

3

4

5

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