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3140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抽查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课余时间,同学们利用牙膏盒,双面胶等材料自制潜望镜,则他们需要用到的主要光学器具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2.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D.月球上两名宇航员可以面对面直接交谈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

图象或

图象.在

这段时间内,关于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乙、丙速度相等,大于甲的速度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轮胎上制有花纹

B.

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C.

用起瓶器夹紧瓶盖

D.

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5.如图所示是潜水员从水下向水面观察看到的情景,可以判断

A.a是b鱼通过水的反射成的虚像

B.a是b鱼通过水的折射成的虚像

C.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b是a鱼通过水的折射成的虚像

6.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7.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秤规格是()

A.量程10N,最小刻度值0.2N。

B.量程5N,最小刻度值0.1N。

C.量程15N,最小刻度值0.5N。

D.上述三个弹簧秤都可以用。

8.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以下有关初三学生的数据合理的是()

A.身高是162m

B.正常体温45℃

C.体重是500N

D.步行速度为10m/s

10.如图所示,是我国建国70年大庆阅兵时,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所排列出“70”图案的震撼画面。

飞机编队在飞行过程中,如果说每架飞机之间是静止的,那么此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天安门城楼

B.广场上欢呼的观众

C.编队中的每一架飞机

D.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

11.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锅铲的长度约为1.2m

B.餐桌的高度约为1.8m

C.菜刀的质量约为4kg

D.饭碗的容积约为300ml

12.如图运动员从蹦床上弹起。

当他弹到最高点时,下列表示运动员此时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表示运动员)

A.

B.

C.

D.

13.“荒野求生”中的贝尔是一位野外求生专家,对于下列求生技能对应的物理原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贝尔用影子辩别方向——光的折射

B.贝尔钻木取火——做功改变内能

C.贝尔叉鱼时要瞄准得深些——光的反射

D.贝尔融冰取水——固体升华

14.除了位于山西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石蹬琴声”也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如图所示的石琴位于四川漳南县大佛阁右侧的一条上山石道中,从下半部的主洞口自下而上的第四级石阶,直到第十九级石阶,凡步履所触,会发出悠扬婉转,颇似古琴的声音。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颇似古琴的声音”主要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颇似古琴的声音”是指音调相近

C.“颇似古琴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颇似古琴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15.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

D.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

16.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

二、填空题

17.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60m测试,以小丽为参照物,则终点计时员是_______(运动/静止)的;她的测试成绩为10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8.一束光线和液面成30°角从空气射向某透明液体的表面,在液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并测得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那么反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

19.小宇想探究一下材料的隔音性能,于是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分别用不同的材料盖住正在发声的放音机,逐渐远离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记下此时离放音机的实际距离。

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声音的实际距离(米)

2.1

2.8

3.7

5.2

12

(1)人们在远近不同处听到同一声音的强弱不同,是因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在空气中传播时(________)

A.音调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

C.频率不断减小

D.振幅不断减小

(2)根据小宇的实验,初步可得:

以上几种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可猜测,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

20.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实心球是  ________(填“A”或“B”)球,它的密度为  _____

21.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是382mm、383mm、385mm.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mm.如果换用分度值是dm的刻度尺测量,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dm.

2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可计算出ρ甲:

ρ乙=_____;体积为5d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_____kg。

23.如图是某地群众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比赛中选手一手撑住桨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船桨属于_____________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当运动员向后划水时,龙舟就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

三、实验题

24.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________(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   

(2)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

说出理由:

________.

25.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小明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并保证所有实验步骤操作规范)

第一次:

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_运动(如左图),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中_______;

第二次:

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中图),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

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右图),记下相应的示数.

(1)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比较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比较1、3次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组的小华同学在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实验时,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另一半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变为原来的一半.由此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正确吗?

____你做出这种评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基础上将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小明用光具座、F光源、凸透镜、半透明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前先测凸透镜焦距,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如图乙中,将透镜处于50cm刻度处,把光源向右移至35cm刻度处时,将光屏左右移动适当调节,可得到清晰的像,人眼沿着如图甲所示的方向,看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

(3)在第

(2)小题的情况下,如果用物理书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丁中的_______;

(4)当光源F靠近凸透镜时,光源F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_____(选填“前”或“后”)方;

(5)在第(4)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A.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B.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27.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_______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为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

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8.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2kg。

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5kg。

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9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kg。

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29.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如果一辆赛车乙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30.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

液体的密度?

(已知水的密度1.0×10³kg/m³)

五、作图题

31.如图所示,小木块从斜面上B处由静止滑下,经过水平木板表面上的C处,最终停在D处.画出木块在B处时的受到重力和木块在C处时对水平面的压力示意图.

32.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六、简答题

33.小明的班级要参加拔河比赛,小明利用物理知识分析了拔河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是获胜方的____(填“拉力”或“摩擦力”)比对方大,请你写出两种能够帮助本班获胜的方案:

方案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三、实验题

1、

2、

3、

4、

四、计算题

1、

2、

3、

五、作图题

1、

2、

六、简答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