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215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八章 认识亚洲教案 晋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八章认识亚洲教案晋教版

第八章+认识亚洲

第一课时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应用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2学会描述大州地理位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填图等方法,让学生分析得出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使学生明确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说出某一大洲或某一区域的位置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学会描述某一地区的位置特点。

〔教学准备〕

课本图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复习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认识地球。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我们今天就开始研究世界最大的大洲?

------亚洲。

教师出示:

世界地图

教师讲解:

1、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我们从认识它的位置和范围开始

2、位置一般认识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导学》P2)

2、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图文。

巩固训练:

完成《导学》上的练习题。

拓展延伸:

利用地图学会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完成课本“图上所得”2题,描述欧洲地理位置。

【板书设计】

半球位置;东半球

位置{海陆位置: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纬度位置

范围

第2课时自然环境-----地形与河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亚洲地形图,归纳出亚洲地形分布特点和河流特点。

2、根据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分析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3、学会分析地形、河流特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亚洲地形图和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通过阅读亚洲地形图,读出亚洲河流分布特点,讨论河流流向与地形特点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亚洲地形、河流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本图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

今天我们首先了解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

一、亚洲地形特点

教师展示:

“亚洲地形图”

教师引导:

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学生回答:

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

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学生活动:

不同组的同学完成不同的任务,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

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主要高原。

B组:

找出位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

C组:

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平原

D组:

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分析,亚洲哪里高,哪里低?

E组:

找出世界陆地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计算它们的相对高度,这一数字说明了亚洲地形的什么特点?

各组展示:

学生上台利用多媒体图片读图展示以上问题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亚洲地形特点

1、亚洲的主要地形种类是什么?

2、亚洲地表起伏大吗?

3、亚洲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小结:

以上三条就是总结地形特点的方法。

二、亚洲河流特点

自主学习:

1、自学提示:

《导学》P7“合作活动”4题、5题。

2、阅读课本相关图文,解决问题。

回答以上问题

拓展阅读:

《导学》P7,

总结:

亚洲河流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

“信息传递”亚洲自然地理集锦,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巩固训练:

《导学》P6—8习题。

拓展延伸:

“积极参与”认识南美洲的地形特点,巩固认识地形特点的方法。

[板书设计]

地形

亚洲自然环境特点{河流

第三课时复杂多样的气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明确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亚洲的气候特点。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特征的主要因素,逐渐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导学》P10“问题导学”引导学生观赏图片,西伯利亚、阿拉伯、赤道地区人们的着装,提出问题:

这些地区的人们着装为何不同呢?

----导入气候不同。

亚洲的气候有何特点呢?

一、亚洲气候特点

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导学》P10自学提示:

1题、2题(2、3)P11读图1题

(1)

2、总结亚洲气候特点。

自主交流:

同桌或附近同学相互交流以上问题。

集体交流:

交流以上问题。

总结:

亚洲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3)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二、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合作活动:

分组完成任务,目的解决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1、任务:

《导学》P11“合作活动”读图1题2、3。

2题1、2.

2、学生分四组完成。

3、教师个别指导。

分组展示:

展示以上问题

图片展示:

夏季风不稳定带来的自认灾害。

集体总结1:

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和海陆因素。

集体总结2:

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1)有哪些气候类型

(2)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拓展延伸:

运用以上方法分析非洲气候特点。

课本P8--9。

板书设计:

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大

复杂多样的气候

影响因素:

纬度和海陆因素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