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088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第一章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

一、前言

泰州中国医药城海陵南路延伸道路工程全长1756.194米,设计标准为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50Km,并始终保持匀速前进,不得忽快忽慢,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停顿。

2.3.4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基准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10m,曲线段宜为5m。

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少于1000N。

中、表面层应采用18m浮动基准梁作为基准梁装置,摊铺过程中和摊铺结束后,设专人在浮动基准梁和摊铺机履带前进行清扫,及时对滑靴进行清理润滑,保证其表面洁净无粘着物。

2.3.5摊铺过程中两侧螺旋送料器应不停地匀速旋转,使两侧混合料高度始终保持熨平板的23高度,使全断面不发生离析现象。

2.3.6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测摊铺温度、虚铺厚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并做好记录。

2.3.7沥青混合料摊铺预压密实度采用经过对比的核子密度仪检测,对比时相关系数γ值不得小于0.98,中、下面层密实度不宜小于85%,上面层密实度不得小于90%。

2.3.8所有路段均应采用摊铺,但对于边角等机械摊铺不到的部位,必须采用人工摊铺时,则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力,尽可能地缩短整个摊铺及找平过程。

摊铺时,将沥青混合料根据需要数量卸至指定地点,并在地面上铺垫钢构,由人工进行扣锨摊铺,用耙子进行找平2-3次,但不应反复刮平,以免造成混合料离析。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铁锨、耙子等施工工具进行加热,再蘸少许柴油与水混合液(但不要过于频繁),找平后及时进行碾压。

2.4碾压

2.4.1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一般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1)初压应紧跟在摊铺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6-14t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1-2遍。

初压温度不宜低于1200C,碾压速度为1.5-2km,再换位置插入,直到插遍整个灰堆,要使用足够的水量使灰充分消解。

(3)对少量未消解部分和慢化生石灰块,要过1㎝筛孔的筛子。

(六)土料不过筛

1.现象:

土料内含有大土块、大砖块、大石块或其他杂物。

2.原因分析:

(1)土料粘性较大,结团,未打碎。

(2)对土料内含有的建筑渣土,未过筛。

3.危害:

素土类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大大低于石灰土,如果灰土中含有大土块,就等于在坚固的板体内含有软弱部分;灰土内的大砖块、大石块等不能跟石灰土凝结成整体,就好比木板上的“疖子”,有损板体的整体性,都是造成板体损坏的薄弱环节。

4.治理方法:

所有的土均应事先将土块打碎,人工拌和时,须要通过2㎝筛孔的筛子;机械拌和时可不过筛,但必须将大砖块、大石块等消除,2㎝以上土块含量不得大于3%。

(七)灰土过干或过湿碾压

1.现象:

掺拌摊铺的灰土过干或过湿,都偏离最佳含水量较大;往往是过干时,在进行碾压后,再在表面进行洒水,这样只湿润表层,不能使水分渗透到整个灰土层。

过程中,碾压出现颤动、扒缝现象。

2.原因分析:

(1)土料在开挖、运输或就地过筛翻拌过程中,土料中原有水分大量蒸发,翻拌过程中又未重新加水。

(2)所取土料过湿或遇雨或灰土掺拌后未碾压遇雨,没有进行晾晒,在大大超过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碾压。

3.危害:

灰土在过干或过湿状态下碾压,均不能达到最佳密实度。

过湿的土料或过湿的石灰均不能搅拌均匀;过干的灰土层,只在表面洒水,只能使表层达到较高密实度,整个灰土层不会达到一致的最佳密实度。

这样将导致灰土层承载能力的降低,危及整个结构的寿命。

4.治理方法:

(1)石灰土搅拌必须具备洒水设备,如果在取土、运输、翻拌过程中失水,就应在翻拌过程中随搅拌随打水花,直至达到最佳含水量。

同时在碾压成活后,如不摊铺上层结构,应不断洒水养生,保持经常湿润(因为灰土初期经常保持一定温度,能加速结硬过程的形成);灰土强度形成过程中,一系列相互作用都离不开水。

(2)取来的土料过湿或遇雨后过湿都应进行晾晒,使其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行加灰掺拌。

如拌和后的灰土遇雨,也应晾晒,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如灰土搁置时间过长,还要经过试验,如果石灰失效,还应再加灰掺拌后碾压。

E、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1、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达标

治理方法:

加强进场水泥的验收和复检,无合格证的水泥不予验收,复检不合格的水泥禁止使用。

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防止偷工减料。

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验,但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

2、摊铺时粗细分离

现象:

摊铺时粗细料离析,出现梅花(粗料集中)砂窝(细料集中)

危害:

强度不均匀的基层,易从薄弱环节过早破坏。

治理方法:

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保证搅拌过程的规范性;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其计量精度;摊铺前对已离析的混合料人工重新搅拌;如果在碾压过程发现粗细集料集中现象,将其挖除,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

3、压实度较差

治理方法:

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定,保证其计量精度;因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水份损失,搅拌时用水量原则上按大于最佳含水2%~3%进行控制;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测,当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确保碾压过程的规范性。

4、基层出现松散现象

治理方法:

加强技术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对混合料养生重要性的认识,严肃技术纪律,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养生的规定。

养生时间控制不少于7d或养护至铺筑上层面层时为止;如施工区域封闭交通,则严禁施工车辆在已形成的基层面上通行;如施工区域未封闭交通,则尽可能在结构层外修筑临时便道让车辆通行,如确无法避免,则至少保证限制重车通行;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严禁压路机在已碾压成活的基层面上转弯、掉头。

5、平整度差

治理方法:

加强混合料拌制过程的规范性;混合料卸料后如发现均匀性差,则人工重新拌合;加强基层碾压的规范性,不允许出现轮迹现象;碾压结束后,严禁压路机停放在刚成活的基层面上;采用拉线控制虚铺高度,除纵向拉线控制外,强调横向拉流动线进行检测,发现有低洼处时,在碾压前及时填补;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

6、标高控制差

治理方法:

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加强基层顶面高程控制点的测量复核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对控点的密度则考虑为:

有竖曲线段每10m放样一点;按照规范再根据施工经验确定基层的虚铺系数,基层碾压后及时检测高程并及时调整虚铺系数;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强调拉线后的校对工作。

F、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沥青混合料路面在北方使用极为广泛,因为它较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周期短,铺筑速度快,故此,在北京地区因为使用的比较多,发现的质量缺陷也多。

(一)路面平整度差

1.现象:

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

2.原因分析:

(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底层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后,薄处沉降少,则较高,厚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整度则庆功。

(2)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锹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平,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差。

(3)料底清除干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干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料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为了更深一步认识这一主要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通病,再以图示和数据来剖析一下,因底层平整度差,虚摊厚度不一致,造成路面平整度差的原因。

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例,按压实系数K=1.3计算,那么铺筑H=5㎜沥青混凝土,它的虚铺厚度(),再清除敷料,进行搂平碾压,或用喷灯烘烤冷茬后立即用热沥青混合料接茬压实。

(3)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下列措施,防止石灰土等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

1)控制基层施工中,压实时的含水量,采用(0.9×最佳含水量)的含水量监控时,可降低其干缩系数。

2)设计中,在半刚性基层上,加层厚≥10㎝的沥青碎石,或厂拌碎石联结层,可降低裂缝向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反射程度。

3)在半刚性基层材料层中,掺入30%-50%的2-4㎝粒径的碎石可减少收缩裂缝,并提高碾压中抗拥推的能力。

4)对半刚性基层碾压后潮湿养护,随气候湿度不同,至少5-14d为宜。

(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进行低温冷脆改性。

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

5.治理方法:

(1)对于碾压中出现的横向微裂纹,可在终碾前,用轮胎碾进行复压,往往可予以消除。

(2)对由于半刚性基层开裂反射上来的裂缝,缝宽在6㎜以内的,可用热沥青灌缝。

缝宽大于6㎜的,并裂缝内杂质处理干净后,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进行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撒砂,扫匀。

(3)对无变形不严重裂缝可在路面干燥条件下,按

(2)条方法处理;对无裂、轻微龟裂,可采用刷油法处治,或进行小面积的喷油封面,防止渗水使裂缝扩大。

(四)路面沉陷性、疲劳性裂缝

1.现象:

(1)路面产生非接茬部位不规则纵向裂缝,有时伴有路面沉陷变形。

(2)在雨水支管部位出现不规则顺管走向的裂缝;在检查井周围出现不规则裂缝。

(3)成片状的网状裂缝(裂块面积直径大于30㎝)和龟背状的裂缝(裂块面积直径大于30㎝)。

2.原因分析:

(1)出现不规则的纵向裂缝和成片的网状裂缝,多属于路基或基层结构强度不足,或因路基局部下沉路面掰裂。

(2)雨水支管多数处于路面底基层或基层中,支管肥槽回填由于不易夯实,造成局部路面强度削弱面发生沉陷和开裂,是路面最早出现的裂缝之一。

(3)龟背状裂缝多属于路面基层结构强度不足,支承不住繁重的交通荷载,或沥青面层老化而形成,在车行道中,长条状网裂(网眼宽20㎝左右,长50-60㎝的网裂)多数属于路面结构在重复行车荷载作用下,发生疲劳破裂的裂缝。

(4)路面结构层中有软夹层,如石料质软、含泥量大,尽管其他结构层强度足够,仍会发生沉陷、网裂和龟裂。

(5)碾压中,由于沥青混合料表面过凉,里面过热,当摊铺层较厚时,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会引起路面表层切断,在第一遍碾压中,出现贯穿的纵向裂纹。

3.危害:

(1)外界水会沿路面裂缝渗入路面基层,甚至渗入土基,造成其承载能力下降,使路面过早损坏。

(2)裂缝部分,特别是裂缝密集的龟裂部分,受水浸入和车辆反复荷载的冲击,更会加速路面出现坑槽,车辙等严重损坏。

4.防治措施:

(1)对雨水支管肥槽,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或低标号混凝土处理,防止路面下沉开裂。

(2)提高路面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如北京地区使用的石灰粉煤灰砂砾,即要保证其级配的均匀性和设计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R7≥0.7MPa)及所需的石灰含量和石灰活性氧化物含量,避免强度裂缝,减少温度裂缝。

(3)按照第二章的要求治理好路基的质量通病,防止路基下沉所造成的裂缝。

(4)要注意对沥青混合料外观质量的检查,矿料拌合粗细要均匀一致,粗骨料的表面应被沥青和细矿料均匀涂复,不应有花白料或油少、干枯现象。

(5)检查井周围,在路面底层铺筑后再将检查井升至路面高所留下的肥槽,用低标号混凝土补强处理。

(6)对于出现的网裂、龟裂等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1)由于土基、基层破坏所引起的裂缝,分析原因后,先消除土基或基层的不足之处,然后再修复面层。

2)龟裂采用挖补方法,连同基层一同处治。

3)轻微龟裂,可采用刷油法处理,或进行小面层喷油封面,防止渗水扩大裂缝。

(五)路面边部压实不足

1.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