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的财富.docx
《企业间的财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间的财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间的财富
企业间的财富
王甲佳
2012-9-149:
28:
48 来源:
《企业管理》2012年第1期
一个思想实验,一次实践检验,一种管理技术,打开了一扇新的财富之门。
一个思想实验:
突破企业边界组织生产为何能够增加利润?
高德拉特的TOC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生产系统的瓶颈决定着该系统的产出。
然而,如果我们突破系统的边界去组织生产,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假设某地有甲、乙、丙3家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也只有3道工序A、B、C。
为了让结果明显起见,我们假设:
甲企业的产能状况是:
A=3;B=1:
C=3
乙企业的产能状况是:
A=1;B=3:
C=1
丙企业的产能状况是:
A=3;B=1;C=3
瓶颈决定整个生产系统的产出。
那么:
甲企业的最高产出为1;乙企业的最高产出为1;丙企业的最高产出为1;合计最高产出为3.
现在,甲、乙、丙三家企业将工序产能分离为“能力单元”,组成网络企业,那么,网络企业的最高产出就是5(见图)。
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网络企业产出增加了2。
这个思想实验告诉我们:
第一,突破企业边界组成网络企业,可以比单体企业提高产出,而无需扩展产能。
第二,在网络企业中,TOC理论仍然有效,还是瓶颈决定最高产出。
所不同的只是“共享”之后瓶颈变大了,闲置产能减少了,因此创造了“共享价值”。
第三,在网络企业中,仍然要按照TOC理论围绕瓶颈去组织非瓶颈的工作,但同时也要寻求联合更多的瓶颈能力单元。
一次实践检验:
网络平台+能力单元
上文的思想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未来的商业图景: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建设“网络平台+能力单元”型的网络企业(榕树型企业),可以挖掘出迄今为止尚未被开采的蕴藏在企业之间的财富。
为实际检验这一思路的可行性,笔者于2005~2009年在温州某包装企业进行了一次实验。
这次实验的背景,一是温州原生式内生型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格局;自发形成了按工序分工的自组织协作机制,形成了产能出租模式;形成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灵活的弹性生产系统。
但这种模式缺少显性规则,并且生产作业、质量控制、产品检验标准化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是包装产业存在“小公司效应”,包装物料与被包装的商品是一对一的,是个性化、客制化、项目式的生产方式。
但分散的小型包装企业仅能提供简单的包装材料加工,无法提供专业包装管理与设计服务。
我们提出的化解思路是:
以建立网络联结信息平台为核心,把分散的小型包装企业联结成一张网,通过建立专业的整体包装服务团队为用户提供包装管理与设计服务,并以服务为龙头获取订单,通过网络联结平台向网络成员分配生产任务来履行订单。
这次实验的成果在2009年7月全国消费品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典型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交流,据该公司上报工信部的材料显示:
供应链整体库存水平下降30%;包装物订单的履行周期下降到35小时以下;供应链交易成本减少20%。
当时工信部杨学山副部长称赞说,该实验依靠当地的产业集群,利用一个地方形成一个产品的产业链集聚优势,通过建立网络联结信息平台以及生产能力和服务的标准化,将分散生产能力集聚起来,通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共同面对用户,探索出一条分散生产能力单元+标准化+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们“发现”这家企业:
由于每个生产能力单元实际上就是一个微型企业,该企业没有受到用工荒的冲击;由于新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供应保障能力、质量保障能力和低成本优势吸引了优质客户资源并能够黏住客户,该企业仍实行预付货款制度,没有资金压力。
因此在去年温州企业普遍面临困境的局面下显示出了该模式的结构性的优势。
一种管理技术:
网络关系计划
网络企业的“CPU”是网络联结信息平台(该平台由笔者主持开发,于2008年9月成功上线,至今已运行3年多),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将分布式生产能力联结为按工序分工的供应网络,从而实现用标准化能力单元履行个性化订单,解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日益增强的个性化、不确定需求的矛盾,开创产销和谐、供需和谐的信息化时代的“和谐生产方式”。
网络联结信息平台的运行则是基于一项新的管理技术——“网络关系计划”开发的,网络关系计划是挖掘企业间财富的基本技术。
1.虚拟产品——协调供需关系的界面
协调供需关系的基本“界面”是产品。
产品作为交易对象,对需方来说是其结构、功能、品质、外观、价格……而对供方来说是其材料、技术、设计、工艺、成本……供需双方共同面对这个“界面”才能达成共识,讨价还价,实现交易。
“产品”要承担起“界面”作用,就必须清晰、明确、稳定,必须能够成为交易合约的标的物,因此就要求是标准化的。
同时,这个标准化的界面也为商业社会中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设置了最大的障碍。
解决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生产之间的深层矛盾,也必须从这个界面入手——提高这个界面的柔性,引进“虚拟产品”概念。
虚拟产品可以理解为一个“概念预装产品”,是面向供方和需方交互关系的一个尚未“生米做成熟饭”的柔性界面,因此它能够承载产品的界面功能,供需双方可以据此达成交易,形成订单,并最终转化为可交付的实物产品,在服务业中则在服务提供与接收过程中形成过程产品。
虚拟产品所以能够帮助解决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因为通过虚拟产品这界面可以使供需双方在形成共识,达成交易的同时保持了双方可讨论、可重组、可变更的特性,并帮助需方“认出”模糊的需求,明确尚未确定的需求,归并离散的需求,帮助供方预置制造该产品的能力单元组合模式。
虚拟产品是一个中介、一个“翻译”,通过虚拟产品这个中介,储存了客户个性化需求与生产能力单元组合相匹配的信息,因此它还是网络关系计划的秩序之源,是网络企业自身的主要资产。
2.能力延迟整合——为客户搭建专属工厂
网络关系计划是对MRP的突破,是从在特定流程上进行计划,到在网络联结生产系统的支持下对“流程”本身进行计划;从对一个企业主体内的产能进行计划,到对不同主体的产能进行计划;从为一个工厂计划众多客户订单的排产,到为一个客户的订单计划众多能力单元为之快速组成专属工厂履行这个订单。
当客户在虚拟产品的引导下向网络联结生产系统(平台)下一张订单,系统平台就迅速地激活生产该产品的一系列能力单元,也就是向相应能力单元下达工序生产作业指令,这等于为这张订单“临时搭建”了一个虚拟工厂,专门用于履行该客户的这一张订单,这就是“客户专属工厂”的含义。
因为是“客户专属工厂”,为客户生产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就不算稀奇了。
我们要想在接到客户的个性化订单之后快速搭建出履行订单的客户专属工厂,就必须保证相应的能力单元处于“待命”状态。
实际上,这是将原来为顾客准备的库存转化为生产能力储备,而各能力单元的生产能力都是标准化的,至少是标识清晰的,能力单元的“人机料法环”都已经齐备,接到生产指令就能够立即投入生产活动中,并且,针对某种虚拟产品这些能力单元已经能够顺畅的联结,这就是“能力延迟整合”。
这个由诸多能力单元的“顺畅联结”形成的客户专属工厂就相当于一条流水线,所不同的是福特流水线上千万次的重复生产同一种产品,而这条“流水线”是一次性的,“临时”的。
因此,通过网络关系计划履行一张个性化订单如同完成一个“项目”。
为了在接到经过“虚拟产品”规范的客户个性化订单之后能够立即响应,快速履行订单,又需要做若干“前期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在能力单元层次上,能力单元的能力标准化认证、标识与人机料法环对即时响应的保障。
另一个是在能力单元的联结层次上,也就是保障履行每种虚拟产品的个性化订单“顺畅联结”的能力单元联结模式的形成。
这两个层面的“准备”又是在实际履行订单过程中通过纠错、磨合、改进逐步完善起来的(或者说网络是可训练的)。
这些工作也是渗透在“虚拟产品”开发过程中的。
网络关系计划是将人机料法环诸多“资源”先行整合成为“能力单元”,然后再以虚拟产品为中介建立联结模式,搭建能力单元之间的“关系”,因此网络关系计划也称之为“能力关系计划”,简称“关系计划”。
3.时间链——网络关系计划的绩效之源
柔性制造梦寐以求的即时客户化定制在网络关系计划下能够得以轻松实现。
需求的满足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供少数人享受的高成本个性化服务阶段,相对应的是手工生产方式,通俗的说是“一群人专门服务一个人”。
第二个阶段是大众享受的低成本标准化服务阶段,相对应的是工业化大量生产方式,通俗的说是“一群人无差别的服务一群人”;第三阶段是大众享受的低成本个性化服务阶段,相对应的是和谐生产方式,通俗的说是“一群人‘专门’服务一群人中的个体”。
在工业化大量生产方式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人们就开始了低成本回归个性化的探索,IT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有可能把人们带入崭新的网络社会。
这正是网络关系计划的历史使命。
网络关系计划的确立,还需要回答如何实现低成本个性化服务的问题,也就是网络关系计划的绩效问题。
这个问题具体表现为“能力冗余-响应速度”的平衡问题。
作为为客户提供“感知-响应”式个性化服务的网络联结生产系统,其“能力冗余-响应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这有些类似于CPU使用率与电脑响应速度的关系。
解决这个问题,要在把每个能力单元的“能力”标识清晰之后,首先明晰每个能力单元承担某项生产作业活动的时间(速度),这是网络关系计划的基础工作;然后在网络联结生产系统中动态显示各能力单元的状态:
占用、可用、不可用;还要对每个能力单元适时履行订单的情况进行显示与考核,作为随后分配任务的依据。
另外的任务分配依据还包括上下道工序能力单元之间的交接检查评价,以保证对客户承诺的圆满兑现。
这个机制可以参看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天道》)中的王庙村生产方式。
接下来就可以履行一个具体订单了。
在网络联结生产系统接到一张客户订单之后,按照虚拟产品预置的能力单元联结关系所规定的能力单元类型,向各能力单元下达标有指定生产时间的生产任务,同时也向客户承诺产品交付时间。
这就是一个重要的计划过程,这个计划统一了基于各种资源(人员,材料,设备,已经承诺的任务等等)的计划,形成一个单一的能力单元时间占用计划,这个计划的原则就是从客户指定的订单履行时间为末端,从未来向现在进行能力单元可用时间的“追溯”,直到显示出既有情形下的冲突,然后再来调谐这个冲突。
利用和谐生产方式“分离与调用”的基本原理,标识清晰的标准化能力单元可以履行个性化订单,对于客户的每张订单来说都是个性化的,但对于能力单元所接受的任务来说却是标准化、规模化的,这是实现低成本个性化的根本原因。
如何让网络内的能力单元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饱和临界点”,发挥整个供需网络的最大潜能,则是网络联结生产系统运营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绩效指标。
通过网络关系计划的不断完善提高网络联结生产系统运营绩效主要方法有:
(1)严肃整个网络中全体能力单元时间链作业纪律。
每个能力单元都要做好对上道工序的交接检查与交付时间监督,按指定时间和质量标准完成本工序生产任务并向下到工序能力单元交付,听取下道工序能力单元的意见,一道工序服务好一道工序,确保向客户准时交付产品。
(2)以客户指定的交付时间为目标,倒排每个能力单元的生产作业时间、工序物流时间和交接时间,形成各能力单元的任务交付责任时间。
(3)网络联结生产系统实时监控(没有安装网络传感器的能力单元则实时报告)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
(4)对个别能力单元因意外原因无法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或者无法承担既定生产任务的,要及时调整计划,变更承担任务的能力单元。
对发生意外的能力单元进行后台支持和记录统计并纳入考核评价管理体系。
对于意外的处置水平将成为考核能力单元的重要指标。
(5)在一个虚拟产品开发阶段,就要对相应能力单元完成生产任务和工序物流、交接时间进行实测,形成初始计划时间,在具体履行订单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如设备性能改变,工艺变更,作业顺序调整等)不断修正初始计划时间,保证每个虚拟产品计划时间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6)各能力单元在初次接受某虚拟产品分解任务的时候要留有时间冗余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在具体执行生产任务的过程中要持续改进自身的时间计划,并向网络联结生产系统申报更高效率的时间标准,以争取更高的时间利用率。
(7)网络联结生产系统作为各能力单元的共享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向各能力单元提供基于MRP逻辑的在线ERP支持,提供设备维护支持,以及提供便于集中提供的其他管理支持,以确保各能力单元能够准时执行生产任务。
(8)在整个系统层面根据经验数据设定在确保一定响应速度前提下的整个网络能力冗余度指标,并在运行中通过不断优化降低这个指标,向“饱和临界点”持续逼近,以实现整个供一需网络运营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9)在系统运营过程中不断发现某类能力瓶颈,及时扩充该类能力。
(10)对于具有关键约束力的稀缺性能力,要围绕该能力单元的时间节拍设定整个网络关系计划,确保该能力单元饱和作业,并努力改善能力单元的产出,提升该能力单元的时间利用率。
(11)抓住影响整个网络生产秩序的关键大客户,深入客户中从客户的活动规律人手研究客户需求发生规律,发现其需求节拍,与客户约定可动态调整的“课程表”式自动感知一响应计划,不再经过客户下单环节确定需求。
对于重点客户的重点产品,可以安排相对稳定的能力单元联结,以便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属工厂。
大型客户甚至可以成为嵌入供一需网络的占主导地位的计划“不动点”。
(12)借鉴飞机票售票模式,形成不同能力单元的浮动价格机制,让客户的影响力进人满足客户需求的进程,实现生产与消费的高度融合,以充分利用各能力单元的冗余能力,同时对过分富余的能力还具有自动淘汰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西振、王甲佳、杨芳。
追求和谐生产方式[J].企业管理。
2008(12)
[2]王甲佳、张西振、肖永健。
网络关系计划[J].包装世界-纸箱世界。
2010(7~8)
[3]张西振。
财富之网——榕树型企业构建七步法[M].XX文库。
20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