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3223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docx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0

(10)——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

一、单选题

1.根据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A.

B.

C.

D.

2.下列有关硫酸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A.组成:

硫酸溶液中

的数目相同

B.性质:

能与

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

D.生产:

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

处理后直接排放

3.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注入盛有蒸馏水的量筒中

B.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以及金属除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测定稀硫酸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稀硫酸滴在用水润湿的pH试纸上

D.稀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都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4.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有变化但和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氢氧化钠D.生石灰

5.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错误的是()

A.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B.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D.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6.紫甘蓝汁呈紫色,茶花汁呈浅黄色。

用分光光度计测不同颜色的溶液,其可见光吸收峰波长范围不同。

现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以上两种汁液在不同酸碱度下的吸收峰波长,其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紫甘蓝汁滴入白醋,溶液显蓝色

B.茶花汁可用于检验雨水是否为酸雨

C.在pH为0-14范围内,可见光吸收峰波长变化越大的汁液越适合作酸碱指示剂

D.往滴有紫甘蓝汁的盐酸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由红紫色变为绿色

7.在点滴板的4个孔穴中放有4种物质,分别滴加稀硫酸,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孔穴

1

2

3

4

现象

溶液变红

得到黄色溶液

有气泡冒出

无明显现象

对点滴板中原物质的推理,正确的是()

A.1中可能是酚酞溶液

B.2中可能是氧化铁

C.3中一定是碳酸盐

D.4中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

8.下面是小芳同学在学习酸、碱的性质时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

其中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向金属镁中滴加稀盐酸,有氢气生成

9.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和NaOH溶液分别吸收

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是

溶解和

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

能与NaOH反应

C.NaOH溶液吸收

的效果比水好

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10.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

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

A

为何变质

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

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B.BC.CD.D

11.某学习小组进行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在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某溶液中滴加X溶液,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盐酸

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

12.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二、填空题

13.酸碱度与人体健康

我们知道许多物质具有酸性或碱性。

其实,人体的体液也有一定的酸碱性,且其酸碱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体血液的量较多,分布广,正常人体血浆pH为7.35﹣7.45。

氧气充足时,人体摄取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会被彻底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

扩散到血液中,会引起血浆的pH略有改变。

人体胃液担负着食物的消化,pH为0.9﹣1.5。

20世纪初科学家在人体胃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旋杆菌能引起慢性胃炎,它主要是通过其产生的脲酶分解尿素产生氨而中和人体胃酸,导致人体胃内酸碱失衡,胃液分泌异常。

如图是一组胃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24小时胃液pH的变化曲线。

科学家发现人体胃液的pH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胃液pH低时,胃液分泌多,胃对弱酸性类药物的吸收相对多;胃液pH高时,胃液分泌少,有利于弱碱性类药物的吸收。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体血浆呈______(填“弱酸性”或“弱碱性”)。

(2)

扩散到血液,血浆的pH会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脲酶分解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______。

(4)分析上图,患者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时,最适宜的用药时间为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A.胃酸能帮助消化食物,胃酸分泌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B.患者的用药时间也会影响到药效

C.患者在上午九点左右服用弱酸性类药物时吸收最好

14.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现象是_______,溶液温度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只充满

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______乙(填“高于”或“低于”),说明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

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

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

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涉及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实验课上,同学们探究了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1:

甲组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无明显现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

实验2:

甲组同学通过讨论后,按图1继续进行了实验。

逐滴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观察到现象是______,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甲组同学认为,要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做以下实验进行验证: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振荡。

当观察到______(填序号)时,证明两者发生了。

A.固体溶解,溶液不变色

B.固体溶解,有蓝色沉淀生成

C.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实验3:

乙组同学进行了如图2实验,向氢氧化铝的浑浊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浑浊液逐渐变澄清,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反思)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实验,我们可以借助指示剂等,检验______或生成物的出现,证明反应的发生。

(实验拓展)同学们对甲组进行实验1后的烧杯中的溶液含有哪些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猜想。

小李认为溶液中只有NaCl;小红认为有NaCl和HCl;小芳认为有NaCl、NaOH和HCl;你的猜想是______。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______的猜想是错误的。

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______

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全部是

,因此它不属于酸,故A错误;KCl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是

,因此它不属于酸,故B错误;NaOH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是

,因此它不属于酸,故C错误;

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因此它属于酸,故D正确。

2.答案:

C

解析:

在水溶液中发生解离:

的数目比是2:

1,A错误。

硫酸与

不发生反应,B错误。

氯化钙与硫酸不反应,不能用来处理含硫酸的工业废水,D错误。

3.答案:

B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注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不能在量筒中稀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以及金属除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C.测定稀硫酸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稀硫酸滴在用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导致测定结果偏大,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稀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B。

4.答案:

A

解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减小,故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份,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也会吸收二氧化碳变质,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放置在空气中会和水蒸气发生反应,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

D

解析:

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易潮解,可以作氧气、氢气的干燥剂,则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D不正确。

故选D。

6.答案:

D

解析:

A、白醋呈酸性,由图像可知,紫甘蓝汁在酸性溶液中的颜色是在红紫色和紫色之间,此选项错误;

B、茶花汁在溶液PH小于13时都呈红紫色,而把PH小于5.6的降雨才称为酸雨,故此选项错误;

C、在pH为0-14范围内,在酸性和碱性的溶液中能呈现不同颜色的汁液才适合作酸碱指示剂,即可见光吸收峰波长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不同时才适合作酸碱指示剂,故此选项错误;

D、紫甘蓝汁在盐酸中呈红紫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后,溶液呈碱性,此时紫甘蓝汁显绿色,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7.答案:

B

解析:

A、酚酞溶液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若1中是酚酞溶液,则溶液还是无色的,此选项错误;

B、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是黄色的,所以2中可以得到黄色溶液,此选项正确;

C、若3中有气泡冒出,则稀硫酸可能和铁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不一定是碳酸盐,此选项错误;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发生反应,也会无明显现象,4中不一定是氢氧化钠,此选项错误。

故选B。

8.答案:

C

解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有白雾产生,错误;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错误;

C、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产生蓝色沉淀,正确;

D、向金属镁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物质名称是结论不是现象,错误。

故选C。

9.答案:

D

解析:

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下方、②上方,这是因为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的效果比水好,比氢氧化钠溶液差,D不正确。

10.答案:

C

解析:

选项

正误

分析

A

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B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C

×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的方法是:

加入足量氯化钙(或氯化钡等)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色,说明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D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可得只含氢氧化钠一种溶质的溶液

11.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中图像信息,最初溶液的pH<7,显酸性,随着X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增大,说明X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A错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溶液为氯化钠、氯化氢的混合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无明显变化,B错误;b点溶液的pH=7,说明此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正确;c点溶液的pH>7,显碱性,说明此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为氯化钠、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为

,D错误。

12.答案:

A

解析:

A、从图中可知,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pH小于7,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选项A错误;

B、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洗手液b的pH比洗手液a的pH大,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选项B正确;

C、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pH﹥7,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选项C正确;

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呈碱性,洗手液a呈酸性,洗手液d和a混合时,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小于7,如果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大于7,选项D正确。

故选A。

13.答案:

(1)弱碱性

(2)减小;

(3)

(4)09:

00

(5)B

解析:

(1)正常人体血浆pH为7.35﹣7.45,pH大于,显弱碱性;故填:

弱碱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

扩散到血液,血浆的酸性增强,pH会减小;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

由化学方程式

可知,反应前有:

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反应后有:

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所以每个X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

(4)胃液pH高时,胃液分泌少,有利于弱碱性类药物的吸收。

分析上图可知,09:

00时,胃液的pH最大,氢氧化铝是一种弱碱性药物,因此,患者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时,最适宜的用药时间为09:

00。

(5)A.胃酸能帮助消化食物,但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酸性胃炎,不有利于人体健康,说法错误;

B.由题干信息以及图示可知,患者的用药时间也会影响到药效,说法正确;

C.由图示可知,患者在晚上九点左右服用弱酸性类药物时吸收最好,说法错误。

故选:

B。

14.答案:

(1)溶液红色褪去;升高

(2)高于;

与NaOH反应;

;通过对照实验,证明

与NaOH发生反应

(3)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

(或

解析:

(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盐酸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可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溶液温度升高,故填:

溶液红色褪去;升高;

(2)将两只充满

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乙和丙对比,丙中试管内液面上升更高,说明液面上升不仅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引起的,还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填:

高于;

与NaOH反应;

;通过对照实验,证明

与NaOH发生反应;

(3)甲中含有酚酞溶液,丙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甲所得溶液全部加入烧杯后,测得溶液pH为3,溶液显酸性,含有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有气泡产生,现象是先变成红色,然后红色变成无色,同时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

(或

)。

15.答案: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指示作用;C;

;溶液颜色的变化;NaCl、NaOH;小芳;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解析:

实验探究:

实验2: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逐滴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故观察到: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加入酚酞试液,可以起到指示作用,根据颜色变色,得出反应发生;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如果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没有发生反应,;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故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反应发生。

故选C;

实验3:

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实验,我们可以借助指示剂等,检验溶液颜色的变化或生成物的出现,证明反应的发生;

实验拓展: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如果稀盐酸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氯化钠,故猜想为:

NaCl、NaOH;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共存,故小芳的猜想是错误的;

结论为:

猜想正确,说明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故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猜想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