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0107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docx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

大工13秋《计算机原理》练习题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一

(一)单选题

1.通常把组成一个字的二进制的位数叫做()。

A.字长B.字C.字节D.位

答案:

A

2.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其理由是()。

A节约元件B运算速度快

C物理器件性能决定D信息处理方便

答案:

C

(二)多选题

下面的选项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操作系统B.汇编语言

C.编译程序D.用户编写的各种软件

答案:

ABC

(三)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答案: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叫做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2.简述系统程序的分类。

答案:

它包括以下四类:

①各种服务性程序,如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练习程序等;

②语言程序,如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等;

③操作系统;

④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二

(一)选择题

1.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精度取决于()

A.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位数

B.阶码采用的编码和尾数的位数

C.阶码采用的编码和尾数采用的编码

D.阶码的位数和尾数采用的编码

答案:

A

2.字符型编码是用()的形状来进行的编码。

A.汉字B.英文字母

C.阿拉伯数字D.大写英文字母

答案:

A

(二)计算题

1.已知X=+122,Y=-122,求X与Y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答案:

X原码=01111010,X反码=01111010,X补码=01111010

Y原码=11111010,Y反码=10000101,Y补码=10000110

2.已知X=+1001,Y=+0101,求X+Y。

答案:

X+Y=+1110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三

(一)选择题

1.数的真值变成机器码时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是()。

A.原码表示法B.反码表示法

C.补码表示法D.移码表示法

答案:

ABCD

2.外部总线是指系统总线,即CPU与()之间的连线。

A.存储器B.I/O系统C.传输器D.内存

答案:

AB

3.能发现两位错误并能纠正一位错误的编码为()。

A.CRC码B.海明码C.偶校验码D.奇校验码

答案:

B

(二)判断题

1.定点补码运算时,其符号位不参与运算。

答案:

错误

2.某R进位计数制,其左边1位的权是其相邻的右边1位的权的R倍。

答案:

正确

3.在串行定点小数除法器中为了避免产生溢出,被除数的绝对值一定要小于除数的绝对值

答案:

正确

4.奇偶校验功能不但能检出一位错误,还能给出错码定位。

答案:

错误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四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A.RAMB.ROM

C.CacheD.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答案:

D

2.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

A.存放数据B.存放程序

C.存放数据和程序D.存放微程序

答案:

C

3.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

A.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B.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

C.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D.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

答案:

C

(二)判断题

1.动态RAM和静态RAM都是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答案:

正确

2.计算机的内存由RAM和ROM两种半导体存储器组成。

答案:

正确

3.个人微机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RAM中保存的信息全部丢失,而ROM中保存的信息不受影响。

答案:

正确

4.CPU访问存储器的时间是由存储器的容量决定的,存储器容量越大,访问存储器所需的时间越长。

答案:

错误

(三)名词解释

1.RAM:

即随机存储器(又称读写存储器),指通过指令可以随机地、个别地对各个存储单元进行访问。

2.ROM:

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对其内容只能读不能写入的存储器,在制造芯片时预先写入内容。

3.PROM:

即可编程序的只读存储器,指一次性写入的存储器,写入后,只能读出其内容,而不能再进行修改。

4.EPROM:

即可擦除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指可用紫外线擦除其内容的PROM,擦除后可再次写入。

5.E2PROM:

即可用电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指可用电改写其内容的存储器。

6.存储器存取时间:

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7.存储周期:

指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例如连续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五

(一)选择题

1.典型的寻址方式有()。

A.隐含寻址方式B.立即寻址方式

C.直接寻址方式D.间接寻址方式

答案:

ABCD

2.一个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应当包括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和字符串类指令。

()。

A.逻辑运算类指令B.程序控制类指令

C.输入输出指令D.系统控制类指令

答案:

ABCD

(二)判断题

1.通用寄存器的数量一般在几个至几十个之间,比存储单元少很多,因此地址码短,而且从寄存器中存取数据比从存储器中存取快。

答案:

正确

2.通常基址寄存器中的值可以由系统程序设定,也可以被一般用户指令所修改。

答案:

错误

(三)简答题

1.简述指令系统的分类。

答:

1、数据传送指令2、算术运算指令3、逻辑运算指令4、程序控制指令5、输入输出指令6、字符串处理指令7、特权指令8、其他指令。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六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哪一个选项是程序计数器()。

A.DRB.PCC.ARD.IR

答案:

B

2.CPU周期也称为()。

A.机器周期B.指令周期

C.节拍周期D.时钟周期

答案:

A

(二)判断题

1.CPU与中速的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通常采用同步定时方式。

答案:

错误

2.一个指令周期,至少需要两个CPU周期。

答案:

正确

(三)简答题

1.简单了解CPU的工作流程

答:

由晶体管组成的CPU是作为处理数据和执行程序的核心,其英文全称是:

CentralProcessingUnit,即中央处理器。

首先,CPU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控制单元,逻辑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包括内部总线及缓冲器)三大部分。

CPU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

进入工厂的原料(程序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单元)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从控制单元开始,CPU就开始了正式的工作,中间的过程是通过逻辑运算单元来进行运算处理,交到存储单元代表工作的结束。

 

数据与指令在CPU中的运行。

数据从输入设备流经内存,等待CPU的处理,这些将要处理的信息是按字节存储的,也就是以8位二进制数或8比特为1个单元存储,这些信息可以是数据或指令。

数据可以是二进制表示的字符、数字或颜色等等。

而指令告诉CPU对数据执行哪些操作,比如完成加法、减法或移位运算假设在内存中的数据是最简单的原始数据。

首先,指令指针(InstructionPointer)会通知CPU,将要执行的指令放置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

因为内存中的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地址),可以根据这些地址把数据取出,通过地址总线送到控制单元中,指令译码器从指令寄存器IR中拿来指令,翻译成CPU可以执行的形式,然后决定完成该指令需要哪些必要的操作,它将告诉算术逻辑单元(ALU)什么时候计算,告诉指令读取器什么时候获取数值,告诉指令译码器什么时候翻译指令等等。

假如数据被送往算术逻辑单元,数据将会执行指令中规定的算术运算和其他各种运算。

当数据处理完毕后,将回到寄存器中,通过不同的指令将数据继续运行或者通过DB总线送到数据缓存器中。

基本上,CPU就是这样去执行读出数据、处理数据和往内存写数据3项基本工作。

但在通常情况下,一条指令可以包含按顺序执行的许多操作,CPU的工作就是执行这些指令,完成一条指令后,CPU的控制单元又将告诉指令读取器从内存中读取下一条指令来执行。

这个过程不断快速地重复,快速地执行一条又一条指令,产生你在显示器上所看到的结果。

我们很容易想到,在处理这么多指令和数据的同时,由于数据转移时差和CPU处理时差,肯定会出现混乱处理的情况。

为了保证每个操作准时发生,CPU需要一个时钟,时钟控制着CPU所执行的每一个动作。

时钟就像一个节拍器,它不停地发出脉冲,决定CPU的步调和处理时间,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CPU的标称速度,也称为主频。

主频数值越高,表明CPU的工作速度越快。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七

(一)选择题

1.CPU中也有一个类似作息时间的东西,我们称之为()。

A.信号B.时钟C.时序信号D.节拍

答案:

C

2.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是用许多条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实现的,这个微指令序列通常叫做()。

A.微命令B.微程序C.程序D.微指令

答案:

B

(二)判断题

1.CPU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运算器、Cache、控制器。

答案:

正确

2.一个算术运算产生一个判决。

答案:

错误

(三)简答题

简述CPU维护的相关知识。

答:

因此对于CPU的维护,主要是解决散热的问题。

这里建议不要超频,或者不要超频太高。

在超频的时候,也须一次超一个档位地进行,而不要一次过就大幅度提高CPU的频率。

只因为超频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一次超得太高,会容易出现烧坏CPU的意外。

另外,如果CPU超频太高也会容易产生CPU电压在加压的时候不能控制的现象,这时当电压的范围超过10%的时候,就会对CPU造成很大的伤害。

只因增加了CPU的内核电压,就直接增加了内核的电流,这种电流的增加会产生电子迁移现象,从而缩短了CPU的寿命,甚至导致CPU内伤而烧毁。

要解决CPU的散热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要超频太高(从维护角度来看,最好不要超频),与及采用更良好的散热措施的方法。

其中,散热措施可以为CPU改装一把强劲的风扇,让机箱风扇与电源的抽风风扇形成对流,使用主机能够得到更良好的通风环境。

另外,由于CPU风扇与及风扇下面的散热片是负责通风散热的工作,要不断旋转使平静的空气形成风,因此对于空气中的灰尘也接触得较多,这样就容易在风扇与及散热片上囤积灰尘影响风扇的转速与及使到散热不佳了。

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清除CPU风扇与散热片上的灰尘。

除以上所述之外,对于CPU的维护还需要将BIOS的参数设置正确,以及不要在操作系统上同时运行太多的应用程序,导致系统繁忙等的维护措施与应用习惯。

这是因为BIOS参数设置不正确,与及同时运行太多应用程序的话,会容易导致CPU工作不正常或工作量过大,从而使到CPU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这样就加快了CPU的磨损,以及也容易导致死机现象的出现。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八

(一)选择题

1.总线的定时方式有()。

A.同步定时B.交错定时

C.多方案定时D.异步定时

答案:

AD

2.接口的典型功能有()几种。

A.控制和缓冲B.状态和转换

C.整理D.程序中断

答案:

ABCD

3.总线按功能分类可分为()。

A.地址线B.数据线

C.控制线D.I/O线

答案:

ABC

(二)简答题

1.总线的分类有哪些?

答:

总线按功能和规范可分为三大类型:

(1)片总线(ChipBus,C-Bus)

又称元件级总线,是把各种不同的芯片连接在一起构成特定功能模块(如CPU模块)的信息传输通路。

(2)内总线(InternalBus,I-Bus)

又称系统总线或板级总线,是微机系统中各插件(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通路。

例如CPU模块和存储器模块或I/O接口模块之间的传输通路。

(3)外总线(ExternalBus,E-Bus)

又称通信总线,是微机系统之间或微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仪器、仪表、控制装置等)之间信息传输的通路,如EIARS-232C、IEEE-488等。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九

(一)选择题

1.总线可以分为()。

A.地址总线

B.数据总线

C.控制总线

D.信息总线

答案:

ABC

2.异步通信方式可有()方式。

A.非互锁

B.半互锁

C.全互锁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

ABC

(二)判断题

1.ISA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

答案:

错误

2.总线数据通信方式按照传输定时的方法可分为同步式和异步式两类。

答案:

正确

 

(三)简答题

1.PCI总线的主要性能和特点?

答:

PCI总线的主要性能

(1)支持10台外设

(2)总线时钟频率33.3MHz/66MHz

(3)最大数据传输速率133MB/s

(4)时钟同步方式

(5)与CPU及时钟频率无关

(6)总线宽度32位(5V)/64位(3.3V)

(7)能自动识别外设

PCI总线的特点:

(1)数据总线32位,可扩充到64位

(2)可进行突发(burst)式传输

(3)总线操作与处理器-存储器子系统操作并行

(4)总线时钟频率33MHZ或66MHZ,最高传输率可达528MB/S

(5)中央集中式总线仲裁

(6)全自动配置、资源分配、PCI卡内有设备信息寄存器组为系统提供卡的信息,可实现即插即用(PNP)

(7)PCI总线规范独立于微处理器,通用性好

(8)PCI设备可以完全作为主控设备控制总线

(9)PCI总线引线:

高密度接插件,分基本插座(32位)及扩充插座(64位)。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十

(一)选择题

1.最基本的输入设备是()。

A.键盘

B.鼠标

C.光笔

D.触摸屏

答案:

A

2.下列选项不是输入设备的是()。

A.键盘

B.麦克风

C.鼠标

D.显示器

答案:

D

(二)判断题

1.PS/2接口是现在键盘和鼠标广泛采用的接口。

答案:

错误

2.OCR是光学字符识别的缩写。

答案:

正确

(三)简答题

1.简述常见的输入设备。

答:

(1)键盘

(2)光笔、图形板和画笔(或游动标)输入

(3)鼠标器、跟踪球和操作杆

(4)触摸屏

(5)图像输入设备(摄像机和数字照相机)

(6)条形码及其技术

(7)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和语音文字输入系统

2.简述鼠标的分类。

答:

机械式和光电式。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十一

(一)选择题

1.击打式打印机又分为()两种。

A.活字式打印

B.点阵针式打印

C.激光式打印机

D.活字打印机

答案:

AB

2.显像管是显示器生产技术变化最大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衡量一款显示器档次高低的重要标准,按照显像管表面平坦度的不同可分为()等多种。

A.球面管

B.平面直角管

C.柱面管

D.纯平管

答案:

ABCD

3.LED显示器集()于一体,以其色彩鲜艳、动态范围广、亮度高、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成为最具优势的新一代显示媒体。

A.微电子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信息处理

D.信息存储技术

答案:

ABC

(二)简答题

1.简单了解点阵针式打印机和激光印字机?

答:

(1)点阵针式打印机

点阵针式打印机是目前应用最普及的一种打印设备,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字符种类不受限制,易实现汉字打印,还可以打印图形/图像,因此在微小型机中都配置这种打印机。

点阵针式打印机的印字方法是由打印针选择n×m个点阵组成的字符图形。

显然点越多,印字质量越高。

西文字符点阵通常有5×7,7×7,7×9等几种,中文汉字至少要16×16或24×24点阵。

为了减少打印头制造的难度,串行点阵打印机的打印头中只装有一列m根打印针,每针可以单独驱动(意味着最多可以并行驱动m根打印针),印完一列后打印头沿水平方向动一步微小距离,n步以后,可形成一个n×m点阵的字符。

以后又照此逐个字符进行打印。

串行针式打印机有单向打印和双向打印两种。

当打印完一行字符后,打印纸在输纸机构控制下前进一行,同时打印头回到一行起始位置,重新自左向右打印,这种过程叫单向打印。

双向打印是自左至右打印完一行后,打印头无须回车,在输纸的同时,打印头走到反向起始位置,自右向左打印一行。

反向打印结束后,打印头又回到正向打印起始位置。

由于省去了空回车时间,使打印速度大大提高。

(2)激光印字机

激光印字机是激光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原理与静电复印机相似。

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经光学透镜系统被聚焦成一个很细小的光点,沿着圆周运动的滚筒进行横向重复扫描。

滚筒是记录装置,表面镀有一层具有光敏特性的感光材料,通常是硒,因此又将滚筒称为硒鼓。

硒鼓在未被激光束扫描之前,首先在黑暗中充电,使鼓表面均匀地沉积一层电荷。

此后根据控制电路输出的字符或图形,变换成数字信号来驱动激光器的打开与关闭。

扫描时激光器将对鼓表面有选择地曝光,曝光部分产生放电现象,未曝光部分仍保留充电时的电荷,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随着鼓的转动,潜像部分将通过装有碳粉盒的显影器,使得具有字符信息的区域吸附上碳粉,达到显影的目的。

当鼓上的字符信息区和普通纸接触时,由于在纸的背面施以反向的静电电荷,鼓表面上的碳粉就会被吸附到纸上来,这个过程称为转印。

最后,当记录有信息的纸经过定影辊高温加热,碳粉被溶化,永久性地粘附在纸上,达到定影的效果。

另一方面,转印后的鼓面还留有残余的碳粉。

因此先要除去鼓表面的电荷,然后经清扫刷,将残余的碳粉全部清除。

清除以后的鼓表面又继续重复上述的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等一系列过程。

激光印字机是非击打式硬拷贝输出设备,输出速度快,印字质量高,可使用普通纸张。

其印字分辨率达到每英寸300个点以上,缓冲存储器容量一般在1MB以上,对汉字或图形/图像输出,是理想的输出设备,因而在办公自动化及轻印刷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十二

(一)选择题

1.信息交换方式主要有()几种。

A.程序传送方式B.中断传送方式

C.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D.通道方式和外围处理机

答案:

ABCD

2.()是分组交换的两种具体形式。

A.数据报(Datagram)B.平面直角管

C.报文交换D.虚电路(VisualCircuit,VC)

答案:

AD

3.交换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

C.信息交换D.信息存储

答案:

AC

(二)判断题

1.CPU与慢速或中速的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通常采用同步定时方式。

答案:

错误

2.数据在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传送完全靠计算机程序控制,是在CPU主动控制下进行的。

答案:

正确

3.DMA方式一般用于高速传送成组数据。

答案:

正确

4.DMA的数据传达是以数据块为基本单位进行的。

答案:

正确

(三)简答题

1.比较程序中断方式与DMA方式有哪些不同?

答: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和中断控制方式都只适用于简单的、外设很少的计算机系统,因为程序直接控制方式耗费大量的CPU时间,而且无法检测发现设备或其他硬件产生的错误,设备和CPU、设备和设备只能串行工作。

中断控制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由于中断次数多,因而CPU仍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处理中断,而且能够并行操作的设备台数也受到中断处理时间的限制,中断次数增多导致数据丢失。

DMA方式和通道方式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这两种方式采用了外设和内存直接交换数据的方式。

只有在一段数据传送结束时,这两种方式才发出中断信号要求CPU做善后处理,从而大大减少了CPU的工作负担。

DMA方式与通道控制方式的区别是,DMA方式要求CPU执行设备驱动程序启动设备,给出存放数据的内存开始地址以及操作方式和传送字节长度等;而通道控制方式则是在CPU发出I/O启动命令之后,由通道指令来完成这些工作。

2.简述DMA及其优点。

答:

直接内存访问(DMA),是一种完全由硬件执行I/O交换的工作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DMA控制器从CPU完全接管对总线的控制,数据交换不经过CPU,而直接在内存和I/O设备之间进行。

DMA方式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能满足高速I/O设备的要求,也有利于CPU效率的发挥。

3.简述DMA数据传送过程。

答:

DMA的数据块传送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传送前预处理;

正式传送;

传送后处理。

4.简述DMA控制器的组成。

答:

内存地址计数器、字计数器、数据缓冲寄存器、DMA请求标志、控制/状态逻辑、中断机构

计算机原理辅导资料十三

(一)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DMA传输过程必须经过下面的几个步骤()。

A.DMA请求B.DMA响应C.DMA传输D.DMA结束

答案:

ABCD

2.在DMA请求中,()对DMA控制器初始化,并向I/O接口发出操作命令,I/O接口提出DMA请求。

A.CPUB.管理员C.存储信息D.处理器

答案:

A

3.每个通道可以连接多个外围设备,根据数据传送方式,通道可分成()三种类型。

A.字节多路通道B.选择通道

C.数组多路通道D.信息存储通道

答案:

ABC

(二)填空题

1.数组多路通道与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基本单位是(),而字节多路通道与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基本单位是()。

答案:

数据块、字节

2.通道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两种计算机I/O系统结构,一种是通道结构的I/O处理器,通常称为(),另一种是()。

答案:

输入输出处理器、外围处理机

3.()是一个特殊功能的处理器,它有自己的指令和程序专门负责数据输入输出的传输控制。

答案:

通道

 

(三)判断题

1.字节多路通道主要用于连接大量的低速设备。

答案:

正确

2.PPU可以和CPU并行工作,提供高速的DMA处理能力,实现数据的高速传送。

答案:

错误

(四)简答题

1.简单了解通道工作过程

答:

通道中包括通道控制器、状态寄存器、中断机构、通道地址寄存器、通道指令寄存器等。

这里,通道地址寄存器相当于一般CPU中的程序计数器。

通道控制器的功能比较简单,它不含大容量的存储器,通道的指令系统也只是几条与输入输出操作有关的命令。

它要在CFU的控制下工作,某些功能还需CPU承担,如通道程序的设置、输入输出的异常处理、传送数据的格式转换和校验等。

因此,通道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处理器。

通道状态字类似于CPU内部的程序状态字,用于记录输入输出操作结束的原因,以及输入输出操作结束时通道和设备的状态。

通道状态字通常存放在内存的固定单元中,由通道状态字反映中断的性质和原因。

CPU在进行一个输入输出操作之前,首先准备好通道程序,然后安排好数据缓冲区,再给通道和设备发启动命令。

CPU准备好的通道程序存放在内存中,由通道控制器读取并执行。

通道接到启动信号后,首先到指定的内存单元中取通道地址字,放在通道地址寄存器(CAW,是channeladdressword的缩写)中。

这个存放通道地址字的内存单元的地址可以是固定的,然后根据通道地址寄存器中的值到内存中去取第一条通道指令,并放在通道指令寄存器中。

通道程序执行时通过在通道指令寄存器中的相应位进行设置来告诉通道指令执行机构在执行完成当前指令后,自动转入下一条指令或者结束数据传送过程。

通道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一条结束指令,通道在执行到这条结束指令时就不再取下一条指令,而是通知设备结束操作。

在通道程序执行完毕后,由通道向CPU发中断信号,并将通道状态字写入内存专用单元,CPU根据通道状态字(CSW,是channelstatusword的缩写)分析这次输入输出操作的执行情况。

通道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界面。

为了便于用户根据不同需要配置不同设备,通道—设备控制器的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