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00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备考简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名词解释

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八大:

1956年9月,中央领导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组织召开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集中探索。

对社会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

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军侵略华北和南京国民政府在华北继续妥协退让、丧权辱国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

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总路线规定,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论持久战:

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国经过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客观根据,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自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其中心思想:

“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彻底的反帝反封的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导火线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新文化运动:

1919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是一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国两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他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召开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第二条战线: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整风运动:

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演讲,在全党范围内展开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主要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其主要任务是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

二、简答题:

1.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人物的代表

第一,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

第二,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代表人物有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

第三,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代表人物有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中李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等五四动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

2.1949-1952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

首行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和进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即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作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4.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第二,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第三,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第四,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5.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这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是要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的。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通过现代化、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的。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追求的目标,二者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

6.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三民主义”即名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

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共享。

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第二,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

第四,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第五,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8.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

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9.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10.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11.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有哪些?

如何防止中国再次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侵华日军在中国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给中华民族造成极为慎重的灾难。

第一,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第二,第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第三,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如何防止中国再次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

第一,以史为鉴,面向末来,是处理中日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要百倍珍惜和维护中日两国人民历尽艰辛共同努力建立起来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二,第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第三,第三,我们要居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