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7312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docx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

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

现在上课。

上一节,我们讲了正治与反治、调整阴阳。

接着,我们讲第五个原则——调和气血。

从气血基本病理机制、气血失调这个角度看,气血失调以后,调整气血的原则是什么呢?

第一讲气病的治疗原则。

我们在病机中讲过气虚、气滞、气陷、气逆、气脱、气闭。

我们前面讲过正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

虚者补之、滞者疏之、陷者升之、逆者降之、脱者固之、闭者开之。

至于这个原则,具体还有好多处理方法,将来同学们在《方剂学》和《中药学》以及在临床课进一步学习。

这些就是逆其证的性质而治,都属于正治。

第二、血病的治疗原则,我们讲过基本病理机制:

虚、脱、瘀、寒、热、出血。

它的原则:

虚者补之,脱者固之、血脱就固脱,瘀者行之,活血化瘀,寒者温之,热者凉之。

同样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

特殊提到的出血,止之。

止血,中医学有一条原则,习惯上叫“见血休治血”。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是要根据辨证论治,确定出血的阴阳寒热虚实而治,而不是一味地单纯止血。

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出血性疾患的时候,要进一步来学习出血性疾病的治疗规律。

特别是注意止血,正确地把握应用止血的药物、止血的方法。

这是单纯气病、单纯血病。

一般情况下,都是气血同病。

气血同病怎么治疗呢?

一、气病治血,有气病而治血病。

气病治血,所以,中医说“治气不治血,非其治也”。

二、血病治气。

因血病而治气,也必须治气。

所以,还有一句话,“治血不治气,非其治也。

”这两句话合到一起,正确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

根据阴阳之间的关系,前面讲阴阳,强调的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疾病乃起。

但是,强调阳气和阴气的关系,意思是强调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什么意思呢?

阳气和阴气,这两者相比较,始终规定阳气是占主导地位的。

那么气为阳、血为阴。

同样气和血之间的关系,强调气为主,血为次。

所以,调整气血,中医理论有一个基本原则——气血俱要。

气和血两者都非常重要。

这两者关系强调什么呢?

治气在治血之先。

将来学习《方剂学》当归补血汤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讲。

血脱益气,为什么强调治气呢?

就是根据“气血俱要,治气在治血之先。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里面还有一句话,说“阴阳并需,滋阴在养阴之上”。

这两句话,体现一个共同的思想:

强调阳气的作用。

这也是辨证的,同时又规定了某一方为主。

调整脏腑。

我们讲脏腑病机、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

正确地处理脏腑的阴阳失调,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脏系统,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体。

所以调整脏腑,脏腑功能失调,必须遵循这样一个整体观点来考察。

最基本的:

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首先要考虑这个点,首先来调整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这是第一条原则。

第二条原则,任何一脏发病,我们讲脏腑病机的时候,重在强调,一旦某一脏有病,按照它自身规律,应该怎么发展;按照脏腑之间的关系,它应该怎么发展。

所以,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第二个重要原则,从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入手,既立足于调整本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同时也考虑这一脏和脏腑之间的关系,它的疾病演变规律来调整。

那就是说,把局部和整体统一起来,来调整脏腑的气血阴阳失调,不能仅仅理解为或立足于只调某一脏。

把整体和局部统一起来,这是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的最基本的原则。

至于说具体处理的方法,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处理方法,下面有几条原则:

1.是在总的原则指导下,记住调整脏腑阴阳气血。

①调整本脏的阴阳气血失调。

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阴阳气血失调。

从两者入手,从整体入手来考虑调整脏腑阴阳失调,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②可以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

在调整脏腑阴阳失调时,既要考虑五脏主时,与四时相应、气化相通。

处方遣药,要充分考虑和缓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要考虑某一脏气机升降的规律。

在选择药物、针灸和按摩,它所产生的效应,调整机体的升降出入的时候,其升降出入要充分考虑每个脏腑的特性,它升降的特性。

比如,脾升胃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那么治疗调整脾,保护脾的升清作用。

不过,不应该过用沉降药物。

反之,胃以降为和,这个和,胃多用沉降药物,顺其脏腑的气机升降特性来定。

《内经》还有五脏所恶,就是治疗某一脏不可过用。

和对某一性质,它忌某一性质,就是说怕某一性质。

可以考虑药物的属性对某一脏的作用。

在处方、在遣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要考虑。

3.再一条原则,大家要注意:

实者泻腑,虚者补脏。

比如,心火炽盛,心火上炎,这是心之实,脏之实。

不治脏,可以治腑。

将来同学们学习导赤散,导赤散,说它的作用,能泻心火,使心火从小肠而出。

实际上,是泻小肠火。

那么心有病则治小肠。

虚者补脏,胃气虚,脾胃相表里,健脾益气,就可以补胃气之虚。

虚者补脏。

这是就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在这个总的原则下,要考虑脏腑的生理特性。

包括它的喜、恶,气机升降的特性来充分考虑这些要素,来正确处理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第二条,就是要求掌握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这一脏。

这就要求同学们掌握某一脏、某一腑它的病机的演变规律、自身的演变规律和其他脏腑的演变规律。

我们在讲脏腑病机的时候,反复强调某一脏有病,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第二个处理原则,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就是针对某一脏有病,它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可以涉及哪脏哪腑,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强调在五脏的整体综合调节,在这个前提下,最常用的就是生克制化的调节。

按照生克制化的规律,掌握它的演变规律来进行调节。

我们前面曾经提过多少次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肝有病,它要调整脾,至少想到这一脏。

一般来说,生克制化规律,按照制化规律来调节。

今后同学们学《方剂》的时候,认真读方解,特别是到高年级,读古代的方书,有的作家就是从五行生克制化来阐述方剂的结构,来体会如何按照生克制化的规律去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前面讲,用五行学说确定的治疗原则和常用的方法里面,提到用相生规律确定的方法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那么把生和克结合起来,来调整三脏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调整相生和相克的关系,体现了制化的调节机制。

第三、根据脏腑相合理论,那么脏病治腑,腑病治脏,刚才提到实者泻腑,虚者补脏。

已经提到了脏腑相合的理论。

刚才举的例子,心火亢盛,治小肠、治小肠。

大肠气机不通而便秘,可以补益肺气。

实证可以泻肺,脏病治腑,腑病治脏,但一般规律是脏腑同治。

这里面,最重要的注意脏腑的性质和气机升降的趋势。

掌握这些要素,来遵循着某一脏阴阳气血失调,调整某一脏。

在此基础上,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这样来处理脏腑之间的关系。

最终达到脏腑本身某一脏有病,阴阳气血,重新建立平衡,用来调整脏腑和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调整它们的平衡,也就是立足点旨在调整脏腑。

一、调整某一脏的阴阳失调。

二、调整五脏系统之间的阴阳失调。

最终达到以五脏为中心这个五脏系统重新建立起平衡,重新处于正常的状态,这就是调整脏腑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们刚才提到要考虑脏腑的生理特性,考虑脏腑之间的关系,特别考虑脏腑的生理特性。

那是具体处理的灵活性。

前面讲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要考虑脏腑本身它的生理特性。

在这个情况下,就能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前面讲脏腑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脾胃之间的关系。

它俩气机升降作用趋势不同,它的性质截然相反,而且两者常常是交互为病,就是脾胃同病。

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它们的关系,一要分清是脾病为主,还是胃病为主。

二要分清、处理、调整它们,应充分考虑它们的性质。

就气机升降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处理两者的关系,既要用升药,又要用降药。

所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治疗脾,按照脾的性质,应该用温性药物、辛散的药物,升发脾阳。

而治疗胃,至少用甘寒、生津、养胃阴,用喜沉降的药物。

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叫做什么呢?

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在处理本脏有阴阳失调的同时,考虑脏腑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前提下,按照脏腑的生理特性,考虑这些因素来处理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失调。

使病变的脏腑,重新建立起新的平衡、重新恢复到健康状态,由疾病转化为健康。

下面讲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又叫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简称叫三因制宜。

第一、讲因时制宜。

我们前面讲绪论的时候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叫宜思维。

实际是中国文化的“致中和”的思想、中道思想、中正思想。

这个和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反应在中医治疗原则上,强调宜、制宜。

所谓因时制宜,它的定义,是指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

怎样制定适宜治疗原则?

1.四季都有慎用药,也有宜用药。

该用的药和注意慎用的药、谨慎使用的药。

四季慎用的药物,例如,夏季慎用温热药物,冬季慎用寒凉药物。

四季宜用的药物,春季应该用辛药和凉药,那么夏季应该用解暑化湿的药物。

秋是燥,因此,秋天应该用宜润、不宜燥的药物,而冬季为寒水用事,就宜用辛药和温药,这就叫做因时制宜。

辨证论治的结果,不管疾病的性质如何,第一要辨证论治,第二充分考虑季节不同,用药的药物,慎用的药物。

比如,夏季为阳气用事,气候炎热,虽然得寒证,本应该热者寒之,由于脏腑和外界阴阳的气化相通,所以用温热药物,也要求该用,但是必须恰到好处。

这就叫做慎用。

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这个意思,该用必须得用。

夏季炎热,得了寒证,应该是用温热药的。

但是又充分考虑夏季这个气化特点,这就叫慎用。

它和冬季寒水用事,冬季得寒病,同样有寒病,一个在冬季发生,一个在夏季发生,都要用热药。

要充分考虑夏季和冬季的区别。

考虑外界气候变化,寒、热属性的区别。

就这个意义讲,用慎用药物,这是考虑季节,实际还强调是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患者得了某一种病,表现的证候的寒热虚实,特别是寒热的属性、阴阳失调的结果,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还考虑外界环境阴阳消长对它本身的影响。

你为这个患者重新建立起阴阳平衡,就要通过药物的作用,又要考虑外界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把这两者因素结合起来,正确地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把这个叫什么呢?

因时制宜。

冬天同样可以得实热证,也可以有的。

那么热证必须用寒凉药物,寒者热之。

可是冬天,告诉你冬天是寒水用事,本身引起阳气受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苦寒药物它还有个弊病。

一方面能够清热泻火、祛除实热。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有伤阴伤阳的,用的程度不同,也可以伤阴,也可以伤阳。

冬季寒水用事,本身外界的寒邪和人体的阳气处于一个不足的状态。

一用药,因为本来冬季应该是用辛温药物的,考虑和外界环境气化相通,可是,现在必须用寒凉药物,来充分考虑这个季节。

冬季慎用寒凉,不是不用,而是恰到好处。

这就是《内经》讲的四句话: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凉远凉”,它的意思就是充分考虑季节的特征。

第二个,因地制宜。

就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

在具体应用上,考虑地理环境的因素。

这个思想的建立,中医学形成,是以黄河流域文化,是以河南为中心,河南平原为中心,以它为标准,分为东、西、南、北四方。

西北和中原比,气候偏寒、偏凉,地势高、偏燥。

东南地势偏低,多温多热。

这是气候、地理环境所决定。

那么不同的地理环境,即使得同一个病,由于地理环境的结果,形成了气候特点不同。

那就要考虑确定治疗原则的时候,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因素。

比如,西北和东南,同样都得风寒感冒、感受风寒。

西北地势高,气候寒凉,同样都需要用辛温发散的药物来解表散寒。

由于一个是地势高,气候多寒凉,一个是地势低,气候多温热,那就在西北,同样用辛温药物,应该用重剂;而到东南,同样用辛温药物,都要用轻剂。

同样得感冒,咱们举麻黄,首选药,是辛温发散第一味药。

在广东,在东南沿海,同样患风寒表证,同样使用麻黄,和到东北,到黑龙江,到西北,同样患风寒表证,使用的麻黄量就应该不一样。

也就是说西北,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形成气候,它多寒凉,和东南沿海比,同样一个风寒感冒,应该是考虑地理的因素,那就是西北寒邪盛,东南寒邪微,同样一个人得感冒,这就决定了使用辛温药物,剂量有轻重之区别。

将来同学们如果到广东工作去,到广东使用辛温药物,即使使用麻黄,其剂量要非常小;可到黑龙江去,使用麻黄来辛散解表的时候,那么使用的量,就显然是剂量加大。

为什么这样呢?

就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因素。

地理环境的因素,特别是不同地理环境,表现为气候的特点,根据气候的特点,看它的寒和热、湿和燥的孰轻孰重。

在这种情况下,来考虑地理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对疾病的影响。

同样一个疾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使用同一个药,一定会有剂量的差异。

不仅辨证有差异,剂量也会有差异。

也就是说,证和病相同,条件不同是指地理环境不同。

地理环境,我们这里面主要强调一个气候的环境。

它还有人文环境,生活习惯不同。

如果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全面考虑起来,这样的话才能体现出来因地制宜。

那么影响治疗,前面讲过的因素还有好多。

体质因素、人文环境,这些都应该考虑(到)里面。

但是,我们这里习惯上讲因地制宜,主要是考虑各个不同的地理的、自然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还是回到天、地、人三才一体,就是人和环境的统一。

着重从人和环境、阴阳来考虑,这是因地制宜。

第三、因人制宜。

是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这个叫因人制宜。

简单地说,个体差异,也是中医治疗学思想里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充分考虑个体化,就是个体差异。

辨证论治体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个体化治疗。

我们在这里讲治疗原则,强调因人制宜则进一步体现出中医的治疗特色——个体化治疗。

我们看小孩、青壮年到老年,从年龄的区别,中医认为小孩气血未充,他的阴阳平衡最不稳定。

所以小孩身体特点是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他的变化非常快,瞬息万变。

正因为这样,他又气血未充,所以治疗小孩,慎用峻剂和补剂。

也就是说,补或攻都要小心点,特别是补。

因为什么呢?

因为他容易虚、容易实,变化不定。

不像治疗成年人那样,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好把握。

这小孩呢!

变化不规律,变化莫测。

所以该补的时候也要补,该泻的时候,也要泻。

但是要慎。

最忌像成人那样,实证剧烈地攻伐,这个攻,是指剧烈地攻伐、峻攻。

那么小孩考虑他的体质特点,肠胃气血未充,常常出现食积。

不管出没出现食积这样一个表现,治疗小孩,常常加消食的药物,这就充分考虑小孩的特点。

剂量呢,小孩的剂量和大人的剂量也不一样的,都是轻,小孩有小孩的剂量,都是按照药典规定用药的标准,那是按照成人剂量算的,有下限和上限。

小儿至少都是在下限以下,用药非常轻的。

到了青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中医话叫气血充盛,青壮年得病,可以有虚,也可以有实,由于正气盛,邪气作用以后,正邪交争,表现非常明显剧烈,所以,青壮年得病多实。

那么用药呢,就可以按照正常人的药物,国家药典规定正常剂量去用。

到了老年,随着肾精的亏损,各个脏腑系统功能逐渐地衰退,表现为气血亏虚。

所以老年人得病,阴阳失调,邪正盛衰分析的结果呢!

多虚少实,多虚证,一般自然规律。

所以到老年的时候,常常强调总的治疗思想要扶助正气、补虚。

即使有实邪,它的祛邪,也要和中年人,青壮年人分别开来,也要慎泻。

上一节,我举了肝硬化腹水,治疗30岁、40岁、45岁以下的,25岁到45岁以下的这一阶段的肝硬化腹水,同样一个辨证结果,同样的病势区别,病势的趋势都是完全相同。

一个是60岁的老者患肝硬化腹水,一个是壮年,35岁人病人,由于年龄的不同,那你处理攻邪和扶正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年龄的特点。

他俩同样既要祛邪,又要扶正。

或者是先祛邪,后扶正,或先扶正、后祛邪。

在处方、遣药,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是体现出年龄的差异。

其次要考虑性别的差异、性别的特征。

我们前面反复讲,讲过多次。

男性强调重在以气为主,女以血为主。

那么男性以肾为先天,女性以肝为先天,体现性别的差异。

因此,治疗男性重在治气,调整脏腑之气,而治疗又重在落实到脏腑上,重在补益先天、补益后天。

而女性重在血上,她的生理特点表现为经、带、胎、产。

所以治疗女性的重点,落实到脏腑上,虽然也要照顾到先天、后天,可是重在肝。

这就是性别的差异所决定。

不同的性别,它的生理特点有所差异,生理特点有差异,病理变化也有差异。

同一个病理变化,同一个证,性别有差异,治疗的重点就不完全一样,充分考虑性别的差异。

就是性别在不同阶段也是如此啊,如女性在分娩以后,出血,那么在哺乳期,不管得什么病,要充分考虑失血,易血虚,易有瘀。

按照一般规律,血虚用四物汤就可以了。

那么到哺乳期为什么首选用生化汤啊?

既要补血,又要化瘀,就考虑女性分娩以后,她有出血,出血必留瘀。

这就不仅考虑到性别的差异,而且要考虑就性别本身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它也有差异。

体质的考虑,从总的分类,我们前面讲的是偏阳质和偏阴质、阴阳平衡质。

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质。

那么阴阳一失调,表现为有点倾斜,有偏阳质和偏阴质。

所以我们讲偏阳质,不是阳盛,就是阴虚。

这种体质,即使应该用温热药物,考虑体质的特点,也要慎用,恰到好处,不可过剂。

该用必须用,用到恰到好处,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同样道理,偏阴质,不是阴盛,就是阳虚。

这个体质,即使是应该用寒凉药物,同样应该是中病即止,不可过剂,这是慎用。

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在这里充分考虑体质的因素,所以说,全面的考察体质的强弱,强者用药宜重,弱者用药宜轻。

根据它的正气的程度,表现为体质强弱的程度,这里最重要的是考虑体质的寒热属性,从脏气而化,从化的结果,该用什么药,就得用什么药。

但是,偏阳质注意,该用温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那么偏阴质,该用寒凉药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两者都应该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反复强调这句话,就充分考虑体质的特点,这就是叫因人而异。

体现了中医学个体化治疗。

所以辨证论治,不管年龄、性别、体质,都要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的结果,在具体的治疗某个证候的时候,治疗这个疾病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时间、地点、个体自身的条件、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综合起来,下决心来进行治疗,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采用具体的治疗方法,原则相同就是要考虑时间、地点、人物的差异。

在处理上又有灵活性。

充分体现出来个体化治疗的特征。

既考虑、既强调整体观念,天、地、人三才一体,又突出以人为贵,考虑人所居住的、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

把这些因素考虑起来,来正确地确定原则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同样一个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个人,总的治疗原则是相同的。

应该服从寒者热之、热之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可是,又由于时间、地点、人物的条件差异,在这个总的原则指导下,在处理上要兼顾上述这些因素,这就叫做辨证论治,这就叫做中医学的个体化治疗。

它也从治疗原则这个角度,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而在天、地、人三者,尤其强调以人为贵的这个思想。

我们最后用一个示意图把我们这一节总结一下。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基本的治疗观念。

这不是就现象、就症状而治,一定是追求疾病的本质,揭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同时还要考虑时间、地点、个体的差异,把这些综合起来,才真正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求本,这是最基本的治疗思想。

在这个基本的治疗思想指导下,它一般的原则扶正祛邪、标本缓急。

扶正祛邪,体现了正确处理正邪关系。

在这个前提下,那么还要分清轻重缓急,表现为标本缓急这样一个原则。

在这个前提下分清楚了,那么最后看,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两者关系入手看,一致,还是出现某些假象?

产生了正治和反治这样一个概念。

又要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如此。

那么既要调整邪正的关系,又要分清标本缓急,又要充分考虑时间、地点、环境的关系。

那么具体处理方法上,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入手看,一致称之为正治;不一致,我们有四个概念,叫做反治,它们属于同一层次。

在治病求本的思想条件下,要分清楚邪正之间的关系,要分清孰轻孰重,要考虑时间、地点、条件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一致,我们就采用正治的方法处理、正治原则。

否则出现了某些假象,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反治入手,这个思维入手来确定它的治疗原则。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那么具体如何来调整呢?

调整邪正之间的关系呢?

怎么来考虑环境这些因素呢?

怎么来处理它们之间的主次、轻重缓急呢?

最终落实到人体,无非是阴阳气血失调最一般的机制,那么落实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

把气血都纳入到阴阳里面,还是调整阴阳。

最后,仅仅知道调整阴阳和调和气血还不行。

必须落实到脏腑上,调整脏腑的气血阴阳。

最后这才确定了,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才能确定这个具体的治疗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法一定体现了脏腑,定位在脏腑上,体现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

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讲的中医学的几个基本治疗原则。

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按照治病求本的思维方式、这个治疗思想,把扶正祛邪,实际上最基本扶正祛邪。

如何扶正祛邪?

要考虑标本缓急、孰轻孰重,要考虑时间、地点、人物的差异。

在这个前提下,看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一致,用正治的思维方式来确定。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

现象不一致,本质上仍然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但是考虑问题的立足点,从假象入手来思考。

这样一种思维结果,最后也落实到正治上,我们把这种正治,习惯上称为反治。

在这个前提下,真正体现治病求本的治疗观念,就含了这么多内涵。

在这个前提下,中医学不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疾病乃起吗?

那首先是考虑调整阴阳,其次是考虑调整气血。

气血可以纳入阴阳里面来讲。

气为阳,血为阴。

所以最基本的原则,在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下,最基本的治疗原则就是调整阴阳。

那怎样来调整阴阳呢?

使抽象的程度越来越降低,具体程度越来越上升,最后落实到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最后确定出来具体的治疗方法。

这就是中医治疗学里面治病求本的基本的思想、一般的原则和灵活的处理方法,体现出来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

既强调整体来调节,又充分强调个体的差异。

这就是治则里面,我们通过几个治则的基本原则,讲述它的基本的治疗思想。

再有一点需要说的,我们传统来讲,调整阴阳,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从《内经》开始,实者泻之,就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到了虚者补之,不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叫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本质上,疾病的属性,就寒热阴阳失调而言,就两个,不是寒、就是热。

按照这个思维,无论是阴阳偏盛,还是阴阳偏衰,都必须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样一个原则。

在这种前提下,去考虑祛邪和扶正。

但是,大家看书的时候,包括讲《中基》,习惯上都是阴阳偏盛,实者泻之。

往最后呢,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咱们讲阴阳偏衰,就是虚者补之。

就讲“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或者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最后落实不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应该无论是偏盛,还是偏衰,最基本的性质只有寒热,都要服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理。

但习惯上,从《内经》开始,以至到今天习惯都这样讲。

我们今天讲完了以后,把它再抽象出来。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怎么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那是为什么呢?

从疾病的属性来考虑。

这样来讲,就和前面讲的阴阳、用阴阳学说它俩就统一起来。

不是说阴阳偏衰的时候就不考虑病变性质的寒热。

只是习惯上这样讲,本质上最后还是要考虑寒热的。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刚才讲阴阳失调的那个示意图,最后归结的基本的原则处理阴阳,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在这个基础上,分清虚实而已。

这就是这节课和上一节课我们这一章讲的重点内容是治则,那么其次是养生和预防,重点在治则。

学习治则,在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概念的基础上,重要讲中医学的治疗学思想来加深对中医治病求本的认识。

这样的话,把中医学的基本思想、指导思想,它的基本理论思维方式,从第一章开始一直到最后这一章,都是一个思想,一个观点,这样的话,通过不同角度来阐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学的系统整体的辨证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不同的范畴,体现在不同的章节里面。

强调这些中医基础理论,就是讲中医学的思想、讲思维方法。

通过《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讲述中医理论的具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来揭示中医基础理论,或者是揭示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这门课,只有达到这个程度,才叫做真正把这门课程学到手了。

好了,到此为止,这门课程基本内容就到这里了。

下一节呢,今天下午,下一个单元,我们从总体回顾,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进一步就某几个问题,进一步来探讨中医基础理论。

把具体问题学完了以后,回头来再把它抽象出来,再进一步来体会中医基础理论,如何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好,这节课到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