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发言稿.docx
《幼小衔接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发言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小衔接发言稿
幼小衔接发言稿
篇一: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这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小学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们在幼小衔接这方面,我觉得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我知道每一年幼儿园都会组织大班的孩子走进小学,参观校园环境,进入课堂,和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课;还会请小学老师进入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对小学的校园生活有初步的感知。
这一系列的活动其实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
那么作为我们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我想家长朋友们首先得了解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首先,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校园环境的变化。
升入一年级以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更大了。
对孩子们来说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
比如说:
孩子们上厕所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在本班教室中,而且男女厕所分开了。
平时,孩子们的音乐课啊,美术课啊,也许还要到其它专用教室上课,上大操场去做操、上体育课等等。
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因此,有机会的话,我也建议家长朋友们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孩子到小学逛逛、看看,熟悉熟悉新环境。
早上送孩子来园时如果没有特别重要需和老师交流的事,可以让孩子独立从幼儿园大门进去,让孩子在心理上逐渐为今后独立进小学做好过渡。
第二个方面是班级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
每天都有2位老师和1位阿姨360度的保护和陪伴。
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
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老师执教,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
在小学的教室里,我们给每个小朋友安排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但是基于孩子的成长需要和教室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将两张桌子合在一起,即让两个小朋友成为同桌。
因此,一个教室一般由4个大组(8个小组)构成。
这样的班级环境变化,无疑是对孩子的合作和交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幼儿园里一般是8:
30早操,如果起床迟了,那迟点就迟点,没什么关系。
但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
早上我们要求小朋友们在7点45分左右到校,一年级的老师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候在教室,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并且组织小朋友开展内容丰富的早读。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养成上幼儿园要准时,不迟到。
否则孩子会不适应上小学后的每天早起。
一年级上半学期,老师们一般都会利用好早读这一段非常宝贵而有效的学习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
因此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准时到校,参加早读。
上午,一般设有早操、40分钟的大课间和3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这10分钟主要用于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厕所和适当的休息。
上课的时间比起幼儿园来有了明显的增加。
早
晨到中午这一段时间之间,是不安排餐点的。
所以大家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早起的习惯,保证用早餐的时间,吃饱、吃好,以确保上午近四个小时的身体与学习的基本需要。
第三,教育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变化更为明显。
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形式以轻松活泼的游戏为主,适合儿童身心特点。
而进入一年级后,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目的,而且以各门课程的形式出现。
目前,一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品德与生活等。
这就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并且以测验的形式加以检验。
(去年幼小衔接课《春》)
家长们朋友们,听了我刚才的介绍,你可能会心情紧张,或者说有点担心。
怎么有这样多的变化,我那年幼的孩子能适应吗?
其实大家不必有太大压力,更不要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使他们对升学感到畏惧、害怕。
有时候,当孩子比较调皮时,我们可能会跟孩子开玩笑:
“你呀,好日子要过完了!
”“看你到了小学还能不能这样开心地玩了?
”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或多或少在心理上会产生畏惧,有时候也许会问:
“妈妈,是不是上小学很苦的?
”“爸爸,是不是到了小学要做很多作业?
”这时候,我们应该帮孩子树立信心。
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生活的向往。
二、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心理准备)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
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
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
情怀。
所以此时,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
比如,(张哲诚)“诚诚长大了,真了不起,再过一学期马上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且不可说某某学校不好,某某学校的老师不好,这样学生听到了心里会有一定的阴影。
所以,不管上那所学校,你应该对小孩讲,这所学校是最好的,这所学校的老师是最好的。
这样才会更加激发孩子的自信,感觉到自己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感到骄傲。
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
“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
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
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
“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
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
”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
再加上后来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
大班的孩子走进一年级的教室,和小学生一起上课。
这都能激发孩子
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准备)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
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
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
所以,对于我们家长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为小学天天作业做好铺垫,数量由少到多)(有作业必完成)。
2、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在规定时间内,不拖拉;(例:
小学家作:
时间差距大,作业质量低,养成粗心的习惯);3、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成人或同伴,自主学习知识的表现。
),努力把事情做好。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4、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四、学习上的准备(习惯准备)
(阅读能力的培养、倾听能力的培养、注意力的培养等)注意力和倾听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刚入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坐不安稳、听不专心、凳子左右摇晃、身体趴在桌上,有时甚至头枕在手臂上,手里小动作不断,
篇二:
幼小衔接发言稿(杨)
幼小衔接发言稿(杨)
各位家长:
下午好!
很高兴因为孩子这一共同的话题我们坐到了一起。
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
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赢在新的起跑线上。
因此,今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来一起谈谈孩子的成长。
我相信,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配合下,孩子会走好这一步,逐步喜欢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活的。
下面我就从一个教师的角度,以自己工作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愉快地完成幼小衔接与过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意义重大。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
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
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
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Tips:
家长鼓励孩子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消除孩子对学校和老师的陌生感,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玩,在与小朋友的接触过程中,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与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用这些积极的办法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当这一心理“关”过后,就要寻找更多的机会表扬和鼓励孩子,引导他们要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并使他们明白学习是一种责任,自己是学校的小主人。
第二,学习内容的变化。
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Tips:
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是孩子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前提。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上学后能学会更多的字,读更好看的书,学会算术,学唱更多的歌谣,学讲英语,会用电脑等等。
在学校,能结识新朋友、新老师,他们都会很喜欢你,以此来激发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
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
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Tips:
家长首先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特别是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能对某个老师说长道短,评头论足,因为这样做容易使孩子不听老师的话,甚至与老师对立,不接受老师的教育。
同时鼓励孩子多与老师沟通,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地请教老师,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拉近很多。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
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
能完成学习任务。
Tips:
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热爱。
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均可让小孩更快地适应小学课程。
同时家长可以适当地和孩子一起学习,让他觉得在学习的路上不只有他一个人。
综上所述我们把幼小之间的差异用以下的文字来描述:
相对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生活来说,课堂学习将成为孩子小学生活的主题。
如果说幼儿园教育以“抚育”为主兼顾学习,那么小学一年级教育则完全转向了学习;如果说幼儿园更多的强调“呵护”与“照顾”,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更注重“自理”与“自立”;如果说幼儿园的孩子对学习更多的是“朦胧”,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是由“朦胧”逐渐走向“清醒”。
这些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自然形成的教育转变,家长不用过分的担忧,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个适应期。
我们谈了以上这些幼小方面的差别以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入学情绪
目标:
让幼儿产生我要做小学生的愿望,我要上学的愿望。
从主观上有配合做好有衔接的愿望和行动。
做法:
1、利用各种媒体向孩子介绍小学生活的多姿多彩。
如央视、上海本地的少儿频道、教育频道,看看小学生们在课外时间和学校里做什么,他们和幼儿园里的活动有什么不一样。
2、带领孩子有意识的看看小学生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
见到校
园里的小学生,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激励他们:
“以后你也会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在小学的校园里面认字,数数,学很多知识,你也会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棒!
”
3、带领孩子参观学校的环境。
在这里我们幼儿园老师每年都会带领大班的孩子到我们周三小来参观。
家长也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带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面逛一逛,走一走,让孩子提前感受和熟悉小学的校园和氛围。
切忌对孩子说以下的话:
现在让你多玩一下,以后上学了你就别想玩了;
你这么不听话,以后上了小学老师一定不喜欢你;
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做,以后上了小学怎么办;
快点吃完饭做作业了,现在幼儿园作业少,以后上了小学作业很多,你慢吞吞的怎么来得及?
等等。
这些话都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形成入学的愿望和兴趣,甚至会让孩子入学后形成厌学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家长也不能过分渲染小学生活,凭空想象,将小学生活说的言过其实,这样孩子入学后发现没有那么好,会产生被骗、失望的情绪,不利于将来的学习。
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目标:
这是让孩子开始自立和自理的第一步,使孩子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会照顾自己。
做法:
1、用眼卫生。
书写、阅读姿势等,教会孩子做眼保健操。
让孩子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的方法。
这里特别强调要注意孩子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执笔正确与否,不但直接影响到运笔的灵活、书写的速度,书写的效果,也会形成近视,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尺一拳一寸”刚开始肯定有点不适应,随着习惯的养成,书写速度、舒适度必将大大提高。
2、喝水和如厕习惯的培养,告诉孩子们每天应该有一定的饮水的量,在幼儿园里有教师会时时提醒,但在学校就靠自己了。
同样孩子如厕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在课间不要光顾着玩,要抓紧时间上厕所,怎样用手纸,束好衣裤等。
看起来这都小事,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学会的话,那就是大事。
等上了小学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就得不偿失了。
3、稳定的作息习惯。
让孩子每天7:
00之前起床,现在就开始,有的孩子因为幼儿园早晨入园时间最晚8:
30分,家里又离幼儿园近,所以每天拖拖拉拉起床很晚,不如现在就开始,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今后可以轻松许多。
一年级孩子每天晚上睡觉时间最晚不要超过八点半,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第二天早上孩子上课才会有精神,才能学进知识。
4、让孩子热爱运动。
强健的体质和优良的体能是学习的保障,为什么有的孩子刚上学时成绩都差不多,但是到了年级不断升高,有的孩子依然精神抖擞,有的却开始感到累,感到倦态,容易疲劳,这就是运动的关系。
现在的人在承受
着巨大的事业压力、社交压力、家庭重担的负荷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优质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的身体对环境的敏感度变弱,对环境的抗压能力变弱,所以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目标:
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能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做法:
1、认识时钟。
不但要会看整点、半点,还要逐步学会看几点几分。
让孩子体验一下5分钟有多长,在5分钟里可以做哪些事情,然后让她体验10分钟有多长,10分钟里可以做些什么?
以后他就对学校里的课间10分钟有感知了。
2、规定孩子完成任务的时间。
无论你交待孩子做一件什么事情,你都要告诉孩子具体完成的时间,如给你30分钟,你把房间收拾好。
看,长针走到10,你要早餐完成。
或者我们要在8:
15之前赶到幼儿园。
不要模糊,不要笼统,让时间来替代你管理孩子。
3、和孩子沟通时间上的约定。
如这幅画你大概要花多少时间?
让孩子告诉你他的安排,家长只是负责监督。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标: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更加有效的学习。
做法:
1、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
孩子上了小学的孩子,成人关注、照顾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孩子自己照料自己,树立任务和规则意识。
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
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
树立规则意识。
如果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2、注意力培养。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看电视可有注意力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只要是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肯定集中。
其实这是孩子的无意注意力,我们知道在心理学上,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好看的电视,好玩的游戏
篇三:
幼小衔接班家长会发言稿
幼小衔接班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家长朋友:
上午好!
很高兴因为孩子这一共同的话题我们坐到了一起。
再过一个多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
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赢在新的起跑线上。
我相信,在我们和各位的共同配合下,孩子会走好这一步,逐步喜欢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活的。
一、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学习汉语的奠基工作。
但汉语拼音教学又是那样的抽象和枯燥,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要掌握这一工具是比较困难的。
怎样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学拼音,轻轻松松度过拼音关,不仅是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许多家长关注的热点。
今天就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快乐学拼音,谈谈个人浅见。
1、适度要求,静心等待。
面队孩子们,家长心中有一把合适的尺子。
这把尺子,首先能正确度量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度。
对刚刚接触拼音的孩子,我们家长不要拔高要求,急于求成。
2、耐心细致,教给方法。
入学前,学生对单韵母或多或少有所接触,普遍认为已经学会了,其实并非如此,学生对发音的口形、舌位、音调等概念模糊,若不及时纠正,随其形成习惯,要准确拼出音节,阻碍很大。
3、想方设法,多多陪练。
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传话游戏、眼神、动作、语言提示、随机提问等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当孩子们掌握了发音方法后,要达到读准字音,正确拼读,还需较长时间的练习,巩固。
刚入校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情绪性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他们多采用形象思维,无意注意占优势。
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所以一本正经地让孩子读五遍,练十遍;读得不好再罚几遍?
?
这种做法是很容易让孩子疲乏、反感的。
4、及时评价,多多鼓励。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我们家长也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到孩子的亮点,搜索到孩子的成绩和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哪怕是您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称赞,都会让他们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热忱。
每当孩子掌握了一个字母、一个音节或一种拼读方法,我们就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向新的、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不变的老师。
愿老师与家长共协力,共同搭建起孩子们轻松学拼音,快乐成长的五彩桥。
二、拼音和识字并进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将学习拼音和识字相结合,学习拼音与学习语言相结合,学习拼音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努力使汉语拼音真正成为孩子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成为孩子学习语文,步入文化殿堂的阶梯和桥梁。
1.学习拼音与识字相结合。
在学习拼读音节的过程中,相机渗透识字,既满足了孩子希望识字的需求,也可以在识字中有效地巩固拼音,还能帮助学生储备知识。
如:
在教学音节mǐ时,我让学生看看图上的大米和“米”字,告诉学生用音节mǐ可以给汉字“米”注音,在拼读音节时识字。
还相机拓展了“稻子、稻粒、大米、米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米饭的由来,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2.学习拼音与发展语言相结合。
在学会拼读某个音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带调的音节组词说话,赋予音节以意义。
这样既强化了音节教学,又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的发展。
例如:
在教学带调音节ba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拼读,想想在哪里听过这些音。
说到音节bǎ时,我出示著名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打靶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用音节bǎ组词或说话,由于所触及的内容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大家争相表达,达到了很好的语言训练效果。
3.学习拼音与尝试阅读相结合。
在学生拼读技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儿歌、童谣、小故事等注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尝试阅读。
孩子天生都是对阅读感兴趣的,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拼音和图画,结结巴巴、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读故事和儿歌,那样的情境是很诱人的,那才是儿童最好的语文学习。
当孩子在这样的拼读情境中读通了、读懂了、收获了、沉醉了,真正的语文教育就在水到渠成之间实现了。
家长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看课外书的习惯。
这既能培养他们静心,也能增大他们的识字量。
从长远看,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书看多了,识字机会就多,对字的理解更全面,更正确,为运用也打好了基础。
一、二年级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注重识字量大,学过的字容易混淆,所以平时要鼓励孩子随时随地识字,鼓励孩子阅读健康向上的书籍,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提高识字能力。
(2)每天都坚持朗读、背诵。
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
每天写完作业后,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地多背记一些词汇、古诗、儿歌和课文。
包括英语的朗读。
孩子一入学,首先学的是拼音,学拼音就要朗读,在家里,家长要听孩子读。
孩子开始学拼音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拼错的现象,比如忘掉介母,j-i-a,孩子可能拼成ja。
一次不会,不要紧,但不能因为不会就不开口。
有少数孩子跟不上,家长可能辛苦一点在家里多辅导,只要他比自己有进步,就是很棒。
至于少数急需补缺补差的,(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重,老师会布置的作业需家长配合督促孩子完成),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带自己的孩子上路,不能全指望老师,不然会因此拖住大多数的同学。
作为老师,不能停下来等少数慢的孩子。
我相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成绩(尤其是低年级)和家长的付出成正比。
如果你的孩子成绩落后,作为家长要及时与老师及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家长沟通,汲取他人的教育经验。
鼓励孩子阅读健康向上的书籍,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提高识字能力。
三、养成正确快速的书写习惯:
读准音,记住形,写正确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
注意孩子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执笔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运笔的灵活、书写的速度,书写的效果。
“一尺一拳一寸”刚开始肯定有点不适应,随着习惯的养成,书写速度、舒适度必将大大提高。
当然,想写出一手好字,笔画顺序、笔顺规则很重要,只有顺序、规则正确,才能合理安排字的间架结构,也才会写出美观、漂亮的字。
以上就是我们希望家长们要配合的一些事情,如果我们在工作上有疏忽的地方请家长及时提出,您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向我们提出,只要合情合理,我们会很乐意的采纳,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在这短暂的20天时间里,我们将竭尽全力的工作,关心、爱护你们的孩子,在保障孩子们愉快学习生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他们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信在我们双方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顺利的升入小学,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