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215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7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docx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

楼宇自动化与管理专业计划性教学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理论必修课教学大纲

《电子工程制图》教学大纲2

《C语言》教学大纲5

《电工学》教学大纲7

《电机与电力拖动》教学大纲9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12

《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教学大纲15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18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21

《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教学大纲24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教学大纲27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30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3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教学大纲36

《智能建筑供配电》教学大纲40

《消防及安保系统》教学大纲43

第二部分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钳工实训大纲45

电工实训大纲47

电子技术实训大纲51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大纲53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大纲54

网络与综合布线实训大纲56

PLC实训大纲57

单片机实训教学大纲59

消防报警电视监控实训大纲60

设备电气控制实训大纲62

毕业实习及设计教学大纲65

第三部分专业选修课教学大纲(见《电气系2003级选修课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必修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

《电子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学时数:

6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础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课时分配建议

本大纲规定教学总时数为62学时,其分配建议如下:

序号

课程内容

总课时

课时分配

理论课时

上机课时

1

绪论、制图的基础知识及技能

6

4

2

2

投影基础

6

4

2

3

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

6

4

2

4

组合体

8

4

4

5

物体的常用表达方法

6

4

2

6

常用电子元器件外形结构图及紧固件画法

6

4

2

7

电子产品零件图的绘制

6

4

2

8

装配图

6

4

2

9

电气图

6

4

2

10

大作业

4

4

11

机动

4

4

合计

20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二)能够绘制和阅读一般的工程图样。

(三)所绘图样应做到:

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图面整洁、美观、尺寸标准完整清晰。

(四)能够正确较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的规定,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的初步能力。

(六)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内容

绪论

本课程的地位和研究的对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制图的有关规定:

图纸幅面及规格、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准

2.几何作图:

斜度、锥度、圆弧连接

3.平面图形分析:

尺寸分析、线段分析

(二)投影基础

1.投影的基础知识、点、线、面的投影,物体的三视图

2.基本体的投影及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

3.组合体的视图、尺寸标法、看组合体的方法、画立体图

(三)物体的常用表达方法

1.视图

2.剖视图

3.断面图

4.局部放大图及简化画法

5.第三角投影法简介

(四)工程制图

1.常用电子元器件外形结构图和紧固件的画法

2.电子产品零件图的绘制

(1)内容及要求

(2)表达方法

(3)尺寸标注

(4)技术要求

3.装配图

(1)内容及作用

(2)表达方法

(3)尺寸标注、零件编号及明细栏填写

(4)装配结构

(5)绘制装配图

(6)阅读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

4.电气图

(1)简图基础

(2)电原理图

(3)系统图和框图

(4)接线图

(5)线扎图

(6)印刷板图

五、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根据教学计划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注意突出高职基础教育的特点,着重制图基本技能的训练,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案中的课时分配为建议性方案,在保证达到本大纲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学中可对内容次序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本课程只能为学生的绘图和阅图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后续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应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以达到教学计划对学生制图能力方面的要求。

 

《C语言》教学大纲

学时数:

6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C语言是近年来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使用的一种现代语言,它的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即具有高语言的优点,有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写系统软件。

C语言已不仅为计算机专业工作着所使用,而且开始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所喜爱和使用。

学习C语言已成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和初学着的迫切要求。

因此,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专业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基本知识,掌握C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以及C语言灵活丰富的函数程序设计与丰富的数据类型。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号

课题名称

总课时

课时分配

讲授

实验

习题

1

C语言介绍

4

2

2

三种基本程序结构设计

26

24

4

3

构造数据类型

22

18

4

4

文件的使用

6

4

2

机动

6

6

合计

10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C语言介绍

教学要求:

了解C语言的发展史以及C语言程序的构成,掌握C的几种标准数据类型。

课题二、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设计

1.基本语句

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5.函数及其函数的调用

教学要求:

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并能运用这三种基本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三、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1.数组类型

2.指针类型

3.结构体与共用体

教学要求:

掌握几种主要的构造数据类型,并会应用构造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践教学

(一)项目及课时分配

序号

内容

课时

基本要求

1

练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

通过调试程序,掌握C的几种语句的使用。

2

练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2

通过调试程序,掌握C的分支结构的使用。

3

练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2

通过调试程序,掌握C的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

4

练习数组数据类型的使用

2

掌握数值型数组和字符型数组及其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5

练习结构体与共用体的使用

2

掌握结构体与共用体在程序中的使用。

合计

10

(二)主要实验设备、仪器清单

计算机

五、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楼宇专业教学计划编写。

2、本课程动手能力要求比较强,实验应尽量开出,根据实验设备数量与学生的分组情况可适当增加实验课时。

 

《电工学》教学大纲

学时数:

6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专业、应电专业、楼宇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楼宇自动化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欧姆定律、电压源和电流源、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

2.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性质及其串、并联计算。

3.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RL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计算。

4.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星形、三角形两种联结方式及计算。

5.了解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特点及性质。

6.了解RC、RL电路的瞬态过程及一阶电路的分析。

7.了解磁路及磁路定律、铁磁性物质的磁化、交流铁心线圈。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课时

课时分配

讲课

实验

习题

1

直流电路

26

20

6

2

单相交流电路

20

12

8

3

三相交流电路

12

8

4

4

磁路与铁心线圈

6

4

2

5

机动

4

合计

20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直流电路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欧姆定律、电阻串、并联,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暂态过程。

课题二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电阻、电容、电感串、并联电路,电功率计算。

课题三三相交流电路

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星形、三角形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三相电功率的计算。

课题四磁路与铁心线圈

磁路基本概念(磁路、磁通势、主磁通、漏磁通、磁阻),磁路欧姆定律,铁磁性物质的磁化、交流铁心线圈。

四、实践教学

实验一直流电源外特性测试及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测绘

直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电阻串、并联、混联电路的连接。

实际电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绘制实验曲线。

测电阻伏安特性,绘制实验曲线。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及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及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和入端电阻的测量方法。

实验三RLC及其串联电路

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单相调压器的使用,线圈、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其相量图,观察RLC串联电路谐振状态。

实验四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功率表、功率因数表的使用,日光灯电路的接线及各元件作用,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实验五三相交流电路实验

三相负载的星形、三角形电路的联结及负载电压、电流的测量,了解中线的作用,观察三相星形负载的故障情况,学习故障分析判断。

五、大纲说明

1.课程结构与内容

大纲采用模块式结构。

基础模块的内容为各专业的必修内容;应用模块的内容均为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拓宽知识面。

2.教学建议

为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建议采用讲课、自学、习题课、辅导课、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应用模块的内容可由老师指定或学生自选,采用自学、辅导、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电化教学、CAI等现代教学手段。

评价学生成绩应以学生平时习题成绩、读书笔记、读书报告、考试成绩、讨论发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新的学习评价体系。

3.本课程教学应注意与数学、物理两门课程的衔接与配合。

 

《电机与电力拖动》教学大纲

学时数:

6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楼宇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在学习《数学》、《物理学》、《电工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授课。

通过讲课﹑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掌握常用的直流电机、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理论(电磁关系、能量转换关系)。

2.掌握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各种运转状态的基本理论。

3.掌握交、直流电动机起动、调速和反转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动机起动、制动和调速电阻的计算方法;具有选择电力拖动方案所必需的知识。

4.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同步电机及几种常用的控制电机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性能和用途。

5.了解直流电力拖动过渡过程的基本知识。

6.掌握电机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选择、使用和维护与电机实验相关的仪器设备。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号

课题名称

总课时

课时分配

讲课

实验

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绪论

直流电机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运行

变压器

三相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其他电机

电力拖动系统中电机的选择

机动

2

12

8

10

8

8

8

4

4

2

6

4

6

4

6

8

4

6

4

4

4

2

合计

40

20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绪论

1.电机及拖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课程的任务、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

课题二、直流电机

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

2.了解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和主要系列。

3.理解直流电机的磁场的形成。

4.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公式,熟悉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

教学要求:

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直流发电机以并励为重点,直流电动机以他励为重点。

课题三、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运行

1.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电力拖动系统的负载及负载转矩特性。

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

4.直流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特性。

教学要求: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调速、制动的理论和方法。

课题四、变压器

1.变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单相变压器的空载运行、负载运行。

3.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和相量图及运行特性。

4.了解三相变压器有关知识。

教学要求:

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相量图和运行特性。

课题五、三相异步电动机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交流电机的定子磁场和感应电动势。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转矩,工作特性。

教学要求: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原理。

课题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运行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制动、调速。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过渡过程。

教学要求: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制动、调速的理论和方法。

课题七、其他电机

1.单相异步电动机

2.电磁调速感应电动机。

3.直流测速发电机。

4.交流测速发电机。

教学要求:

熟悉特种电机的工作原理。

课题八、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的种类、电压、转速和结构型式。

2.电动机的发热与冷却知识。

3.电动机选择的步骤,选择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电动机的一般选择方法。

 

四、实践教学

序号

项目

课时

基本要求

1

认识实验

2

实验仪表的选择,直流电阻的测试

2

直流发电机的运行

2

了解并励发电机的空载特性

3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

2

直流电动机转速、转矩、电流测试

4

变压器参数的测定

2

变压器空载试验和短路实验

5

三相变压器

2

极性试验,联接识别的测定

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2

定子电流特性,转矩特性,COSφ特性。

7

电动机参数的测定

2

测定子绕组电阻、首末端,空载参数和短路参数。

8

直流他励电动机的机械

特性

2

测定他励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和

人为机械特性及调速特性

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运行状态

2

测定线绕式异步电动机在电动、反接、再生发电及能耗制动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10

直流发电机——电动机

组调速系统

2

测试电动机改变电机参数调速的机械特性。

合计

20

五、大纲说明

1.本大纲各章是根据我校高职楼宇自动化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的。

2.教学建议:

(1)课堂教学应着重物理概念的分析,使学生对课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加深理解,不作过多的数学推导。

(2)变压器要着重分析单相变压器的电磁过程,掌握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3)异步电机重点是三相异步电动机。

(4)以直流他励电动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为重点,主要内容为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各种运转状态的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学时数:

8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专业、应电专业、楼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的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运放)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2.掌握常用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

3.熟悉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估算方法。

4.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5.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合理选用或代换器件的能力。

6.对基本单元电路具有定性分析的能力。

7.初步具有阅读和应用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课时

课时分配

讲课

实验

习题

1

半导体二极管

4

2

2

2

半导体三极管

8

6

2

3

放大电路基础

20

14

6

4

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

12

10

2

5

线性集成运算电路的应用

12

8

4

6

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

6

4

2

7

信号产生电路

4

4

8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

10

8

2

9

机动

4

0

合计

20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半导体二极管

1.电子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

2.导体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结构、符号、管脚识别、伏安特性、主要参数、温度对特性的影响。

3.二极管及其应用简介

硅稳压管、交容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课题二半导体三极管

三极管基本知识包括结构、符号、电流放大作用、特性曲线、管脚识别、主要参数及其受温度的影响。

单极、双极型三极管的分析、特性、测试应用。

课题三放大电路基础

1.共射放大电路

基本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共射电路图解分析法简介,静态工作点对输出失真的影响。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原因,静态工作点估算。

简化微变等效电路,用公式估算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2.共射、共集放大电路

共集电路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共基电路简介。

3.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器的组成框图、级间耦合方式、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估算,应用举例。

4.差分放大电路

电路特点,工作原理,差模与共模,失调与调零。

课题四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

反馈的概念,负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反馈性质和类型的判别。

1.反馈放大器组成框图

2.反馈放大器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深度,深度负反馈电路性能的定性分析,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

4.功率放大概念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任务,特点和要求;功率放大电路OTL、OCL电路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

课题五集成运放电路及其应用

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内电路组成框图,双运放和四运放及集成运放主要参数。

2.集成运放的应用

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性,三种基本电路;电压比较器,信号产生电路;信号运算电路、线性整流电路、有源滤波器。

3.集成运放组件使用常识与实例。

消振、抗干扰措施、参数测试方法、外接电阻选用、调零、应用实例。

课题六集成模拟乘法器

模拟乘法器的原理、应用、解调、调幅。

课题七信号产生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非正弦波振荡电路、锁相频率合成电路。

课题八集成直流稳压电源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元器件选择。

1.集成稳压器件及其应用电路

三端集成稳压器件的主要参数,典型应用电路。

2.开关稳压电源简介

四、实践教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晶体管的简单测试

电子技术实验的规则,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的极性和好坏。

实验二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整

测试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观察各点波形。

实验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构成比例放大器、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微分器,并测试功能。

实验四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应用

用集成功率放大器组成典型应用电路,测试各引脚电压,输出功率,效率和动态波形。

实验五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测试

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测试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和稳压系数。

五、大纲说明

1.本大纲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电工类各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2.本课程为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进行实验应注重过程,要规范操作,严格技能训练,注意培养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3.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积极采用电教、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4.必须安排适当的习题,必要时可安排习题课。

习题中应包括一部分综合性练习题,让学生在综合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5.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电子技术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教学大纲

学时数:

6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是高职楼宇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学习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授课,我们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高职教材的《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第一版)作为教材,重点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构成、网络的设计方法、网络的基本知识,网络的系统设计举例。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系统的基本构成。

3.掌握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元件的基本性能。

4.掌握网络和综合布线的初步设计。

5.了解综合布线的应用范围和基本施工步骤。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课时

课时分配

讲课

实习

习题

1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4

4

2

计算机网络的模型

6

6

3

局域网的构成

8

8

4

无线局域网的构成

6

6

5

网络的互联设备和互联

6

6

6

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

4

4

7

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6

6

8

综合布线的线缆和连接件

6

6

9

光缆和光纤传输系统

6

6

10

综合布线的施工方法和验收

6

6

11

工程的应用和事例

6

6

机动

4

合计

64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和特征。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教学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构成。

课题二计算机网络的模型

1.ISO/OSI模型的内容。

2.了解TCP/IP协议。

3.了解BACNET协议,LONTALK协议。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ISO/OSI模型的内容。

课程三局域网

1.掌握局域网的基本特征。

2.掌握以太网/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