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7004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docx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

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七年八月

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

(2007~2020)

为全面完成工业区升级改造,落实“产业第一”的发展思路,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产环境,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特制定本纲要。

一、深圳市工业区改造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

2006年全市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在20多年的发展中,深圳工业经济结构逐渐实现了从传统工业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转变、从小型、分散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群化生产经营转变、从受托加工向自主生产转变。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类资源也在快速消耗,土地和空间、能源和水资源、人口和劳动力以及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已成制约深圳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

特别是由于过去对土地资源的“二元化”管理,以及市、区、镇、村争相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以土地换市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深圳的工业出现了占地规模大、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已严重影响到工业的持续发展。

从发展阶段来看,深圳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突显期”。

一方面,国际高端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快、我国着力构建的双边及多边自由贸易体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日趋紧密等,不仅为深圳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也为深圳的工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的腹地空间。

另一方面,国内地区之间产业同构竞争现象严重,影响了深圳工业的发展环境;国际贸易摩擦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深了深圳工业产品的市场风险;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严重影响到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担当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城市,以及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城市的总目标。

在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积极创新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工业区的升级改造,通过挖掘空间资源潜力、完善配套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等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目前,市政府已成立工业区升级改造的专门机构,并出台了《关于工业区升级改造若干意见》,为工业区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政策保障。

另外,随着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步伐加快,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规划、国土、贸工等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特区外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等,也为全市的工业区升级改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工业区的升级改造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第一”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任务艰巨而迫切,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工业区升级改造的重要意义,努力为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深圳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生命力。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工业区升级改造的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先锋城市总体目标,坚持以推动工业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核心、以落实“产业第一”思想为主线、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为举措,通过对工业区的全面改造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深圳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一个面向未来、创新活跃、具有持续增长动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体系。

工业区改造的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原则。

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合理把握工业区升级改造的时序和规模,通过政策、规划、计划的适时调控,促进工业区物质形态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有条不紊地同步发展。

同时,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参与改造,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提高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

——优化产业、提升效益原则。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是工业区升级改造的核心目标。

一方面,改造后的工业区要按照《深圳市产业导向目录》和《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等要求高标准的引进高附加值的产业,切实提高工业用地的投入产出;另一方面,要结合产业的发展现状,合理引导我市部分优势传统产业的空间集聚,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厉行节约、循环经济原则。

从构建“节约型社会”理念出发,工业区的升级改造应将“重建”与“综合整治”相结合,避免单纯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另外,改造后的工业区,在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中,要按照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引导产业群落的生态化建设,最大可能地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

——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原则。

针对深圳工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工业区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制定全市合理的升级改造计划,要控制好工业区升级改造的速度,不要急于求成,对于厂房破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产权相对单一、改造意愿十分迫切的工业区,近期宜先行进行试点改造,探索改造经验,为以后的逐步推进奠定基础。

三、总体目标和策略

(一)总体目标

《深圳市总体规划(2006-2020)》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深圳提出的战略定位是:

巩固和提高工业优势地位,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研发创新基地;通过延伸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发展工业企业总部经济,形成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管理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形成深圳与香港、广州及周边地区在产业链上的相互依存和促进关系。

深圳工业区升级改造的总体目标是:

充分挖掘工业用地潜力,完善工业生产配套设施,提高工业用地效益。

通过对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的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到2020年将深圳建设成为工业结构高端化、工业用地集约高效、生产与居住和谐发展的国际化先锋城市和亚太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围绕总体目标,近期从以下三方面贯彻落实:

——经济目标:

逐步推进特区内各工业区、特区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其它重点产业片区内工业厂房升级改造,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用地效益的大幅度提高,降低资源消耗。

力争在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单位工业用地效益累计提高70%、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累计下降7%、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累计下降5%。

——社会目标:

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淘汰和转移低层次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适度控制人口规模,调整人口结构,减轻因人口压力过大、社会管理相对滞后而造成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劳资纠纷等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

——环境目标:

按照现代工业发展要求,完善工业区的市政配套设施,消除因设施建设不足而造成的缺水、缺电影响;适当提高特区外工业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配套设施用地比例和建设标准;改善生产工艺技术,降低工业污染排放量,有效提升工业生产的软、硬件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总体策略

1.产业优化升级策略

紧紧抓住工业区升级改造发展机遇,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加工贸易和“三来一补”企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空间和资源整合、延伸和健全产业链条,加快形成电子通讯、数字化装备、家庭消费品等制造业集群产业,尽快建立和完善深圳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体系。

(1)加快推进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引导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以现状产业空间分布为基础,结合不同产业的集聚发展要求和深圳优势产业促进的需要,确定一些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空间。

通过产业的更新换代,全面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以研发平台为支撑,以集群化、品牌化为方向,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发展要求,引导企业向管理规范化、产业链条化的现代工业园区集中,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和品牌化。

发展传统产业簇群,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设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基地或特色产业园区,通过集聚基地挂牌命名等方式,予以必要的集聚引导和政策扶持,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群优势。

(2)建立劣势产业的退出机制,加大产业空间置换力度,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挪空间

淘汰劣势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立新型工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首先,通过工业区的升级改造为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新平台,一方面有助于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及相关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劳动法、环保法、安全法、税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淘汰我市污染重、资源消耗大、劳资矛盾突出、税收少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政府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退出企业释放出的土地资源,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挪空间;其次,对于淘汰的企业,政府从鼓励的角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包括土地置换优惠补偿政策、产业转换资金和财税支持政策等;第三,要把握好劣势产业退出的节奏,确保产业的消长平衡。

2.土地集约利用策略

促进产业进园、土地集约,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益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

由于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等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机制。

深圳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面临着土地资源的紧约束,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方面更应该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1)将工业区的升级改造与空间整合有机结合,引导零散工业企业进园发展,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共享。

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促进工业的集中发展。

针对深圳当前工业用地遍地开花、零散布局的态势,一方面,要加大对工业区的升级改造,将周边若干小工业区整合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通过完善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配套设施,提高园区的建设水平,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一个高效便捷的环境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差异化的调控政策,引导零散分布的工业企业逐渐向集中成片的工业园区集中,共享园区的各类设施。

而置换出的零散工业用地则可以结合旧城、旧村等的改造,为城市居住或配套设施的建设提供空间支持。

(2)充分挖掘工业用地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促进工业生产由“低产田”向“高产田”的转变。

加强对工业区的效益评估,对于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低于《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要求的,要引导其整改,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劝其退出。

另外,加大“零地招商”的扶持力度,通过一系列产业优惠政策,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向以研发、设计、高端制造和产品展示等产业链两端发展。

通过改造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推动产业以高附加值的新兴制造业替代低附加值的传统制造业,真正推动深圳工业由过去以“三来一补”为主的“低产田”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精尖的“高产田”转变。

3.配套设施完善策略

配套设施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也是提高工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经济运行效率,降低经济运行质量,同时也会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等。

因此,紧紧抓住城市再开发的机遇,结合城中村、工业区的改造,加大特区外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弥补因历史欠账而造成的二元城市功能结构不和谐的缺陷,引导特区内外城市建设的一体化发展。

(1)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加快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高度重视工业区,特别是特区外工业区现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污染乱排放、以及供水、供电等严重老化问题。

针对实际问题采取综合整治或拆除重建措施,全面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切实保障工业生产的基本安全。

加快清拆工业区位于危险边坡地、规划滞洪区等存在的严重自然灾害隐患地区的建筑,抓好自然灾害预警和防治设施建设,提高安全防备水平。

全面摸清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以及空间分布特点,以治理对城市水体有直接污染的地区为重点,加大对深圳水库、西丽水库、石岩水库、铁岗水库等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排水体系和工程措施,大幅度减少工业企业对城市水体的污染,保障城市的基本环境质量。

加大对工业区周边的道路、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除了由市、区财政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扶持外,还要积极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以优惠政策吸引市场资金投入市政共用设施建设、维护和经营。

另外,鼓励工业区业主出资改善小区内部的道路及市政配套设施水平。

通过对工业区内外市政设施的全面改造,基本上消除因设施建设不足而带来的缺水、缺电问题。

(2)适度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例,完善公共配套服务体系。

现代工业区的发展趋势是从过去单一的以生产为主的工业区向以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方向转变。

特区外大量的工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严重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速度。

工业区的升级改造不仅仅是重塑物质空间形态、完善市政设施建设,还应该适度调整用地结构,增加设计、检测、律师、会计、评估、中介咨询、信息服务、培训、物流配送、金融保险及市场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比例,形成研、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生产体系,增强产业配套服务能力。

(3)改善工业区的公共空间环境

以人为本,改善工业区现有公共绿地、场地的使用状况,或者通过整体拆除方式,提高工业区的绿地面积和开敞空间比例。

转变观念,加强对工业区的公共建筑、路面、广场、绿地、照明、小品、市政构筑物及灯光照明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整治美化,建设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景观形象。

4.园区管理提升策略

现代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生产集聚的重要载体,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型组织系统,具有聚合、创新、孵化、示范、扩散等效应,成为城市工业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工业园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经过整合后形成52个园区。

通过多元化、开放式园区管理,提高园区的综合服务水平,形成全市工业空间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发展总格局。

(1)建立多元化的园区改造与管理模式,

针对深圳工业园区产权分散的特点,结合现有的行政架构,整合后的工业园区应确保既得利益团体的收益不受到损失,宜采取“政府引导下的多元经济主体运作模式”。

政府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加强对工业区的管理、引导、服务和培育,包括制定工业发展政策、法规和工业园区规划、投入适当的资金用于市政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搭建信息平台等;多元经济主体体现在对工业区改造的具体运作上。

工业区改造要充分利用市场参与工业区改造和管理所带来的正面效应,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和投资主体参与工业区的改造,尤其是鼓励和吸纳有经验、有资质的工业房地产商介入园区改造与管理。

这些多元化的主体可以吸纳企业、个人及外商等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的改造,分享开发利润。

(2)明确园区的责任范围,提高工业区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一方面,要引导原村集体股份公司转变观念,明确辖区内对工业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减少因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致使管理主体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园区的开发并提供相关的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专业化的园区管理公司,如市高新产业园区或其他知名企业,加强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宣传、协同招商、信息共享”的要求,在提高园区建设平台的同时,还应加强工业区后续的管理和服务,尽快形成工业区的产业服务体系,达到亲商、安商、以商招商的目的。

以此树立园区的品牌效应,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5.循环经济促进策略

生态工业园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有利于改变生产模式,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排放,加强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工业园区是未来工业区改造和发展的主导方向。

(1)根据产业链的关联关系,合理规划和引导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

针对深圳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状况,依据《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对各类工业园区的界定,将深圳未来改造后的工业园区划分为两大类:

即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区和行业型生态工业园区。

以光明南、观澜、龙华-坂雪岗、大工业区、宝龙-碧岭等高新区为重点,按照产业园区的工业生态网络建设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区;以水贝黄金珠宝集聚基地、公明内衣、模具集聚基地、布吉小家电集聚基地、大浪服装集聚基地、坑梓家具、自行车集聚基地、以及观澜的汽车电子特色产业园区等为重点,通过物质和能量的集成,在更多同类企业或相关行业企业间建立共生关系,形成行业型生态工业园区。

在编制工业区改造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时,要重视园区内工业生态网络及产业链条的研究分析,制定生态工业园区的考核指标体系,将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作为工业区改造的重要评估内容,以此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优化美化。

(2)利用经济杠杆鼓励企业增效减排,全面提高工业绩效

树立资源有偿使用的理念,制定出能真实反映环境成本的供水价格、供电价格和能源价格;全面实行污水排放总量控制,试点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将环境支出纳入企业生产成本,结合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标识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对清洁生产、工业绩效高的企业从财政税收上对进行奖励。

如对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对以可循环利用废弃物和排放物为原料进行再生产的企业减免征增值税;对清洁汽车、清洁能源以及获得环境标志产品减征消费税和关税等。

6.分期分类推进策略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推进工业区的升级改造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进行。

加强对工业区改造、特别是重建类改造的规模总量控制,合理编制改造年度实施计划,根据重大产业布局需求、解决工业区的实际问题及升级改造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科学制定全市及各区的分期推进方案。

(1)近期重点推进高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基地及生态敏感地区的工业区改造。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拉动深圳工业持续发展的火车头,也是提高深圳工业竞争力的重要空间载体。

在高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光明南、观澜、龙华-坂雪岗、大工业区及宝龙-碧岭等高新产业园区范围内原村、镇工业区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工业区产业定位要符合所在高新园区的产业定位,并将其纳入到高新园区统一招商管理;加快水贝、公明内衣、钟表珠宝、及布吉小家电等产业集聚基地内原村、镇工业区的升级改造,促进产业的空间置换,使改造后的工业区产业发展符合集聚基地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求。

尽快完成深圳水库、西丽水库、石岩水库、铁岗水库及松子坑水库等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工业区企业的普查和调研,对于有污染的企业通过关、停、并、转、迁等手段将污染减小到最低范围内。

将生态敏感地区保留的工业区逐渐改造成为高新技术研发、设计及产业培训基地等。

(2)整治与重建相结合,树立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理念

有计划地控制改造规模,以更新替代拆建,以单位效率的提高替代总体规模的膨胀。

在改造中应将整治和重建相结合,在片区的发展中尽量保持原有的建筑和空间格局,采用“有机更新”的改造模式,对于建筑质量较好,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工业区应予以保留,用以发展产品轻小的都市型工业或研发创意产业;在改造的进程上,宜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改造方式,近期以试点改造为主,边改造、边摸索经验,以为今后的稳步推进奠定基础。

四、总体改造指引

(一)改造范围

工业区升级改造的对象主要是指在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业区或厂房:

1.不符合工业布局规划和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的工业区;

2.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工业区;

3.建筑容积率偏低、土地利用率低的工业区;

4.内部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及建筑质量差的工业区。

为了加强工业区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城市土地的整体开发建设,鼓励工业区的成片改造,尤其是特区外的工业区,可结合周边路网和用地规划情况混合少量其它性质用地一起改造。

改造项目宜在5公顷以上,特殊地段如确实无法达到此规模的除外。

原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工业用地和国有土地同等对待,项目用地中凡属产权不明晰的用地、偷建违建的工业厂房,应严格按照《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的决定》、《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决定》等有关政策先处理后改造。

(二)改造方式

我市工业区的升级改造分为重建和综合整治两种改造方式,应加强对工业区改造的分类指导。

1.重建

重建是指局部或整体拆除工业区内原有建筑并重新建设的方式。

应当优先对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或容积率低于1.0,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不能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工业区,应采取重建的方式进行改造。

重建后的工业区应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且应符合《深圳市产业导向目录》,重建后引入的企业应达到《深圳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规定的指标要求。

2.综合整治

综合整治是指基本不涉及房屋重建的工业区环境美化和功能完善项目。

如拆除一栋或几栋厂房,但不再有增建行为的,而是作为绿地或停车场的环境美化和功能完善项目,也应列入综合整治项目的范围。

综合整治的对象主要为厂房建筑质量较好、布局较合理、基本满足当前产业发展需求的工业区。

综合整治应根据各工业区的实际问题,优先开展市政公用设施改善、公共配套设施改善(生活性和生产性)和道路交通设施改善等,并针对性的进行建筑外观改善、公共空间改善等环境质量改造,促进工业区向现代化、标准化的工业园区模式转变。

综合整治后的工业区,应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特色产业园区方向发展,可适当提高与园区内主导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建筑面积,同时,配套设施标准应不低于新建工业区建设标准的70%。

对于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工业区进行升级改造时,近期应控制进行重建改造,主要采取综合整治的方式,优先开展改善废物处理设施等环境保护工作。

工业区的重建和综合整治一般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市场化运作,改造主体为依法取得工业区改造项目范围内全部产权,或者已与工业区改造项目范围内全部产权单位签订委托改造或合作改造协议的法人企业。

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工业区业主成立的合作企业独立建设、或者合作企业联合其它开发机构合作建设、开发机构通过竞标实施建设等不同的组织形式。

因重大产业项目发展等需要的,由市、区政府直接组织改造,收回、收购土地,改造主体为市、区政府指定单位。

工业区升级改造后可提供一定比例的用地发展先进制造业营运总部经济。

鼓励特区内发展综合性总部企业,特区外发展专业化总部企业。

所引入的企业需经相关主管部门认定。

(三)改造规模调控

应当对工业区升级改造的规模进行合理调控,保障城市工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对现状工业发展及空间分布情况,依据《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修编)、《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深圳市全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等各层次规划提出的工业区改造要求,结合市场改造意愿,并综合考虑新增工业用地供应计划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工业区升级改造规模。

综合分析,至2020年全市工业区升级改造的规模为96km2,其中,特区内升级改造的工业用地规模为11km2;特区外升级改造的工业用地规模为142km2,对应的不同改造方式比例如下表所示。

全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控制规模总表(单位:

km2)

2020年升级改造总体规模

不同方式的改造规模

特区内

宝安

龙岗

96

重建用地面积

11

11

7

综合整治用地面积

73

51

工业区升级改造要真正实现物质环境与产业结构的同步提升,受到经济发展环境、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需要政府积极加以引导和鼓励。

当前深圳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全面展开。

为了推进工业区升级改造工作的平稳进行,近期改造应以试点为主,在改造中积累经验;中远期随着改造环境条件的日趋成熟,市场动力与政府需求共同增长,改造步伐将逐步加快。

因此,近期至2010年,全市工业区升级改造应完成总目标规模的15%以上,其中,特区内工业区升级改造应完成对应总目标规模的50%以上,特区外工业区升级改造应完成对应总目标规模的10%以上。

在根据上述建议控制总量对各年度改造计划进行协调平衡时,应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各区根据城市产业发展要求,确需增加改造规模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