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278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

留住手艺

——滨州已失传和面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传统的手工技艺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敬业精神,它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

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技术与工艺。

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和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要从事劳作,就得制作工具……,因为要解决“开门七件事”的问题,就得加工粮食、榨油、榨糖、酿造、腌制、制茶、制革……,因为要安居乐业,就得盖房子,就得有泥瓦工、石工、木工……。

本质上讲,手工艺是一种创意打扮人们生活的文化,是一种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艺术。

但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曾经非常熟悉的手艺活已离我们远去。

由于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基础很差,家底不清,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传统工艺已处于濒危状态,有的已湮没失传……。

在我们滨州就存在许许多多的现实例子,如再不采取措施加以抢救,势必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滨州历史悠久,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传统手工艺比较发达,为带动当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村庄以姓定村,又因村里曾经从事某种手工行业,会某种手艺,故取村名为油坊李、勺子徐、簸箕王、篦子张、铁匠魏、豆腐胡、木匠景、白布韩、刀子王、王铁锅、银子刘、打油张……,而如今,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曾经赖以生存的手艺早已失传,大都已空留其名。

现在,有些手艺已经渐渐的离我们远去,如不真正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今后恐怕只有在博物馆里可以见到了。

博兴县的蓝印花布、彩印花布、柳编箢斗、簸箕,滨城区的彩纸翻花木制水舀子、泥塑,惠民县的圈椅子、制鼓、抒和综、毡靴、葶杆灯笼、洪炉打铁,阳信县的桑皮纸、锡壶、黑陶,还有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的中式衣服的盘扣等等,这些传统手艺一向主要是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现在有的濒临失传,有的随着老艺人的离世,已经失传。

柳编箢斗和簸箕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鲁北地区农村,人们走亲访友、赶集、下地送饭,几乎都挎着或提着一种柳编的箢斗,里面或装有鸡蛋、红糖、米面,或装着采购的各种食材,或装有为下地干活的男人送的饭菜等;箢子上或盖着一块红包袱,或蓝白花包袱,或盖一块饭巾。

在粮食收获季节,总能见到晾晒场上妇女们在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杂质。

笸箩用来盛馒头、包子等食品,上面只需盖一条饭巾,就可以防气水和保温,保持食品原来的味道。

柳编箢斗、簸箕、笸箩是庄户人常用器具,博兴县是闻名的柳编之乡,柳编是这里的传统技艺,会编箢斗、簸箕、笸箩的才能算得上柳编高手。

而现在,青年人不愿意学柳编,老一代柳编艺人越来越少,而会编箢斗、簸箕、笸箩的艺人几乎很难找到了。

2010年夏,笔者配合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介绍博兴草柳编的专题节目,在博兴县兴福镇采访到了几位柳编老艺人,他们是会编箢斗的魏财章、魏法深和会编簸箕的蔺金臣。

编箢斗和簸箕要在阴湿、避光、不透风的地窨子里边进行,由于柳条比较脆,经浸泡软了需要保持潮湿,而潮湿的地窨子才能适合保潮,做出来的筐才结实、易编、有光泽。

过去在魏家村和蔺家村家家都有地窨子,而现在有地窨子的少了,多数都已废弃,只有很少几户还在编制箢斗和簸箕。

这几年编这些东西不挣钱了,出去打工一天就能挣百儿八十的,比编这挣得钱多,况且编箢斗和簸箕费事,要功夫,一年四季天天要蹲在地窖里,阴冷潮湿,很容易患上骨关节病。

年轻人不愿意干这活,那些还在坚持这些手艺的人,用当地人的话来讲也都是“有了年纪的”人了。

这些编制技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总得有人传下去,老艺人们说:

“要不是想把祖辈的手艺留下来,恐怕也早就放弃了,只要把手艺留住,就不怕没有吃饭的本事。

杼和综

魏集镇周家村制作杼(音zhù)和综(音zèng)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明成化年间(1465至1487年)周姓始祖,于河北省枣强县迁居至此。

其中一人会制作杼和综,大家都跟他学。

开始制作杼和综的目的是满足自家织布用,后来是为了用来销售,1953年达到鼎盛,村里共有120户人家,其中80—90户在制作杼和综,故有杼综周之称。

杼是织机上保证布匹的宽度和密度的部件。

综是织布机上使经线交错上下分开,以便使梭子通过的装置。

杼和综的制作有60多道工序,制作非常繁琐。

选料非常讲究,它以四川省出产的成熟的大毛竹为佳。

杼的制作工序:

杼由篾子和架杆两部分组成。

篾子的制作工序:

取晒干的毛竹一根,截成10—40公分的段;用刀子将截好的段劈成3—4公分宽的批子,用小刀取竹竿的外皮,厚约1公分;刮篾子,在刀床上,固定好单刃刀,压好垫子,将篾子两面刮,先去瓤后去皮,刮光滑;把两个月牙形的刀固定在专用器具上,将刮好的篾子在上面做成宽度一样的篾子;折篾子,用折板子将篾子折成长度10公分的段;油炸篾子,将折好的篾子,放在烧开的油锅里炸,炸到发深黄为佳,油炸的目的是增加篾子的韧性和光滑程度;将篾子取出后,要放在麦糠里搓去油。

架杆的制作工序:

将毛竹杆截成57—62公分的段;用刀子劈成宽7公分的批子,4根为一副;用小刀打磨光滑。

成货:

将架杆固定在杼床上,一边两根;用两根纯棉线将篾子固定在架杆上,一边一根线,线的粗细根据所需杼的篾子的稀密来定。

固定时,线的扣朝一个方向系反扣,一个篾子一根线,单杼用篾子1000—1500根。

综的制作工序:

综板子的制作:

同架杆的制作相同。

用尼龙线,将综板子固定,用反扣将线系好。

一副综共两扇,一扇500头。

杼和综的制作有60多道工序,制作非常繁琐,技术性强,纯手工,经济效益低;受现代机器织布的影响,人们对传统老粗布需求减少,市场萎缩,杼和综的制作也日趋萎缩,现在只有一两户人家在制作,濒临失传。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在滨州、博兴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门融生活与艺术于一体的技艺,色彩主要运用蓝白二色,具有清新明快、纯真朴素、自然和谐、典雅大方的艺术特点。

蓝印花布是民间盛行的一种布料,也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曾经是农村男女青年结婚时,缝制嫁妆的面料和包裹嫁妆的必用物品。

此外,旧时蓝印花布还是一种小康生活的象征。

蓝印花布是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抹子”把防染浆刮入花纹空隙漏印于布面,干后浸染靛蓝,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显现出蓝白花纹。

染成的花布蓝白二色,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具有浓厚的乡土味。

按用途,蓝印花布可分为通用花布和专用花布。

蓝印花布的花纹、图案多种多样:

有植物类、动物类、器物类、几何图案,还有吉祥文字福、寿、双喜、长命富贵等等。

蓝印花布制作技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间技术,技艺十分独特,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其花布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柔切、自然、清新、美观、秀气典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目前,博兴县北关村的耿氏家族还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还制作一些蓝印花布作品,但已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染坊了,传承了千百年的蓝印花布面临困境,因此急需加以保护。

葶杆灯笼

2006年春天,我们到惠民县赶火把李庙会,刚一进村就被挂在一户庭院门前的两盏大灯笼吸引住了,一盏是比较常见的大型宫灯,另一盏却非常罕见,仔细看原来是用高粱葶杆编制而成,灯笼是把一根根葶杆,用古建筑飞檐榫卯结构的方法扣在一起,一层层叠加在一起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又古朴典雅,我们想象不知是哪位对古建筑有研究的人士的作品。

从庙会回来后,经多方打听得知原来是一位农村的老人制作的。

2008年,省文博会滨州展台设计为一处仿古建筑,需要几盏宫灯,我们推荐了这种葶杆编制的灯笼。

为了定制这种灯笼,我们来到了惠民县皂户李乡王刘庄,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老人。

老人名叫王振常,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老汉,已经八十岁了,身体消瘦,光着膀子,手拿一把破蒲扇,不时地用搭在肩上的旧毛巾擦着汗,叫人很难把他和那位宫灯制作人联系起来,可偏偏就是他制作的。

老人的家里房梁上挂着几盏葶杆灯笼,几面墙上挂满了他用高粱杆和玉米皮制作的各种花花绿绿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十分惹人喜爱。

老人拿出几块高粱杆,用刀分别在上边切了几道口,扣在一起,像变戏法一样组成了一个榫卯结构的组块,他讲就是用无数块这样长短不同的组块装配成灯笼、佛龛或者各种工艺品。

而这个就是以前农村用高粱杆来编制“蝈蝈笼”的技艺,已不知流传几百年了,老人用他的智慧和一双巧手,把编“蝈蝈笼”的技艺发展成为编制灯笼的技艺。

在那届省文博会上,滨州展台非常壮观,在仿古建筑的木质大梁上悬挂着五盏大型宫灯,地面是由棋盘灯箱、大型棋子组成的“滨州一盘棋”,配上我们滨州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和大型雕塑“冬枣娃娃”,再加上古装女子乐队的民乐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驻足观看欣赏,在几乎是清一色的现代设计展台中,滨州展台独树一帜,别具特色,获得了一致好评。

2009年的火把李庙会上,又见到了王振常老人,他正把自己的许多作品展示给赶会的人们,我还为他拍了几张照片。

那年秋天,为了筹备“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滨州民间艺术绝活展演”活动,笔者邀请老人来展示他的绝活,却得到老人已经过世的消息。

虽然老人的儿子来参加了活动,也只是带来老人的作品做了展示,并没有把老人的技艺传承下来。

老人走了,他的绝活也跟着走了。

毡靴

毡靴是鲁北一带独特的制造工艺,是惠民县桑落墅镇总寺庙村老艺人张万才传授的。

清朝光绪年间,张万才家境贫困,先到东北,后到俄罗斯谋生,学习了这门手艺,清朝末年回家后开家庭作坊。

毡靴是用纯羊毛加工制做而成的,不但结实而且能御寒保暖,是冬季抵御寒冬的佳品。

笔者儿时在家乡青岛也曾穿过这样的毡靴,鞋底上还要缝上羊皮,既暖和又结实,现在想来,不知是否是这里制作的。

毡靴制做工艺复杂,需九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

弹羊毛;第二道工序:

续毡子;第三道工序:

蹬毡子;第四道工序:

打胎子;第五道工序:

煮靴子;第六道工序:

打旋;第七道工序:

搓靴;第八道工序:

烤靴;第九道工序:

定型。

毡靴生产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80年代,一直是桑落墅镇的特色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毡靴也似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人们束之高阁。

苇编灯笼

在惠民的何坊乡,现在还有手艺人扎制传统的苇子蔑纸糊灯笼。

选料:

在秋天苇子黄的时候,将割下的苇子剥去叶鞘,露出茎秆,切成半米和一米两种规格的小段,所选的苇子有不能太粗也不能很细,更不能有发霉的霉点和虫眼。

破蔑:

一个铁陀塑出一个尖来,越往下越宽,中间有刻好的几个槽,把裁好的苇子顺着尖往下一按,苇子就自然顺槽分出几股苇篾。

破好的苇子要浸泡在水里一段时间,待到苇篾泡的柔软的时候,这才可以扎灯笼皮。

扎灯皮:

14根苇蔑在艺人的手里上下翻转跳跃,一会儿的功夫灯笼口就扎好了,套上稍短些的灯笼腰,再开始编灯笼的“小肚子”。

原本散着的长长的苇蔑,眼看着在艺人的手中奇妙地变成了菱形的小格子,几分钟之内一个灯笼就成型了。

整形:

出型的灯笼还要在特制的楦子上“整形”,将灯笼雏形套在上面,把灯笼的上口调成适当的大小,把中间的苇篾拨到适当的位置,然后再取下依照上面的规格编灯笼的下口,这样保证了扎的灯笼大小一致。

糊纸装饰:

编好苇子蔑,就要糊玻璃纸了。

透明的玻璃纸上用广告色画上花鸟的图案或者写个红红的“喜”字,再加上几笔抽象画做点缀,透明的玻璃纸经过巧手的描摹涂绘,透出了欢乐和喜庆。

晾干了的玻璃纸在苇子蔑中间一卷一缠,两头再用桃红色的彩纸一包,一个喜气洋洋的灯笼就做好了。

透明的玻璃纸透出了苇子蔑规整的菱形图案,和花草文字一映衬,显得丰富了起来。

做个灯笼架,插上支红蜡烛,传统的手扎灯笼在黑夜里照亮拿着它的孩子的脸。

春节前后,在集市上就能看到数百只灯笼皮穿在麻绳里拴在一个长长的棍子上,形成一个灯笼环,由手艺人扛着叫卖。

巨大的灯笼环和争相购买的人群形成了集市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黑陶

黑陶,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馨,给人以“乌金墨玉”之感,“金山丽水,玉出昆岗”,“如铁之质似玉之润”……,文人墨客的词赋,可以使人想见黑陶的艺术魅力。

坚硬细腻,胎壁薄如蛋壳,漆黑光亮,更多从生活实用出发,设计新颖巧妙,讲求实效,且更具美感。

阳信县流坡坞镇的黑陶选用来自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泥土,深层的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适合于黑陶制做。

泥土取出后经晾干,后用纱布过滤制成泥坯,经过手工拉坯造型后,用贝壳反复压光,直到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

再以特制的雕刻工具运用线雕、浅雕、深雕、镂空等技法,手工雕刻出绚丽神秘的图案。

然后给黑陶作品安装耳、环、鼻、腿等配件。

 黑陶表面所呈现纯静的黑色,是以独特的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的。

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

出窑后就是浑然天成,不再做任何处理,其外观效果黑如漆、亮如镜。

多年来,阳信县黑陶的制作在民间一直承袭仿制,其制作场所多为原始家庭作坊,规模小、设备旧、产量低而难以形成系列,而制作黑陶的艺人年事已高,现在没有传承人,这一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制鼓

提起惠民县的踩鼓,人们都知道魏集镇的踩鼓刘村和淄角镇的踩鼓宋村,两个村以姓定村,又因会踩鼓手艺,故取村名为踩鼓刘、踩鼓宋。

用村子里老艺人的话说,他们的鼓声响遍了全世界,这两个村子也因为鼓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据踩鼓刘村的踩鼓艺人刘洪亭回忆,过去的时候,每年一进入腊月,他们一家人就老小齐上阵,在赶制春节的订单。

刘家祖辈就以制鼓为生,制鼓不仅是一门手艺,还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

皮鼓踩制是一项工艺非常繁琐的过程,老艺人依然沿袭着古时做鼓的手工艺技术和家庭式的作坊,踩鼓时,全家人齐上阵,分工明确。

无论是做一面直径两米的大抬鼓,还是一面二十几厘米的小书鼓,它的用料和工艺都非常讲究。

鼓腔的木料,采用槐木和桑木作原料,加工成鼓腔板后放在炉子里烤干。

鼓面的皮子,主要采用鲁北黄牛的新鲜生牛皮,泡在水里24小时后,再将皮上的余肉和毛刮掉,剪裁成样,这样的生牛皮不但没有腥味,而且韧性好,经久耐用。

做鼓的工序同样复杂:

从画鼓腔样到拼接鼓身,从刨平鼓腔口到蒙鼓皮,从安好踩鼓架到踩鼓,每道工艺都要精雕细刻,每道工序都得精益求精。

踩鼓这道工序不仅重要,而且格外有趣,人站在鼓面上反复地用脚踩,使鼓皮松弛,然后勒紧皮子,接着继续踩,反复数次,直到鼓面绷紧为止。

这样做出来的鼓音质清脆、洪亮,带有金属的感觉。

明末清初至“文革”前,这两个村的踩鼓非常兴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也随之改变,以往盛行于广大农村的秧歌等民间娱乐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加之踩鼓是一件苦差事,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却经济利润薄弱,所以也逐渐地被人们所丢抛。

随着时间流逝,老艺人都将逐渐老去,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学习这门手艺,因此使得“踩鼓”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很难想象,当村里没有人踩鼓了,这“踩鼓刘”“踩鼓宋”也就空有其名了。

圈椅子

惠民县六甲杨村圈椅子制作约有300年的历史。

当初,杨姓的祖先从河北省枣强迁到这里,那时黄河发大水,人们没有饭吃,天天挨饿。

为了生存,大家跟一位会制作圈椅子的人学做圈椅子,用来卖钱解决温饱。

上世纪70年代末,这个有140户人家的村子,家家户户都在做,每天就能出100多只成品椅子,产品销往天津、北京、济南、济阳和周边各县。

制作工艺、过程:

圈椅子制作由椅圈和底座附件(包括椅腿)组成。

制椅圈的工序首先是选料,圈椅子制作选料特别讲究,它以韧性好的绵柳木为佳,椅圈分生圈和熟圈,选粗细、长度适宜的独根绵柳木,用大锅蒸50分钟,以增加韧性;蒸好后,用杠子、木叉等工具将其慢慢弯成近圆形,两端用绳子拢住,放置10天,去掉绳子;用斧头砍出扶手,再上锅蒸2个小时;取出后,压出扶手后面的弯;用刨子刨好,并用凿子在底部凿上眼,即成熟圈。

制作底座的工序椅腿的制作,首先将木头用锯解成一定尺寸的木条,上锅蒸50分钟,取出后,在模具上压成形,两头用绳子拢好,弯10天;解开绳子,用凿子凿上眼。

附件的制作工序靠背的制作:

首先用锯将木头解成长一定尺寸的木板,用刨子刨平,上锅蒸1个小时;取出后,用手弯成月牙形,放在太阳下晒1—2天,用大刻刀刻出边,用小刻刀刻出图案花饰,图案有平刻和透刻,上边是桃形图案,代表福寿,中间的图案是鹿,下边的图案象山,喻意“福寿呈祥”。

牙子的制作:

选长尺寸合适的木片,用刀子刻出花边。

由于制作圈椅子工艺复杂,纯手工,制作起来慢,加上现代家俱的冲击,现在制作圈椅子的只剩下一家,4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不会作了。

锡壶

阳信锡壶等锡器制作历史悠久,商店镇桑北陈村70多岁的魏振山是锡壶制作的第三代传人。

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魏家已发展为远近闻名的家庭式锡器制作小作坊了,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顺盛祥”。

同时,第二代和第三代传人也都成为锡器制作高手。

魏家人技术精湛,人又和善,所打造的锡制工艺品和他的名气逐渐远近闻名。

但他们从不自满骄傲,认真地做好每一把壶。

除了打制锡壶外,他们还为紫砂壶镶嵌锡嘴,在紫砂壶的壶嘴底部镶嵌上虎嘴、狮嘴、青蛙嘴等图样的锡器装饰,精巧别致,别具一格。

他们做锡壶的方法古朴、简陋,显得笨拙,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肉眼“掌握火候”,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体验。

具体来说,是先在放在炉火盛旺的炉子上砂锅里将锡化成锡水,再将锡水倒入早已准备好的两块老青砖的夹缝里(夹缝的厚薄视要求,运用粗细不等的石棉线做隔离),冷却后做成锡片,然后根据所作物品大小形状,在锡片上剪出样子,将样子经过锤锤打打弯曲折叠,做出外形。

再一步是用烙铁将接缝仔细烙好,再做抛光处理,刻上各种人物、花鸟走兽或是书法图案。

近几年,没有生活后顾之忧的魏振山“重操旧业”,又拾起锡器制作的活路来。

不过,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不让魏家几代人的锡壶制作手艺失传;前来买锡壶的,也不是为了使用,也是为了品赏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做收藏品来收藏。

魏振山现在能做出100多种样式的作品,他的作品被一些从事古董生意的人销往北京、天津、济南、东营、滨州等众多大城市,有的还远销韩国、德国。

现在,魏振山老人依然坚持锡壶制作,虽然人老眼花,形单人只,但他还依然坚持,也希望有人从他手中接过这项手艺,流传下去。

 

 手艺是永恒的。

人类离不开手艺,即使是在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代中国,像锄铲斧凿、白酒黄酒、紫砂青瓷、刺绣织锦、柳编竹编、泥塑玉雕等手工制品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为应用。

有些工艺,是现代技术所未能替代的。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回归乡土、回归自然日益成为人们普遍性的追求,手艺和手工制品必将越来越被大众所喜好,也就是说,传统手工技艺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的日用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

可惜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似乎永远面临的是两难的境地:

传统技艺的保护,传统手工艺人的生存。

“传统”两个字代表的时间和心力,无法用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创造的精致和独一无二,但如果没有等量等值的回报,没有长远性、建设性的发展方式,没有足够健康、成熟的体系去维护,很容易失去其核心价值。

保护手艺、传承手艺、与手艺同行,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