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6.05KB ,
资源ID:231627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1627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滨州传统手工技艺.docx

1、滨州传统手工技艺留住手艺滨州已失传和面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传统的手工技艺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敬业精神,它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技术与工艺。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和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要从事劳作,就得制作工具,因为要解决“开门七件事”的问题,就得加工粮食、榨油、榨糖、酿造、腌制、制茶、制革,因为要安居乐业,就得盖房子,就得有泥瓦工、石工、木工。

2、本质上讲,手工艺是一种创意打扮人们生活的文化,是一种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艺术。但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曾经非常熟悉的手艺活已离我们远去。由于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基础很差,家底不清,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传统工艺已处于濒危状态,有的已湮没失传。在我们滨州就存在许许多多的现实例子,如再不采取措施加以抢救,势必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滨州历史悠久,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传统手工艺比较发达,为带动当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村庄以姓定村,又因村里曾经从事某种手工行业,会某种手艺,故取村名为油坊李、勺子徐、簸

3、箕王、篦子张、铁匠魏、豆腐胡、木匠景、白布韩、刀子王、王铁锅、银子刘、打油张,而如今,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曾经赖以生存的手艺早已失传,大都已空留其名。现在,有些手艺已经渐渐的离我们远去,如不真正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今后恐怕只有在博物馆里可以见到了。博兴县的蓝印花布、彩印花布、柳编箢斗、簸箕,滨城区的彩纸翻花 木制水舀子、泥塑,惠民县的圈椅子、制鼓、抒和综、毡靴、葶杆灯笼、洪炉打铁,阳信县的桑皮纸、锡壶、黑陶,还有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的中式衣服的盘扣等等,这些传统手艺一向主要是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现在有的濒临失传,有的随着老艺人的离世,已经失传。柳编箢斗和簸箕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鲁北地区农村,人

4、们走亲访友、赶集、下地送饭,几乎都挎着或提着一种柳编的箢斗,里面或装有鸡蛋、红糖、米面,或装着采购的各种食材,或装有为下地干活的男人送的饭菜等;箢子上或盖着一块红包袱,或蓝白花包袱,或盖一块饭巾。在粮食收获季节,总能见到晾晒场上妇女们在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杂质。笸箩用来盛馒头、包子等食品,上面只需盖一条饭巾,就可以防气水和保温,保持食品原来的味道。柳编箢斗、簸箕、笸箩是庄户人常用器具,博兴县是闻名的柳编之乡,柳编是这里的传统技艺,会编箢斗、簸箕、笸箩的才能算得上柳编高手。而现在,青年人不愿意学柳编,老一代柳编艺人越来越少,而会编箢斗、簸箕、笸箩的艺人几乎很难找到了。2010年夏,笔者配合

5、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介绍博兴草柳编的专题节目,在博兴县兴福镇采访到了几位柳编老艺人,他们是会编箢斗的魏财章、魏法深和会编簸箕的蔺金臣。编箢斗和簸箕要在阴湿、避光、不透风的地窨子里边进行,由于柳条比较脆,经浸泡软了需要保持潮湿,而潮湿的地窨子才能适合保潮,做出来的筐才结实、易编、有光泽。过去在魏家村和蔺家村家家都有地窨子,而现在有地窨子的少了,多数都已废弃,只有很少几户还在编制箢斗和簸箕。这几年编这些东西不挣钱了,出去打工一天就能挣百儿八十的,比编这挣得钱多,况且编箢斗和簸箕费事,要功夫,一年四季天天要蹲在地窖里,阴冷潮湿,很容易患上骨关节病。年轻人不愿意干这活,那些还在坚持这些手艺的人,用当

6、地人的话来讲也都是“有了年纪的”人了。这些编制技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总得有人传下去,老艺人们说:“要不是想把祖辈的手艺留下来,恐怕也早就放弃了,只要把手艺留住,就不怕没有吃饭的本事。”杼和综魏集镇周家村制作杼(音zh)和综(音zng)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1465至1487年)周姓始祖,于河北省枣强县迁居至此。其中一人会制作杼和综,大家都跟他学。开始制作杼和综的目的是满足自家织布用,后来是为了用来销售,1953年达到鼎盛,村里共有120户人家,其中8090户在制作杼和综,故有杼综周之称。杼是织机上保证布匹的宽度和密度的部件。综是织布机上使经线交错上下分开,以便使梭子通过的装置。

7、杼和综的制作有60多道工序,制作非常繁琐。选料非常讲究,它以四川省出产的成熟的大毛竹为佳。杼的制作工序:杼由篾子和架杆两部分组成。篾子的制作工序:取晒干的毛竹一根,截成1040公分的段;用刀子将截好的段劈成34公分宽的批子,用小刀取竹竿的外皮,厚约1公分;刮篾子,在刀床上,固定好单刃刀,压好垫子,将篾子两面刮,先去瓤后去皮,刮光滑;把两个月牙形的刀固定在专用器具上,将刮好的篾子在上面做成宽度一样的篾子;折篾子,用折板子将篾子折成长度10公分的段;油炸篾子,将折好的篾子,放在烧开的油锅里炸,炸到发深黄为佳,油炸的目的是增加篾子的韧性和光滑程度;将篾子取出后,要放在麦糠里搓去油。架杆的制作工序:将

8、毛竹杆截成5762公分的段;用刀子劈成宽7公分的批子,4根为一副;用小刀打磨光滑。成货:将架杆固定在杼床上,一边两根;用两根纯棉线将篾子固定在架杆上,一边一根线,线的粗细根据所需杼的篾子的稀密来定。固定时,线的扣朝一个方向系反扣,一个篾子一根线,单杼用篾子10001500根。综的制作工序:综板子的制作:同架杆的制作相同。用尼龙线,将综板子固定,用反扣将线系好。一副综共两扇,一扇500头。杼和综的制作有60多道工序,制作非常繁琐,技术性强,纯手工,经济效益低;受现代机器织布的影响,人们对传统老粗布需求减少,市场萎缩,杼和综的制作也日趋萎缩,现在只有一两户人家在制作,濒临失传。蓝印花布蓝印花布制作

9、技艺在滨州、博兴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门融生活与艺术于一体的技艺,色彩主要运用蓝白二色,具有清新明快、纯真朴素、自然和谐、典雅大方的艺术特点。蓝印花布是民间盛行的一种布料,也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曾经是农村男女青年结婚时,缝制嫁妆的面料和包裹嫁妆的必用物品。此外,旧时蓝印花布还是一种小康生活的象征。蓝印花布是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抹子”把防染浆刮入花纹空隙漏印于布面,干后浸染靛蓝,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显现出蓝白花纹。染成的花布蓝白二色,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具有浓厚的乡土味。按用途,蓝印花布可分为通用花布和专用花布。 蓝印花布的花纹、图案多种多样:有植物类、动物类、器物类、几何图案,

10、还有吉祥文字福、寿、双喜、长命富贵等等。蓝印花布制作技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间技术,技艺十分独特,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花布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柔切、自然、清新、美观、秀气典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目前,博兴县北关村的耿氏家族还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还制作一些蓝印花布作品,但已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染坊了,传承了千百年的蓝印花布面临困境,因此急需加以保护。葶杆灯笼2006年春天,我们到惠民县赶火把李庙会,刚一进村就被挂在一户庭院门前的两盏大灯笼吸引住了,一盏是比较常见的大型宫灯,另一盏却非常罕见,仔细看原来是用高粱葶杆

11、编制而成,灯笼是把一根根葶杆,用古建筑飞檐榫卯结构的方法扣在一起,一层层叠加在一起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又古朴典雅,我们想象不知是哪位对古建筑有研究的人士的作品。从庙会回来后,经多方打听得知原来是一位农村的老人制作的。2008年,省文博会滨州展台设计为一处仿古建筑,需要几盏宫灯,我们推荐了这种葶杆编制的灯笼。为了定制这种灯笼,我们来到了惠民县皂户李乡王刘庄,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老人。老人名叫王振常,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老汉,已经八十岁了,身体消瘦,光着膀子,手拿一把破蒲扇,不时地用搭在肩上的旧毛巾擦着汗,叫人很难把他和那位宫灯制作人联系起来,可偏偏就是他制作的。老人的家里房梁上挂着几盏葶杆灯笼,几

12、面墙上挂满了他用高粱杆和玉米皮制作的各种花花绿绿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十分惹人喜爱。老人拿出几块高粱杆,用刀分别在上边切了几道口,扣在一起,像变戏法一样组成了一个榫卯结构的组块,他讲就是用无数块这样长短不同的组块装配成灯笼、佛龛或者各种工艺品。而这个就是以前农村用高粱杆来编制“蝈蝈笼” 的技艺,已不知流传几百年了,老人用他的智慧和一双巧手,把编“蝈蝈笼” 的技艺发展成为编制灯笼的技艺。在那届省文博会上,滨州展台非常壮观,在仿古建筑的木质大梁上悬挂着五盏大型宫灯,地面是由棋盘灯箱、大型棋子组成的“滨州一盘棋”,配上我们滨州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和大型雕塑“冬枣娃娃”,再加上古装女子乐队的民乐歌舞表演

13、,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驻足观看欣赏,在几乎是清一色的现代设计展台中,滨州展台独树一帜,别具特色,获得了一致好评。2009年的火把李庙会上,又见到了王振常老人,他正把自己的许多作品展示给赶会的人们,我还为他拍了几张照片。那年秋天,为了筹备“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滨州民间艺术绝活展演”活动,笔者邀请老人来展示他的绝活,却得到老人已经过世的消息。虽然老人的儿子来参加了活动,也只是带来老人的作品做了展示,并没有把老人的技艺传承下来。老人走了,他的绝活也跟着走了。毡靴毡靴是鲁北一带独特的制造工艺,是惠民县桑落墅镇总寺庙村老艺人张万才传授的。清朝光绪年间,张万才家境贫困,先到东北,后到俄罗斯谋生,学习了这门手艺,

14、清朝末年回家后开家庭作坊。毡靴是用纯羊毛加工制做而成的,不但结实而且能御寒保暖,是冬季抵御寒冬的佳品。笔者儿时在家乡青岛也曾穿过这样的毡靴,鞋底上还要缝上羊皮,既暖和又结实,现在想来,不知是否是这里制作的。毡靴制做工艺复杂,需九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弹羊毛;第二道工序:续毡子;第三道工序:蹬毡子;第四道工序:打胎子;第五道工序:煮靴子;第六道工序:打旋;第七道工序:搓靴;第八道工序:烤靴;第九道工序:定型。毡靴生产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80年代,一直是桑落墅镇的特色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毡靴也似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人们束之高阁。苇编灯笼在惠民的何坊乡,现在还有手艺人扎制传统的苇子蔑纸糊灯笼

15、。选料:在秋天苇子黄的时候,将割下的苇子剥去叶鞘,露出茎秆,切成半米和一米两种规格的小段,所选的苇子有不能太粗也不能很细,更不能有发霉的霉点和虫眼。破蔑:一个铁陀塑出一个尖来,越往下越宽,中间有刻好的几个槽,把裁好的苇子顺着尖往下一按,苇子就自然顺槽分出几股苇篾。破好的苇子要浸泡在水里一段时间,待到苇篾泡的柔软的时候,这才可以扎灯笼皮。 扎灯皮:14根苇蔑在艺人的手里上下翻转跳跃,一会儿的功夫灯笼口就扎好了,套上稍短些的灯笼腰,再开始编灯笼的“小肚子”。原本散着的长长的苇蔑,眼看着在艺人的手中奇妙地变成了菱形的小格子,几分钟之内一个灯笼就成型了。整形:出型的灯笼还要在特制的楦子上“整形”,将灯

16、笼雏形套在上面,把灯笼的上口调成适当的大小,把中间的苇篾拨到适当的位置,然后再取下依照上面的规格编灯笼的下口,这样保证了扎的灯笼大小一致。糊纸装饰:编好苇子蔑,就要糊玻璃纸了。透明的玻璃纸上用广告色画上花鸟的图案或者写个红红的“喜”字,再加上几笔抽象画做点缀,透明的玻璃纸经过巧手的描摹涂绘,透出了欢乐和喜庆。晾干了的玻璃纸在苇子蔑中间一卷一缠,两头再用桃红色的彩纸一包,一个喜气洋洋的灯笼就做好了。透明的玻璃纸透出了苇子蔑规整的菱形图案,和花草文字一映衬,显得丰富了起来。做个灯笼架,插上支红蜡烛,传统的手扎灯笼在黑夜里照亮拿着它的孩子的脸。春节前后,在集市上就能看到数百只灯笼皮穿在麻绳里拴在一个

17、长长的棍子上,形成一个灯笼环,由手艺人扛着叫卖。巨大的灯笼环和争相购买的人群形成了集市上一道特殊的风景。黑陶黑陶,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馨,给人以“乌金墨玉”之感,“金山丽水,玉出昆岗”,“如铁之质似玉之润”,文人墨客的词赋,可以使人想见黑陶的艺术魅力。坚硬细腻,胎壁薄如蛋壳,漆黑光亮,更多从生活实用出发,设计新颖巧妙,讲求实效,且更具美感。阳信县流坡坞镇的黑陶选用来自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泥土,深层的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适合于黑陶制做。泥土取出后经晾干,后用纱布过滤制成泥坯,经过手工拉坯造型后,用贝壳反复压光,直到陶坯

18、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再以特制的雕刻工具运用线雕、浅雕、深雕、镂空等技法,手工雕刻出绚丽神秘的图案。然后给黑陶作品安装耳、环、鼻、腿等配件。黑陶表面所呈现纯静的黑色,是以独特的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的。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出窑后就是浑然天成,不再做任何处理,其外观效果黑如漆、亮如镜。多年来,阳信县黑陶的制作在民间一直承袭仿制,其制作场所多为原始家庭作坊,规模小、设备旧、产量低而难以形成系列,而制作黑陶的艺人年事已高,现在没有传承人,这一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制鼓提起惠民县的踩鼓,人们都知道魏集镇的踩鼓刘

19、村和淄角镇的踩鼓宋村,两个村以姓定村,又因会踩鼓手艺,故取村名为踩鼓刘、踩鼓宋。用村子里老艺人的话说,他们的鼓声响遍了全世界,这两个村子也因为鼓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据踩鼓刘村的踩鼓艺人刘洪亭回忆,过去的时候,每年一进入腊月,他们一家人就老小齐上阵,在赶制春节的订单。刘家祖辈就以制鼓为生,制鼓不仅是一门手艺,还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皮鼓踩制是一项工艺非常繁琐的过程,老艺人依然沿袭着古时做鼓的手工艺技术和家庭式的作坊,踩鼓时,全家人齐上阵,分工明确。无论是做一面直径两米的大抬鼓,还是一面二十几厘米的小书鼓,它的用料和工艺都非常讲究。鼓腔的木料,采用槐木和桑木作原料,加工成鼓腔板后放在炉子里烤干

20、。鼓面的皮子,主要采用鲁北黄牛的新鲜生牛皮,泡在水里24小时后,再将皮上的余肉和毛刮掉,剪裁成样,这样的生牛皮不但没有腥味,而且韧性好,经久耐用。做鼓的工序同样复杂:从画鼓腔样到拼接鼓身,从刨平鼓腔口到蒙鼓皮,从安好踩鼓架到踩鼓,每道工艺都要精雕细刻,每道工序都得精益求精。踩鼓这道工序不仅重要,而且格外有趣,人站在鼓面上反复地用脚踩,使鼓皮松弛,然后勒紧皮子,接着继续踩,反复数次,直到鼓面绷紧为止。这样做出来的鼓音质清脆、洪亮,带有金属的感觉。明末清初至“文革”前,这两个村的踩鼓非常兴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也随之改变,以往盛行于广大农村的秧歌等民间娱乐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加之踩

21、鼓是一件苦差事,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却经济利润薄弱,所以也逐渐地被人们所丢抛。随着时间流逝,老艺人都将逐渐老去,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学习这门手艺,因此使得“踩鼓”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很难想象,当村里没有人踩鼓了,这“踩鼓刘”“踩鼓宋”也就空有其名了。圈椅子惠民县六甲杨村圈椅子制作约有300年的历史。当初,杨姓的祖先从河北省枣强迁到这里,那时黄河发大水,人们没有饭吃,天天挨饿。为了生存,大家跟一位会制作圈椅子的人学做圈椅子,用来卖钱解决温饱。上世纪70年代末,这个有140户人家的村子,家家户户都在做,每天就能出100多只成品椅子,产品销往天津、北京、济南、济阳和

22、周边各县。制作工艺、过程:圈椅子制作由椅圈和底座附件(包括椅腿)组成。制椅圈的工序 首先是选料,圈椅子制作选料特别讲究,它以韧性好的绵柳木为佳,椅圈分生圈和熟圈,选粗细、长度适宜的独根绵柳木,用大锅蒸50分钟,以增加韧性;蒸好后,用杠子、木叉等工具将其慢慢弯成近圆形,两端用绳子拢住,放置10天,去掉绳子;用斧头砍出扶手,再上锅蒸2个小时;取出后,压出扶手后面的弯;用刨子刨好,并用凿子在底部凿上眼,即成熟圈。制作底座的工序 椅腿的制作,首先将木头用锯解成一定尺寸的木条,上锅蒸50分钟,取出后,在模具上压成形,两头用绳子拢好,弯10天;解开绳子,用凿子凿上眼。附件的制作工序 靠背的制作:首先用锯将

23、木头解成长一定尺寸的木板,用刨子刨平,上锅蒸1个小时;取出后,用手弯成月牙形,放在太阳下晒12天,用大刻刀刻出边,用小刻刀刻出图案花饰,图案有平刻和透刻,上边是桃形图案,代表福寿,中间的图案是鹿,下边的图案象山,喻意“福寿呈祥”。牙子的制作:选长尺寸合适的木片,用刀子刻出花边。由于制作圈椅子工艺复杂,纯手工,制作起来慢,加上现代家俱的冲击,现在制作圈椅子的只剩下一家,4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不会作了。锡壶阳信锡壶等锡器制作历史悠久,商店镇桑北陈村70多岁的魏振山是锡壶制作的第三代传人。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魏家已发展为远近闻名的家庭式锡器制作小作坊了,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顺盛祥”。同时,第二

24、代和第三代传人也都成为锡器制作高手。魏家人技术精湛,人又和善,所打造的锡制工艺品和他的名气逐渐远近闻名。但他们从不自满骄傲,认真地做好每一把壶。除了打制锡壶外,他们还为紫砂壶镶嵌锡嘴,在紫砂壶的壶嘴底部镶嵌上虎嘴、狮嘴、青蛙嘴等图样的锡器装饰,精巧别致,别具一格。他们做锡壶的方法古朴、简陋,显得笨拙,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肉眼“掌握火候”,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体验。具体来说,是先在放在炉火盛旺的炉子上砂锅里将锡化成锡水,再将锡水倒入早已准备好的两块老青砖的夹缝里(夹缝的厚薄视要求,运用粗细不等的石棉线做隔离),冷却后做成锡片,然后根据所作物品大小形状,在锡片上剪出样子,将样子经过锤锤打打弯曲折叠,做

25、出外形。再一步是用烙铁将接缝仔细烙好,再做抛光处理,刻上各种人物、花鸟走兽或是书法图案。近几年,没有生活后顾之忧的魏振山“重操旧业”,又拾起锡器制作的活路来。不过,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不让魏家几代人的锡壶制作手艺失传;前来买锡壶的,也不是为了使用,也是为了品赏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做收藏品来收藏。魏振山现在能做出100多种样式的作品,他的作品被一些从事古董生意的人销往北京、天津、济南、东营、滨州等众多大城市,有的还远销韩国、德国。现在,魏振山老人依然坚持锡壶制作,虽然人老眼花,形单人只,但他还依然坚持,也希望有人从他手中接过这项手艺,流传下去。手艺是永恒的。人类离不开手艺,即使是在现代化程度日

26、益提高的当代中国,像锄铲斧凿、白酒黄酒、紫砂青瓷、刺绣织锦、柳编竹编、泥塑玉雕等手工制品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为应用。有些工艺,是现代技术所未能替代的。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回归乡土、回归自然日益成为人们普遍性的追求,手艺和手工制品必将越来越被大众所喜好,也就是说,传统手工技艺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的日用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可惜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似乎永远面临的是两难的境地:传统技艺的保护,传统手工艺人的生存。“传统”两个字代表的时间和心力,无法用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创造的精致和独一无二,但如果没有等量等值的回报,没有长远性、建设性的发展方式,没有足够健康、成熟的体系去维护,很容易失去其核心价值。保护手艺、传承手艺、与手艺同行,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