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5815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佃农(diàn)镌刻(juān)溃退(kuì)屏息敛声(liǎn)

B.酒肆(sì)畸形(jī)要塞(sài)锐不可当(dǎnɡ)

C.诘责(jié)悄然(qiǎo)绯红(fēi)深恶痛疾(è)

D.翘首(qiáo)桅杆(wéi)胆怯(qiè)接重而至(zhǒ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实那个卧底警察在很多年前就知道那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B.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C.这部电影,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想先睹为快。

D.在我们这群人中,他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比如微信4.2就作出了两个重要更新----视频通话和网页微信(让用户能够使用网页版的微信和朋友聊天)。

②微信,正在快速向着创新的议程前进,我们期待腾讯继QQ之后的下一场互联网变革。

③微信每一次更新所带来的新功能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④这一切,将由微信主导。

⑤不少人已经开始畅想,认为这种新的视频通信或将成为未来主流的通信方式。

A.②①⑤④③B.②⑤④③①C.③①④②⑤D.③①⑤②④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B.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D.食用巧克力不仅能够激发大脑的工作速度和记忆力,每周至少食用一次巧克力还可以改善大脑的认知能力。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海面上长列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

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矾,______________  。

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        

②继而又像人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

③以至完全寂静                

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有时像森林呼啸

A.②⑤①④③B.④⑤①③②C.①⑤③④②D.⑤①③②④

6.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中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

C.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D.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7.下列对《新沙》一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知道了。

B.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

C.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征税的路。

D.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征税。

8.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最接近的一句是()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

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山中寡妇)》

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皮日休《豫媪叹》)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

孔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

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

周代古国。

②上国:

国都。

③詈:

骂。

④郁:

阻滞。

⑤莳:

栽种。

⑥信:

通“伸”,伸张。

9.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守仁以罪谪龙场(________)

(2)就石穴而居之(________)

(3)安而乐之(________)

(4)因名之曰“何陋”(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12.作者为什么能在龙场“安而乐之”?

四、句子默写

1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

(《野望》)

(2)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

(3)________,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

(4)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5)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6)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7)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

(8)_______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

(9)柴门何萧条,________。

(《梁甫行》)

(10)夕日欲颓,________。

(《答谢中书书》)

五、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

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

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

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

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

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

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咔!

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

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

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

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

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

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

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

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

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

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

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

“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

”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

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

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

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

①襻(pàn)子:

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②绗(háng):

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4.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1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1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17.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

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1)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

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2)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

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

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

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3)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

那盗贼就是我。

(4)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

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

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

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5)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

“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

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

”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

“嘿嘿,我也是个破烂。

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6)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7)“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

”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

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8)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9)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10)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

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

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

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11)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12)“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13)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14)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

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

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2014年第6期《当代青年》)

18.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____→被“教诲”→____→获“奖励”→____

19.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

__________

20.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21.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22.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六、作文

23.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百味。

妈妈的一碗热汤,老师的一个眼神,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家人团聚的情怀,花儿的芬芳,书海的墨油馨香……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请以“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4)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B.锐不可当(dānɡ);

C.深恶痛疾(wù);

D.“接重而至”改为“接踵而至”;

故选A。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藏污纳垢:

污、垢:

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句中是说卧底警察知道那是个隐藏坏人坏事的地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正襟危坐: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

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这里形容他面对敌人时的严肃和沉着,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抑扬顿挫: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形容故事情节,适用对象错误;

D.鹤立鸡群:

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故选C。

3.D

【解析】试题分析:

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

这段话围绕“微信”展开,③句引入话题,可作为起始句;①⑤句举例证明“新功能”如何使人眼前一亮,①在⑤前;②④句评价“微信”意义,“这一切”可作为总结句,所以④在②后。

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

③①⑤②④。

故答案为D。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搭配不当:

改为“家乡的金秋时节是个收获的季节”;

B.语序混乱: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改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

C.句式杂糅:

把“的原因”去掉;

故选D。

5.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结合语段及语气连贯这一角度分析,⑤与语境衔接紧密,是第一句;结合“有时”这种叙述句式及句意,可辨析①为第二句;③表现了声音的第一个变化状态,而后转入另一个状态;②④可由“继尔”、“再后来”等语意可辨析两句顺序.由上分析,可排序为:

⑤①③②④,所以D正确。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B.《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7.D

8.C

【解析】

【分析】

7.A.“官家知后海鸥知”意思是“官家知道以后海鸥才知道”,表现官家盯住一切剥削机会的贪婪;

B.“税紫芝”意思是“征收紫芝税”,不是来“栽种紫芝”;

C.“蓬莱有路教人到”意思是“如果蓬莱仙岛能有路可通”,不是“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征税的路”;

D.这首诗的意思是: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终日在海面上盘旋飞翔的海鸥还未发现,官家就已经发现了。

在这人迹还未至的地方,官家就想到要来征税了,如果蓬莱仙岛能有路可通的话,那么官家也会年年去向神仙们征收紫芝税。

表现了封建官府对农民严重的赋税剥削,D项解说恰当;

故选D。

8.《新沙》是陆龟蒙创作的一首讽刺诗。

主题反映的是封建官府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

这种赋税剥削无处不在,可入无人之地。

A.《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喻理诗。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与《新沙》主题赋税剥削不接近;

B.《田家》是聂夷中的诗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官家收税的仓库已经修好了等待征敛”,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与《新沙》主题接近;

C.《山中寡妇》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任凭你住在比深山更深的偏僻处,也没办法逃脱官府的赋税和兵徭”,反映了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榨。

这种赋税剥削无处不在,无法逃脱。

与《新沙》主题非常接近;

D.《豫媪叹》是唐代皮日休的诗作。

这两句写出了贪官污吏敢于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向农民进行敲诈勒索的恶迹。

与《新沙》主题赋税剥削不接近;

故选C。

【点睛】

《新沙》译文:

在偏僻的渤海湾,随着经年的潮涨潮落,终于淤起了一处小小的沙洲。

海鸥终日在海面上盘旋飞翔,可是最先发现这块沙洲的却是官府。

如果蓬莱仙岛能有路可通的话,那么官家也会年年去向神仙们征收紫芝税。

9.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10.

(1)以:

因为

(2)就:

靠近,临近(3)乐:

以……为乐,感到快乐(4)名:

命名

11.

(1)孔子说:

“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2)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

12.①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②夷民砍伐木材,就着地搭建一座轩房让作者居住;③许多文人学士来作者轩房中交流。

【解析】

【分析】

9.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作答此类试题,先对句子做简单翻译,了解句子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注意特殊句式。

句读时不能出现“破句”现象。

本题可根据句意来句读。

句意“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正确句读是:

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作答此题,注意词类活用。

“乐”形容词意动,感到快乐;“名”名词动用,命名。

1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本题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调语序“有何陋”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重点词语:

于是,从此后;若,好像;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

1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作答此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中语句分析解答。

“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可知夷人性情率真,淳朴,本性善良;“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在作者没有住所只能居于洞穴的时候,为作者搭建房屋,待作者友善;“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文人学士来作者轩中,作者虽居边远地区,但精神生活富足。

因此能在龙场“安而乐之”。

【点睛】

参考译文:

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

孔子说:

“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

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

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

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

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

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

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

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

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13.

(1)徙倚欲何依

(2)晴川历历汉阳树(3)征蓬出汉塞(4)蝉则千转不穷(5)水面初平云脚低(6)馨香盈怀袖(7)老骥伏枥(8)岂不罹凝寒(9)孤兔翔我宇(10)沉鳞竞跃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

易错字“徙、蓬、初、袖、罹”等。

14.①画粉画线的绝活;②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的绝活;③“两不记”的绝活;④裁剪与案板结合的绝活。

15.第②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在内容上,它是全文作者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

16.

(1)该句使用动作描写,详尽展示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完美过程。

一举手,一投足中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了父亲的高超技艺,给人如在眼前的立体感;而且言语间也透露出对父亲的敬仰和骄傲。

(2)这句使用比喻修辞,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的耕地,既贴切生动,又充满乡村的泥土气息。

同时也是对两种劳动美的赞美和歌颂。

17.不可以。

原题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

作者不光记叙父亲“一针一线”的绝活,更通过父亲的手艺表达了父亲不仅技艺高超,更人格高尚。

他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

【分析】

1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

本题可依据文章所叙写的第④段开头“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第⑤段开头“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第⑥段开头“父亲有‘两不记’”第⑦段“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第⑧段“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这些内容概括作答。

15.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

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地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

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中间段的作用大致有: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或铺垫作用;插叙,补充交代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信息。

结合上下文,第②段“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由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这一段是全文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得文章叙事清晰,突出了文章主旨。

引出下文对父亲绝活的描述。

所以这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