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282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docx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三

消化系统疾病测试4

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宜行直肠指诊的疾病是[单选题]

A.肛裂(正确答案)

B.肛窦炎

C.内痔

D.肛瘘

E.肛周脓肿

答案解析:

①肛裂患者若行直肠指检,会引起剧烈疼痛,故不宜施行此项检查。

若必需行直肠指检,可在局麻下进行。

②其余均可行直肠指检,但内痔不能触及。

2.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好转的是[单选题]

A.瘢痕性幽门梗阻

B.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正确答案)

C.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D.十二指肠溃疡并球部变形

E.穿透性十二指肠溃疡

答案解析:

①90%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均可经保守治疗止血后好转,仅约10%需手术治疗。

②少数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若症状体征较轻,且为空腹的小穿孔,可行非手术治疗,但多数需手术治疗。

虽然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球部变形、穿透性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但也不是所有患者均需手术,故不是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

3.腹部最易损伤的空腔脏器是[单选题]

A.结肠

B.胃

C.小肠(正确答案)

D.直肠

E.十二指肠

答案解析:

由于腹腔脏器不同的解剖特点,对损伤也有不同反应。

肠管损伤中以小肠损伤多见,并且往往发生在空肠上段或回肠下端,因系膜短而固定,移动性小,故易受损伤。

4.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区别,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

A.斜疝与腹横筋膜薄弱有关,直疝与腹内斜肌薄弱有关

B.斜疝自内环处发生,沿精索发展;直疝则由海氏三角处发生,不沿精索发展(正确答案)

C.斜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直疝则位于外侧

D.斜疝疝囊在精索后方;直疝在前方

E.斜疝的内环在陷窝韧带内侧;直疝在外侧

答案解析:

斜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精索前方,斜疝的内环在陷窝韧带外侧;直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精索后方,直疝的内环在陷窝韧带内侧,斜疝与腹内斜肌薄弱有关,直疝与腹横筋膜薄弱有关。

5.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为[单选题]

A.大网膜

B.小肠(正确答案)

C.盲肠

D.阑尾

E.乙状结肠

答案解析:

疝内容物指由腹腔疝出而进入疝囊的脏器和组织,常见的内容物多是腹腔内活动度大的脏器,以小肠占首位,其次为大网膜。

6.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主要表现是[单选题]

A.性格改变(正确答案)

B.计算能力减退

C.定向力减退

D.Babinski征阳性

E.生理反射亢进

答案解析:

①肝性脑病的临床过程分为5期,即0期(潜伏期)、1期(前驱期)、2期(昏迷前期)、3期(昏睡期)、4期(昏迷期)。

前驱期主要表现为轻度性格改变和精神失常,如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

②计算能力减退定向力障碍,为2期临床表现。

Babinski阳性为2期、3期临床表现。

生理反射亢进为3期、4期临床表现。

7.肝硬化患者,血氨增高的常见诱因是[单选题]

A.肠道内细菌活动减弱

B.肠道内细菌活动增强

C.高蛋白饮食(正确答案)

D.糖摄入增多

E.脂肪摄入增多

答案解析:

①高蛋白饮食可造成含氮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肠内产氨增多,血氨增高。

②肠道细菌活动与氨的形成和代谢有关,而血氨的高低主要受肠道pH梯度的影响。

③低血糖时能量减少,脑内去氨活动停滞,可导致血氨增高。

④脂肪摄入过多,对血氨影响不大。

8.肛裂“三联症”是指[单选题]

A.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正确答案)

B.肛裂、疼痛、前哨痔

C.肛裂、出血、肛乳头肥大

D.疼痛、出血、前哨痔

E.疼痛、便秘、出血

答案解析:

绝大多数肛裂位于肛管后正中线上。

在肛裂裂口上端,肛门瓣和肛乳头水肿,形成肥大乳头。

在肛裂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状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称为前哨痔。

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症。

9.肛周手术为避免术后大便失禁最需要明确的结构是[单选题]

A.外括约肌皮下部

B.外括约肌浅部

C.内括约肌

D.肛尾韧带

E.肛管直肠环(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肛管直肠环是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邻近的部分肛提肌纤维共同组成的肌环,此环是括约肛管的重要结构,如手术时不慎完全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

10.降结肠癌最早出现的表现中较常见的是[单选题]

A.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正确答案)

B.腹部肿块

C.腹痛

D.腹胀

E.面色苍白、乏力

答案解析:

①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②腹部肿块、腹胀、面色苍白、乏力均为结肠癌的中、晚期症状。

腹痛为早期症状之一。

11.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为[单选题]

A.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正确答案)

B.腹痛

C.腹部肿块

D.直肠肿块

E.腹水

答案解析:

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为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12.克罗恩病所见息肉主要是[单选题]

A.错构瘤性息肉

B.管状腺瘤性息肉

C.绒毛状腺瘤性息肉

D.炎性息肉(正确答案)

E.化生性息肉

答案解析:

炎性息肉多为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均可有炎性息肉。

13.溃疡性结肠炎的息肉属于[单选题]

A.肿瘤性息肉

B.错构瘤性息肉

C.炎性息肉(正确答案)

D.增生性息肉

E.化生性息肉

答案解析:

黑斑息肉病的息肉由正常的肠黏膜腺体组成,其间有平滑肌束分布,属错构性质;溃疡性结肠炎形成的息肉属炎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的息肉为息肉状腺瘤。

14.临床上最常见的肛瘘类型是[单选题]

A.经肛管括约肌型

B.肛管括约肌间型(正确答案)

C.肛管括约肌上型

D.肛管括约肌外型

E.骨盆直肠瘘

答案解析:

临床上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将肛瘘分为4型:

肛管括约肌间型(占70%)、经肛管括约肌型(占25%)、肛管括约肌上型(占4%)、肛管括约肌外型(占1%)。

15.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是[单选题]

A.刺激性食物

B.化学损伤

C.幽门螺杆菌感染(正确答案)

D.药物损伤

E.物理损伤

答案解析:

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占80%~90%。

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炎症,感染后机体难以将其清除,而造成慢性感染。

人群中Hp感染率大致相当于慢性胃炎的患病率。

16.下列选项中,对肛管括约功能影响最大的是[单选题]

A.肛提肌

B.内括约肌

C.外括约肌的深部

D.外括约肌的皮下部

E.肛管直肠环(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肛管直肠环由内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深部及联合纵肌纤维组成,在直肠之间时可扪及,此环有重要括约功能,损伤后导致肛门失禁。

17.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单选题]

A.前列腺素分泌减少

B.表皮生长因子缺乏

C.胃黏膜缺血缺氧

D.急性应激

E.幽门螺杆菌感染(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重要的致病因素,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胃溃疡Hp阳性率为60%~90%。

②其余选项均可引起消化性溃疡,但都不是重要因素。

18.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行转移最多是[单选题]

A.肺(正确答案)

B.骨

C.脑

D.脾

E胰

答案解析:

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占46.7%,其他包括胸、肾上腺、肾、骨等。

19.原发性肝癌转移最主要的部位是[单选题]

A.肺

B.骨

C.肝内(正确答案)

D.腹腔内种植

E.左锁骨上淋巴结

答案解析:

①肝癌最早最主要的转移是肝内转移,多经门静脉及其分支进行转移。

②肺、骨是晚期肝癌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

腹腔内种植为胃癌的常见转移方式,在肝癌少见。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为晚期肝癌的淋巴转移方式,少见。

20.诊断外伤性碑破裂时,下列最主要的是[单选题]

A.右上腹外伤史

B.早期即出现休克

C.左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D.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正确答案)

E.脾脏有无慢性病理改变

答案解析:

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提示实质性器官破裂出血。

21.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作切开引流术后,最有可能出现[单选题]

A.痔

B.肛瘘(正确答案)

C.大便失禁

D.脱肛

E.肛裂

答案解析:

①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大部分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内口多在齿状线上肛窦处,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处肛周皮肤形成外口。

②痔、脱肛均与肛周脓肿切排无关。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时,若损伤肛管直肠环,可导致大便失禁,但少见。

肛裂常表现为疼痛、便秘和便血。

22.直肠长度为[单选题]

A.5~10cm

B.12~15cm(正确答案)

C.16~20cm

D.21~25cm

E.26~30cm

答案解析:

直肠长度为12~15cm,以腹膜返折为界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

23.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最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单选题]

A.局部肠段切除术

B.回肠直肠吻合术

C.癌近端肠管切除术

D.先行横结肠造口术,以后二期再行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正确答案)

E.即刻行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答案解析:

①左侧结肠癌若术前不行充分肠道准备,而期行左侧结肠癌切除+吻合术,则术后极易发生吻合口漏,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一般应在梗阻部位的近端作横结肠造口,再二期手术行根治性切除。

②局部肠段切除达不到根治肿瘤的目的。

回肠直肠吻合术,没有切除肿瘤,且易导致盲袢综合征。

癌近端肠管切除既不能解除患者的肠梗阻症状,也不能切除肿块,故不宜选用。

24.患者,男性,36岁。

1周以来上腹痛,反酸,2小时前疼痛加重,呕血约200ml,呕血后疼痛减轻。

考虑是哪种疾病[单选题]

A.急性胃炎

B.消化性溃疡(正确答案)

C.慢性胃炎

D.胃癌

E.应激性溃疡

25.患者,男性,42岁。

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

查体:

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

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

Hb90g/L,WBC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

对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单选题]

A.血气分析

B.腹部CT

C.肾功能

D.肝功能

E.血氨(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血氨增高是肝性脑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因此对确诊本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血氨测定。

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腹部CT对确诊肝性脑病价值不大。

26.患者,男性,42岁。

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

查体:

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

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

Hb90g/L,WBC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

最可能的诊断是[单选题]

A.肝性脑病(正确答案)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D.尿毒症

E.脑血管病

答案解析:

患者巩膜黄染,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下未触及,脾大,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典型表现。

患者呕吐、腹泻后出现意识障碍,说明已发生肝性脑病,故本例应诊断为肝硬化后肝性脑病。

患者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体阴性,故可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患者尿镜检阴性,故可排除尿毒症。

脑血管病常见于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病史,常伴四肢偏瘫。

27.患者,男性,45岁。

肝炎病史20余年,近2个月来出现右侧季肋部持续性胀痛,伴厌食乏力和腹胀。

查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