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0653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

《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教案下学期.docx

大班教案下学期

大班科学活动:

有趣的磁铁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发现磁铁的特性,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盒子、一块磁铁、薄厚不同的纸板、积木、插塑玩具、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水杯、沙子等物品。

2.带有磁铁的物品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寻宝,但是去寻宝时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找到宝物,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

(教师出示磁铁)。

磁铁有什么用呢?

幼儿自由说说。

  2.幼儿自由在活动室寻宝。

二、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

师:

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

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

教师小结:

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

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1.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

但是用手捡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

师:

刚才我们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谁来试着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

  2.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

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

教师出示磁性物品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了解。

四、活动结束。

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再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垃圾食品与健康食品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

  

1.能发现常见食物的特征与作用。

2.了解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3.会对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

  

1.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PPT。

 

2.幼儿人手一张记录表,红色彩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教师:

你喜欢吃什么食品?

为什么?

 

   2.教师将幼儿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白板上或快速地画在白板上,并进行分类。

 

   二、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

 

   1.看图说说:

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想一想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2.观察画面,说说:

这些小朋友怎么了?

他们为什么会生病?

 

例如:

观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说说:

为什么他会拉肚子?

(吃蔬果不清洗,也没有洗手)观察一名肥胖儿童:

他为什么会这么胖?

三、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吃什么食品比较好?

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

 

四、请幼儿在纸上记录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师请幼儿谈论自己记录的结果,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总的汇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给以“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称号。

 

  五、食品抢答,教师报出食品的名称,请幼儿说出垃圾或绿色食品。

 

  1.教师:

水果蔬菜。

 幼儿:

绿色食品; 

  2.教师:

薯片、妙脆角、炸鸡腿。

幼儿:

垃圾食品。

  六、游戏“蹲一蹲” 。

教师请3位幼儿上来分别扮演3个绿色食品,并站成一排。

 

 玩法:

分别说出自己蹲和别人蹲,要接得快。

例如:

有绿色实物:

黄瓜、西红柿、青菜,第一个是黄瓜说:

“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完了青菜蹲。

”青菜听到后,立即接上来说:

“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红柿蹲。

”然后,继续接说……说错了,就换人接着游戏。

七、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省力的轮子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2.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并且对轮子在生活中应用感兴趣。

  

活动准备:

  

没轮子推车、实物推车1辆、两箱子物品、各种形状的积

木以及斜木1块、积木块、笔和纸、酒瓶盖、盒子、胶水、铜

丝和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没有轮子的推车,让幼儿猜一猜,这样推起来

困难吗?

2.往推车里装入物品,再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推动。

教师总结:

因为车子里装了物品所以就变得很沉,我们没

有办法拖动它。

  

二、基本活动,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1.教师出示有轮子的推车,在把第一个推车里的物品全部

装入带有轮子的推车里。

讨论:

比较两个推车的不同之处。

总结:

因为第二个推车装了轮子,而第一个推车没有装轮

子。

装了轮子的推车拖起来比较省力。

所以,我们能够轻松地拖动它了。

  

2.提出问题:

我们看到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

如果我们用其它的形状做轮子会怎么样?

  

3.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状做轮子的不同之处。

  

三、提供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物品在斜板上做实验,观察哪种积木滚得快。

 

教师总结:

原来圆形的物体比其它的物体滚得更快更远,所以轮子就做成圆形的。

  

四、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游戏:

推车运物。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找影子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物体与光源、影子之间的关系。

  2.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对探索影子活动感兴趣,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PPT各种各样的影子、有阳光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表达对影子的已有经验。

  1.师出谜面:

有个好朋友,跟你不分手,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请你猜猜是什么?

2.提问:

你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

3.集体观察PPT说说影子的来源与共同点。

二、找影子

1.室内找影子

2.户外找影子(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的人、看到的物体找影子,发现影子的秘密)

三、讨论影子。

提问:

你在哪见到了什么影子?

是怎么样的?

 

四、结束活动。

游戏:

踩影子。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沉与浮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记录自己的猜测与观察到的事实,积极参与交流。

2.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脸盆,盆里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条。

  2.每组装满水和空矿泉水瓶各一个、橡皮泥、石头、雪花片、树叶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张记录纸,一只笔,字宝宝:

沉、浮。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实验材料。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椅子下,找出来看看是谁?

二、实验:

沉与浮。

1.教师取一块雪花片请幼儿来猜猜:

这块积木放

在水里会怎么样?

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请幼儿把准备

的材料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教师指导:

你们猜雪花片放在水里会怎样?

你们每人有一张记录表,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表上。

如果猜雪花片是浮上来的,那就在“?

”这一列中做一个“↑”,如果你认为是沉下去,那就做一个“↓”。

  2.幼儿做实验,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记录表上。

  3.根据记录表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结果。

  提问:

“有没有实验结果和猜测结果不一样的?

  总结:

(出示表格和实物并演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浮上来的东西和沉下去的东西。

  三、操作实验。

  

(一)怎样使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

1.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石头宝宝是好朋友,他们想一起在水里做游戏,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2.幼儿尝试。

  3.师:

小朋友们,同一个瓶子宝宝,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水后,就沉到水里了,为什么呢?

  4.教师总结:

不装水时,瓶子宝宝很轻,所以浮在上面;装满水后,瓶子宝宝变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二)怎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1.我们刚刚让瓶子宝宝和石头宝宝在一起玩了,他们玩得

好开心。

可是,还有一个物品宝宝需要你们的帮助,看,橡皮

泥宝宝和树叶宝宝是好朋友,他们好想一起浮在水面上玩,让我们来帮帮他们!

2.幼儿尝试。

3.师:

现在橡皮泥宝宝能和树叶宝宝一起玩了,它好开心。

可它有一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们:

“我的体重没变,当我团成球状时,我沉在底下;当把我做成船的形状时,我就会浮上来,为什么呢?

四、经验迁移。

发大水时,我们人会沉到水里,请幼儿想办法使自己不沉到水里而得救?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多彩的四季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四季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循环交替,进一步比较四季不同的特征。

2.通过合作的方式记录、表达自己喜欢这个季节的理由

活动准备:

代表四季的颜色底板、大统计表一张、自制玩具电话模型。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

今天我们就要把四季娃娃请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来打电话给他们。

二、幼儿通过观察并了解四季特有的声音。

你们看,这是魔法奶奶的电话,这个手机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1.这些键能拨通谁的电话呢?

(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冬爷爷)

2.打电话——春夏秋冬。

三、幼儿通过合作记录、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理由。

1.说了这么多你们一定有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请你轻轻的

坐到你喜欢的季节旁边。

2.我们来看看喜欢每个季节的各有多少人,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

3.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小任务,把你们喜欢这个季节的理由画在这张底板上。

四、统计及幼儿介绍各组的记录。

1.请每组代表来介绍一下。

2.每一组介绍的都非常精彩,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心里有了新的答案,相信你们也和我一样。

接下来我们再做一次统计,看看有多少人因为你们的介绍有了更多的选择。

3.比较统计结果,第一张统计表中喜欢春天的有这么多人,现在比原先多了几个呀?

夏天、秋天、冬天……

五、小结。

你们有的喜欢春天、有的喜欢夏天、有的喜欢秋天、有的喜欢冬天。

那你们知道魔法奶奶喜欢哪个季节吗?

魔法奶奶告诉我:

春天花开了、树绿了、大地真漂亮;夏天可以游泳真舒服;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可以过很多节日真开心;每个季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魔法奶奶喜欢每个季节。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加法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10以内加法。

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红色、绿色圆形,牙签若干、数卡1-10、+、-、=符号每人一套,实物若干(小毛巾、彩色笔、杯子、饭碗、铅笔等)钱币卡若干(1、2、5元)、10以内数加法算式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

  1.出手势、请幼儿说出算式。

  2.看卡读算式,说出得数。

  二、动手操作(穿烧烤)。

  要求:

请幼儿用牙签穿出10片为一串的烧烤,而且要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圆形来表示。

  1.提问:

你们穿了几串烧烤?

每串都是10片吗?

是不是每串都用红绿两种颜色来表示?

  2.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说说有几种串法。

3.分组检查,及时帮助没穿对的幼儿。

4.老师动手穿一穿,然后小结:

以两种颜色表示、10片为

一串的烧烤,共能穿9串。

  三、动手操作(看烧烤串摆算式)

  1.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烧烤串,用数卡摆出算式。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摆出的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互相讨论,交流探讨,听听别人的想法。

  4.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合作:

小朋友说,老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5.小结:

这些算式都是小朋友探讨出来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10,减法都是用10来减,所以今天小朋友探讨出的算式叫10的加法。

  三、结束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本次活动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

  在操作区投放一些实物(标价为:

铅笔1元、小毛巾2元、彩色笔3元、杯子4元、饭碗5元)的小商品,请两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为顾客进行买卖交易。

如:

一个小朋友要买铅笔和饭碗,售货员就要收取他6元钱。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环保小卫士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进行环保宣传的行动。

活动准备:

1.爱护我们的地球:

PPT、水危机视频。

  2.一块大白布、彩笔若干。

  3.供孩子分类的多种“垃圾”。

活动过程:

  一、欣赏地球美丽的风景。

  1.欣赏地球仪和地球上美丽风景的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地球上哪些地方是很美的?

  3.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二、继续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地球怎么了?

(土地、森林、海洋的变化)

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灾难。

3.是什么让地球变成这样的?

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变化。

(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动物被滥杀、垃圾污染、水污染)

4.观看关于水污染的视频。

  5.污染产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介绍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

1.可回收的。

  2.厨余垃圾的。

  3.有毒的。

  4.其它垃圾。

四、接龙游戏:

为地球治病的方法。

幼儿分两组竞赛,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说,说多者为胜。

  五、小结:

  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让地球的病好得快点。

我们还要再去找更多的好办法来帮住地球治病,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

我提议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在爱护地球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让他们一起来做环保的卫士吧!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比较大小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感受物体的轻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纸盒、天平、积木、玻璃球、棉花、盒子等物品。

2.笔、记录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的朋友们给它带来了许多的礼物。

老师扮演小兔,小朋友们扮演小兔的朋友,每人拿着一筐东西。

  二、幼儿用对应的方法比较轻重。

  1.小朋友们和旁边的同伴对应比较,看谁的东西轻。

  2.找朋友比较看和谁的一样重。

三、介绍测量工具——天平。

1.教师介绍天平的用法。

  2.幼儿尝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3.教师任选两样物体,请幼儿猜猜哪个重哪个轻?

再用

天平测量验证,并在记录纸上做好记号。

4.选择体积相同质地不同的物品比轻重,理解物体大小与

轻重。

四、交流分享。

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收拾整理物体。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8的减法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能通过实际操作进行8以内的减法运算。

活动准备:

  1.PPT、雪花片、作业纸、数字卡片(1—8)。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做游戏。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如:

8可以分成1和几?

  8有几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

  2.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导。

  4.游戏:

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

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

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

大班科学活动:

相邻数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个数和它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认识6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

6只兔子卡片:

1只白、2只灰、3只黑、未涂色的小鱼图片、数字卡片、音乐:

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学说顺倒数。

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玩个小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玩顺倒数的游戏。

  要求:

教师倒数,小朋友们顺数,教师顺数,小朋友倒数。

  例:

教师:

1、2、3、4、5幼儿:

5、4、3、2、1或者请一名幼儿任意说一个数,其他的幼儿说顺数和倒数。

  二、学习6以内的相邻数。

  教师出示6只兔子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

小朋友们在黑板上看到有什么呀,他们有什么不同?

请一名幼儿操作,提问:

你是怎么排的?

鼓励幼儿说一说。

小结:

1比2少,排在2的前面,3比2多,排在2的后面

……大家集体说一说。

三、操作活动。

  1.给小鱼涂色教师出示未涂色的小鱼图片,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有几条鱼呢?

  小鱼说:

“今天我是来找好朋友的,请小朋友们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吧!

”引导幼儿给这5条鱼找好朋友,想一想,上面应该涂几条鱼,下面应该涂几条鱼。

  2.我们在涂色的时候要边涂色边说:

4比5少、6比5多,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四、游戏:

找朋友。

给幼儿一人发一张数字卡片,放音乐,然后找到他相邻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单双数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的:

  1.认识单数、双数,能正确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

操作玩具每人一份,笑脸和哭脸娃娃图案各一个;1~10的图案记录卡每个幼儿一份,教师用1~10图案记录图一张;画有笑脸娃娃、哭脸娃娃及空格的图片4张;标有10以内数字的小汽车卡片若干;似桥的平衡木一个,图卡各两个,1~10的数字卡各一张。

  2.知识经验:

幼儿知道如何按要求做记录;知道家里的电话号码或父母的手机号码。

  3.环境布置:

过桥的场景;停车场。

活动过程:

一、操作活动:

实物配对引导幼儿发现单、双数的秘密,并认识单、双数玩具。

1.为每个幼儿准备两组玩具,让幼儿摆一摆放一放,看看

能发现什么秘密。

2.把两种玩具分别配对,你会发现什么秘密?

小结:

一种玩具是可以两个两个配对,到最后都能配成对

的,另一种玩具是两个两个配对,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单的不能配成对的。

都能配成对的玩具我们就叫它双数玩具,剩下一个单的不能配成对的玩具我们就叫它单数玩具。

  3.请幼儿把双数玩具放到笑脸娃娃图案下,把单数玩具放到哭脸娃娃图案下,看谁放得对。

二、操作活动:

图案配对。

1.幼儿为单、双数图案记录卡做出不同的标记,并写出各图案的数量。

  2.幼儿讲述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1~10的数字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三、找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

1.在身体上寻找分别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器官及物体。

  2.在生活中寻找分别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

四、操作活动。

1.连线以讨论单、双数的用途引出电话号码,启发幼儿找出电话号码中的单、双数。

2.出示画有笑脸娃娃、哭脸娃娃的图片,在空格中填上自

己家或父母的电话号码,然后把双数与笑脸娃娃相连、单数与

哭脸娃娃相连。

五、游戏:

过桥(音乐配游戏)

提问:

由于车辆越来越多,而长江上的桥数量有限,怎样让车辆不拥挤顺利过桥呢?

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单、双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玩法1:

每个幼儿扮小司机,任取一车牌号,老师扮警察,当警察举图卡时,单、双牌号车的司机分别过桥。

玩2~3遍后单、双牌号的互换小汽车卡片,再玩1~2遍。

  玩法2:

每个幼儿扮小司机,任取一车牌号,老师扮警察,当警察举“1、3、5、7、9”的数字卡片时,单牌号的车过桥;当警察举“2、4、6、8、10”的数字卡片时,双牌号的车过桥。

  结束游戏:

单牌号车请到单号停车场休息,双牌号车请到双号停车场休息。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生活中寻找以单数或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找座位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认识排和列,能根据指示取放物品。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

一张大的“排”、“座”图;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

幼儿每人一张写有“___排___座”的纸、胶棒、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看!

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

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自己是第几排?

  2.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

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

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

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

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请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4.请小朋友拿数字卡片贴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5.认读座位票。

 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二、游戏:

找座位

1.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拿好座位票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2.小结:

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动结束。

  1.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

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2.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

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

左和右

设计教师:

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

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左和右。

  2.知道参照物的不同,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

  1.区分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