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879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9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小数除法:

精打细算(第2-3页)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

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

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

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

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

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

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

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

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96.6÷42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除法在竖式计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

甲商店:

11.5元=115角11.5÷5=2.3(元)

乙商店:

12.9元÷6=2.15(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一、小数除法:

打扫卫生

(1)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

18.6÷6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

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

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

该怎么继续除?

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

(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个3元,9角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10÷25=4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12÷25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打扫卫生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要在余数后边添“0”继续除。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一、小数除法:

打扫卫生

(2)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认识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一、试一试

1、霸王龙玩具每盒12个,共12.6元。

平均每个多少元?

直接呈现问题,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进行交流时,总结方法,着重让学生思考余“6”以后该如何试商。

2、剑龙玩具每盒24个,共18元。

平均每个多少元?

如果学生有困难时,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商的范围比“1”小,比“0”大,因此商的整数部分应该写“0”。

二、练一练

1、第6页第6题,一方面利用小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情境解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加深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2、第6页第7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加深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竖式的理解。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口算题。

板书设计:

试一试

12.6÷12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一、小数除法: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通过打电话的情景,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法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去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法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商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一、温故知新

竖式计算:

0.48÷46.3÷7240÷604800÷400

二、情境激趣,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并发现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笑笑和淘气打电话,笑笑打国内长途,每分钟0.3元,共花5.1元;淘气打国际长途,每分钟7.2元,共花54元。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2、先估计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①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②分组汇报估算过程;③评价和鼓励估算方法的合理性。

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①国际长途每分7.2元,大约是国内长途每分0.3元的二十几倍,如果笑笑和淘气打电话的时间相同,那淘气的电话费总价应该是笑笑电话费的二十几倍,但是54元大约是5.1元的10倍,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②5.1大约有十几个0.3,那么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十几分钟,而54里没有10个7.2,那么淘气打电话的时间一定不到10分钟,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

3、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5.1÷0.354÷7.2

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独立试算5.1÷0.3

思考:

用你认为合理的方法计算;除数是小数是否可以转化成整数?

怎样转化?

应用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围绕前面提出的要求,展开做好记录。

全班共同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并进行算法最优化,可能会出现的几种算法:

把0.3元化成3角,5.1元化成51角,变成了51÷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51÷3=17(分)

把除数0.3变成整数扩大了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10倍变成51,被除数的变化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51÷3=17(分)?

?

对比几种方法的异同,找出相同点:

都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除数变成整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除尘,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5、应用算法,明晰算理。

竖式计算57÷7.2=(分)

教师巡视并对发现的计算中的错误,全班同学一起进行纠错。

强调竖式的写法,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后,除数扩大了10倍,那么被除数也要扩大10倍,就在整数后面添0。

你采用的什么方法来检查?

(运用估算和乘法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5题。

3、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7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谁打电话时间长

笑笑打电话的时间:

51÷3=17(分)

淘气打电话的时间:

57÷7.2=7.5(分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一、小数除法: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学的价值。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认识小数除法再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商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一、试一试

1、1.2kg苹果5.28元,每千克多少元?

重点讨论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

当被除数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多时,被除数中小数点的位置该如何处理?

商的小数点的位置该如何处理?

结合学生计算的情况明确:

商的小数点应该与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

2、计算并验算下面各题,并与同伴交流。

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数是两位小数时,如何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即被除数、除数同时乘100。

引导学生进行验算,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二、练习

1、第9页第4题

先要指导学生读懂图意,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再列式计算。

2、第9页第5题

引导学生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检验、反思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试一试

1.2kg苹果5.28元,每千克多少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一、小数除法:

练习一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

2、鼓励学生在新情境中,综合自己对于题意、运算的理解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第1题

结合情境解释小数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

第2题

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解题,再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可以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交流时,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

第3题

通过计算两组题,让学生发现规律。

第4题

用竖式计算,练习小数除法。

注意学生在计算时的各种表现。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验算。

第5题

通过单位之间换算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第6题

先要指导学生读懂图意,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再列式计算。

第7题

注意让学生读懂图意后,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再列式计算。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一、小数除法:

人民币兑换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3、一、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二、是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难点

 会根据汇率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复习迁移

  1、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2、复习铺垫

  ①3.56元=()元()角()分

  ②21.7元=()元()角

  ③320÷61=()¨¨¨()

  ④3.8÷0.7=()¨¨¨()

  二、探究交流,建构新知

  

(一)引导学生感知外币与人民币的价值:

  了解中国银行2005年9月公布的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理解人民币兑换的比率的含义。

  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1.04元

  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

  1欧元兑换人民币10.07元

  100泰国铢兑换人民币19.67元

  

(二)应用比率,尝试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

(1):

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是6.7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①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②思考怎样求这本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试着列出算式。

  2、根据汇报,讲清算理

  ①学生汇报。

  ②小结,讲清算理。

人民币最小的货币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

③比较准确值和近似值的不同。

  3、出示例题

(2):

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

  

(1)学生自已读题并列出算式,同桌交流算式的意义,然后试着做一做。

  

(2)根据汇报,讲清算理

  ①学生汇报。

  ②小结,讲清算理。

  (方法是用人民币÷比率=外币,展示出正确算式后,作简要讲解:

600÷8.09表示600中含有多少个的8.09,因为1个8.09元,就相当于1美元。

记得保留两位小数哟!

  ③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4、小结。

  三、巩固深化,运用新知(板书出示)

  1、填空题。

  2、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3、完成课本68页第1、2、3题。

  四、总结深化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人民币兑换

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是6.7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一、小数除法:

除得尽吗?

(第15~16页)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

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重难点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

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有意义的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

学生找数学信息:

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

2、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

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2:

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3:

谁爬得快?

?

?

师: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估一估,谁爬得快一些?

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几种情况:

蜘蛛只用了3分钟就爬了73米,而蜗牛用了11分钟才爬了9.4米,蜘蛛用了较短的时间爬了较远的路程,而蜗牛用时较长路程却较短,所以蜘蛛爬得快;

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以对比蜗牛与蜘蛛爬行的速度,73÷3大约等于二十几,而9.4÷11还不到1,所以很明显蜘蛛爬得快?

?

2、师:

蜘蛛和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

我们来算一算。

同桌比赛:

一人计算蜘蛛的速度,一人计算蜗牛的速度,看谁算得又准又快。

3、学生会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小组合作讨论:

除得尽吗?

余数、商各有什么特点?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

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

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所以商也会重复出现,继续除下去总也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有时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4、师介绍:

像24.333?

,0.85454?

这样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5、介绍写法。

在国际上有一种通用的表示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在循环小数中,如果是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是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6、试着将下面的循环小数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24.333?

,0.85454?

7、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试着将24.333?

,0.85454?

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2、4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

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73÷3=24.333?

?

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9.4÷11=0.85454?

?

像24.333?

,0.85454?

这样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一、小数除法:

调查“生活垃圾”(第17~18页)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

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师:

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

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

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

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

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

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

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

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

“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

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

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

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

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

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板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

一种方法:

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

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二、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再认识

(一)(第21~22页)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能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难点]正确地表示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一次备课

授课人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师:

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

能分别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特点吗?

师:

同学们对于这些平面图形都很了解,如果我把它们进行对折,就会发现它们的另一个特点。

生:

判定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

关于轴对称的知识你有哪些了解?

生介绍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对称轴。

师: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关于轴对称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师:

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中的平面图形)

小组合作,学生先猜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对折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大胆进行交流,养生引导学生说清楚判断的依据。

从而选出:

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特殊的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

下面,你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让它的长和宽分别是6个格和4个格,不用折纸的办法,你还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

你能画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吗?

任先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独立尝试,然后进行交流。

师:

画对称轴时一般用点来画线,也就是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

学生练习画其他图形的对称轴。

师:

通过对白和画图,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得出: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菱形有两条对称轴,特殊的四边形有一条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第1、2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再认识

(一)

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二、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再认识

(二)(第23~24页)

课时

1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