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水县民族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建水县民族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建水县民族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建水县民族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建水县民族中学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高三文综历史
1、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1920年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在访俄报告中写道:
接待我的主人属于“中农”,占他们村的大多数,革命前他有8英亩土地……现在他至少拥有85英亩的田地。
而这些以前都是地主的。
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解决土地问题是赢得内战的原因之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苏维埃政权的存在以农民阶级为基础
D.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加剧双方不信任
2.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
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
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有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政权,首次以国家政权形态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广东革命政府成立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5.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6.“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
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
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
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 )
A.罗斯福新政B.俄国新经济政策
C.战后福利国家D.世界贸易组织
7.下图是2012年10月在中央综合频道播出的电视剧剧照,图中人物为钱学森,该剧讲述我国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
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仿制的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8.以下是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数字所代表的主要工业国依次是( )
A.英、美、德、法B.美、法、德、英
C.英、法、美、德D.美、英、德、法
9.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0.罗斯福提出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
为实现上述主张,新政采取的措施是( )
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②推行以工代赈
③发放紧急救济资金④整顿财政金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与中国的启蒙思想相比,西方启蒙思想所独有的特点是( )
①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②批判了专制制度 ③宣扬民主法制 ④倡导民主共和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1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
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
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
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
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
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
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
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
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
——《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
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
材料三(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
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
小子勉之!
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
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目前巨衅”指哪一历史事件?
作者认为“宜提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
其设想是否可行?
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三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4)日记具有史料价值,也有局限性。
就此阐述你的理解。
14(19分).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
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材料二“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材料三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
“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材料四“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
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请说明你的理由。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
并说明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近代化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
《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宣扬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
“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不知学问为何物”。
大力提倡教育机会均等,“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据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
《新编日本通史》
材料二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
……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教育敕语》(明治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有利于这些变化的政治、教育改革措施。
(2)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改革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争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重大的问题。
——张伯伦1939年11月在下院的演说
材料二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
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丘吉尔1940年5月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张伯伦、丘吉尔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这些言论的?
二人的言论目的是否一致?
为什么?
(2)张伯伦、丘吉尔在对待侵略问题上各自的态度是什么?
为什么有这种区别?
(3)在张伯伦眼里,小国的利益与英国的利益存在什么关系?
就这一思想,简要评价丘吉尔的抵抗政策。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存在着……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存在。
——《理想国》
材料二 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
由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米诺篇》
(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哲学主张?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请评价这一哲学思想,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接待我的主人属于‘中农’,占他们村的大多数,革命前他有8英亩土地……现在他至少拥有85英亩的田地。
而这些以前都是地主的”可知俄国革命前后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变化显著,归根于布尔什维克政权采取的土地政策被农民接受,促使内战向着有利于布尔什维克政权方向发展,故A项正确;苏俄内战时期采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没有着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苏维埃无产阶级政权是以无产阶级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故C项错误;意识形态的差异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圣经》和上帝即可得救。
而罗马教皇宣扬“因行称义”,认为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
因此,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选C项。
二者都是将《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晚于五四运动(1919年),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实力较弱,无力建立自己的政权,故B项错误;广东革命政府由中国国民党领导建立,与题目中的信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政权”不符,故C项错误;1931年,中华苏维埃一大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政权,首次以国家政权形态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故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概念,材料当中没有提到“热战”,故ABC三个选项都错误;“冷战是指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故选D。
5.【答案】B
【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是“理学”的创新,这里应该理解为南宋朱熹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A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理学故排除;C项理学的作用应该也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故排除;D项并未说明理学的创新故也应排除。
6.【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完全以市场为标准,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承认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也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与“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不符,故B项错误;福利国家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举措,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体现的是打破各国的贸易壁垒,以市场调配资源,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据此可知A、C、D三项均不正确,B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法,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依据图表数据,推测数字所代表的主要工业国依次是美、英、德、法,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为了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10.【答案】A
【解析】由材料“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可以看出要保障普通民众的生存权,故①②③都是针对普通民众的,④虽然也是罗斯福新政的举措,但是却不是针对普通底层民众的,选择A项符合题意。
11.【答案】B
【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西方启蒙思想把握不准确。
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中包括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容,因此②不是西方启蒙思想所独有的特点。
排除含②的选项,为B。
12.【答案】D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此,D项正确;A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在于“立法主导权”;C项说法错误,应是在习惯法时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13.【答案】
(1)态度:
敌视(或否定)。
依据:
称太平军为“盗”和“逆匪”。
因素:
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人民无以谋生;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科举制)过窄;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事件: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理由:
中俄两国长期和平相处;与俄、日没有“教案”冲突;俄、日距中国较近,若出兵威胁最大;树敌太多将孤立无援。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设想:
不可行。
说明:
发展迅速的义和团运动以“灭洋”为宗旨;列强利益受损,结成同盟;俄、日早有侵华野心并已获利;慈禧太后一意孤行,对列强宣战。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变化:
从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到持久抗战。
(若答从“卧薪尝胆”或“忍辱”到持久抗战)
原因:
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共产党调整对国民党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理解:
日记记录作者当时的亲身经历与见闻,表达个人感受,具有直接史料(一手史料)的价值;日记易受个人立场、情感、视角、环境的影响,难免带有主观性。
【解析】
(1)第一小问从材料中作者把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等人称为逆匪,可以判断;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概括。
。
(2)第一小问,“目前巨衅”的时间是在庚子年,即1900年,且“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说明源于义和团运动,故可以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小问理由根据材料中一也、二也、三也内容概括;第三小问其设想是否可行可以从列强结成同盟以及俄、日早有侵华野心等角度分析。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第一段“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说明当时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从材料三第二段“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说明持久抗战;第二小问原因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共产党政策调整以及蒋介石个人思想来分析。
(4)对日记既要认识其史料价值,也要认识到带有作者主观色彩。
14.【答案】
(1)关系:
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说明:
政治上,新政倡导君主立宪冲击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新政奖励实业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文化上,新政改革教育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培养了更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条件,新政的某些举措导致了地方群体不满,如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
(答出三点即可)
(2)区别: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了《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
(3)答案1:
同意。
清帝和平逊位,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
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
答案2:
不同意。
《退位诏书》虽然是不流血的政变,但是情势所迫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
(答出一种答案即可,只作出判断而未分析理由不得分。
)(英国光荣革命一方面强调是不流血的政变,一方面强调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
同时,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的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
所以,学生如果能够答出清帝退位包含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可)
(4)史观:
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等作为研究范式。
(答出三点即可)
因素:
研究者所处时代对研究者的影响。
【解析】
(1)第一小问“关系”,依据材料一中“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可知,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必修一清末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可知,政治上,新政倡导君主立宪冲击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新政奖励实业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文化上,新政改革教育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培养了更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条件,新政的某些举措导致了地方群体不满,如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
(2)根据材料二中“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以及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可以总结如下: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了《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
(3)第一小问“看待”,可以有两种选择,即“同意”或者“不同意”,第二小问“理由”需要结合“《清帝逊位诏书》”的影响去分析,同意即可回答其积极作用,清帝和平逊位,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
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
不同意即可回答其局限性,《退位诏书》虽然是不流血的政变,但是情势所迫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
(4)第一小问“史观”,依据材料四中“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体现了近代化史观或者是现代化史观,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体现了社会史观;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体现了革命史观;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整体史观。
15.【答案】
(1)变化:
内容方面:
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
对象方面:
由“士人教育”到国民教育。
举措:
废除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建立三级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2)促进:
提高了日本国民的素质;为日本实现工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阻碍:
灌输忠君思想,导致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宣扬军国主义,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解析】
(1)从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教育机会均等;举措联系明治维新的内容。
(2)影响从题中“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及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从题中“无穷之皇运、为朕忠良臣民”等信息分析教育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
16.【答案】
(1)背景:
张伯伦是在德国提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慕尼黑会议满足了德国的侵略野心的情况下发表的。
丘吉尔是在德国重创了英法军队,打击目标直接对准英法的情况下发表的。
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英国的利益。
(2)张伯伦:
纵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因为当时英国没有直接受到法西斯的进攻,同时英国企图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
丘吉尔:
坚决抵抗侵略,因为德国在灭亡波兰后,没有去进攻苏联,而是进军西、北欧,把矛头对准了英法。
(3)只要不牺牲英国利益,不使英国卷入战争,就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丘吉尔的抵抗侵略是在牺牲小国利益还不能保住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被迫与德国相抗衡。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提供的时间,结合不同时期英国的处境去寻找二人言论不同的原因,判断二者的绥靖政策和抵抗政策,结合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加以评论。
17.【答案】
(1)柏拉图。
理念论。
(2)学习就是回忆。
(3)评价:
①唯心论:
理念为先,知识先天具有。
②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
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