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364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docx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知识与能力]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等,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

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

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

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通过了解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

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而20世纪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世纪。

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进程持续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国际竞争也空前加剧。

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鸿沟,开始了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

全人类也将为解决诸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而全面合作,为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美好的“地球村”而努力。

发展中的中国正在积极顺应并加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加入世贸组织就是其中的重要步骤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缔约国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体现了自由贸易的精神。

世界贸易组织是克服了关贸总协定的缺点,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1.关贸总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国际政治学家及经济学家认为30年代的那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带来了各国经济和政治上的损失,两次大战间隙期间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导致了经济灾难,也带来了国际性战争。

国家间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建立一个开放的贸易体系。

战争结束后,必须创造出反对经济民族主义和减少贸易管制性限制的国际机制。

40年代末冷战的爆发促使市场经济国家对国际经济管理达成共识:

创建并维持一个相对自由的经济体系,并从金融、投资、贸易三个方面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金融体系,减少贸易和资本移动的壁垒。

一旦壁垒消除,稳定的货币体系建成,各国就会具有一个能够保证国家安定与经济增长的有利环境。

因此,该体系的成员国必须通过排除贸易与资本移动的壁垒和创建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来管理经济体系。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问题,建立了以稳定国际金融、间接促进世界贸易发展为目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

按美国的设想,拟设立一个处理国际贸易与关税的专门组织,以消除贸易限制和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1945年11月,美国提出了一个计划,缔结一个制约和减少国际贸易限制的多边公约,以补充布雷顿森林会议决议。

该方案被称为“扩大世界贸易与就业方案”,或称“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考虑方案”。

该方案将确定国际贸易所有方面的各项规则,包括关税、优惠、数量限制、补贴、国营贸易企业、国际商品协定等;公约规定还将成立国际贸易组织(InternationalTradeOrganization),作为贸易领域中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相对应的组织。

1946年2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开始筹建该组织,并于1947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2次筹备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

在这次会议上,为了尽快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参加会议的代表根据这项草案的有关关税的条文汇编成一个文件,即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经过谈判达成了一项“临时适用议定书”,作为总协定的组成部分,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由23个国家签署,并于1948年1月1日临时生效。

尽管关贸总协定作为临时性协议而实施,在国际贸易组织没有得以正式成立前,关贸总协定在国际上提供了一套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规划和程序,并对其缔约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具体规定。

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几经修订和充实,演变成为一个事实上的经济贸易组织。

关贸总协定从开始实施至90年代初,缔约方已由最初的23个增至125个,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以上。

几十年来,关贸总协定制定的一整套有关国际贸易的原则和规章,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并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

由于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不断地发展,关贸总协定属于一项临时性国际贸易措施和政策,其法律地位、职能范围、管辖内容以及运行机制都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因此关贸总协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难以进一步扩展,各缔约国便纷纷要求、不断呼吁要建立一种正式的世界贸易组织,来取代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关贸总协定。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序言部分写道:

“为了保持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进一步完成关贸总协定的目标,发展一个综合性的、更加有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制度”而达成协议。

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之后,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在其所管辖的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新的领域中予以适用并加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多边主义,这原本是关贸总协定的一个基本原则,但由于东京回合达成的协议采取了自行选择签署参加的做法,阻碍了这项原则的实施与贯彻。

世界贸易组织要求缔约方必须无选择地以“一揽子”方式签署参加其管辖的《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这才重振了多边主义。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利于世界大贸易的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将使传统的贸易政策改观;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加强。

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并取代关贸总协定,并非只是名义上的变化,而是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它体现了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愿望:

建立一个强大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经济贸易体制,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2)它标志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GATT到WTO,使世界从此拥有了一套范围更广、效力更大和更为完备的多边贸易规则,这必将大大增加世界贸易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并为建立和巩固国际经济新秩序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巨大增长,并为各成员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投资机会和更高的福利水平。

中国“复关”的历程:

中国是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非法窃据中国席位。

1984年4月,中国取得了总协定观察员地位。

1986年7月,中国向总协定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从此开始了“复关”的漫漫征程。

1986年9月,中国开始全面参与了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1987年3月,关贸总协定设立中国工作组,并于同年10月举行了工作组第一次会议。

至1992年10月第11次会议时,中国工作组已基本结束了对中国经贸体制的审议,并进入了有关中国复关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

1994年4月中国签署了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和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签署这两个文件是中国复关的必备条件之一。

同年11月,中国提出在年底完成复关的实质性谈判,并成为定于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创始成员的要求。

由于美国等少数缔约方缺乏诚意、蓄意阻挠、漫天要价,在12月份召开的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9次会议上,未能就中国成为世贸组织创始成员问题达成协议。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并在一年的过渡期后完全取代关贸总协定。

同年5月,中断了近5个月的中国复关谈判在日内瓦恢复进行。

7月,世贸组织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11月,中国政府照会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把中国复关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入世”工作组。

中国“复关”谈判变成“入世”谈判。

1997年5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4次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会议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关于非歧视原则和司法审议两项主要条款达成协议。

同年8月,新西兰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的国家。

同年中国还与韩国、匈牙利、捷克等国签署了入世双边协议。

1998年4月,中国在第7次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会议上提出的一揽子降低关税方案受到工作组成员普遍欢迎。

经过艰难曲折的谈判,1999年11月,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2000年5月,中国与欧盟代表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2001年6月,美国和欧盟先后与中国就中国“入世”多边谈判的遗留问题达成全面共识,第16次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会议就多边谈判中遗留的12个主要问题达成全面共识。

7月,第17次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会议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及其附件和工作组报告书进行了磋商,并最终完成了这些法律文件的起草工作。

2001年9月,中国和墨西哥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

至此,中国完成了与世贸组织成员的所有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第4次部长级会议,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突破国家的界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英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

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从1941年3月11日到1945年12月1日,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

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

这为美元霸权地位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美国统治集团认为,英国特惠制和英镑区是战后妨碍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主要障碍之一,因而美国主张“在很短的一个过渡阶段之后,不允许保护关税、贸易限额,以及诸如竞争性货币贬值、多种汇价、双边清算协定、限制货币自由流通措施等各种形式的金融壁垒存在下去”。

但当时英国在货币金融领域里还有一定实力,英镑仍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国际贸易40%左右是用英镑结算,特惠制与英镑区依旧存在,英国在世界上还保持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此,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

“怀特计划”是从当时美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出发,强调黄金的作用,并竭力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以便于美国对外进行贸易扩张和资本输出。

它主张在战后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

基金组织的任务主要是稳定汇率,实际上这是为美国输出过剩资本、控制和掠夺其他国家服务的。

“凯恩斯计划”是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的困境出发,尽力贬低黄金作用,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称“国际清算联盟”,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

两个方案反映了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权的目的。

从1943年9月到1944年4月,美、英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国际货币计划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一黄金本位制。

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

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美国以其丰富的黄金储备为背景,通过赠予、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这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据统计,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一1960年为6.8%,1960一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世界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1948—1976年为7.7%,而战前的1913—1938年,平均每年只增长0.7%。

基金组织要求成员国取消外汇管制,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因为它可以使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在实务中减少许多干扰或障碍。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基金组织提供的短期贷款暂时缓和了国际收支危机。

战后初期,许多国家由于黄金外汇储备枯竭,纷纷实行货币贬值,造成国际收支困难,而基金组织的贷款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1947—1969年,基金组织贷款总额为202亿特别提款权。

但是基金组织在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前期,贷款活动范围是有限的,主要是在地区上(如欧洲支付联盟)取得的。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由于在减少限制方面有了较快发展,许多国家国际支付地位的加强,也促进了支付办法上的稳步自由化,基金组织的货款业务迅速增加,重点也由欧洲转至亚、非、拉第三世界。

另一方面,世界银行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和投资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贷款也主要集中于欧洲国家,总数约5亿美元。

后来,世界银行的贷款方向主要转向发展中国家,以解决开发资金的需要。

此外,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提供技术援助,建立国际经济货币的研究资料及交换资料情报等方面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其一,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随着更多的国家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出现了世界各国均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局面。

同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各成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下降,为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保险结构等服务性结构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其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科技发展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泉。

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领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现代化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经济信息得以广泛传播、资本的跨国流动速度大大加快,商品交易日益网络化、全球化。

其三,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金融机构更加现代化,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国际资金融通速度随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强。

其四,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跨国公司为获取超额利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企业内部分工,形成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使一国的生产与多国的生产紧密相联。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其五,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冷战之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各国均利用难得的和平年代大力发展经济,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战略重点,经济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许多国家把经济安全提到了战略高度。

商业竞争手段也不断创新,国家之间正形成一种新的互动机制,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其六,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不甘落后的非洲]

本目主要讲述非洲的一体化进程——从非洲统一组织到非洲联盟。

非洲一体化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起步较晚,成效不明显,但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20世纪60年代前后,大部分非洲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独立后的非洲国家都致力于稳定政局、发展民族经济。

但许多国家国内市场狭小,资金和技术严重短缺,因而发展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际经济秩序极不合理的条件下,为此一些非洲国家根据发展经济的共同利益,建立起许多经济合作组织,但是他们的规模比较小,合作的内容也不丰富。

1963年5月22日至26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非洲独立国家首脑会议。

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组织或非统)。

宗旨:

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文教、卫生、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他们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对联合国宪章给予应有尊重的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

成员至1998年为止共有53个。

主要活动:

截至1999年7月,共召开了35届首脑会议。

其中推动非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会议有1973年第10届非统会议、1980年在尼日利亚首都召开的非洲经济问题特别首脑会议、1997年第33届非统会议、1999年第35届非统会议、2000年非统特别首脑会议和2001年非统特别首脑会议等。

通过这些会议以及各国的努力合作,非统组织在维护地区稳定,促进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积极致力于维护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为早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非洲的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加快非洲共同进步。

非洲的合作需要上新的台阶。

2001年第5届非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非洲联盟成立,2002年,非洲联盟第一届首脑会议召开,并举行了非洲联盟正式成立仪式,从而宣告“非统”的结束和“非盟”的启动。

非洲联盟是一个国家间联盟,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政治实体。

非洲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促进非洲大陆的和平、稳定,推行改革与减贫战略,实现非洲的发展与复兴。

主要活动:

至2004年7月非盟首脑会议共举行了三届。

在短短的几年间,非洲联盟在加强安全合作、维护地区稳定、推动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例如,2002年7月非统首脑会议通过了旨在使非洲全面复兴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非洲联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非洲的资源、人力、资金和技术配置,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在这同时非洲联盟加快与世界其他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以维护自身利益。

非洲的一体化进程面临着种种挑战与考验:

殖民统治者长期剥削、掠夺造成的贫困落后状况和单一经济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遗留下来的边界纠纷和部族矛盾,严重地影响了非洲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外部势力的干涉使非洲不少地区陷入战乱: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某些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加剧了非洲经济困难等等。

[为了世界的发展]

1.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原因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由于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三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发展中的国家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这些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已远非几个国家或1个地区所能解决,需全人类共同行动才能走出困境。

全球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同科技与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有关。

科技革命引起的产业革命,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带来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了环境,特别是利用现代化科技对森林、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其次,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迫使发展中国家只能靠出口自然资源来谋取生路。

第三,频繁的战争和核武器试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

2.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措施

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各成员国应采取措施减少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一,建立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其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

宣言呼吁发达国家摒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消除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

各国应公平地分配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分担为实现全球化所付出的代价。

发达国家要承担应有的义务和责任,进一步开放市场,取消贸易壁垒,切实履行在增加资金和技术援助、减免债务等方面的承诺。

其三,世界不同文明和不同发展模式应互相交流和借鉴,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保持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

各国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和磋商,探讨形成具体的措施和机制,落实国际社会在发展合作方面达成的共识。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经济全球发展的趋势。

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

[各抒己见]

1.你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何看法?

答案提示:

参见(五)“历史问题注释”中“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

答案提示:

可从多角度分析。

例如,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等方面的影响。

[议一议]结合时事,你认为非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答案提示:

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技术和人才短缺,市场体系不完善,投资和储蓄率低,外债负担沉重;地区冲突不断;大国干涉等等。

[谈一谈]如何正确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答案提示: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政治新秩序等。

[自我测评]

1.试写一份“申请资金援助报告”给世界银行集团,以此来解决你身边的某一问题。

2.写一份呼吁保护地球环境的倡议书或做一份反映环境问题的海报,以宣扬环境保护意识。

答案提示:

略。

[材料阅读与思考]

请回答:

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

请结合上面材料和所学过的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答案提示:

反映问题: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评价:

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全球性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情况。

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