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0193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接触过的酸有:

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

氨水、石灰水、烧碱。

  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

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

  通过上述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

  请同学们完成P53实验10-3并作好实验记录。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

教师先演示P53实验10-4,第一步:

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第二步:

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

教师再按图10-6演示实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

学生作好记录。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

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特别提醒:

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记pH和溶液酸碱度、酸碱性的关系;

  2.会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

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

  阅读书本61-6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

指示剂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检测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2.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当pH7时,pH越大,碱性越强。

  1.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度与pH之间的关系。

  2.某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酸性。

苹果汁的pH在2.9-3.3,在苹果汁中滴入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红色。

  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的是(D)

  A.pH=14B.pH=7C.pH=1D.pH=0

  4.将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1)氧化钙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3)氯化钠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

  学习指导二:

使用pH试纸

  阅读书本62-6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只能精确到个位。

  2.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简记:

一放、二滴、三色、四照、五读)

  1.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会带来什么后果?

  2.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润湿会带来什么后果?

用润湿的pH试纸检测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碱度时,pH会怎样变化?

(用图表)

  3.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还是使用干燥的pH试纸?

  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这些气体不能使试纸显示不同的颜色,只有这些气体溶于水后,生成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才能使pH试纸变色,我们才能判断该气体是酸性或碱性气体。

所以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

  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B)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学习指导三:

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

  阅读书本63-6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厨房清洁剂呈碱性,因为里面含有NaOH。

厕所清洁剂呈酸性;草木灰溶液呈碱性,溶质的化学式K2CO3。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5.6。

  3.相互之间说一说溶液的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酸碱度进行了测定,他们对每种待测液都做了三次测定,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偶然误差。

  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各类洗发液的pH差别较大,约在7-9之间,护发素的pH均略小于7。

同学们联想到洗发、护发的程序,决定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提出问题:

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

  设计实验

(1)收集某人的5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pH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30分钟。

(2)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观察并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结论:

碱性溶液会损伤头发,中性、酸性溶液对头发的影响不明显。

  分析交流:

洗发时使用洗发液和护发素的顺序是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原因是降低碱性洗发液对头发的伤害。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3

  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学习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基本要领,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实验。

  教学难点:

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学法指导:

1.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2.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航: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

  以及对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和化学原理,学习

  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什么是科学探究呢?

在生日晚会上,停电时我们都用过蜡烛,你还记得蜡烛燃烧是什么样子?

点着之后你又看到了什么?

参考课本P12进行家庭实验:

  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

  说明蜡烛_______溶于水,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

  

(2)点燃蜡烛后可观察到其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层。

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以看到最先碳化的是火柴梗__________,说明火焰各层中________的温度。

所以我们在用蜡烛火焰加热物体时,应用它的_______进行加热。

  (3)熄灭蜡烛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探讨:

  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观察顺序:

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

  2、提出问题:

蜡烛越来越短生成了什么物质?

  假设与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方案-----得出结论:

  3、提出问题:

蜡烛熄灭后白烟是什么成份?

  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4、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那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去学习化学?

  三、课堂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水D.灰烬

  ()2.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3.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该气体是:

  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能力闯关]

  4、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观察到烧杯内壁上_____________产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

取下烧杯,迅速翻转,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

  5、用一根玻璃管伸入蜡烛火焰的焰心中,再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玻璃管的另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火焰产生,这说明焰心有_____。

  [中考连接]6.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只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7.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

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有人提出以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