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3732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初中化学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初中化学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初中化学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初中化学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下册.docx

《初中化学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下册.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下册.docx

初中化学下册

第七章溶液

§7-1溶液

【教学目的】

1.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3.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并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关系。

【教学难点】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溶质和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试管、药匙、量筒、泥土、植物油、食盐、蔗糖、蒸馏水

【教学过程】

溶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自然课中,我们已学过溶液,平时,我们所喝的糖水,食盐水都是属于溶液,在前面几章中,我们已用过许多溶液,如“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的是澄清石灰水,以及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溶液在工农业和科学实验中都有极广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溶液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溶液的概念

演示:

演示实验7-1

现象:

在第一支试管中,泥土刚放入试管中时,泥土沉到水底,振荡后得浑浊的液体,液体中悬浮着由很多分子集合成的固体小颗粒,使整个体系不稳定呈浑浊状态,静置后,固体又下沉;在第二支试管中,植物油先是漂浮在水面上,分为有界界的两层,用力振荡后,得到服状浑浊的液体,这种液体分散着不溶于水的小液滴,小液滴是由很多分子集合而砀,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后,分为上、下两层。

第三、第四支试管中蔗糖和盐的表面在水分子持作用下,向水里扩散,随振荡,蔗糖的分子就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去,组成的液体是均一、稳定的只要水分不蒸发,湿度不变化,它们各处的成份都不会发生变化。

.溶液:

一种或几中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在溶液的定义中,均一是指溶液各处完全一样,稳定是指条件不变是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但均一、稳定是指溶液形成以后,不是指溶剂中南溶解的过程中。

二、溶质和溶剂

1.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2.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种混合物,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如前面实验中的第三、第四支试管中,就是以水为溶剂的溶液,汽油、酒精等都可以作为溶剂。

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可以是液体,还可以是气体。

两种物质通常把量多的一种称为溶剂,但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的多少,我们习惯上把水看成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情况下,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如硫酸铜溶液就是将硫酸铜溶解在水中,其溶剂是水,溶质是硫酸铜。

学生阅读:

P130-13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用途。

练习:

指出溶质和溶剂。

①盐酸②碘酒③硫酸铜溶液④澄清石灰水

【小结】总结全节,突出重点

【布置作业】P1312、3

【板书设计】

§7-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教学目的】

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饱和溶液和跟溶液的“浓”“稀”的关系不同。

【教学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氯化钠晶体、硝酸钾晶体、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提问】1.什么叫溶液?

溶液由什么组成?

2.举例说明什么叫溶质?

什么叫溶剂?

【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实验7-2】10亳升水+食盐,振荡至不溶解,10亳升水+硝酸钾,振荡至不溶解

【提问】以上实验的条件是什么?

所加食盐是否全部溶解?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根据溶质是否能够继续溶解把溶液分成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

【板书】§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一、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定义)

2、不饱和溶液:

(定义)

【提问】1.从实验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提问】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中,为什么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当两个条件改变其中之一会怎样呢?

【实验7-3】给实验7-2中有剩余硝酸钾固体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

【提问】溶液中有什么变化?

此时溶液是否饱和?

为什么?

【归纳】给上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加溶剂时,溶液由饱和转化成不饱和,可见,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溶液的饱和与否才有确定的意义。

【板书】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提问】如何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

【实验】给实验7-3中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

【提问】溶液中有什么变化?

说明了什么问题?

还有什么方法可使硝酸钾的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

【板书】

(以上转化是对大部分物质而言)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提问】溶液因含溶质的多少还可以分成浓溶液和稀溶液,但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

【实验7-5】10亳升水+2克食盐,10亳升水+0.1克氢氧化钙,分别振荡静置。

【提问】哪个是浓溶液?

哪个是稀溶液?

哪个是饱和溶液?

哪个是不饱和溶液?

【归纳】溶液的"稀"、"浓"是相对的与温度无关,溶液的"稀"、"浓"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是从不同角度描述溶液性质的两组概念,二者无必然联系。

【板书】四、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提问】对同一物质而言,相同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比较哪个浓度大呢?

【投影】课堂练习三(见附3)

【课堂小结】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比较和相互转化。

(投影见附5)

确定溶液饱和与否的方法。

"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6)

附1:

课堂练习一

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

为什么?

附2:

课堂练习二

1、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什么方法?

2、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附3:

课堂练习三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附4:

随堂检测

1.--------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3.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非常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小结】总结全节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布置作业】P1391、2

【板书设计】

§7-3溶解度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印象。

【教学重点】建立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

1.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浓度大,而不饱和溶液浓度小,对吗?

为什么?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从实验7-5中,我们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都很难溶于水,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是不同的,通常我民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一、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溶解能力强,其溶解性大,相反溶解能力弱的溶解性小。

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不仅与物质的本性有关,而且还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例如:

食盐能溶于水,而油脂难溶于水,说明同一种溶剂,由于溶质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溶解能力。

食盐溶于水,却难溶于汽油,油脂难溶于水,却易溶解在汽油中,这说明对于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它的溶解能力不同。

所以说:

物质溶解性的大小,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问:

油脂溶解能力很差?

对吗?

答:

错,没有指明在什么溶剂中。

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我们知道蔗糖和食盐均可溶于水,那到底哪一种更容易溶于水中?

要具体比较不同的物质溶解性的大小,这说要求有一个从数量上把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比较精确地表示出来,然后才能明确地进行比较。

要精确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温度要相同。

(2)所用的溶剂(通常是水)的量要一定。

(3)形成的溶解必须达到平衡状态(饱和状态)。

(4)单位要确定。

溶解度的概念也就是这四点的统一和补充。

1.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强调:

“一定温度”“100克溶剂”“饱和溶液”“单位是克”

只有满足这四个条件的克数才是溶解度,通常说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就是指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练习:

判断题

1).20℃时,100克的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36克,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

2).20℃时,90克的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32克,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2克。

()

3).20℃时,把10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克。

()

4).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0%。

()

问: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表示什么意义?

溶质、溶剂、溶液各多少克?

答:

表示100克水在20℃时,能溶解36克氯化钠。

m溶质=36克m溶剂=100克m溶液=136克

练习:

1.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

2.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7克。

3.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0013克。

指出表示什么意义,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分别是多少?

阅读:

让学生阅读P135页第二段,然后填表:

2.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我们从前面的实验可以看到,在加热的时候,原来在室温条件下已经达到饱和的硝酸钾溶解又可继续溶解硝酸钾,也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了。

但是,这种在较高温度下达到饱和的溶液冷却以后,部分已溶解的硝酸钾又成为固体硝酸钾,也就是随温度的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演示:

1.热饱和食盐水用冷水冷却,溶液中少量固体食盐析出。

2.给试管里的熟石灰水加热,看出出现白色浑浊现象。

小结:

①硝酸钾等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象食盐这样的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影响很小。

③象熟石灰这样极少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筑高而减小。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二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P135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

3.溶解度曲线表示意义和应用。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物质溶解度大小等。

问:

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点表示什么意义:

答:

(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

(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10克。

物质的溶解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它只是一般地说明一种溶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通常我们用易溶、可溶、难溶、微溶等粗略概念表示,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某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是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定量的溶剂里制成饱和溶液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所以,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小结】总结全节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布置作业】P1391、2

【板书设计】

§7-4过滤和结晶

【教学目的】

1.了解过滤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2.了解利用结晶的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提纯物质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道理

【教学难点】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道理。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粗盐

【教学过程】

复习:

什么是纯净物?

什么是混合物?

一、过滤

怎样将粗盐进行提纯呢?

首先我们先得将食盐中的中的泥沙去掉,然后再将其他可溶性固体去掉。

面这些工作之前,我们应先将-食盐进行溶解:

变成食盐溶液,把不溶性的固体如泥沙等除去。

演示:

将食盐进行溶解、过滤,边演示边交待每种仪器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每步操作都要详细说明和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

问:

如果有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我们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分离出来呢?

我们前面学过,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本性密切相关的,因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同的,而且它们受湿度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它们这一性质上的判别,采用结晶的方法来达到使它们分离的目的。

二、结晶

演示:

演示实验7-6

在演示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复习两点:

(1)KNO3的溶解度和食盐的溶解度随着湿度改变而改变的差别,

(2)过滤器的制作方法和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演示结束后)当冷却较高湿度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时,结晶析出的主要是硝酸钾晶体,但其中仍有极少量的食盐,欲得到更纯的KNO3晶体,需将此晶体进行重结晶。

这种方法在工业上有很广泛的应用,但这种方法适用于提纯溶解度随湿度改变有显著变化的固体物质。

【小结】总结全节,突出教学重点

【作业】

1、预习,第五节溶液的浓度

2、P1421、2、3、

【板书设计】

§7-5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浓度的概念

2、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和部分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表示及关系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使用溶液时,对溶液的“浓“稀“常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

施用农药时药液过浓可能伤害农作物,施用过衡又达不到杀虫和灭菌的效果,化工生产上许多反应都是在溶液里进行的溶液的浓稀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的确切数量以便掌握,那么溶液的“浓度“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这是本课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溶液的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简单的“浓溶液“稀溶液“的粗略划分已经不满足需要,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例如:

在一定数量一农药中究竟含多少溶质才能满足杀虫的要求而又节俭农药的用量并不伤害农作物,这就产生了从量的方面研究溶液的。

溶液浓度就指的是“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这名话如何理解呢?

100克NaCl溶液里含NaCl千克和100克NaCl的溶液里含NaCl8克,我们就能确切知道后一种溶液的浓度比前一种溶液的深度大一倍。

溶液的“浓“和“稀“是由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共同决定,当溶液中溶质的量和溶液的量都确定了,溶液的浓度也就确定了。

溶液和溶质的量总要选取一定的单位来表示,例如质量单位克或体积单位升等。

选用不同的单位就会有不同的浓度表示法。

我们学习的主要是溶质,溶液的量都是用质量单位表示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有关计算。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此公式还得明确以下几点:

1).由于“溶液量”和“溶质量”一般都用质量单位表示,所以面分比溶液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2).进行有关计算时,溶液的质量单位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一定要相同

3).凡提到百分比浓度时,必须十分明确它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而不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百分比。

讨论:

食盐溶液水氯化钠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克96克?

200克?

10克?

150克?

16%

100克35.7%?

注意解题格式:

我们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前面所说的溶解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回忆溶解度的概念,然后抓住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这两个基本概念,分析对比,明确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溶解度是表示物质在某一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的浓度。

2).溶解度是指100克溶剂所形成的饱和溶液里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100质量单位的溶解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单位数,且某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3).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和溶液质量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强调: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这两个名词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某物质在某湿度下的溶解度在数值上绝不等于该物质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阅读并讲解:

以例2的计算进行巩固。

例2:

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计算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

根据溶解度的定义,20℃时贸盐的溶解度为36克,意思就是100克水中溶有36克的食盐,换句话说就是在136克食盐溶液里含有36克食盐,这将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代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即可求出该物质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列式板演,结果是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6.5%。

一定温度下,若已知某物质的溶解度,实际上等于知道了三个量:

溶质量、溶剂量、饱和溶液的量,因此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互算。

练习:

1、把5克食盐溶于100克水里,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蒸发20克食盐溶液,结果得4克食盐晶体,问原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小结】:

1、溶液浓度的概念。

2、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它的关系式。

3、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跟相同温度下溶质溶解度的关系。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2、P1461、2、3。

【板书设计】

 

§7-5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及其有关计算,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

【教学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法。

【教学难点】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及其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1、20℃时100克水里溶解21克CuSO4,这种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1%。

这种说法对否?

为什么?

2、若配制16%的食盐溶液100千克,问需要多少千克食盐和多少千克的水?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上我们都要用到一定浓度的溶液,这样我们就得进行配制,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有尖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比重(密度)之间的关系。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比重之间的。

由问题可说以要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说来是比较方便的,但要测出某一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例如:

要测出某工厂生产的H2SO4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起来就要困难得多了。

由于大部分物质溶于水后,所成溶液比重比纯水大而浓度越大,一般比重也越大,对一定种类的溶质来说,溶液浓度与比重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可通过实验测定得知,如P144对照表所示。

我们只要用比重计测出某溶液的比重可通过查表得知该浓度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4:

把50克98%的H2SO4稀释成20%H2SO4溶液,需水多少克?

分析:

(1)用浓溶液加水稀释成较稀的溶液时,原溶液的质量的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虽发生变化,但其中溶液的质量没有改变。

(2)由于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原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

(3)题目中已知硫酸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稀释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没稀释后溶液的总质量。

50克98%=X·20%

解得X=245克

(4)稀释后溶液质量减去原溶液的质量即得需要加水的克数。

245克-50克=195克

例5:

配制500亳升20%H2SO4溶液需98%H2SO4多少毫升?

解:

查硫酸密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可得也20%H2SO4溶液的密度为1.14克/厘米3,98%H2SO4的密度为184克/厘米3

设:

需98%H2SO4的体积为,由于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利用在物理课中学过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公式可列式得

X·1.84克/厘米3×98%=500毫升×1.14克/厘米3×20%

上式中左边表示浓溶液中含纯H2SO4的质量,右边表示稀释后溶液中含纯H2SO4的质量。

答:

需63.2毫升98%的H2SO4。

练习:

1、现在含氨(NH3)15%的氨水(NH3·H2O)20公斤,需用水稀释至含0.3%施用需加水多少斤?

2、将50克结晶硫酸铜(CUSO4·5H2O)溶于20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结】总结本课时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

【课后作业】

1、复习本课时内容,预习下课时内容。

2、P1465、6、7

【板书设计】

 

§7-5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体积比浓度的概念,进一步熟练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1、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0.00019克,求该物质在2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将65%的浓硝酸(比重1.4克/厘米3)1毫升加入到1升水中进行稀释持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常用体积比浓度如实验室常用1:

5的硫酸溶液,意思就是1体积浓硫酸(98%)和5体积的蒸馏水混合而成的硫酸溶液。

六、体积比浓度

体积比浓度的表示方法,在农业上和医药上应用较普遍。

练习:

1:

4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

1:

4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88%。

七、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浓度计算:

制取4克H2需49%的H2SO4多少毫升(已知49%的硫酸的密度为1.39克/毫升)

这要遵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法则--换算纯量代方程。

设:

需49%H2SO4的体积为

Zn+H2SO4=ZnSO4+H2↑

982

X·1.39克/厘米3×49%4克

98:

2=X·1.39克/厘米3×49%:

4克

解得X=287.77毫升

答:

需49%H2SO4的28.77毫升。

练习:

1、已知硝酸铵在20℃时溶解度为192克。

20℃时将70克NH4NO3溶解在50克水里,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是否是饱和溶液?

2、用38%的浓盐酸(比重为1.19)配制成体积比浓度为1:

1的盐酸。

求此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100克某浓度的硫酸恰好跟13克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结】总结第五节全节内容、突出重点。

【课后作业】1、复习第五节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2、P1495、6、

【板书设计

 

第八章酸碱盐

§8-1酸碱盐的导电性

【教学目的】

1、通过溶液导电性验使学生从离子观点理解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2、了解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定义。

【教学难点】从离子观点理解酸、碱、盐。

【教学用具】导电灯座、直流电源、烧杯、药匙、玻璃棒、氯化钠晶体、硝酸钾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