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9668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1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________________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

建立:

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建立隋朝,以______为都城)

统一:

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统一全国)

灭亡:

________年(___________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顺应了

基本观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起始点:

以为中心,北达A_____(今北京),南至B_______(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__

连接五条河流:

、、、、。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________。

(消极作用:

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创立(隋朝):

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设置__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

唐太宗:

增加___________,最为重要。

武则天:

首创。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

隋炀帝的。

时间: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年-年)

年,(即)建立唐朝,以为都城,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1、主观原因:

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

(1)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_________;知人善任,善于谋略,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政治方面。

①进一步完善;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_______________,鼓励士人报考,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方面。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边疆管理。

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三、女皇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1)主要措施: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客观措施:

①任用贤能。

任用贤相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

,裁减冗员。

(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

③经济方面。

发展经济,改革_______。

④文化方面。

注重____,编修_____。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

出现了和灌溉工具。

2、手工业:

纺织业品种繁多,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_________的青瓷、__________的白瓷、__________最有名。

3、商业:

_______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有商业区和居民区坊)。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

唐太宗实行_______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玄宗册封渤海国首领为__________,册封回纥首领为___________,封南诏首领为___________。

4、唐太宗时期,将嫁给吐蕃赞普;唐中宗时将________嫁给______________。

作用:

唐蕃和亲促进了,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5、唐朝先后设立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管理西域地区。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点:

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包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中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①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的美誉。

②______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之称,他被誉为“”。

③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

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特点: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颜氏家庙碑》)、(特点: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和________(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碑》)。

3、绘画:

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和(代表作品《》,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与日本的交往

1、:

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东渡:

唐朝最富影响的僧人鉴真,唐玄宗时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为日本设计寺;前后12年,前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双眼失明)

二、与天竺(印度)的交往

(1)西行:

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

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

▲▲▲

A、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玄奘、鉴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四、唐朝的对外政策:

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A.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B.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

1、原因:

A、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B.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C.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直接原因)。

2、人物:

和部将。

3、时间:

_______年到______年

4、结果和影响:

①对_________造成极大的破坏;②唐朝的国势从此

_______;③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

2、唐末农民起义(领导者):

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3、唐朝灭亡:

_____年,_______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4、五代十国时期:

1.五代指我国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政权;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__。

2、五代十国的实质是唐末以来___________局面的延续。

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

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的建立

年,(即宋太祖)建立北宋,以(称为东京)为都城。

(兵变和“黄袍加身”)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皇权大大加强)

1、军事方面: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杯酒释兵权)

2、行政方面:

在中央,采用_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_______分权。

3、财政方面:

设置,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

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表现:

A、的格局逐渐形成。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

B、注重发展,改革和发展(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影响: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和。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宋朝的时代特点:

政治上:

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

经济重心南移

政权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灭亡

北宋

________年

(被金灭)

南宋

________年

(被元灭)

________年

(被金灭)

西夏

_______年

(被蒙古灭)

_______年

(被蒙古灭)

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

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

第一个阶段: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

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各政权关系特点:

“战”与“和”

二、重要事件:

1、宋与辽──__________之盟

宋真宗统治时,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

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

内容:

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

意义:

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宋与夏和战

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

元昊向宋______,宋给西夏。

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3、金和南宋的对峙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收复许多失地,在大败金军主力。

和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罪名杀害了岳飞。

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并给金,双方以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如何评价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议?

议和对宋朝来说,是一种耻辱,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但从长远看,有利于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有利于生产发展、社会稳定,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①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开发。

②从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到最后完成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

2、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

①,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最主要的原因);②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③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⑤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⑥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经济中心南移的启示:

①要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科技的发展。

②要采取积极发展经济的政策③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

④要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二、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1)农业作物:

①引入的优良品种。

②宋朝时,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和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2、手工业的兴盛

(1)丝织业:

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

后期,棉纺织业兴起,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3)制瓷业:

时兴起的江西,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河北的、河南的比较出名。

(注意和唐朝的比较)

(4)造船业:

①、、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3、商业贸易的繁荣

(1)市镇发展:

(1)地位:

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2)表现:

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和,人口多达百万。

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和夜市。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

①地位:

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表现:

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

(3)作用: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宋朝时纸币的拓片

(3)纸币出现:

(1)原因:

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2)时期、地点、名称:

前期,地区、。

(3)地位: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南宋货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的统一:

_______年,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

二、元朝的建立:

年,改国号为元,定都(今北京)。

三、元朝的统一:

A、第一阶段(蒙古):

1227年蒙古灭。

1234年,蒙古灭。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B、第二阶段(元朝):

___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______年,消灭南宋残部,实现统一。

C、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从分裂割据到大统一的朝代:

秦朝、隋朝、元朝)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一、民族融合加强,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

二、行省制度的建立▲▲▲

(1)在中央:

由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负责监察事务。

(中书省管辖的“腹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方:

设立,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比较:

战国时期建立县制,秦朝时建立郡县制,元朝时设立行省制。

三、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

▲▲▲

(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影响: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2)在西藏设由直接统辖。

影响: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3)设_______________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比较:

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事务。

影响:

标志着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唐朝时先后设立和

,管理西域地区。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原因:

①经济的繁荣;②城市的兴起;③市民阶层的扩大。

2、表现:

①北宋(大相国寺)、南宋、元朝,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②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

兴起于兴盛于元代。

③传统节日如:

春节(古代叫元旦)、元宵节、中秋、端午节在宋代都有了。

二、文学的发展、

宋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_______,杰出的代表是_______(北宋)、______(两宋之交)和_________(南宋)。

元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另外还有王实甫(《西厢记》)。

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其代表作是《》。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

1、造纸术

①西汉早期出现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

③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2、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

时期发明了雕版刷术。

②活字印刷术:

平民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到元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③意义:

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指南针

①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②时,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指南针,_____末年,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③意义: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火药

①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②______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③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元朝发明了火铳。

③意义:

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

5、历史意义(四大发明整体的意义):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时代特征。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年,(即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定都(今南京)明成祖时迁都北京。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

1、在中央:

废除制度和,权分,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在地方:

取消,设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3、军事上:

把原来的分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特务机构:

朱元璋设立,明成祖时期设立,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5、思想上:

取士

八股取士的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

考试的内容:

题目必须来自“”“”;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考试的形式:

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影响:

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培养出的知识分子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三、明朝经济的发展

1、农业

明朝引进了原产的、、马铃薯、和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全国的制瓷中心(瓷最为著名)。

3、商业

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

交往:

下西洋冲突:

抗倭

一、明朝的对外开放和交流:

郑和下西洋▲▲▲

(1)目的:

A、(主要目的)。

B、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条件:

①经济繁荣,国力雄厚;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③造船业发达;④指南针等航海技术的应用;⑤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⑥明成祖的支持。

<记忆>

(3)概况:

时间:

~年;次数:

次;经过:

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多个国家,最远到达和沿岸。

(4)意义: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和,而且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明朝的对外冲突:

戚继光抗倭▲▲▲

(1)倭寇:

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2)概况: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

“戚家军”在九战九捷,平定了地区的倭患;前往、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结果)。

(3)性质:

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4)意义: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三、1553年,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的居住权。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明朝的科技名著

1、:

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

科技巨著《》,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

农业著作《》,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二、明朝的著名建筑

1、明长城

目的:

为了防御北方贵族南扰。

起止地点:

东起、西至。

作用:

既是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_____,又是各民族交往的_______。

比较(秦长城: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一万多华里,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

意义:

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北京城

明清两朝的都城。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

_______和外城,宫城又称,现在称为故宫,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其建筑结构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时代特征。

三、明朝的小说和戏剧

1、明朝的小说

A、《》(《三国志通俗演义》):

元末明初,作者,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_______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B、《》:

元末明初,作者,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C、《》:

明代中期,作者,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化小说,歌颂了孙悟空的正义精神和反抗精神,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2、明代戏剧

最著名的剧作家:

,代表作《》,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3、明代书法名家___________,绘画名家_________。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明朝后期的腐败

政治腐败,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3、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

(1)原因:

①主要原因:

明朝末年,_________严重,______________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导致_______矛盾尖锐。

②直接原因:

_____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2)过程:

李自成提出“”的口号,深得民心。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在______建立政权,国号,以作号召。

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在绝望中自缢。

统治长达276(1368年-1644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3、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

1635年,改族名为;1636年,改国号为。

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降清,引清兵人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最后失败。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

一、收复台湾和加强对台湾的管理(东南)▲▲▲

1、明朝末期,______殖民者侵占台湾。

年(清朝),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2、年(康熙时)设置,隶属省,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3、结合史实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