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892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成本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成本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成本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成本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课程设计.docx

《成本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课程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本课程设计.docx

成本课程设计

[案例1]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

李明军2003年9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

会计员。

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

该纺

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

另外,还有若干为

纺纱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

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

纺纱和织

布的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粗纱、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

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

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

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

行考核;另外,主管部门还要对半成品成本情况进行评比和检查。

张师傅问李明军,我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

应如何改进?

同时,张师傅还向小李提供了本企业三个生产车间的生产

成本资料,让小李熟悉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

有关资料如下:

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

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

骤;第二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生产出产

成品。

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1至表3:

表1第一步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

产量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600000

75000

69000

744000

本月生产费用

1500000

144000

108000

1752000

生产费用累计

半成品成本

200

半成品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402000

54000

63000

519000

表2第二步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

产量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510000

45900

37200

593100

本月生产费用

156000

83400

生产费用累计

半成品成本

200

半成品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660000

54900

43500

758400

表3第三步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

产量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363000

17400

7200

387600

本月生产费用

84000

57000

生产费用累计

产成品成本

200

产成品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300000

13800

5700

3195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结转法)计算

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人相应表中。

[案例2]BBC公司完全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法案例

BBC公司生产女式钱包和男式钱包,上一年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女式钱包

男式钱包

生产量(个)

100000

200000

销售量(个)

90000

210000

单价

5.50

4.50

直接人工小时

50000

80000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

75000

100000

直接人工

250000

400000

变动性制造费用

20000

24000

固定性制造费用:

直接成本

50000

40000

共同成本(o

20000

20000

非制造成本:

变动性销售费用

30000

60000

直接固定性销售费用

35000

60000

共同固定性销售费用

25000

25000

说明:

①上年:

共同成本即为共同制造费用总共4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②共同固定性销售费用总共50000美元,在两种产品之间平均分配。

本年:

费用及女式钱包和男式钱包的生产量与上年相同。

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与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相等为130000美元,按照预计直接人工130000小时计算的分配率进行分配。

该年男式钱包的期初存货为l0000个,按先进先出。

[思考题]

(1)使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分别计算女式钱包和男式钱包上年和本年的单位成本。

(2)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本年损益表。

(3)核对两种损益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案例3]某特殊钢企业的工序加工费分配案例

一、行业背景

习惯上,钢铁产品按大类划分,分为普通钢和特殊钢。

普通钢一般是指以矿

石一高炉一转炉一轧钢工艺流程生产的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通常是大批量生

产,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船舶制造等领域。

特殊钢一般是指以废钢一电炉一轧

钢工艺流程生产的高档功能性材料(如弹簧钢、工具钢、轴承钢等)和具有特殊

性能的结构材料(如耐热钢、耐腐蚀钢等),产品的批量一般较小,主要用于械、

电子、军工、化工等领域的零部件制造。

因两者的区别,钢铁行业也区分为

普钢企业和特钢企业。

我国钢铁行业中,规模较大的特钢企业有近20家,特钢产量约占全国钢产

量的15%左右。

这些企业如沪昌特钢、大连钢厂、抚顺特钢、北满特钢、重庆特

钢、长城特钢、大冶特钢、贵阳钢厂等。

产品批量小,品种规格多,成品专用性强,不同产品的成本差别大,是特钢

产品的几个显著特点。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在企业进行产品产销决策时,客观的

成本信息才显得尤为重要。

在企业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的情况下,首先应该考虑

的当然是盈亏,哪种产品有盈利,盈利多,就增产什么;反之,则减产或停止生

产。

否则,不正确的成本信息,很有可能对决策造成误导。

特别是共同费用的分

摊,在制造业是一个影响会计信息客观性,容易造成错误决策的重要因素。

特钢

企业尤为如此。

二、企业背景

该案例涉及的企业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家特殊钢生产企业。

该企业产品

品种繁多,有八大类,800个钢号,上万种规格;这些产品的生产流程、用料种类、

成材率不同,因此成本差异非常大,高的每吨万元以上,低的每吨只有2000多元。

该企业每种产品从投料到制成品出厂以前,须经过3~5道工序,如炼钢和

浇铸、初轧开坯、热轧、冷轧、冷拔等各道工序。

每道工序均核算成本,实行逐

步结转法向下一道工序转移半成品成本。

每道工序的原料费,按各批次的订单、

生产任务书划分据实人账,而熔炼、浇铸、加热、轧钢、检验、车间内和厂内运

输以及发生在分厂的制造费用等,很难具体辨认成本负担主体,因此,按该公司

规定先归集为工序加工费用,然后采用系数分配法分配到每道工序的产品成本之

上。

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成本i=原料费i十工序加工费i

工序加工费i=单位分值X分配系数i

单位分值=工序加工费总额÷∑(分配系数iX产量》

在上述公式中,原料费是个别确认的,工序加工费总额和各品种产量是客观

的,惟一带主观成分的变量是各品种的加工费用分配系数。

不同品种的加工费用

中,除了能源消耗、直接人工外,主要是制造费用难以具体量化到不同的品种。

如折旧、修理、管理人员工资等,难以准确认定具体品种应负担的数额,须按不

同标准(如直接人工成本、占用机器小时、折合产量和分摊系数等)分配给不同

品种,而这些标准的确定存在合理与否的问题,也就是能否客观反映成本耗费的

问题。

例如,确定折合产量或分摊系数,往往主要依据“难炼”、“难轧”程度,

出发点是工人操作难度而不是成本耗费,甚至有的按不同品种的价值高低进行分

配。

系数分配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成本数据是否准确反映资源消耗问题。

该钢铁企业编制的2001年销售利润计划(见表1)。

表12001年销售利润计划

产品品种

普碳钢

弹簧钢

不锈钢

合计

最大产能

200000

80000

100000

300000

计划产量

200000

80000

20000

300000

单位成本

2000.00

2500.00

7400.00

单位收入

2500.00

2800.00

7200.00

单位毛利

500.00

300.00

-200.00

销售毛利

1.00亿元

0.24亿元

-0.04亿元

1.20亿元

*总产能受工序能力制约,并不等于各品种生产能力之和。

从表l看,该企业总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单位毛利较高的品种得

到了优先安排,此时的总毛利达到最大值。

出于对该企业成本信息真实性,特别

是其中共同费用分摊是否合理存在疑虑,笔者对其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见表2)。

表2各工序加工费用分配系数

品种

普通碳结钢

弹簧钢

不锈钢

炼钢工序

1.0

1.2

1.7

初轧工序

1.0

1.5

2.0

精轧工序

1.0

1.5

2.0

这一套分配系数是该企业10年前根据不同品种的单位产品占用加工机时、

废品率或改判率、职工对生产难度的评价,以及成本负担能力(即价值高低)等

综合因素编制的。

但10年来,情况有了很大变化:

第一,该公司为了减少不锈

钢、弹簧钢等高附加值品种的炼废损失,总是优先使用成分比较均匀、含杂质较

少的优质废钢(如切头、轧钢废品等)冶炼这些品种,而把民间收购来的劣质废

钢主要用于普通碳结钢的生产,因此高附加值品种的原料成本本来就较高了;第

二,职工操作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加上使用优质原料,高附加值品种的废品

率和改判率大大降低,与低附加值品种的差别已不明显;第三,由于使用的原料

质量较好,冶炼高附加值品种的每炉冶炼时间不仅不比低附加值品种的时间多,

反而略少2%左右。

经与该企业技术、财务、统计及车间生产职工在参考历史数

据基础上共同协商,重新确定的分配系数为:

冶炼工序的系数均为1;轧钢(初

轧和精轧)工序:

普通碳结钢为1,弹簧钢为1.2,不锈钢为1.5。

分配系数改变

后,3个钢材品种的成本从而销售毛利都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不锈钢由毛利为

负数变成正数。

根据销售毛利多少为序重新安排的产销计划(见表3)。

表32001年销售利润计划(修订后)

产品品种

最大产能

计划产量

单位成本

单位收入

单位毛利

销售毛利

普碳钢

200000

120000

2200.00

2500.00

300.00

0.36亿元

弹簧钢

80000

80000

2400.00

2800.00

400.00

0.32亿元

不锈钢

100000

100000

6500.00

7200.00

700.00

0.70亿元

合计

300000

300000

1.38亿元

*总产能受工序能力制约,并不等于各品种生产能力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