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864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

《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检测控制要点.docx

桩基检测控制要点

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测量

(一)桩位放线测量

1、根据甲方书面提供座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测量,将每个桩位布设于实地。

为避免施工现场破坏,在校核控制轴线准确无误后,将控制轴线延伸至建筑物以外的地面上加以固定,以便施工中使用。

2、根据桩位设计图纸与轴线关系,计算出每个桩位的理论坐标(假定坐标系),用全站仪测量放出桩位,桩位用醒目标记标识,以防施工中丢失。

3、桩位整体放出后,根据桩与桩之间的关系,桩与轴线的关系及轴线与轴线的关系,进行整体校核和局部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4、以上一切平面测量工作,均要求在工程测量规范要求的范围内进行。

(二)水准测量

根据建设单位书面提供的水准点,使用水准仪测量出施工场地桩位的自然标高,通过计算,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标高控制桩顶、桩底标高。

(三)以上测量过程,应在现场监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测量资料经整理汇总后,报送监理单位审批。

(四)技术保证措施

1、测量放线所用仪器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本工程的测量放线由项目部测量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布放,并对整个放线质量负主要责任。

3、测量放线前,应会同甲方、监理方、设计方对图纸中各部位尺寸进行汇审和认定。

4、测量放线的精确性必须达到施工设计和测量规范要求。

5、在测放完桩位和钻机就位时,应对桩位进行复核,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

二、灌注桩施工

采用旋挖钻机钻孔、清孔、成孔的施工工艺,半孔泥浆护壁,水下混凝土灌注成桩工艺,确保清孔后桩底沉渣小于100mm,以保证灌注桩承载力要求和工程质量。

(一)成孔

1、测放桩位:

首先由控制点或控制轴线确定桩位,桩位允许偏差10mm。

放线结束后会同总包单位管理人员及监理共同验线,验证无误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施工。

2、钻机就位:

旋挖钻机根据自身的行走系统和调整系统,选择最佳就位位置,调整钻杆垂直度等参数,确保垂直度和桩位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误差不超过2cm,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3、旋挖机成孔

旋挖成孔工艺是利用钻杆带动筒状挖斗,在该机钻头压力和扭矩的作用下,旋转钻入地层,所取的钻渣直接装入钻斗内,由钻斗呈泥状或固体状钻渣提离孔底,排到孔外面而使桩孔成形。

旋挖机开钻时,钻斗的中心点一定要定位准确,随后的几个钻次一定要轻压,慢转和限制回次进尺,并从孔口及时补充泥浆,保证泥浆面始终保持在0.3m以内,钻斗下放或提升到护筒底部时,一定要慢提慢放,以防钻斗挂碰护筒。

在钻挖砂层时,一定要注意孔内泥浆的漏失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泥浆的粘度和比重,使其粘度保持在18~25s以内,比重保持在1.25~1.32g/cm3以内。

在钻进持力层细砂层进,慢慢用捞砂钻头钻进,如遇钻进困难时,用入岩钻头钻进,在接近终孔时,必须再换用捞砂钻斗钻挖,以保证桩孔达到设计深度时孔底没有钻渣存在。

4、泥浆护壁

①本工程的地层主要由粘土层和砂层组成,可利用地层中含有粘性土进行原土选浆,当钻进到砂层等松散层时,如泥浆达不到要求,可适当掺加适量膨润土和处理剂进行人工造浆。

以达到以下指标:

比重:

1.15-1.2g/cm3粘度:

18-25s

含砂率:

≤10%PH值:

7-9

②因泥浆的性能与地层岩性密切直相关,故应充分利用泥浆性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控制比重和含砂量两个基本指标来控制泥浆的性能参数。

即严格控制泥浆的比重1.15-1.2,含砂量<10%,合格后<4%。

比重大,泥浆粘稠,孔壁泥皮厚,影响桩周混凝土与孔壁土接合强度,而且容易造成灌注时混凝土夹泥、强度下降等:

比重小,胶体率差,护壁不好,易塌孔和缩径。

③施工中应根据地层岩性合理安排换浆、稀释、清砂的时间。

④施工时泥浆循环系统的布置,要利用场地中央、四周空地和施工后的区域,集中挖设一个较大泥浆沉淀池,泥浆池的容积应为桩孔容积的2-3倍以上,另外尽可能合理地统一安排施工顺序布设循环槽,避免因重复挖设造成场地条件恶化,循环槽应有1/200的坡度,槽面积应保证冲洗液正常的循环而不外溢。

⑤施工中成孔的钻渣,废浆和其中的泥浆复合材料,含水量大,处理难度较大,可在沉淀后挖碴外运。

5、测孔深及终孔检查:

掏渣清孔后用测锤测定孔深,终孔垂直度偏差≤1%,桩径偏差小于±50mm,孔深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二)钢筋笼制作

1、钢筋笼进场验收及取样送检

钢筋进场前,需提供产品质量证书和合格证,进场后保留每捆(盘)上钢筋上的标牌,并按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妥善保管,雪天覆盖彩条布防止污染和锈蚀,同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见证取样,抽取钢筋原材试件和焊接试件送实验室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制作平台搭设

钢筋加工平台采用Φ32钢管搭设,高度为1m,水平间距2米,并在一面设置斜坡,方便制作完成的钢筋笼滚下,钢筋笼堆放场地应确保场地平整,笼底应设置枕木垫撑加固,钢筋笼堆放高度不得超过3层。

3、钢筋笼的制作方法要求

(1)钢筋笼规格及配筋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

(2)笼子制作严格依设计进行,允许偏差符合现行规范、规程规定。

(3)主筋配筋时,满足每个断面接头数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

钢筋接头应错开间距不小于1m。

(4)钢筋焊接全部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5)主筋与加强筋间点焊焊接,箍筋与主筋间间隔点焊。

(6)钢筋笼主筋每隔4米设置3组定位钢筋耳环,耳环高度为55mm,采用Ф8钢筋焊接连接。

(7)钢筋笼成型后,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安放注浆管阀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可按设计要求在每段钢筋笼上绑固注浆管,桩侧注浆按设计位置绑扎二道,并与注浆管用管箍相连,并绑扎牢固,桩底将端口用塑料管封口,并绑扎牢固。

5、根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如下:

(1)主筋间距:

±10mm;

(2)螺旋筋螺距:

±20mm;

(3)钢筋笼直径:

±10mm;

(4)钢筋笼长度:

±100mm;

(5)主筋保护层:

±20mm。

由于本工程钢筋笼较长,将使用吊车,将笼子分为4段,下放入孔时在孔口焊接连接。

(三)吊放钢筋笼:

桩孔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钢筋笼安放。

1、钢筋笼吊放时值班工长、质检人员、安全员及机台班长必须在场,并由值班工长统一协调指挥。

用吊车将验收合格的钢筋笼运至孔口,运输途中要防止变形。

2、钢筋笼起吊入孔时应保证平直起吊。

3、钢筋笼吊离地面后,利用重心偏移原理,通过起吊钢丝绳在吊钩上的滑动并稍加人力控制,实现平直起吊转化为垂直起吊,以便入孔。

4、各起吊点应加强,防止因笼较重而变形。

起吊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密切配合。

5、钢筋笼放入孔前焊好钢筋护耳;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遇阻碍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不得强行下放。

在每一段钢筋笼吊入孔内时,在孔口设置2根Ф32钢筋穿过笼顶的第一道加强筋将钢筋笼卡在孔口,然后吊起上一段钢筋笼吊入孔口,对准已入孔的钢筋笼,在孔口进行焊接,焊接方式为单面搭接焊,焊接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孔口焊接完成后,报请建设单位及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将上一段钢筋笼下放到孔中,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用吊筋在孔口进行固定,防止上浮或下沉。

(四)下放导管

用吊车下放导管。

灌注用导管采用Φ270插口丝扣式导管。

采用密封丝扣连接,连接时,要上好密封圈,螺旋丝扣要拧紧,严禁跑气漏水,导管下放时,必须保证其密封性能和同心度及导管内壁光滑。

导管在孔口位置用孔口板固定好,导管下口距孔底距离控制在0.3—0.5m,太低混凝土从导管流出不畅,过高则影响桩端混凝土强度。

(五)混凝土浇筑

1、安放漏斗:

清孔完成后,在导管上口吊放漏斗,保证有足够的初灌量。

2、浇注水下混凝土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按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规范要求,委托监理认可的商混公司负责搅拌运输。

(2)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

其坍落度为18-22cm;

(3)砼生产厂家所用砂、石、水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并有相应的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4)导管下放和提升时,不得挂碰钢筋笼。

开始灌注时,导管底部距孔底的距离应保持在300-500mm左右;

(5)混凝土要有一定的初灌量,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应掌握在2-6m。

严禁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应有专人负责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积高差,及时填写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

(6)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一般不得超过2小时,浇注过程应记录备案;

(7)严格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保证桩顶不得低于设计标高,并有大于0.8m的超灌量。

灌注结束后,及时填写灌注记录表和隐蔽工程验收。

(8)灌注检测桩桩帽处混凝土时,由于桩顶距离地面较浅,可用人工对桩顶浮浆进行清理,确保桩帽内无浮浆残留,全部为合格的混凝土。

待桩帽内混凝土初凝后,可用工具将桩顶混凝土面人工抹平,以利于静载检测,同时做好养护工作。

(9)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根灌注桩1组。

试块在监理的见证下现场制作,进行标准养护,28天后送样检测。

泥浆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现场泥浆池过满或沉淀过多、稠度过大,应及时清运出场不准现场随意排放,造成泥浆污染,道路难行。

四、后压浆施工

1、后压浆工序

按设计水灰比搅拌水泥浆→水泥浆经过滤至储浆灌,准备灌浆→将泵浆管活接头与桩身压浆管联接→打开排气阀并开泵放气→关闭排气阀压浆,终止标准由压浆量、压力值以及地面是否返浆等情况来综合控制。

终止压浆时关闭止浆阀静置5~10分钟再拆卸管件,压浆管头用堵头再次堵上。

2、压浆管制作安装

注浆导管采用6′国标钢管,每节长度与钢筋笼长度相配合,采用螺纹箍缠生胶带联接。

内导管用铁丝绑缚于钢筋笼上随钢筋笼下入钻孔,砼灌注后桩顶内导管应露出施工作业面不少于30cm,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由于本工程钢筋笼较长,将使用吊车,一般将笼子分为4节,下放入孔时连接。

因此下段钢筋上压浆管可在下笼前用铁丝预先绑附牢固,其它段上压浆管可较松散固定,在钢筋联接完毕后,将上下段压浆管用丝扣连接,并再次加固。

桩端桩侧压浆阀均在下笼时安装。

3、桩底(侧)后压浆技术参数的确定

(1)所有桩后注浆采用开放式施工工艺。

在桩底沿桩身对称设置二道注浆管及注浆阀,桩侧后注浆管阀在离桩底12m、24m处各设一道。

(2)定水泥浆性能:

采用42.5普通硅酸盐盐水泥,初始压浆时,水泥浆水灰比可适当偏大,压通后一般水灰比稳定为0.6,密度1.49~1.6kg/cm3;初凝时间2h-5h;终凝时间24h-26h,结石率≧85%;结石强度28d﹥8Mpa,注浆材料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桩底用量1.2吨,桩侧用量1.2吨。

(3)压浆量:

正常情况下每根桩水泥总用量不少于设计要求。

(4)入口压力:

在不同的压浆阶段,所需的压力也不同。

注浆开始阶段由于要克服很大的初始阻力,所需压力较大,结束阶段由于浆液已经充满地层,此时所需要的压力也较大。

(5)压浆时间:

在基桩灌注砼7天后(或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60%以上),即可进行桩侧、桩端压浆,压浆顺序为先桩侧后桩端,桩侧是先上后下,一般桩侧压浆完毕后停置2h后再进行桩端压浆,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现场成孔灌注情况进行调整。

压浆稳定时间一般为3-5min,最高可延至8min。

(6)终止压浆的条件:

桩端后压浆当达到如下条件之一时,便可终止压浆:

A、压入的水泥量已达到设计要求;

B、桩底注浆压力不超过4MPa,达到压力而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的70%时,稳压静置10min后,采用间断式注浆,仍注不进去时,可以停止注浆。

第二节施工控制要点

一、成孔

1、旋挖成孔

在进入砂层前要向孔内注泥浆,注浆液面高出砂层顶面的高度不小于2米,钻进过程中要随时不断补充泥浆,使孔内始终保持高于地下水位及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