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7931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

《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灾应急措施文档格式.docx

应给伤者口服止痛药片。

(4)四包

现场救护注意保护烧伤创面,敷烫伤药豪用医用纱布包裹或覆盖,就医。

 

现场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镇定有序的指挥:

一量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现场最高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公司有关领导或安全主管部门,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和伤员地救护工作。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

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

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

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6)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7)神志昏迷者,末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

有舌坠者,应将舌后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剌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触电的应急措施

1、立即切断电源。

可以采用关闭电源开关,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或拉下电闸。

救护人员注意穿上绝缘鞋、胶底鞋或站在干燥木板上,想方设法使伤员脱离电源。

高压线需移开10米方能接近伤员。

2、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伤员,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医生到达;

首先,要尽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抢救人员骑跪在触电人员身体上部(注意不要压在其身上),双手按在触电人员胸部上下反复按压,按压的速度每分钟30-40次,或按这样的速度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直至触电人员有心跳,有呼吸为止。

心脏按摩,抢救人员双手按在触电人员的左胸心脏部位有节奏的按压,每分钟60-70次,直到有心跳为止。

3、对已恢复心跳的伤员,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心室颤动再次发生而导致心脏停跳。

应该等医生到达或等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

4、触电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按操作规程用电,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烧烫伤应急措施

(1)迅速将烧烫伤人员脱离现场,如果可以,剪掉身上的衣服。

检查有无损伤,如颅脑、胸腹内脏器官有无损伤,有无中毒、骨折等。

注意防止伤员休克、窒息、创面感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敷烫伤药膏,喝淡盐水。

注意:

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伤面一般不做处理,不水疱不要弄破,用洁净衣服覆盖,把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2)一度烧伤或小面积轻度烧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表面温度,然后涂以鸡蛋清、香油等,一般3-5日治愈。

(3)二度烧伤水疱未破,可先用冷水冲洗创面擦干,然后用酒精消毒针挑破水疱,放出浓水,局部涂以京万红、獾油烫伤膏,再用纱布加压包扎,2-3日更换一次,一周左右治愈。

一二度烧伤禁用粘性纱布,禁止在伤处涂敷油脂、紫药水等。

(4)三度烧伤或头面部、手、脚、会阴部烧伤面积超过全身体表面积的1%,应用干净布单覆盖,尽快送医院急救处理。

创伤止血方法

1、伤口止血法

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

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2、静脉出血止血法

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

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加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

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

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填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

将受伤部位抬高也有利静脉出血的止血。

3、动脉出血止血方法

分指压法和止血带法两种。

(1)指压法

方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

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压住血管,阻止血流。

经过指压20-30分钟出血不停止,就应改用止血带止血或其他方法止血。

(2)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

这种方法止血最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方法是,上止血带前抬高患肢12分钟,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上臂或大腿的上1/3处,先用毛巾或棉垫包扎皮肤,然后将止血带拉长拉紧缠绕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最多绕两圈,以出血停止为宜。

止血带最好用有弹性的橡胶管。

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代做止血带。

上好止血带,在上面做明显标记,写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3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2-5分钟,此时用局部压迫法止血,再次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应上下稍加移动,减少皮肤损伤。

放松止血带时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不多,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以免压迫血管时间过长,造成肢体坏死。

支脉出血经初步止血后必须尽快送医院手术治疗。

搬运转送病人(伤员)

1、对搬运转送病人的要求

(1)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病人(如外伤病人的止血、止痛、包扎、固定),才能扭动。

除非立即有生命危险或救护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应等待救护人员先处理病情稳定后再转送医院。

(2)在人员、器材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病人,尤其是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者。

否则,途中可能因疲劳而发生滚落、摔伤等意外。

(3)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表现,如气色、呼吸等,注意保暖,但也不要半头面部包盖太严,影响呼吸。

(4)在火灾现场浓烟中搬运病人,应匍匐前进,离地面约30厘米以内,这里烟雾稀薄,否则容易被浓烟呛住。

2、常用的搬运方法

(1)担架搬运法

最常用,适于病情重和运送远途的病人。

现在常用的有走轮担架、帆布担架,也可用替代品(绳索、被服)制成结实的担架。

担架搬运时的具体方法是,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用胶布固定。

(2)徒手搬运法

病情轻、路途近又找不到担架时。

可用背负、抱持、托举等方法搬运。

环形缠绕肢体两遍,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有些错误的搬运方法导致病人,主要是脊椎骨折病人病情的恶化。

因此,在救护现场,切忌对脊椎受伤的病人随意搬动。

机械造成外伤的急救原则

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

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不要将断指进入酒精等消毒液中。

以防止细胞变质。

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露的塑料袋内扎好,并放置冰块,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1)必须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

(2)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消毒绵紧紧包扎,压迫止血;

(3)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伤风血清,预防感染;

(4)送医院进行治疗。

中毒应急措施

1、中毒的常用紧急救护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尽可能将中毒人员搬到室外平放。

(2)如果中毒人员已昏迷,可以采取临时措施如解开领口袖口,还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帮助中毒人员恢复心跳直至苏醒,对于煤气中毒的人员还可以灌入食用醋。

(3)症状严重时,请立即送医院抢救。

(4)食物中毒应催吐,就医。

2、一氧化碳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2)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中暑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中暑,必须立即进行治疗。

对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应使患者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和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清饮料。

如有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者,可服中药藿香正气丸。

对于重症中暑,治疗原则是降低过高的体温,必须立即送到医院治疗。

眼睛紧急救护

一旦眼睛时进入异物或化学品,应立即用洗眼器冲洗,严重者立即去医院医治。

简易处理办法:

远离该区域,用清水冲洗,并给予他人提示。

切忌:

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这样会使眼睛感染或加重伤害程度。

最好:

当眼睛受伤时,冲洗完后立即通知部门及安全员,前往医院治疗。

化学液体喷洒到皮肤时的处理

1、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喷洒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净的布擦干,然后用大量清水清洗。

严重者立即送医院。

2、如有衣物遮盖当迅速将其脱下,然后按上述“一”步骤来处理,切勿使用脏物、使用过的毛巾、抹布等接触伤处,以避免感染恶化。

硝酸应急处理

硝酸不稳定,易挥发分解,能导电。

是一价强酸,具有酸类的通性:

浓硝酸是强氧化剂。

有刺激性,硝酸腐蚀性很强,能灼伤皮肤,也能损害粘膜和呼吸道,与蛋白质接触生成鲜明的黄色物质。

(一)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1、硝酸操作要密闭操作,注意通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现场挂警示牌,危险品标识。

2、操作人员必须学习安全技术说明并经过专门培训,严格操作规程。

3、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具),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使用后洁洗备用。

4、远离火源、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

5、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

6、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将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7、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如沙土、二氧化碳等。

(二)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摄氏度。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材料。

(三)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和: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需给氧,呼吸停止,需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四)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相关人员至安全区,进行隔离,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穿戴相应防护服从上风向进入现场处理,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将地面洒上苏打石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排入泻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稀释成为不燃物,收集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