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734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

《《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docx

《朝花夕拾》学习知识梳理

《朝花夕拾》重点知识

一、基本常识

1.《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被选入初中教材。

(小说集《呐喊》、《彷徨》,其中《社戏》《故乡》《孔乙已》选入初中教材。

2.《朝花夕拾》原题是“旧事重提”,用“朝花夕拾”做题的好处是显得含蓄,而且富有文采,原来的文题则显得直白。

3.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鲁迅先后写成十篇回忆性散文发表在《莽原》上。

前五篇写于北京。

第一篇《狗•猫•鼠》和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

“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陆续写出《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

后五篇写于厦门,文笔完全回归到传统的散文文体,文字优美、纯净。

后都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中。

4、内容概括: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5、《朝花夕拾》十篇分别是:

对猫的讨厌和仇恨《狗•猫•鼠》、怀念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批评封建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描绘封建家长制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无常》、描写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范爱农》。

二、内容与知识点

《狗•猫•鼠》

内容: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1.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哪一篇文章?

答:

《狗•猫•鼠》

2.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

答:

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是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他们配合时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

3.《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

答:

《八戒招赘》、《老鼠成亲》

4.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

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了。

5.《狗•猫•鼠》一文是针对谁的攻击引发的?

用意何在?

答:

《狗•猫•鼠》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

内容: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答:

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为我买绘图的《山海经》。

2、当阿长说: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

表现我什么心情?

答:

“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也由此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

3、结合全文,概括长妈妈的形象特点。

答:

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问题。

她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二十四孝图》

内容: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1、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2、《二十四孝图》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3、《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为什么得到二十四孝图后即高兴又扫兴?

答:

因为“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独有”,所以很高兴;可是那上边宣扬的是封建的伦理道德,让他“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这使他扫兴。

4、鲁迅先生为什么说童年时请人讲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二十四个故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答:

因为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实在荒谬。

比如“哭竹生笋”,“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

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

”二十四孝中有些好学,有些实在难学或者说不能去学。

5、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是不是反对孝道的文章?

答: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并非反对孝道,只是对古代某些迂腐文人对孝道无赖解释的拨乱反正。

6.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答:

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五猖会》

内容: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2.课文最后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作者是真的“诧异”么?

你认为父亲为什么让“我”那时候背书?

答:

全篇都是叙述,结尾出语似极平静,感情却很强烈,在文字背后隐藏着那种父亲的不讲理、父亲的不理解孩子、父亲的专制在孩子内心造成的创伤和带来的痛苦。

《无常》

内容: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1、无常是一个什么形象?

答:

是一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勾魂使者,浑身雪白,粉面朱唇,眉黑如漆,活泼而诙谐的招人喜爱的鬼。

2、鲁迅写《无常》有何用意?

答:

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并且想告诉人们:

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么样呢。

3、鲁迅在《无常》中对宣扬鬼神迷信思想的民间戏曲持赞扬态度,对此,你如何理解?

答:

民间戏曲大多是教人向善的,即使是鬼神,也有好坏,只要积极向上,引人向善,又有何不可呢?

如果大家都相信,做了坏事有鬼上门的话,那就不敢做坏事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1.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

答:

①拘束的礼节②问“怪哉虫”老师不予回答③读的内容枯燥难懂

2.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

答:

方正、质朴、博学,比较开明、不打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方式都是守旧的。

《父亲的病》

内容: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

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是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2、“名医”陈莲河所用的药方文中提到了哪些药引?

答:

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

3、《朝花夕拾》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

答:

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鼓励小孩子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

4、《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答:

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5、《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答:

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窝中者”等。

6、父亲临终时,衍太太让年幼的鲁迅不停的大声喊“父亲!

”,此事为什么让鲁迅后悔不已?

答:

让父亲临终时也没能享受安宁,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琐记》

内容: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琐记》作者记了哪些琐事?

答:

⑴与衍太太的交往。

⑵去江南水师学堂。

⑶去矿务学堂学习。

⑷去日本求学前的准备。

2、结合实例说说衍太太是个怎样的人?

答:

衍太太:

①冬天怂恿我们吃冰②让我们看不健康的书③怂恿孩子们比赛打旋子,在孩子们跌倒时却又故作姿态。

④唆使我偷拿母亲的钱,然后又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

性格:

表里不一,搬弄是非,造谣生事,兴风作浪。

3、概括《琐记》的主题内容:

答: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5、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的是洋务派的办学。

6、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这段经历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过。

7.作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

⑴高年级的同学傲视和欺负低年级同学(螃蟹一样走路)。

⑵为淹死的学生造关帝庙,每年七月十五请和尚到操场放焰火。

⑶总之觉得“乌烟瘴气”。

《藤野先生》

内容: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1、“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有几件?

答:

⑴为“我”添改讲义;⑵为“我”纠正解剖图;

⑶关心“我”的解剖实验;⑷向“我”了解有关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2、鲁迅1902年到日本,1909年回国,这七年中,鲁迅的思想有一个重大的转变:

弃医从文

3、是什么促成了弃医从文的转变呢?

答: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4、分析藤野的形象。

答:

藤野先生是一个有高深的学问、严谨认真、对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