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580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19讲 小说阅读训练.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19讲小说阅读训练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19讲小说阅读训练

一、(陕西省师大附中、西工大附中2011届下学期高三第七次适应性训练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

巩高峰

秘密是我发现的。

那天我提前回了家。

母亲抱着电话神采奕奕,坐在沙发里的姿势和说话的语气都显示这样的电话不是第一次,而且这个电话肯定聊了很久了。

母亲从来没这么高兴过。

在第一时间,我把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叫到了一起,分析情况。

父亲去世十年了,我们是看着母亲怎样在忧戚里度过这十年的。

我们一直自豪地以为,这是父母情深的表现。

所以很多人劝过我们姐弟四个,给母亲找个老伴吧。

我们姐弟四人的意见出奇地一致,母亲想做别的什么都可以,就是找老伴这事我们坚决不同意,那是对父亲的侮辱。

也许我们还有很多别的理由,尤其是女儿的出生让我很快就坚定起来,因为两个姐姐和哥哥生孩子从来没动过找保姆的念头,母亲把几个孩子带得一个比一个健康、漂亮。

就是怕母亲孤独寂寞,我们给了母亲一大堆建议,社区老人馆、秧歌队、夕阳红舞蹈班、老年大学,等等等等。

母亲似乎是怕我们失望,就不太热心地选了个老年大学。

我们四个还排除万难,相继把家都安到了一个社区,每到周末,就是全家大团圆。

我们觉得,应该万无一失了。

可母亲还是出了情况,就在她上老年大学一个月后。

在新的周末大团圆时,我们姐弟四人的沉默还是让母亲一下就明白了什么。

母亲脸上的黯然晦涩得很严重。

母亲也没什么胃口,一直是心不在焉地看我们吃。

在六点的钟声敲响时,母亲动了动,神情不自然地朝时钟看了看。

这会,电话响了。

没谁去接,全家似乎都默契地预示到了这是一个什么电话。

母亲犹豫了一会,终于也没接。

从这天起,我们姐弟四个轮流开始了跟母亲的谈心。

我们只是抒发着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的无限依恋。

车轮战很快就有了效果,母亲跟我们说了她的那位老年大学同学。

她们俩各方面都已经商议好了,谁去谁家过日子,不办证书免得出现遗产纠纷,甚至连怕给我们添麻烦而不举办喜事的细节他们都取得了一致,只等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表态。

不用我们表态,我们其实已经表态了。

之后母亲向我们保证,以后再不接那人的电话,这事到此为止。

侦察了一段时间,我们总算放下心来。

只是每天的六点,电话仍是准时地响两声,然后就停了。

周末周日的时候我们能听到,六点钟电话一响,母亲就回自己屋里了。

我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背着母亲我们找那位老人谈过,这是老人唯一的要求,似乎也是他放弃的交换。

每天六点,电话准时响两声,再挂了,就是他打来的,两声代表着他的平安。

母亲的精神状态很快就影响了健康,身体虚弱下来,精神更是委顿。

她一直就像一张弓,把孙子孙女一个一个都射出去了,自己才松弛下来。

在病中,母亲念叨父亲的时候特别多,母亲走得很平静。

已经很久了,每天六点,电话依旧准时响起。

有一天,六点的钟声和电话依旧一同响起,但两声过后,电话声顽强地持续着。

很大一会,我才迟疑着拿起话筒。

是老人的女儿,她泣不成声。

老人脑溢血,在昏迷中一直叫着我母亲的名字。

希望我母亲能去看她父亲一眼,只一眼。

我按捺了半天,才用平静的语调告诉她,我母亲已经去世半年了。

从此,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就没有了,世界也仿佛就此寂静无声。

只是每到周末,我总爱默默无声地坐在电话旁的沙发里,什么也不干。

在六点的钟声响起时,我总是稍带惊忪地轻颤一下身子,习惯地看一眼电话。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1自然段的最后说“母亲从来没这么高兴过”,是说母亲整个一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表达了“我”的惊奇和由衷的高兴。

B.对于母亲找老伴这件事,我们坚决不同意。

一方面是由于封建贞节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出于想让母亲带好自己孩子等自私的心理。

C.在新的周末大团圆时的电话,母亲犹豫了一会终于也没接。

这个行为既表现了母亲对老年大学同学的留恋和不舍,也赞颂了母亲伟大的克制和坚决精神。

D.小说在后面写老人的女儿泣不成声的电话内容,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我们对老人们婚姻干涉所造成的伤害,具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E.在小说的最后写到“我”总是习惯地看一眼电话,写出我的担心,害怕仍有人给母亲打电话和母亲结婚。

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2.小说以“秘密是我发现的”为开头,有什么好处?

(6分)

3.电话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联系文中电话的不同情况,分析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6分)

4.小说中的母亲在晚年想和老年大学同学一起过日子,但子女们坚决反对。

最后母亲按着子女们的心愿走完了人生。

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请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8分)

二、(山西省太原五中2011届下学期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5分)

晚秋

埃利达·格林(李冬梅译)

⑴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

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⑵他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两个身材娇好、穿着入时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

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

他的妻子是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

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抱怨他,总是一肚子怨气。

瓦萨卡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但马上又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悲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他不知道在这无望的生活中,等待自己女儿的又将是什么)。

最近玛妮克不幸摔了一跤,一只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挣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⑶秋风吹过,瓦萨卡不禁打了个哆嗦。

现在他必须马上找到工作,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

可要治好疝气也得花一大笔钱哪!

⑷不知为什么,瓦萨卡的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着从小向往的大学走了过去。

“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你才能活得像个人。

”妈妈当年曾对他这么说过。

后来父亲有病,妈妈死了,中学退学后他就去找工作了,一直干苦力……是啊,他以前那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经常逃学的同桌梅鲁日。

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⑸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步履匆匆,无意间轻轻碰了一他下,接着从路边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

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穿戴讲究的女人一眼:

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

突然他被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跳。

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车轮下。

脸色煞白的司机跳下车来,随后是慌慌张张的乘客们。

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

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

“快来人啊!

快来人啊!

⑹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

⑺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离他只有十几步远。

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

这个小包显然是那个被撞倒的女人的。

过了一会儿,救护车开过来了,受伤的女人被放到了担架上。

救护车走后,围观者散尽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那个小包还在原地,似乎已经和周围绿色的树丛融为一体了。

⑻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熠熠生辉。

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

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眼前,离他只有十几步远……

⑼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

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

他心砰砰直跳,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

突然,他惊恐地发现,对面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捯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依旧迈着跳舞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了。

⑽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

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抢劫了!

⑾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⑿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卸重负。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⒀“我鬼迷心窍了。

”他心烦意乱地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⒁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别墅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⒂“不就是疝气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瓦萨卡心里想,“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⒃老同学梅鲁日正在跟一个工程主管说话。

瓦萨卡迈着沉重的脚步朝梅鲁日走了过去。

⒄稍后,瓦萨卡背起第一袋水泥。

在晚秋的风中,他突然觉得心里有一丝暖意:

上帝早晚有一天会注意到他的存在,保佑他生存下去,而且不会让他误入歧途。

(文章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晚秋”为题,暗示主人公生活前景黯淡,使全文笼罩着悲凉的氛围。

B.遭家庭变故的瓦萨卡中学缀学,一直干苦力,但他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之情。

C.瓦萨卡处境窘迫,曾是同桌的梅鲁日却是个大富翁,说明同学情谊很不可靠。

D.由于内心迟疑、动作缓慢,瓦萨卡丧失得到贵重小包的良机,对此他懊悔不已。

E.本文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复杂情节和人物对话描写,但内涵丰富,发人深思。

6.小说第⑴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

(6分)

7.解释画线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6分)

①另一个世界

②我鬼迷心窍了。

8.小说常常使用描写这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旨。

这篇小说中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形象,意蕴丰富。

请以文中的具体描写为例,写一段赏析文字。

(不少于100字)(8分)

三、(山西省2011届下学期高三第四次四校联考)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9~12题。

(25分)

陆地上的船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

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

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

他迎着照进山岙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

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

接着,他开始踱步。

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

晒谷场铺着水泥。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

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

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

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

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

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

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

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

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

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

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

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

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

他焦虑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

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的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

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

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

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

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

你们过来!

我命令你们过来。

大海可饶不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

爹低声说:

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

我见他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