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5173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有哪几个方面的含义?

它们分别如何表示?

4.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相互关系如何?

5. 

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价格理论?

6. 

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假定?

为何要作出该假定?

7. 

市场机制的特点是什么?

包含哪些要素?

作业一参考解答:

1.C.A、B、D都是经济学所考察的某一个方面,不能作为经济学的定义。

2.D.资源的稀缺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人们的需要相比较,资源的供给量相对不足。

事实上有些资源是可再生的,并且用之不竭,但我们对其用途进行选择,这仍然是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

3.A.失业代表一部分劳动力资源没有被利用,处于闲置状态,社会没有达到最大产出水平。

4.C.股市过热或通货膨胀都属于符号经济的过热表现,不代表实体经济的增长。

5.D.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都是各个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6.C.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决策部门所需信息都是通过垂直的渠道汇总而来的。

A、B、D属于市场经济体制配置资源的方式。

7.B.弗里德曼将价格归纳为三大功能:

激励、信息传递、收入再分配。

8.B.B是价值判断,A、C、D是对经济状况的描述。

9.C.为谁生产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如何在参与生产的各部分人之间进行分配,选择结果决定了各类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

税收和转移支付恰恰影响的是居民收入水平,故选C。

10.A.经济均衡是可以实现的最优状态,给定某种外在条件,就会对应一种均衡结果,当外部条件变化了,均衡也随之改变。

答:

社会的生产实质上就是对资源的利用。

资源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1)稀缺性,相对于人们的需要而言,资源的供给量是不足的;

(2)多用性,同一种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

而人们对产品和劳务的需要则是无限的,永远没有满足。

这样一来,资源稀缺性和需要无限性就构成了一对矛盾,要求能够最优地或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多样的需要,这一问题就构成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经济体系,无论其内部制度安排如何,由于资源稀缺与需要无限这对矛盾的存在,都必须对三个基本选择作出答复: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是对产出的选择;

(2)如何生产,这是对投入资源的选择;

(3)为谁生产,这关系到产品销售收入如何在参与生产的各部分人之间的分配,实质是对资源投入的评价。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是基本的资源配置问题,而为谁生产的问题则会影响上两个问题的解决。

这三个问题都是各个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只是解决的方式有所不同。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技术效率,以实际产出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来衡量,它反映在技术水平既定,资源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实际产出最大化的程度;

(2)配置效率,它以实际产出组合与社会需要的产出组合之间的距离来表示,它表示实际产出组合与社会要求的产出组合相吻合的程度,该距离越短效率越高;

(3)动态效率,它以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的距离来表示。

它主要反映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能力提高的程度。

实证方法的特点在于描述现象,说明现象。

它主要回答,某种经济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它是由什么导致的,为什么会变化,后果是什么。

实证研究可以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展开:

首先设立假设前提,其次建立有关经济变量的联系,进而通过演绎推导出结论。

而规范方法的特点在于说明应该怎样做。

首先要建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然后用它与存在的事件对比,看该事件是否符合标准。

规范研究要借助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包括规范研究,两者互补。

微观经济学在产品市场分析中,考察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每种产品的价格;

在要素市场分析中,考察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与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怎样决定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及价格(工资、正常利润、地租、利息)。

在市场经济中,这些问题都是由价格机制决定的,也就是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决定问题。

因此微观经济学通篇就是研究价格的形成问题,所以又叫价格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决定,其实就是资源配置问题,因为资源配置于什么部门,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完全由价格决定,通过价格的变动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向,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经济理性主义假定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到利己之心驱使,通过对各种可能方案的理性选择,以便寻求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利益的最优方案。

通过经济理性主义假定,这就撇开了人类行为的其他动机,赋予个人以“经济人”的行动目标,从而可以抓住主要问题,建立起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

这种抽象的方法是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内在的作用机制,它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问题,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般认为,市场经济中各市场要素互相适应、互相制约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的市场自组织、自调节的综合机能即为市场机制。

其动力源于市场主体对其个体利益的追求,通过传动系统转换为企业目标与社会经济目标;

传动是由市场信息、交通运输以及各项服务来实现的;

调节则是通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以及竞争规律作用下的价格、工资、利率变动来完成的。

市场机制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由众多的生产者分散决策形成的;

如何生产,是通过构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迫使生产者以最低的成本进行供给;

为谁生产,是通过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所形成的价格来实现,当事人的收入取决于他提供的要素数量与要素价格的乘积。

市场机制的基本内容

1、从市场机制运行的一般内容作结构划分可以将之细分为三个过程:

一是商品市场的价格机制;

二是金融市场的信贷利率机制;

三是劳动市场的工资机制。

2、从市场机制运行的原理上划分,可分为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

动力机制包括:

利益机制、竞争机制;

而平衡机制包括:

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调节机制。

动力机制是市场活力与效率的源泉,平衡机制是各市场主体相互协调生产与消费资源配置相互协调的保证机制。

3、从市场机制不同的作用方式看可细分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与风险机制。

供求机制是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原理。

竞争机制是竞争与价格、供求相互作用原理,它通过经营者利益的驱动,保证价格供求机制在市场上充分作用,从而调节经济活动。

风险机制是指风险与竞争及供求共同作用的原理,在利益的诱惑下,风险作为一种外在压力同时作用于市场主体,与竞争机制同时调节市场的供求。

作业二: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规律说明()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

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

2.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增加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减少

D.需求量减少

E.无法确定

3.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在这个过程中()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的下降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的下降

4.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A.鸡蛋价格的增加

B.良好的气候条件

C.牛奶价格的下降

D.收入的下降

5.如果政府利用商品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意味着()

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

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

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D.政府通过移动供给和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6.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7.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8.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有单位弹性的

D.无法确定

E.具有无限弹性

9.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倾斜一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总收益()。

A.不断增加;

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到达最小时则趋于增加;

D.不断减少。

10.若一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曲线,则我们可以断定()

A.它具有不变弹性

B.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

C.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

D.对于所有的正价格,边际收益是正的

E.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

11.若某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则该商品为()

A.正常品

B.低档品

C.必需品

D.奢侈品

12.如果价格从10元下降到8元,需求数量从1000件增加到1200件,需求价格弹性为()

A.+1.33

B.-1.33

C.+0.75

D.-0.82

13.水平线的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

A.零

B.无穷大

C.1

D.不肯定

14.交叉弹性等于-3,说明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A.独立品

B.补充品

C.替代品

D.既可以相互替代,又不可以完全替代

15.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

D.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

16.政府对买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A.小于5美元;

B.等于5美元;

C.大于5美元;

D.不可确定。

17.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

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

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18.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起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采取以下何种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电影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买到票?

A.电影票降价10%

B.提价15%

C.提价10%

D.降价15%

E.以上方法都不行

19.如果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

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

20.已知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绝对值为1.2,需求的收入弹性为3.0,前一期新汽车的销售量为100万辆。

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则本期新汽车销售量估计是()。

A.102万辆B.118万辆C.118.8万辆D.120.4万辆

二、计算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4)利用

(1)

(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

(1)

(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32美元提高到40美元,1986年8月的乘客为880万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弧弹性。

3.假定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

该市场对A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A=200-QA,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B=300-0.5×

Q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情况分别为QA=50,QB=100。

求:

(1)A、B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多少?

(2)如果B厂商降价后,使得B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B=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A=40。

那么,A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AB是多少?

(3)如果B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参考解答

1-5B、A、B、B、C6-10C、A、B、B、B

11-15B、D、B、B、D16-17B、C、A、C、D

1.解

(1)由Qd=50-5P

Qs=-10+5p

Qd=Qs

得:

50-5P=-10+5P

所以Pe=6Qe=20

(2)由Qd=60-5P

60-5P=-10+5P

所以Pe=7Qe=25

(3)由Qd=50-5P

Qs=-5+5p

50-5P=-5+5P

所以Pe=5.5Qe=22.5

(4)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

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

(1)

(2)(3)中,所有外生变量或内生变量都属于同一个时期。

而且,在分析由外生变量变化所引起的内生变量变化过程中,也假定这种调整时间为零。

区别:

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中外生变量是确定的,从而求出相应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3)中,外生变量被赋予不同的数值,得出得内生变量P和Q的数值是不相同的。

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5)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1)知当Qd=50-5P、Qs=-10+5p时均衡价格Pe=6、均衡数量Qe=20:

当需求增加,如变为

(2)中的Qd=60-5P时,得出P=7、Q=25。

因此,在供给不变时,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再分析供给变动得影响:

(1)知当Qd=50-5P、Qs=-10+5p时均衡价格Pe=6、均衡数量Qe=20:

当供给增加,如变为(3)中的Qs=-5+5p时,得出P=5.5、Q=22.5。

因此,在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解:

由题设,P1=32,P2=40,Q2=880

Q1=880/(1-12%)=880/88%=1000

于是,Ed=[(Q2-Q1)/(P2-P1)]×

[(P1+P2)/(Q1+Q2)]≈-0.57

故需求弹性约为-0.57.

3.解

(1)当QA=50时,PA=200-50=150

当QB=100时,PB=300-0.5×

100=250

所以

(2)当QA1=40时,PA1=200-40=160且

PB1=300-0.5×

160=220且

(3)∵R=QB·

PB=100·

250=25000

R1=QB1·

PB1=160·

220=35200

R〈R1,即销售收入增加

∴B厂商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作业4生产与成本

一、选择题:

1.如果要素投入的比例是固定的,那么这些要素的边际产量的数值所受影响为()。

A.MP必定等于零;

B.MP会大于比例不固定的情况;

C.MP与比例不固定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

D.投入要素的MP必定相等,但不等于零。

2.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

A.APL是递增的;

B.APL为零;

C.MPL为零;

D.MPL为负

3.厂商投入可变要素(L)的理性决策区间应在()

A.EL<

0B.0<

EL<

1

C.EL>

1D.EL趋向无穷大

4.对于右图所示的等产量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规模报酬不变

B.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L与K之间完全可以替代

L与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零 

5.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曲线与()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B.纵轴C.横轴D.总产量曲线

6.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

A.上升的B.下降的C.垂直的D.水平的

7.Q=3L0.2K0.8M0.2则其规模报酬:

A.递增B.递减C.不变D.不确定

8.Q=L0.5K0.5表示规模报酬()

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上述都正确。

10.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反映了()

A.资源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B.机会成本递增

C.存在政府政策D.存在失业问题

11.边际生产力下降是由于()

A.生产过程的低效率;

B.使用劣等生产要素;

C.懒惰;

D.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比例上升。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13.右图表示的是()。

A、 

规模报酬递减

B、 

规模报酬递增

C、 

规模报酬不变

D、 

要素报酬递减

14.在MPL/PL>

MPK/PK情况下,企业如何降低成本而又维持相同产量()。

A.增加劳动投入B.增加资本投入C.提高规模经济水平D.提高劳动的边际产量

15.如果一个企业在各种产出水平上都显示规模报酬递减,把这个企业划分为两个相等规模的较小企业,它的总产出()。

A.减少B.不变C.增加D.无法判定

16.同一条等产量线上的各点代表()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17.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20%的劳动使用量;

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A. 

增加20%;

B.减少20%;

C.增加大于20%;

D.增加小于20%.

18.在生产的有效区域内,等产量线()

A.凸向原点B.不能相交C.负向倾斜D.上述都对

19.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生产处于()

A.劳动投入的Ⅰ阶段B.资本投入的Ⅲ阶段C.劳动投入的Ⅱ阶段D.上述都不是

20.短期内边际产量最高点对应于()

A.边际成本最低点 B.平均成本最低点 C.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 D.平均产量最高点

21.等成本线的斜率表示的是:

()。

A.在既定成本下所能生产的各种产量;

B.生产既定产量的总成本;

C.纵轴上的要素价格对横轴上要素价格的比率;

D.横轴上要素价格对总轴上要素价格的比率。

22.如果确定了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A.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23.假定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为200元,现在改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为()

A.200元B.1200元C.1000元D.无法确定

24.某先生辞去月薪1,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

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2,000元B.100,000元C.1,000元 D.101,000元

25.下面关于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如果平均成本上升,边际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

B.在边际成本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C.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则平均成本一定上升

D.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26.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A.规模报酬有关;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27.就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来说()。

A.如果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下降

B.如果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C.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则平均成本上升

D.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28.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固定成本B.内隐成本C.会计成本D.机会成本

29.若某个产量的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但高于长期边际成本,则()

A.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

B.长期平均成本正在下降

C.短期平均成本最小

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30.在长期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

A.固定成本  B.平均成本  C.机会成本  D.隐含成本

31.当产出增加是,LAC曲线下降,这是由于(   )

A.规模的不经济性 B.规模的经济性 C.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D.无法判断

32.当边际成本上升时()

A.要素平均产量下降B.平均成本上升C.要素边际产量下降D.以上都对

33.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