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475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七章力与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知道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二、力的合成

1、合力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F=F1+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F=F1-F2

三、力的平衡

1、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面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4、运动和力的关系:

(1)物体受到不平衡的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2)物体受到相互平衡的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八章压强

一、固体压强

1、压力的概念

(1)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大小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的概念

(1)压强的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物理意义:

用于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的公式:

(4)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

帕斯卡(Pa)1Pa=1N/m2

1Pa有多大?

大概相当于一张报纸平铺时对桌面的压强。

常用单位还有kPa、MPk1MPk=103kPa=106Pa。

3、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压强的推导公式:

(该柱形固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

5、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但重力和压力不是同一个力,重力作用点在重心,而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6、固体压强的切割问题

(1)横向切割:

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减小。

(2)纵向切割:

柱形固体竖直切割后仍是柱体,可使用公式分析,压强不变。

(3)不规则切割:

压力和受力面积都改变,可利用割补法转化为柱体,进行分析。

7、固体压强的叠放问题

(1)根据几何关系找出物体的面积,从而求出各个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2)根据常用公式找出物体的重力,从而求出各个压力之间的关系。

(3)根据以上压力和受力面积,表示出所求的压强并进行计算。

8、固体压强的多状态计算

(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

(2)列出平衡方程求出压力。

(3)根据公式表示出压强,从而得到压强关系。

9、固体压强的变化量问题

当接触面保持为S不变时,压力为F1时,压强用P1表示;压力为F2时,压强用P2表示。

则变化量△P与压力变化量△F之间的关系为。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

2、静止液体的压强特点:

(1)液体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同种液体,同一深度,的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

静态的液体压强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指的是从自由液面到该店的竖直距离;期中,自由液面指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

4、固体压力压强与液体压力压强解题的一般思路

(1)固体压力压强:

先求出压力F,再利用求出固体压强。

(2)液体压力压强:

先利用求出压强,再利用求出液体压力。

5、杯形问题

(1)柱形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

(2)敞口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小渔液体重力。

(3)缩口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

6、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里的各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三、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产生原因

(1)大气压强的概念: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3)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大气压强的测定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水银面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管内充满水银之前高度依旧不变,改变的事水银柱的长度。

(2)玻璃管上方混有空气,则试管内水银柱高度偏低,测量值偏小。

3、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

(1)高度:

大气层中的空气越往高处越稀薄,所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大气压的大小还与温度、适度有关。

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湿度越大,气压越低。

4、密闭气体的压强的影响因素

(1)温度越高,密闭气体压强越大。

(2)压缩体积时,气体压强将变大。

5、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6、大气压的应用

(1)利用吸盘搬运玻璃。

(2)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7、流体流速与压强

(1)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常见两种模型:

第九章浮力

一、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的概念

(1)浮力的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一个竖直向上托的力。

(2)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3)浮力的施力物体:

液体或气体。

2、浮力的产生

(1)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大,这个上下压力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2)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合力:

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1)探究实验大小的实验

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

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受到的重力G1。

③将物体浸入到倾斜、装满液体的烧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被排开液体与桶的总重力G2。

⑤利用F浮=G-F1及G排=G2-G1,分别计算出F浮及G排,并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

(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

(3)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

4、浮力的影响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体积大小没有必然关系。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状态及条件

状态名称

漂浮

悬浮

沉底

上浮

下浮

是否平衡状态

重力与浮力的关系

F浮=G

F浮=G

F浮

F浮>G

F浮

物体与液体密度关系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

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他能够排开更多的水,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上。

(2)潜水艇:

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石靠调节水舱内水的多少来控制自身重力而实现的。

(3)气球和气艇:

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力冲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

氢气、氮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进行工作。

刻度:

液体密度越大,对应的V排越小,刻度越靠近密度计下部。

第十章机械与人

一、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定义

(1)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3)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4)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5)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6)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也可写成F2/F1=L1/L2。

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杠杆的种类

(1)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

起子、扳手、撬棍、铡刀等。

(2)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

镊子、钓鱼杆,赛艇的船浆等。

(3)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

天平。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较大),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二、滑轮及应用

1、定滑轮

(1)定义: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原理: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定义:

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原理: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滑轮直径D)为阻力臂(滑轮的半径R)2倍的杠杆。

动滑轮省一半力。

3、滑轮组

(1)定义:

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叫滑轮组。

(2)原理:

既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动力的方向。

(3)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段,所用拉力为物重的几分之一。

F=G/n

三、做功了吗

1、机械功

(1)功的初步概念:

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该物体做了功。

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

功=力×距离,即W=Fs。

(3)功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就是N·m,1J=1N·m。

2、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四、做功的快慢

1、功率

(1)功率的概念: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计算:

公式为功率=功/时间,P=W/t。

(3)功率的单位: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时间的单位是s,功率的单位就是J/s。

J/s的专用名称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意思是1s内完成了1J的功。

1kW=1000W,1MW=106W

五、提高机械的效率

1、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用/W总=×100%

2、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3、注意机械效率跟功率的区别

机械效率和功率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功率大的机器不一定效率高。

六、合理利用机械能

1、动能和势能

(1)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2)势能:

势能可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3)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

3、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水能和风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巨大的机械能资源。

第十一章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