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意义及现状.docx
《中医文化意义及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文化意义及现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文化意义及现状
中医传统文化对当今人们的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近一百多年来,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国门轰然打开,国人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医的信心逐步丧失,乃至达到对传统进行不遗余力地批判并欲全盘西化的地步。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对中医颇有微词,进行了抨击,并引发了几次中西医论争;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解放初期,中医也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乃至今天,近来竟有人在网上发起让中医退出医疗体制的签名活动,可见歧视、废止中医的活动在近现代中国一直未断。
这一现象说明相当一部分国人还存在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还远远没有形成共识。
那么,作为仅存几项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医学在今天其价值如何?
究竟有无存在的必要?
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回答,并进而探讨中医学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中医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复兴中的作用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惟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
中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如果从阴阳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中儒家突出乾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偏重于“阳”;道家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以贵柔尊、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为“道”,偏于“阴”,那么中医学则是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注重“阴阳和合”,阴阳并重,兼蓄儒道两家之精髓。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中医学的振兴,而中医学的复兴无疑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学能够重现昔日辉煌也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表现。
同时,中医学的复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复兴的一个引擎,能够为中华文化精神的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中华文化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内核,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垂续至今的重要保证。
中医药学的科学体系融会医学、天文、地理、人文、哲学等知识,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其理论原理和方法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今天的中国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可以挺直腰杆做自己的主人,有足够的自信来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
自然,我们也应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中医现实存在的问题,直面中医今天所处的困境,以足够的时间、以宽容的态度来继承和发展中医。
中医也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它通过“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浅显的道理向世人证明了文化多样性的合理性,让世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中医为人类提供另一种科学范式
在中国古代传统科学技术中,最能充分体现传统系统思维特色的就是中医学。
中医一开始就将人视为天地人大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将人体本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成是与天地自然相感应的小环境、小宇宙,这是符合人体生命实质的。
西方将人看成是机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开创者J.O.拉美特里即明确提出“人是机器”。
西医学以原子论、还原论为思维方法,中医学以元气论、整体论为思维方法。
在谈到中医的思维方式时,美国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卡普拉也认为:
“中医把身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概念,显然比古典的笛卡尔模式更加接近现代系统方法。
”
从科学角度看,中医虽然不是现代科学,但却是一种传统科学。
科学的形态应是多样的,有传统科学形态,也有现代科学形态。
中医学不是那种建立在结构论、形态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却是一种建立在生成论、功能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中医不是公理论、原型论科学,而是模型论科学。
此外,要注意的是科学的形态不等于科学性,中医学不是现代科学,但不等于中医学不科学。
中医药能够发展延续至今,正是把握住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联系的规律,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出发,整体、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揭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保护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保护人,以德为先,治病的同时将人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注重人文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将治病与医人融洽地结合起来,德术并重,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巧妙结合,在西方工具理性的科学之外,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科学范式的典型;其迥异于西方科学的“气——阴阳——五行”思维及理论工具为科学的多样性提供一个鲜明的注脚。
中医学为人类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另一个不竭的源泉,丰富了人类思维的宝库,为未来世界科学发展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西方科学家积极地从中国传统思维中寻找科学创造灵感的时候,当越来越多西方学者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当中医在国外掀起热潮、留学生不断来华学中医的时候,当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柱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仅不应妄自菲薄、乃至全盘否定,相反,应当积极地发掘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三、中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具有几千年来的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是医疗实践中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是一门人本医学。
中医以不伤害人体为本,不随便、任意地打开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
望、闻、问、切四诊,充分尊重人,不损伤人体,不给病人造成特殊的压力;中医各种治疗以给人的损伤和刺激最小为基本原则。
中医治病所选用的药物均来自天然药物。
从现代研究的认识来看,天然药物是对人体的损伤和毒副作用最小、最少的药物;针灸推拿也是对人体刺激和伤害最小、最轻的治疗手段。
因此,中医药诊疗技术所具有的科学及文化价值在当今仍有着特殊的意义。
今天,由于卓有显著的疗效,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中医在我国尤其在广大农村依然拥有广阔的市场。
中医学是中国的特色医学,无论从服务群体、药用资源,还是从文化心理接受方面,都是我国发展自己卫生事业的特有优势,是建设和谐社会,使人人享有健康的重要保障与途径之一、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后发展国家保障国民健康所具备的先天优势,在现代卫生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而又能保证人人享有健康的可能条件之一。
因此,中医学的复兴牵系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前途,是衡量我国卫生事业是否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解决未来卫生事业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选择。
今天中国正在“和平崛起”,在全球的经济和政治秩序中,开始渐渐地从边缘走向中心。
中医是中国的原创医学,是当前最有可能带动我国医学科技领先世界水平的古老医学技术,也是最有可能对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有贡献的一门科学。
中国人如果对传统中医尚不知珍惜,而一味地只知搬用西方人的逻辑分析工具去歧视它、否定它、摧毁它,那么中国人恐怕就只能在人类文化的殿堂中高唱“一无所有”的歌曲。
果真如此,我们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事情呢?
国外悄然兴起的“中医热”已使中医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初见端倪,许多人并不再因为中医不符合他们一贯信奉的“科学标准”而拒绝中医治疗,因为无可辩驳的疗效证明了科学不是惟一的,而是多样性的。
治疗形式也不再是单一平板的,而是丰富多样的。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与我国在中医学方面建立正式官方联系的国家有74个,如果再加上与我国建立民间及学术交流的国家则高达176个。
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平板的世界。
文化是多元的,科学也应该是多元的。
传统文化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与当代文化并行不悖,中医与西医应该和而不同,殊途同归,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
(二)问卷分析
从问卷的反馈结果来看,受访者多数为男生和理工类的学生。
且大多数人对中医有着乐观的态度,他们能够认识到中医的优点与不足,能够清楚的辨明当代中医所处的现状和将要面临的挑战,能够正确认识到中医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
这些结果让我们感到欣喜。
我们还没有完全忘记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在最后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收到了同学们的各种对中医的优点的罗列,看得出来中医的好处确实是巨大的:
讲究循序渐进,这样对身体更好;对身体伤害小;能从根源治疗疾病;有待发展;挺好的;有很多西医无法解决的疾病中医有时可以解决,例如非典;增强逻辑思维;毒副作用小,治本,固原;
传统,药性温和,符合中国人或者说亚洲人的身体素质(但是我觉得中医要起到作用有一个前提是生活要规律,但是现代人生活不规律,饮食也不规律,所以我觉得这对中医的效用有很大的影响);讲究循序渐进,这样对身体更好;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提出的一些中医的优点。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认为当今中医处在蛰伏期,也就是说,大多数同学认为现在的中医情况不是很好。
还需要好好蛰伏。
还有就是在受调查的52%的同学认为现在中医的实用它在医学科学方面的实用价值要大于其理论和精神价值。
这也从客观反映了我们对于中医实用性的认可,许多同学认为中医有望推广到全世界,可见,中医在现在社会中,有人认可并接受的。
当然,我们也看出在中医文化在传承与推广中所遇到的最大阻力是群众基础薄弱,人们普遍相信西医。
显然反应出了中医的宣传程度不高。
中医相对于西医而言,大多数人认为其原理不明确,治疗时间长,而在最后,我们看到65%的同学认为中医的复兴是势在必得的。
这令我们感到欣慰,中医传统文化在未来是可以复兴的。
(三)中医在现在社会中不景气的原因
我承认,即使像我这样非常青睐自己民族医学的人,目前,我看病也基本上是看的西医,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是因为我口是心非,而是被目前非常不利于中医发展的医疗保障体系所限制的原因所致!
因为,目前凡是被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的单位人手中所持有的医疗卡,都只能够在自己原来的合同医院或者大型医院刷卡,而这些能够刷卡和报帐的医院,则无一例外的是西医院。
当然,这些大型的西医院中也有一些中医科,但是,由于这些设置在西医院中的中医科的医生大多都很年轻,且这些所谓的中医生基本上都是半拉子中医,他们说是中医生,其实,他们与其他西医生一样都非常依赖于医疗科技设备,所以,找这些西医院中的中医生看病,心理上就很是觉得不伦不类,这样,我们基本上看的就是西医生了。
目前,我们只能够依靠在那些可以刷卡的药店中去买自己喜欢的中医药品。
所以,像我们这样的人,看病基本上还是看西医,只有买药才能够买自己喜欢的中医药品。
由此可见,目前的中国医疗体系,本身就是不利于中医发展生存的。
根据我这几年观察,我承认,目前的中医的确不那么景气,那些大型的西医院目前普遍很红火,那些中医院则多半是人气不足。
但是,笔者也注意到,那些街道医生中的比较有名气的中医生的就诊率往往非常高,这些小型中医就诊点,大多都是不能够报帐的医疗点;而且,一些已经退休多年的老中医生,即使他们居家非常偏僻,但是,寻找他们看病的人们仍然是络绎不绝。
由此可见,民间的那些正宗的中医生至今依然很红火,人们冷落的,往往是那些当今不西不中的半拉子中医生。
笔者下面谈谈中医的不景气的几个原因。
其实,我关注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年头了,
中医的特点是辩证施治,一个人一个病情,就一个诊断方法和处方。
这就是说,中医的行医特点,注定了不能够按照西医的大型教育经验去社会化的培养学生。
医生,不仅仅行医需要如履薄冰,为人处事也要亲善正义,你们以为中国的医生好当么,医生,医生,既要拯救病人的身体,还要拯救病人的心啊,如果医生缺德,这不是医了别人的身,却害了别人的心么,身病好治,心病难治啊。
这些传统的中医生,他们既是医生,又是社会良好道德的传播者。
这就是说,中国传统医生之所以要自己去选择徒弟教授,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医学中蕴涵的内在的人文精神作用对于病人病情痊愈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中国的中医生是把病人看成为大活人去医治的!
相比之下,西医生的行医原则,则是把病人看成为是死人和机器那样去医治的。
因此,中国中医生中的治病先治心的人文内涵和原则,这是西医中所没有的!
中医的首要点,不是处方,而是准确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