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308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

《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docx

整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1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

国槐常见虫害与防治方法

  国槐性强健,萌芽力及抗污染能力都很强,且树冠宽广枝叶繁茂,寿命长,在我国南、北方广泛应用。

但该树一旦遭受某些虫害,将会严重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对国槐常见的害虫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1.槐蚜:

1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缩下垂,妨碍顶端生长,受害严重的花序不能开死,同时诱发煤污病。

每年3月上、中旬该虫开始大量繁殖,4月产生有翅蚜,5月初迁飞槐树上危害,五六月在槐上危害最严重,6月初迁飞至杂草丛中生活,8月迁回槐树上危害一段时间后,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

  

(1)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

  

(2)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40%氧化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至1500倍液或喷鱼藤精1000至2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至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3)在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用药棉蘸吸40%氧化乐果乳剂8至10倍液,绕树干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

  2.朱砂叶螨:

1年发生多代,以受精雌螨在土块孔隙、树皮裂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该螨均在叶背危害,被害叶片最初呈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扩展到全叶,并有密集的细丝网,严重时,整棵树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

  

(1)越冬期防治:

用石硫合剂喷洒刮除粗皮、翘皮,也可用树干束草,诱集越冬螨,来春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

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虫害的关键。

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也可用5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i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均匀、细致、周到。

如发生严重,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喷2至3次有良好效果。

  3.槐尺娥:

又名槐尺蠖。

1年发生3至4代,第一代幼虫始见于5月上旬,各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

以蛹在树木周围松土中越冬,幼虫及成虫蚕食树木叶片,使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整棵树叶片几乎全被吃光。

  防治方法:

  

(1)落叶后至发芽前在树冠下及周围松土中挖蛹,消灭越冬蛹。

  

(2)化学防治:

5月中旬及6月下旬重点做好第一、二代幼虫的防治工作,可用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3)生物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600倍。

  4.锈色粒肩天牛:

两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危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蛀孔处悬吊有天牛幼虫粪便及木屑,被天牛钻蛀的国槐树势衰弱,树叶发黄,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

天牛成虫飞翔力不强,受振动易落地,可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于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

  

(2)人工杀卵:

每年7至8月天牛产卵期,在树干上查找卵块,用铁器击破卵块。

  (3)化学防治成虫:

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活动盛期,对国槐树冠喷洒2000倍液杀灭菊酯,每15天一次,连续喷洒二次,可收到较好效果。

  (4)化学防治幼虫:

每年3月至10月为天牛幼虫活动期,可向蛀孔内注射80%敌敌畏,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5至10倍液,然后用药剂拌成的毒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

  (5)用石灰10公斤+硫磺1公斤+盐10克+水20公斤至40公斤制成涂白剂,涂刷树干预防天牛产卵。

  5.国槐叶小蛾:

1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树皮缝隙或种子越冬,七八月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多从复叶叶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树木复叶枯干、脱落,严重时树冠出现秃头枯梢,影响观瞻。

  防治方法:

  

(1)冬季树干绑草把或草绳诱杀越冬幼虫。

  

(2)害虫发生期喷洒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

桃树常见病虫害

桃树蚜虫的防治:

  桃树种植易、但桃抗病虫害能力弱,最易受蚜虫、红蜘蛛、天牛等危害,还易发生褐斑病、缩叶病、树干流胶病等。

危害桃树的蚜虫常见有三种,即桃赤蚜、桃粉蚜和桃瘤蚜。

桃赤蚜、桃粉蚜危害普遍,桃瘤蚜仅在局部地区危害。

蚜虫每年春季当桃树发芽生叶对,聚集桃树嫩枝和幼叶片上,用细长的口针刺入组织内部吮吸汁液,被害后的桃叶呈现小的黑点,红色和黄色斑点,使叶逐渐苍白卷缩,甚至脱落,既影响花芽的形成,又可削弱树势。

蚜虫排泄的蜜露、污染叶面及枝梢,使桃树生理作用受阻滞,常造成烟煤病,加速早期落叶,影响生长。

  危害桃树的蚜虫都是在早春危害桃树,特别4至5月份蚜虫繁殖最快,是危害最重时期,夏、秋时转移到其它作物上危害,冬前再迁回到桃树上产卵越冬。

以下为具体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关键时期是冬卵孵化期,即桃树花芽萌动期和桃落叶后被害叶未卷叶以前。

花后至初夏,根据当年虫情再用药1-2次。

在秋后迁回桃树的虫量多时,也可适当用药一次。

常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油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8000倍液,或一遍净、速灭杀丁等农药;对有抗药性的蚜虫,可用乐本斯2000倍液与50%西维因300倍液的混配后喷雾防治,或烟草、石灰(1:

1)水60至80倍液。

  当桃粉蚜分泌蜡粉后,使用湿润性不好的药剂时,需要在稀释的药液中加用0.1至0.2%中性皂或O.5%牛皮胶。

对卷叶中的桃瘤蚜,应使用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

桃树蚜虫药剂防治效果目前最好是吡虫啉,但不可使用乐果。

  药剂涂茎防治法

  在蚜虫初发生时(即桃树萌芽期),以40%氧化乐果乳油7份,加水3份配成涂茎液,用毛刷将药液直接涂在主干周围(第一主干以下)约6厘米宽度。

如树皮粗糙,可先将翘皮刮除后再涂药。

利翘皮时不要伤及嫩皮。

涂后用纸包扎好。

  打孔施药法

  在树干上打孔,既用针。

在枝干上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再用9号注射针每孔注入50%甲胺磷乳油1毫升,施药后2至3天可灭蚜效果明显。

  保护天敌

  桃树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七星瓢虫、大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对蚜虫的控制作用都很强。

大草蛉一生可捕食4000至5000头蚜虫。

对这些天敌加以保护,可适当减少打药次数。

  合理配置树种

  在桃树行间或附近,不宜种植烟草、白菜等农作物,以减少蚜虫的夏季繁殖场所。

  加强树木管理

  结合春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或在桃树落叶以前,采用化学方法或人工方法促使桃树提前落叶以减少飞往桃树上产卵的蚜虫数量。

桃缩叶病的综合防治:

  桃缩叶病在春季多雨低温的情况下最容易感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严重的也危害花嫩梢叶及幼果,不少桃园因忽视桃缩叶病的防治,导致4至5月大量落叶落果。

桃缩叶病为真菌性病害,叶片受害后叶缘卷曲肿大,叶片变为红褐色,后期叶面生出灰白色粉状物,最后叶片变褐焦枯脱落,受害严重的可引起70%以上早期落叶,枯梢受害后呈灰绿色或黄色,节间短,略呈肿胀,其上叶片常丛生,受害严重的整枝枯死。

花果受害后多畸形脱落。

还危害油桃、李、杏、扁桃、蟠桃等核果类果树。

  桃缩叶病的病菌主要以厚壁芽殖孢子在桃芽鳞片上、树干树皮上过冬,到翌年春季,当桃芽膨大萌发时,芽孢子萌发,由芽管直接穿过桃叶表皮或气孔侵入,菌丝在叶表皮下快速蔓延,刺激叶片细胞大量分裂,引起叶片卷曲皱缩脱落。

夏季高温期发病停止。

当桃树萌芽期低温,连续阴雨湿度大,持续时间长,病害即会大发生;相反如果桃树萌芽开花期天气晴朗气温达到21℃以上,病害就不会大发生。

  预防桃缩叶病,可采取综合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一旦发病,于初见病叶时,可摘除病叶集中烧毁。

发病较重的树,当叶片大量焦枯和脱落时,应及时补施肥料和水分,增强抗病能力和恢复树势。

2桃缩叶病一旦发生,来势猛,药剂防治的关键是在桃树花芽膨大露红时,全园喷施一次4至5度的石硫合剂,或1:

2:

200的波尔多液,对消灭病原效果较好,每隔7天1次,连喷3至4次。

或用10%双效灵水剂500倍液每隔IO天1次,连续3至4次。

桃树生长季节喷施2次粉锈宁或50%硫悬浮剂,防治效果也很好。

桃树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又称疣皮病,是危害碧桃(桃花)、核果类果树的一种常见病,可引起树势早衰,叶变黄;碧桃、桃花、桃、李的主干和主枝均可发生。

  症状:

桃花生理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以主干发病最突出,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树胶,3至4个流胶珠连在一起,形成直径3至lO毫米圆形不规则流胶病斑,树胶初时为透明或褐色,时间一长,柔软树胶变成硬胶块。

此病会造成树皮与木质部腐烂,树势日趋衰弱,叶片变黄,变小,严重时,全株树干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

碧桃流胶病是葡萄座腔菌、桃囊孢菌侵染引起的。

此外,树干害虫、冻害、霜害、受涝、土壤粘重及各种树皮损伤或环割树皮,也会引起流胶。

  桃花流胶病的病原菌在树干、树枝的染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并且从伤口或皮孔侵入,以后可再侵染。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碧桃、桃花种植地区,每年在3月下旬开始发生流胶病。

高湿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春季低温多阴雨易引起树干发病,高温多湿的4至6月更是发病盛期,病原桃囊孢菌通过风雨传播,再到枝条和树皮进行初侵染,其分生孢子发芽温度为8至40℃,最适温度为24至35℃,相对湿度85%至90%,病菌在树干、枝条病斑中越冬,于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始喷射分生孢子,随气流、降水滴溅传播,从枝条皮孔或伤口侵入树皮再侵染。

5至6月为侵染高峰期,到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缓慢停止。

在管理粗放、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树体衰弱的情况下,病害易于发生。

  防治方法:

  ①加强桃树养护管理。

桃树耐干旱,适宜在沙质散松土壤中种植。

增施有机质腐熟肥料,改良土壤,粘土应掺入粗沙,排渍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减少不必要机械损伤。

  ②冬季修剪清园。

冬季时需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烧毁,喷施29%石硫合剂150倍液及树体消毒,减少菌源;树干涂白(涂刷石灰水)20至25%石灰乳涂刷杀菌消毒,预防冻害和日灼树干;加强对桃蚜、桃瘤蚜、蛀食性害虫防治,减少虫伤危害树皮。

  ③刮疤涂药。

发芽前后刮除病斑,然后涂抹杀菌剂,在萌芽前或春季用抗菌剂402的100倍液涂抹病斑,用1:

1:

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杀或涂抹病株,杀灭病菌,减少侵染源。

  ④药物防治。

1.早春萌动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可湿粉剂800倍波,杀死越冬后的病菌。

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

在3月下旬在至4月上旬发病初期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至5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至3次,也可用5%退菌特可湿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液、505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

在桃花生长旺盛期5至6月间,正值高温高湿季节,病害发生严重,应采用25%施宝克乳油500至800倍液,50%施宝功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粉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粉剂800倍液喷杀,每7至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上述农药最好交替使用。

  二三月下旬至4月上旬桃蚜、桃瘤蚜大量孵化时,应喷施50%辛硫磷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